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金融危机后,经济处于转型阶段,金融发展出现新业态,金融深化逐渐趋向科技化,计算机的应用、网络的普及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与金融趋向融合式发展。我国科技金融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每个省份发展程度不同。本文通过对科技金融的内涵进行分析,结合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针对性的提出山东省科技金融的发展建议。关键字:科技金融;山东省;融资;发展现状;问题;对策The Research on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Shandong Fi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stract: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economy is in the stage of transformation and new financial forms emerged, financial deepening tend to be technological,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nd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re all depe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amalgamativ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coming.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fi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handong. At last, we came to some pointed proposal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Fi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province; Financing;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Strategies一、引言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开始转型,处于经济核心的金融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一系列的金融新业态应运而生,从支付宝、微信红包、嘀嘀打车这些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状态可以看出,金融新业态的长期发展方式是将其自身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科技金融作为实体经济与金融产业结合的典型代表,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经济的结构和创新能力始终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1993年,深圳市科技局发表科技金融携手合作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国内首次提出科技金融的概念,同年中国成立科技金融促进会,科技金融开始正式登上舞台。之后政府不断出台关于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政策文件,科技与金融的融合程度日渐加深。为响应十八届五中全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号召,经济转型发展将带动科技金融进入又一发展时期。山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要不断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在经济转型的时期,抓住机遇,正确把握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规律,了解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找出其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从而更有效的推进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的融合,建成有山东特色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山东经济好又快发展。二、科技金融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科技金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方面对科技金融进行研究:杨刚(2006)认为科技金融包含两部分,第一是科技会促进金融的发展;第二也是主要方面就是金融会促进和保障科技的发展,体现在投融资功能、价格发现功能、流动性提供功能、风险转移分散功能以及公司治理功能等方面。赵昌文等人(2009) 明确科技金融是一系列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换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安排,是由政府、市场、企业、社会中介组成的一个投资融资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房汉廷(2010)将科技金融的本质概括为一种创新活动、一种技术、一种科学技术资本化过程以及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四个方面。根据以上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科技金融定义进行如下总结:科技金融是以组织运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科技型企业为核心,以促进科技创新活动为目的,以市场性、商业可持续性、定向性和融资性为特点的金融活动。科技金融主要指金融产业和科技产业的结合,是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在经济转型时期,金融创新的深化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也需要金融的支持,IT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等都需要金融的推动,而互联网金融、众筹平台的建立也都需要科技产业的促进。高科技企业一般是高风险的产业,科技的创新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从这个方面看,金融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融合也是高科技企业融资的过程,科技和金融属于不同的产业范畴,在融合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难,中国的科技金融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发展起步较晚,并且每个省份有各自发展特点,山东省也有自己的特点,想要建成有山东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就要了解中国以及山东省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找出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山东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出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可行性方式,促进山东经济好又快发展。三、科技金融发展现状根据科技金融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三个大方面加以研究,从科技金融的经费、科技金融的资源以及科技金融的产出三个方面将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量化,然后分析其发展现状。(一)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科技金融的经费可以用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衡量。图1可以看出,在2006-2009年,科技金融经费增长速度较快,2009-2013年,增长速度稳中有进。据2013年OECD主要科技指标显示,中国的科研经费支出在全球占前几位,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全球也处于中等地位。科技金融的资源可以用科研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例测算。图2可以看出,在2006年-2013年,科研工作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例持续上升。据2013年OECD主要科技指标显示,中国的研究与发展人员人数在全球最高,但是占劳动人口比例却并不高,在这一方面中国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科技金融的产出可以用专利发明数以及论文发表数占科研经费的比例测算。图3可以看出,2006-2012年间,科技金融的出版物以及关于科技金融的发明专利占科研经费的比重不断减少,而科研经费在这些年间不断增加,说明科研经费的投入量在这些年稳步增长。据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2年中国发表SCI论文为192761篇,在全球排名第二,发表EI论文124382篇,在全球排名第一,发表CPCI-S论文77518篇,在全球排名第二;据2014年WIPO数据显示,2102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17105件,全球排名第三位。整体上,中国的科技金融产出总量较多。