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医学课件-蛋白合成抑制剂_第1页
结核医学课件-蛋白合成抑制剂_第2页
结核医学课件-蛋白合成抑制剂_第3页
结核医学课件-蛋白合成抑制剂_第4页
结核医学课件-蛋白合成抑制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膜 细胞壁 磺胺类甲氧苄啶 抗代谢药 喹诺酮类利福平 核酸合成或功能抑制剂 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 蛋白合成抑制剂 b 内酰胺类万古霉素 胞壁合成抑制剂 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四环素Tetracyclines大环内酯Macrolides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蛋白合成抑制剂 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 Normalbacterialcell Aminoglycoside treatedbacterialcell 链霉素streptomycin杀菌 结核杆菌 链球菌等G 菌和G 杆菌鼠疫和兔热病的首选药粪链球菌或草绿色链球菌 细菌性心内膜炎 与penicillin或vancomycin合用 二线抗结核药物急性布鲁氏病 与四环素 tetracycline 合用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庆大霉素gentamicin活性较强 抗菌谱较广G 需氧菌如大肠杆菌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G 菌如白喉杆菌 炭疽杆菌 放线菌和葡萄球菌布鲁氏菌和G 球菌等对链球菌和厌氧菌无效 耳肾毒性用量大 时间长 合用耳或肾毒药物 年老或肾功能不全者 易产生毒性 耳毒性 听力受损 耳蜗损害 和前庭损害不可逆 蓄积性听力受损早期表现为耳鸣 高频听力下降 最终失聪 前庭损害表现有眩晕 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neomycin amikacin和kanamycin 最易发生耳毒性 streptomycin和gentamicin 最易发生前庭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 肾毒性 肾小管损害 可逆neomycin tobramycin gentamicin kanamycin和netilmycin最易发生肾毒性 不良反应 神经毒性 罕见 后果严重 箭毒样作用导致呼吸肌麻痹用葡萄糖酸钙或新斯的明可逆转这种反应 Streptomycin 变态反应 皮疹 发热 重者休克 死亡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或缺乏主动转运的载体或主动转运所需的能力 耐药机制 细菌缺乏核糖体受体或受体蛋白结构改变 细菌 产生药酶 氨基糖苷类乙酰化 磷酰化 腺苷酰化 灭活 ErythromycinR1 CH3 R2 HClarithromycinR1 R2 CH3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特异性的和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 抑制蛋白链的延长 作用机制 结合部位与氯霉素和克林霉素相似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抑菌药 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肝毒性 损害肝功能或造成肝坏死 二重感染 敏感菌 耐药菌 骨和牙 生长期的牙齿和骨骼 孕妇或6岁以下儿童 胃肠道反应 早期 药物的直接刺激 后期 肠道菌群的影响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 与50s亚单位可逆性结合 主要适应症 伤寒和副伤寒不能用青霉素治疗的脑膜炎 立克次体感染 替换四环素类 孕妇 耐vancomycin而对氯霉素敏感的肠球菌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 局部用药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骨髓抑制 全血细胞减少症新生儿毒性 葡萄糖醛酸不足灰婴综合症药物相互作用 抑制肝微粒体酶 毒性 细菌耐药 一般不用 Siteofaction Drugs Target cellwall penicillins transpeptidase peptidoglycan cephalosporins transpeptidase vancomycin acyl D alanyl D alanine teicoplanin acyl D alanyl D alanine ribosome chloramphenicol peptidyltransferaseof50Ssubunit clindamycin 50Sribosomalsubunittranspeptidation macrolides 50Sribosomalsubunit tetracyclines ribosomalA site aminoglycosides initiationcomplexandtranslation fusidicacid elongationfactorG nucleicacid quinolones DNAgyrase metronidazole DNAstrands rifampicin RNApolymerase folicacid sulfonamides pteroicacidsynthetase synthesis trimethoprim dihydrofolatereductase MechanismOfResistanceToAntibiotics 细胞膜 细胞壁 磺胺类甲氧苄啶 抗代谢药 喹诺酮类利福平 核酸合成或功能抑制剂 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 蛋白合成抑制剂 b 内酰胺类万古霉素 胞壁合成抑制剂 抗结核病药AntituberculosisDrugs 结核的再度弥散销声匿迹的白色幽灵 结核又卷土重来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十痨九死 肺结核淋巴腺结核肾结核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目前全球总疫情 