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贸易壁垒.doc_第1页
蓝色贸易壁垒.doc_第2页
蓝色贸易壁垒.doc_第3页
蓝色贸易壁垒.doc_第4页
蓝色贸易壁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及跨越策略 政治经济学视角【摘要】当前,蓝色贸易壁垒成为继绿色贸易壁垒之后又一对我国出口造成潜在负面影响的贸易保护方式,其产生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关系失衡的一种调整,同时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本文在归纳和总结蓝色贸易壁垒基本内容的同时,用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其产生和形成的机制及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的政策措施。【关键词】蓝色贸易壁垒;SA8000;政治经济学分析;对策一、蓝色贸易壁垒的概述(一)蓝色贸易壁垒的内涵、特征蓝色贸易壁垒是指有些国家打着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幌子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蓝色壁垒由“社会条款”而来,“社会条款”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法律文件,而是对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所谓蓝色贸易壁垒是相对于绿色贸易壁垒而言,绿色贸易壁垒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名进行的贸易保护,故以代表环境的绿色来命名,而蓝色贸易壁垒主要是保护蓝领工人的利益,强调企业社会的责任,故以蓝色命名。作为不同于传统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新型贸易壁垒,蓝色贸易壁垒具有新的特征(1)从一般性贸易壁垒转向道德性壁垒,保护手段更加隐蔽:以保护劳工权益和维护人权为名,易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同情。(2)从单一的最终性产品限制转向整个生产链限制,保护范围更加宽泛:劳工问题存在于整个生产的各个环节,对“清洁生产链”的要求使蓝色贸易壁垒的渗透更加广泛。(3)从政府性壁垒转向民间性壁垒,贸易保护措施走向市场化。由于存在广泛的争论,蓝色贸易壁垒相关措施的制定大多由民间机构制定和操作,使贸易保护由政府主导转为一些民间组织的市场主导。(二)蓝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前景展望1、表现形式目前,蓝色贸易壁垒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对违反国际公认劳工标准的国家的产品征收附加税;限制或禁止严重违反基本劳工标准的产品进口;以劳工标准为由实施贸易制裁;跨国公司的工厂审核(客户验厂);社会责任工厂认证;社会责任产品标志计划。蓝色贸易壁垒的核心是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简称SA8000)。它是由美国经济优先权委员会(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制定并实施,主要内容包括不使用童工;不强迫劳动;为员工提供健康与安全的工作环境,并降低工作环境中的危害隐患;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以及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利等;不歧视员工;不使用惩戒性措施;规定一周工作时间及加班可获得额外津贴;工资不低于法律或行业标准;制定公开透明符合社会责任与劳工条件的公司政策和管理体系等九个方面。SA8000只是民间制定的规范公司劳工政策的一套行为准则。但发布之后,立即受到欧美工商业界和消费者的拥护。众多跨国公司借助这个标准陆续采取“清洁供应链(或产业链)”的行动,把认证活动迅速扩展到众多发展中国家,并作为隐性的贸易壁垒影响发展中国家有关产品的市场准入。目前,截至到2007年7月30日全球范围内有1373家企业通过了SA8000认证,涉及66个行业和64个国家。获认证最多的前十位国家的分布情况如下(见图1)。图1 全球获SA8000标准认证国别分布(前十名)截至到2007年7月30日资料来源:根据SAI官方网站()资料翻译整理。通过认证的前十名国家中,只有意大利和西班牙是发达国家,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与欧美在劳工标准上呼声最高的表现不符,而在WTO相关会议上高呼要把劳工保护纳入WTO框架的德国也不在前十之列,而印度、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获得此项认证的组织却占绝大多数比例,这表明蓝色贸易还是以针对发展中国家为主。另外全球通过SA8000认证组织的行业分布(见图2)SA8000标准在目前阶段主要涉及从事加工贸易生产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从行业分布看,认证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清洁服务、商业服务、食品、建筑等行业,其中服装、纺织位于前两名。图2 全球获SA8000标准认证组织的行业分布,截至到2007年7月30日资料来源:根据SAI官方网站()资料翻译整理。2、发展趋势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和不满,社会条款还未纳入WTO框架体系中,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劳工标准和贸易挂钩付诸于行动,使蓝色贸易壁垒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前景更加明朗。欧盟和美国先后在普惠制上加入劳工标准的问题,在双边贸易层面上美国约旦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和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都规定了有关劳工标准的内容。WTO内部虽然在核心劳工标准方面暂未达成共识,但其承认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简称ILO)的权威, 为在WTO中引入社会条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WTO接纳“绿色标准”为“社会条款”的介入提供了先例。由以上的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在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中仍处于绝对强势的情况下,“社会条款”纳入WTO体制的可能性较大。二、蓝色贸易壁垒政治经济学分析(一)蓝色贸易壁垒形成的需求分析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认为,政府在政策选择中不可避免的卷入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之中。各利益集团希望贸易政策能够满足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哪个利益集团和政府部门拥有更多的权力资源和对选举举足轻重的力量决定着蓝色贸易壁垒就更倾向于满足哪一方的利益。