图1 我国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14图2 我国科研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14图3 我国科技研发产出占科研经费的比重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14(二)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据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中国31个地区按科技进步指数可分为五类,综合科技进步水平高于60.30%为第一类,50%-60.3%为第二类,40%-50%为第三类,30%-40%为四类,低于40%为第五类。图4显示,山东省属于第二类,2012年度比2013年度上升0.78%,属于中等以上水平。以下从三个方面衡量2013年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在科技金融经费方面,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12,在全国31个地区中排名第九,其中企业科研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77%,排名11,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32%。在科技金融资源方面,2013年山东省科技发展研究人员数占劳动人数的比例为1.10,在31个省份中排名第九,比2102年提高0.06,其中企业R&D研究人员所占比重为70.83%。每名R&D人员仪器设备支出4.05,比2012年增加0.06,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比重为1.97%。在科技金融产出方面,2013年科技论文发表率0.184,排名20,专利发明率为0.229,排名第10,说明山东省论文发表率较低,专利发明率在全国属于中上等。从以上数据看出,山东省的科技金融发展处于中等水平,根据科技金融的三个衡量标准看,科技资源投入虽然排名第九,但是在三个标准里名次最好的,科技金融资源投入属于其次,科技金融产出是最差的,在全国31个地区里排名第20。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虽然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在科技金融经费方面,政府在科研经费拨款虽有增加,但是力度不够,大部分都是企业自筹,科技信贷规模不够;在科技金融资源方面,科研人员比例有所增加,高等学历人才也不断增加,但是离全民接受高等教育差距很大;在科技金融产出方面,在全国范围来看,山东省科技金融产出水平并不高,万人专利拥有量不足3件,万人科技论文书不足2篇,说明山东省拥有的知识产权不强,科技企业融资能力不强。可以看出,山东省科技与金融的融合都不够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之间的贷款存在缺陷,上东省的科技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图4 各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序图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14四、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响应“十三五”计划中转经济、调结构、驱动创新的理念,山东省科技金融建设也迈出重要的一步,一些试点城市在促进科技金融领域的金融创新、制度建立等方面有不少亮点。但是,在经济转型时期,山东省的科技金融发展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上文提出的山东省目前在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山东省实际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政府尽快出台关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起主导作用,政府起协调作用,科技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是科技金融市场的管理者、服务者、引导者。山东省属于经济发展大国,但是其促进科技创新的相关制度体系相对与科技发展是落后的,各级市政府应当制定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体制、财税管理体制以及科技管理体制等一些列创新性的体制,有了相关的政策体制,山东省的科技金融才能在有管理的市场下健康发展。为了促进创新企业发展平台的建设,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有效融合,政府还应制定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文件,有效的将科技发展与金融发展结合起来,建成科技与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二)加强公众的科技金融意识,强化科技金融风险控制科技金融的发展不仅要靠市场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辅助管理,还需要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让公众真正的看到科技金融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公众才会将自己的闲置资金投入创新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企业才能扩大融资渠道,促进自身发展。科技型企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的企业,这就要求强化科技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在征信体系方面,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大大减少了征信成本,但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也会出现很多虚假信息,要加强互联网平台的征信体系建设,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控制,在设立专营业务的同时,制定有效的经营准则;健全有效防范风险的预警机制,建立完备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措施,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三)加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改革与创新,促进金融财税的结合由于科技创新属于新型的经济模式,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机制已经不能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目前科技型企业的数量不断在增加,必须建立专业的金融机构或在金融机构中开设新的业务来满足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建立专业的科技型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资金需求,或者强制性规定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科技信贷业务并规定最低业务金额,奖励科技贷款金额多并且贷款速度快的金融机构,帮助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增加税前抵扣项目比例或者运用退税工具,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吸收一定的社会基金,满足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四)提高科技型人才的教育程度,加强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想从根本上促进科技金融的结合程度,科技型人才的培养是重要方面。虽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高等教育还没有普及,人民还没有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想要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就要求科技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政府应该宣传大力宣传的重要性,增加公众的学习意识,增强科技型人才的教育程度。不仅要提高科技型人才的教育程度,还要加强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属于不同的产业范畴,虽然每个领域都有不少专业性人才,但是在科技金融两个方面研究都很深入的人才并不多,每个行业的发展规则不同,缺少复合型人才对发展科技金融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科技型企业可以和高校进行沟通,开设科技金融相关专业,并给予相关人才一定的优待,很大程度上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五)设立激励机制,促进科技金融的产出率2013年山东省的科技投入在全国属于中上等水平,但是其产出率却属于较低水平。科技论文数量相对较低,专利发明数量也是出于中等水平,这中间存在着成本收益的问题。很多科研人员经过不断努力发表论文、发明专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大大打击了其在科研方面的积极性。政府应当建立科技金融产出激励机制,对具有科研金融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按照其科研贡献率给予相应的奖励,对积极参与科研金融研究的人员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偿,这样不仅能提高科研人员的可言积极性,还能提高科技金融的产出率,促进山东省科技金融的发展。五、简单小结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是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多层次、多部门、多类型的,要从科技金融的经费、资源以及产出等方面入手,解决阻碍科技金融融合的难题,配合多方关联主体的互动,构建适合科技金融发展的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