20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现症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病人数1000万每年还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导致30万儿童死亡至少有2 3以上处于发生多种MDR危险中WHO报道 传染病中首要杀手 1949年城市人口 15岁结核感染率高达85 以上 结核总体患病率1 750 我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患病率为3 67 有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1 6 我国现状 结核菌感染者近3 3亿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约590万人结核病传染源 约200万人结核病死亡 15 25万人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排行第二 仅次于印度疫情呈蔓延趋势至少有 万例新病人 每年传染性病人超过 万例MDR所占比例高达28 41 结核病再度流行的主要原因 艾滋病的传播促进了结核病在全球的回升多药抗药性 multipledrugresistance 结核杆菌感染 使治疗效果大大降低抗结核治疗的延误或不充分 耐药性耐药 DR 多剂耐药 MDR 结核杆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 1991年 至少有14 的结核病人对抗生素耐药纽约发现的W型结核杆菌 一种新传染病病源免疫力正常的患者死亡率在40 60 左右免疫功能障碍的人群死亡率达到80 MDR结核患者长期保持传染性 1994年WHO及国际防痨肺病联合会 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监测 历时3年 35个国家的监测发现双耐HR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MDR结核杆菌占2 14 属于单药 不规则 不合理联合方案治疗等人为因素 继发性多药耐药 艾滋病病毒是结核病最为强烈的易患因素 常人的30倍全球三分之一艾滋病的死亡 合并结核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合并结核病者约占全球所有艾滋病的40 我国已有多例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合并结核病的病例报道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进一步传播与扩散我国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常用的抗结核病药第一线抗结核病药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疗效好 毒性较小第二线抗结核病药 对氨水杨酸 乙硫异烟胺 卷曲霉素 利福喷丁 利福定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疗效较差 毒性较大 主用于对一线抗结核病药产生抗药性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或复治时作为替代药使用 或与其他抗结核病药配伍应用 抗结核杆菌作用强大对生长旺盛的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易于渗入吞噬细胞内 对胞内的结核杆菌也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明显优于链霉素 异烟肼isoniazid 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特异性 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机制 抑制分枝菌酸 mycolicacid 的生物合成 分枝杆菌所独有 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 异烟肼 前药prodrug 被分枝杆菌过氧化氢 过氧化物酶 mycobacterialcatalase peroxidase KatG 激活激活型的异烟肼与酰基载体蛋白 acylcarrierprotein AcpM 和 酮酰基载体蛋白合成酶 beta ketoacylcarrierproteinsynthetase KasA 形成共价复合物阻断分枝菌酸合成 抗菌 结核杆菌易产生抗药性 同时致病力也降低停药一段时间后多可恢复对药物的敏感性与其他抗结核病药无交叉抗药性 除外在结构上与isoniazid有关的乙硫异烟胺 抗药性产生的机制可能与isoniazid不能渗入细菌体内分枝杆菌的细胞中影响mycolicacid生物合成的inhA基因发生错义突变 missensemutation 利福平 rifampin 地中海链丝菌 Streptomycesmediterranei 产生的利福霉素 rifamycin 的半合成品 抗菌作用 抗结核杆菌作用强大加强链霉素和isoniazid的抗菌活性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结核杆菌均有作用迅速产生抗药性抗药的细菌其毒力也减弱无交叉抗药性 SupercoiledDNA DNAGyrase Pteridine p Aminobenzoicacid Dihydrofolatereductase Dihydropteroatesynthetase PurinesPyrimidines Dihydropteroicacid Tetrahydrofolicacid Dihydrofolicacid RelaxedDNA Nitroimidazoles 利福平 InhibitNucleicAcidSynthesis Quinolones 乙胺丁醇 ethambutol 抗结核杆菌作用 在pH中性时作用最强抗菌机制尚不清楚单用时可产生抗药性 但较慢故应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无交叉抗药性 体内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疗效较isoniazid 链霉素和rifampin弱单用迅速产生抗药性 无交叉抗药性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