1、蓝色贸易壁垒的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是指任何建立在享有共同利益基础上,并且向社会其它集团或组织提出某种要求的组织。可见利益集团的核心要素就是共同的利益所求。影响蓝色贸易措施的利益集团是具有各自贸易目的的组织,主要分为三种:进口替代部门生产者、特殊的利益集团、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群体。进口替代部门指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中国家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影响了发达国家相应企业的利益获得,由这些企业组成的利益集团如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不断向国会传递保护美国工人就业权利的信号,保护美国工业基础的声音。在特殊利益集团中,以美国的劳联产联为典型代表的工会组织是公平贸易政策的积极奉行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低廉是其故意降低劳工标准进而降低成本的结果,是一种不公平贸易的表现,更损害了发达国家工人的利益,积极劝说政府和国际组织把劳工标准和贸易挂钩,施行蓝色贸易保护并宣扬这是为了全球广大劳工的权益保障。随着“血汗工厂”被媒体的纰漏,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对这种只追求利润而忽视劳工权益的做法非常反对,在发达国家掀起了反对“血汗工厂”产品的浪潮,美国马里兰大学曾在1995、1996、1999年分三次进行社会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75%的消费者将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劳工标准作为购买的选择标准之一(Freemen,2001),由此许多跨国公司为了提升企业形象,满足消费市场对蓝色商品的需求,积极投入到蓝色贸易壁垒的实施者行列。 在对蓝色贸易壁垒有需求的所有利益集团中,劳联产联无疑是一个起着主导作用的压力代表。美国经济学家斯利切特认为美国经济是一种劳工第一主义经济,至少正在大踏步向其迈进,雇员是社会中最有影响的集团,他们的利益在经济运行中甚于任何其他经济集团,为此劳联产联在华盛顿雇佣了100多名院外活动者同白宫和国会议员打交道,其中1/3是专员。可见其在美国政治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关于“社会条款”进入WTO体制的呼声也主要由其发出。2、蓝色贸易措施形成中的集体行为蓝色贸易措施也是一种公共产品,利益集团影响绿色贸易措施的过程不是个人行为,而表现为集体行为。蓝色贸易措施的公共选择过程,是个人理性下的集体行动过程。事实上,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其国内福利的增长是有益的,消费者就是直接的受益者。但每个消费者的平均受益有限,还比较分散,“搭便车”的现象很难克服,故难以形成有效的集体行为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而工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小利益集团成员间的共同利益高度相关,凝聚力大,由于人数少且相对集中,所以他们往往组织良好并能克服集体行动的困难,充分利用其地位优势,这些支持蓝色贸易壁垒的小集团可以通过对政府强有力游说和投票行为得到有利于他们但牺牲整个社会公众利益的政策。总之,在集体行为中,蓝色贸易保护措施能够在政治决策中以少胜多,有几个因素:(1)收入再分配。自由贸易收入分配的补偿原则不能充分实现。而蓝色贸易保护的收益再分配成本较低。(2)由于信息和投票成本,自由贸易的获益者难以形成集体行动,而支持蓝色贸易保护的小集团能够成功地进行政策游说。(3)政策决策者并非完全的公共产品,有自身利益的需要。这样少数利益集团可以通过满足政策制定和执行者的需要以使政策最终倾向于它们。(二)蓝色贸易壁垒形成的供给分析一般认为,政治家为了赢得选举,其目标是预期选票的最大化。他必须考虑各方要求,同时在政策制定中也有个人的利益要求,故其总的效用函数是各方利益集团和个人效用函数的加权平均值,可用符合函数表示: P(x) 1U1(x) +2U2(x) +n-1 Un-1(x) +nUn(x)其中x是蓝色贸易政策,Ui(x)(i =1,2n-1)是蓝色贸易壁垒对各利益集团的效用,i( i =1,2n-1)为各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权重,而Un(x)是政治家采取蓝色贸易壁垒的效用,n是其权重,可见蓝色贸易政策的出台是各利益集团和政治家之间效用和权重综合考虑的结果。概括来说,政府积极进行蓝色贸易壁垒设置的动机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保护产业的成长。它包括幼稚产业的发展和夕阳产业的维持两个方面。而进行蓝色贸易壁垒设置就是保护的劳动密集型这类的夕阳产业。夕阳工业论主张,对那些处于衰落的产业应该进行保护,因为这些产业吸收了大量就业。保护这些产业可以减少劳工转移职业所付出的代价,也相应的节省了失业救济金,有利于节省政府支出。(2)维护社会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人们的生活必须品,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对于关系到民生的产业,过度依赖进口会导致相关产业的萎缩,发达国家担心出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另一方面,这些产业吸收了大量蓝领工人就业,他们具有强大的组织力量,对其利益的维护有利于对其进行安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竞选动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这种代议民主国家,选民和利益集团对竞选的影响意义重大,尤其是像工会这种组织良好的利益集团,在蓝色贸易壁垒的设置方面,候选人的积极态度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对其是否能获得利益组织的支持和选民的投票至关重要。(4)霸权的政治目的。美国从自由贸易逐渐转向保护贸易是其霸权经济和政治地位衰落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外贸政策更是外交和国家安全的手段。克林顿时期的贸易政策中明确指出要把促进人权和环境保护等非经济目标与促进贸易增长的目标协调起来,促进美国的价值观,包括人权,劳工权利,武器控制,环境保护和民主成为新的商业外交的一个中心因素。小布什的上台继续沿用这种贸易政策,利用所谓的贸易措施对别国进行政治干预,利用蓝色贸易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的人权和民主政治进行干预是其霸权政治的要求。三、蓝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我国遭遇蓝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特点 一方面,发达国家不断给我国施加压力,抨击我国的人权问题,另一方面,SA8000认证标准开始愈来愈多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据美国相关商会组织调查,目前有超过50%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2002年7月,因发生女工中毒事件,一家台资制鞋企业曾一度陷入全部被撤单的困境。