猪传染性胃肠炎.doc_第1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doc_第2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doc_第3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doc_第4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姓名: 学号: 二级院系部: 班级: 专业: 饲料与动物营养 指导教师: 职称: 企业导师: 职称: 7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摘 要】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其病毒是冠状病毒,属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尤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最高,35日龄以上的仔猪在无继发感染的情况下死亡率明显下降,只有10%左右。近年来的调查表明传染性胃肠炎已经大大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特别是哺乳期仔猪,经常出现腹泻现象,这大大降低了断奶仔猪的成活率。通过查询大量书籍、网络信息以及大量的文献资料,本综述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的病原体、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剖析了猪传染性胃肠炎,从而为更好的诊断和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提供了学习参考。【关键词】仔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 防治Abstract Sw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pigs are highly contagious viral disease, the virus is a coronavirus, which belongs to the 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Different age and breed pigs were susceptible, but especially at 10 days of age within the piglet mortality is the highest, over the age of 35 days without excitation of piglets in case of infection mortality rates dropped significantly, and only about 10%. Recent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h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pig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lactation period, often diarrhea phenomenon,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weaned piglet survival rate. By consulting a great deal of books,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visited inquiries of farmers and a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s, this review from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 disease pathogen,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symptoms,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thereby providing for better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provides learning reference. Key words Piglets; Infectious gastroenteritis; Diagnosi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养猪生产中的疾病越来越多。很多疾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又称幼猪胃肠炎, 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1946年美国首次报道该病发生,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日本和我国的台湾。我国大陆于1956年在广东省的猪场发现本病。目前,该病对规模养猪场威胁较大,首次感染的猪群造成的危害尤为明显,能在短期内能引起各种年龄的猪100%发病;日龄越小,病情愈重,死亡率也愈高,2周龄内的仔猪死亡率达90%100%。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是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应引起养殖场户的高度重视。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主要症状为呕吐、水样下痢、脱水。该病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和发育,对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病原学特征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有囊膜,表态多样,多呈圆形,表面有一层棒状纤突。该病毒不产生包涵体,在细胞膜中增殖,存在于十二指肠、回肠的粘膜及内容物中。鼻腔、器官、肺的粘膜及扁桃体、颌下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且随粪便排除。此病毒虽只有1个血清型,但因发生变异使其与其他冠状病毒之间存在抗原相关性。病毒对牛、猪、豚及人的红细胞无凝集及吸附作用,对乙醚、氯仿及去氧胆酸钠敏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特别是低温,20可以保存6个月,18可以保存18个月,但对高温抵抗力差,56经45分钟、65经10分钟就能将其杀死。常用的消毒药物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0.5%的石碳酸溶液,1%2%的甲醛溶液等。2.流行特点该病仅感染猪,不同年龄的猪都可发病, 但以两周龄内哺乳仔猪易感染、死亡率最高。该病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猪和康复后带毒猪。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的小肠黏膜、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和扁桃体中,并可随粪便排毒达8周左右。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吃入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感染;也可以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 特别是密闭猪舍,湿度大,猪只集中的猪场更易传播。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是有明显季节性, 一般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即11月至翌年4月之间,发病高峰为12月份。一旦发生,在猪群中迅速传播,数日内可使未免疫猪群大部分猪受感染。本病流行有3种形式:2.1流行性多见于新疫区,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侵入猪场后, 很快感染所有年龄的猪,常见于冬季,发病征状最严重,10日龄内的仔猪可100%发病,死亡率可达100%,造成的损失最大。2.2地方流行性多发生于疫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易感猪在一个猪场持续存在,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经常有仔猪出生和不断增加易感猪,或哺乳仔猪被动免疫力低易受感染的猪场。地方流行性特征是发病率、病情严重性相对较低。2.3周期流行性 常发生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新侵入有免疫母猪的猪场,引起新进的架子猪和出栏猪重新感染。3.临床症状潜伏期很短,一般1518小时,长的23天。本病传播迅速,23天内可以蔓延至全群。仔猪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突然发生短暂呕吐,接着发生剧烈腹泻,粪便水样,有时呈喷射状恶臭。