2002年9月,广东省中山市一家约500人的制鞋企业因未达到当地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曾被客户停单两个月进行整顿。近几年来,沃尔玛先后在广东深圳、东莞和福建莆田等地设立了30多个的劳工监督部门,家乐福、欧尚、翠丰、耐克、锐步、阿迪达斯、迪斯尼、美泰、雅芳、通用电气等多家跨国公司在我国已经检查了100000多家工厂,50000多家工厂被要求随时接受检查。一些违反劳动法规,劳资关系紧张的工厂被取消供应商资格,甚至被迫关闭。随着企业压力的增多,我国企业获SA8000认证的数目从2005年12月的124家增长到2007年7月的159家,增长率达到了27%。我国通过SA8000认证的前三名行业是服装,鞋类,纺织品。通过认证数最多的前三名省份是广东,福建,江苏,这几个省都是开放较早,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表1 中国通过SA8000认证企业的行业和地区分布合计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浙江上海湖北天津四川河北山西江西合计15978231412129322211服装4920116243111鞋类171052纺织16244321附件13922电子106112塑料制品10511111玩具72221珠宝钟表651家居用品44化妆品321家具321纸制品33工业设备3111运动装备321包装33医药2111玻璃制品211化学制品111木材制品11食品11皮具11信息科技11照明11资料来源:根据SAI官方网站()资料翻译整理(二)中国出口商品遭遇蓝色贸易壁垒冲击的原因1、外部原因发达国家减少贸易逆差的需要,虽然入世以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纺织品服装遭受许多新型贸易壁垒的冲击,但从总体看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呈现增长的态势(见表2)。 表2 我国19982005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基本统计 单位:(亿美元,%)项目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出口额428.8943.16531.46532.80617.69804.84973.851175.35进口额163.39139.25166.75137.20143.62155.86168.04170.99年出口增长率5.80.5323.260.2515.9323.2521.0020.69进出口差额265.5291.91365.31395.6474.07648.98805.811004.36国际市场占有12.9312.9314.9118.816.17资料来源:新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和对策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006年出口达1440.8亿美元,增长率是22.58%,2007年是1712.3亿美元,增长率达到18.84%。美国、日本和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在纺织品服装进出口中均存在着巨额贸易逆差。进口纺织品服装的日益增长己经使欧、美等国的纺织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以美国为例,据美国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占全美进口量的25.12%,排名第一位,2007年占到29.02%,依旧是第一位,巨大的对华贸易逆差一直是发达国家关注的重点也由此带动了新一轮贸易保护的兴起,从关税到反倾销,再到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在壁垒的选择上越来越倾向于理论和实际操作中的合法和易行性,在此情况下,人道的“正义”和程序的“简便性”使SA8000无疑符合其要求,更使蓝色贸易壁垒甚嚣尘上。2、内部原因(1)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有形商品被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属于工业制成品,由于我国在资本和技术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对外贸易初期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结合我国具体数据(见表3)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全部出口5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出口导向逐步凸现了劳动力比较优势理论在外贸中的指导作用,到2006年,初级产品出口比例已降至5.5%,工业制成品上升到94.5%。表4将工业制成品进行进一步细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的比例逐年降低这里面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然而最主要的还是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所遭受的一系列新型贸易壁垒。但其所占比例仍维持在10%左右。从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来看,我国已经脱离了以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特征的低收入经济阶段,但是还没有达到以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特征的发达经济水平。客观来讲,我国出口贸易中目前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蓝色贸易壁垒影响最大的当属劳动密集型产品,故对我国的影响较大。表3 中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比例 单位:(亿美元,%)年份总额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占比工业制成品占比1980181.249.71985273.5138.3135.250.549.51990620.9158.9462.125.6 74.419951487.8214.91272.914.485.620002492.0254.62237.410.2 89.820012660.9263.42397.69.990.120023256.0285.42970.68.891.220034382.3348.14034.27.992.120045933.2405.55527.86.893.220057619.5490.47129.2 6.4 93.620069689.4529.2 9160.25.5 94.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表4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年 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劳密产品出口占比2000421.72237.418.82001425.92397.617.82002481.02970.616.22003589.54034.214.62004693.85527.812.62005 838.17129.211.820061076.79160.211.9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资料整理(2)劳工权益保障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成本确实低廉,而如此低廉劳动的代价不是体面的就业机会。而是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有毒、有害的恶劣生产环境,价格低廉的小时工资等以损害劳工权益的代价取得的,据调查全国每年因安全事故死亡13万多人,伤残70多万人;煤矿、建筑等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状况尚未根本扭转,非煤矿山、非矿山企业等生产安全事故呈上升势头;此外,职业病危害严重,全国每年约70多万人患职业病,严重影响职工身心健康。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安全生产状况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如煤矿安全,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美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39人,南非为0.13人,波兰为0.26人,印度为0.42人,而我国高达4.17人。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严重损害劳工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加之我国劳动法实施力度的不足,劳工案件的处理不尽人意,所有这些都自然使我国的劳工权利保障成为发达国家进行抨击的口实,使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受到了损害。美国前商务部部长在2004年6月19日访华前表示“讨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前提是扫除两大障碍,货币的自由兑换和劳工问题”。而蓝色贸易壁垒就是针对劳工标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针对到了我国。四、建立中国蓝色贸易制度的对策思考 虽然蓝色贸易壁垒目前对中国的出口还没有造成广泛的影响,也没有引起学者和社会广泛的关注,但就发展来看,将劳工标准和贸易挂钩在这个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贸易体系下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蓝色贸易壁垒的同时,也要积极对这种趋势做出准备。(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贸易观 “以人为本”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告,科学发展观亦突出以人为本。经济的发展靠人民来推动,同时也是为了服务于人民,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权益维护在本质上是不矛盾的。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工成为一个特殊的团体,也是我国蓝领工人的主要力量,然而农民工的生活和权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树立以人为本的贸易观就是要把经济利益和人民的权益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国内的劳工条件,根据国际劳工标准和我国实际情况来调整国内的劳动法,并创造劳工维权的渠道,加强执法力度,对不遵守劳动法规的企业要给予严惩。另一方面,企业应贯彻劳工保护的理念,严格遵守国家的劳动法规,自觉保护劳工权益,要意识到为了降低成本而损害劳工的权益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构建中国蓝色贸易保护体系一是建立蓝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政府经常对标准进行修订,因此,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特别是要发挥我驻外机构的优势,收集、跟踪国外蓝色壁垒信息,建立国外蓝色壁垒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时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使之尽快适应和满足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要求,避免陷入蓝色贸易壁垒的困境。二是健全反蓝色壁垒的研究和协调管理机制。要加强SA8000标准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国内外反蓝色壁垒典型案例的研究,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蓝色壁垒的经验和教训。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要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反映有关情况,完善相关措施,更好地应对国外蓝色壁垒。三是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国际标准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得到各国的认可,是国际上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目前,国际标准有取代国家标准的趋势。为此,要积极承担ISO秘书处和其他标准化组的工作,争取将我国制定的水平较高的相关标准纳入国际标淮中;要组织专门机构认真研究包括SA8000标准在内的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改变我国社会责任问题主要由跨国公司推动的被动局面;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完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加各种国际标淮的制定和修订活动,支持我国驻外机构或公司工作人员主动参加相关的国际会议,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反映我们的意见和合理要求,主张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能为各国所接受的劳工标准体系,使国际劳工标淮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现实目标相适应。(三)建立蓝色贸易壁垒维权体系今后的多边回合谈判将不可避免地涉及”社会条款”。我们作为的成员国,应在WTO的协商机制下,与其他成员国一起明确并细化其使用规则,强调不能滥用,不能有国别歧视。外贸部门要积极参与SA8000标准的制定与完善。要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出发,积极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关于贸易与劳工标准、经济全球化的讨论。利用相关的一些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