粪便初为灰白色,后变为黄色或绿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泡沫。病初有体温升高现象,腹泻后下降。病猪迅速脱水、极度消瘦、体重下降、精神沉郁,被毛逆立、粗乱无光。吃奶减少或停止,颤栗、口渴、脱水严重,循环衰竭,常于发病后25天死亡。1周龄以上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50%100%,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加,死亡率降低。病愈仔猪增重缓慢,生长发育受阻,甚至个别的成为僵猪。成年猪开始也腹泻,粪便呈稀糊状,色泽呈绿色或灰褐色,食欲减少或废绝。一般只要失水不太严重,排稀34天,把有病部分已破损的小肠黏膜排出,新生的小肠黏膜逐渐覆盖在肠管内,如无继发感染,病情就可以得到缓解,食欲也开始恢复。哺乳母猪乳汁减少或停止,康复猪呼吸道带毒时间达4个月以上,成年猪极少出现死亡现象。4.病理变化4.1剖检变化尸体脱水明显,胃和小肠内充满未消化的乳白色凝乳块,胃底部黏膜潮红充血,有的病例有出血点、出血斑及溃疡灶。小肠壁充血、膨胀、变薄、半透明,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泡沫状液体。4.2镜检变化小肠绒毛变短或萎缩。正常仔猪空肠绒毛长度和肠腺隐窝深度之比是7:1,而被感染的仔猪相应比值是1:1。曾感染过传染性胃肠炎的母猪所产的仔猪感染后,绒毛的萎缩程度较轻。5.诊断根据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应注意与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等区分开来,确诊仍需要实验室诊断。分别取病猪的空肠、空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和发病猪急性期、康复期的血清样品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5.1诊断要点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从每年12 月到第2年的4 月发病最多,发病高峰期为12 月,夏季很少发病;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10 日龄以内的仔猪最为敏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短暂呕吐后继发频繁喷射状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哺乳仔猪还常伴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剖检可见整个小肠气性膨胀,肠管胀满、弛缓,呈半透明状,肠壁菲薄而缺乏弹性,肠黏膜绒毛严重萎缩。5.2鉴别诊断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哺乳仔猪一旦感染,症状明显,表现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呕吐多发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人工接种仔猪后12-20小时出现腹泻、呕吐于接种病毒后12-30小时出现。腹水和运动僵硬见于接毒后20-30小时,最晚见于90小时。5.2.1 TGE流行病学流行特点:呈季节性发生,12月至次年4月发病最多,夏季发病少。在新疫区主要呈暴发性流行,在老疫区则呈地方性流行。临床症状:潜伏期很短,约1518h,有的可延长至23d,传播快,几天内可波及全群。典型症状是出现短暂的呕吐,伴有或继发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因脱水体重迅速下降。病理剖检:病变主要在胃和肠道,以小肠病变为主,表现为肠壁变薄透明,肠内容物稀薄如水,呈黄色,偶然可见胃底出血。5.2.2 PED(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流行特点:本病在12月至次年34月间多发,夏季也有猪感染发病,但相对较少。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可高达100,成年母猪发病率较低,为1519。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病死率平均50。本病通常在有一头猪发病后,同圈或毗邻猪相继于一周内发病,经过23周后流行终止。临床症状:潜伏期,新生仔猪为2436h,育肥猪为2d以上。病猪表现呕吐、腹泻、脱水,开始时粪便黏稠,后变成水样便;精神沉郁,厌食,消瘦并衰竭。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d内死亡。断奶猪、育肥猪症状轻,发病47d后逐渐恢复正常。病理剖检:剖检可见肠壁变薄,肠内有黄色粘稠液体,小肠粘膜绒毛大部分萎缩变短,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6防治措施6.1平时的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制定完善的兽医防疫制度,并严格执行;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猪舍,以杜绝引入本病;同时应注意猪舍的消毒和冬季保温工作;对于新购进的猪应隔离饲养观察;加强对猪场的免疫工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采取“一刀切”的免疫程序。冬季寒冷季节前,所有越冬猪全部免疫。或采取以下免疫程序:母猪后备阶段免疫一次,在初产前一个月左右免疫一次。以后每胎免疫一次,免疫程序也是产前一个月。仔猪可以断奶前免疫一次,断奶后再加强免疫一次。如使用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弱毒活疫苗免疫:母猪未免疫,仔猪出生后3日龄内后海穴注射免疫0.5头份,间隔两周再免疫1头份;母猪已免疫,仔猪断奶后免疫1头份。6.2发病时的扑灭措施发病时应隔离病猪,用2%氢氧化钠溶液对猪舍、环境、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病猪应及时淘汰,死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的场地、用具等应严格消毒;对假定健康猪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另外也可进行有计划人工感染,用典型发病猪的小肠磨碎,加少量的水,喂给分娩前34周的母猪,母猪一般出现轻微症状而产生自动免疫。分娩期母猪的乳中含有高浓度的抗体,从而使新生仔猪获得免疫。6.3对症治疗本病无特效治疗药,发病后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法,以减轻脱水,防止酸中毒和继发感染。一方面补液,饮服口服补液盐溶液: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常水1000毫升。另一方面可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也可以用仔猪腹腔内注射葡萄糖盐水的方法进行补液。 7.结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有季节性,因此冬春季节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特别是对于新生仔猪。猪场一定要注重平时的消毒工作,虽然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但消毒可以大大减少发病猪继发感染的机会,减少养殖场的损失。判断养殖场生产力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断奶时仔猪成活率,而猪场传染性胃肠炎对哺乳期仔猪有很大的制约,因此我们养殖户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一定要加强该病的预防,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猪应有的生产和生长性能,为猪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参 考 文 献1 侯刚岭.猪传染性胃肠炎鉴别与防治J.科技,2011(1):1212 任玲.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学报,2004(1):273 朱长森.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制措施J.中国畜禽种植业,2001:564 林景明.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和体会J.养殖技术顾问,2011(2):5-85 葛兆宏.动物传染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20-1226 李春雨,贺生中.动物药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52-597 李金宝,林海彦.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J.养猪,2012(3):718 韩良义.猪传染性胃肠炎类型鉴别及防治J.养猪技术顾问,2010:1329 曲闰春,姜福成.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