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油菜种植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油菜种植过程中的安全控制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3班 付饶学号222012324042008摘要:油菜的生产不仅受地理与环境气候的影响,还受病害和虫害,施肥,种植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油菜的施肥与预防病虫害方面来如何保障并解决油菜种植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键词:油菜种植,施肥,防病虫害,安全控制1.引言 油菜种植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油菜在世界油料作物生产中,仅次于大豆,花生,向日葵,占第四位油菜种子含油丰富,约占种子干重3350%。我国油菜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油菜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种子中的油和饼粕。油菜种子含油丰富,现在品种含油量都40%以上。菜油是很好的食用植物油,含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富于营养 ,而且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榨油后的菜饼含有 30%以上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和大豆饼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现在我国推广的油菜品种都是低芥酸和低硫苷(简称 “双低品种” ), 因人体不易消化吸收芥酸,而饼粕中硫苷的分解产物对动物有害。 油菜花期较长, 花部有蜜腺,是良好的蜜源作物。故油菜可以促进农、牧、副业的发展。我国为食用油第一消费大国,国内油料严重生产不足,约60%靠进口,故因扩大油菜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与增加产量。油菜种植受许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受种植的地理环境条件,气候的改变,育种,施肥,病虫害等因素影响。人为难以改变的因素姑且不说,本文主要谈及油菜种植过程中如何施肥和防止病虫害来保障油菜的产量,且保障油菜作为油料作物的食用健康性。2.油菜的种类与育种 栽培的油菜包括白菜型 (Brassica rapa) 芥菜型 (Brassica juncea) 和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三类。在起源上芥菜型油菜由白菜型油菜与 另一亲本黑芥(Brassica nigra)杂交后演化而来, 而甘蓝型油菜则由白菜型油菜与 我们熟悉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 杂交而来。我国为白菜型油菜的起源地之一, 历史上我国的油菜主要是白菜型油菜为主, 西部地区为芥菜型油菜,作为蔬菜和收获种子榨油。 芥菜型油菜则由国外传入我国后演生出多种类型,除油用外还可作蔬菜用, 如榨菜和大头菜等。现在全国主要栽培的是原产于欧洲的甘蓝型油菜, 解放后才从国外引进,因其产量高且抗病虫而广泛推广。而我国目前进口的转基因油菜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我国法律规定,进口用做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不得改变用途,即不得在国内种植。我国至今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国外有转抗化品质改良基因,转化抗除草剂基因,转化抗病虫基因等油菜,我国目前主体上种植的是转基因的甘蓝型油菜。3.施肥3.1油菜的需肥特性:油菜是一种需肥量大,耐肥性较强的作物。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其它作物多。据资料介绍,每生产100公斤油菜籽,需要吸收纯氮(N)5.8公斤,纯磷(P2O5)2.5公斤,纯钾(K2O)4.3公斤,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43:0.74;而100生产100公斤杂交稻,需要吸收纯氮(N)2.0公斤,纯磷(P2O5)0.9公斤,纯钾(K2O)3.5公斤。对磷、钾、硼肥的反应敏感。油菜缺硼,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时颗粒无收。油菜的主要营养元素可以通过副产品返还土壤(如油菜秸秆还田、菜籽饼做肥料等)。在农业生产上,油菜能与稻、麦、棉、玉米、高粱、甘薯、蚕豆、豌豆、绿豆等多种作物实行轮作复种、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 促进季季丰收。油菜根系能分泌多种有机酸,溶解土壤中难溶的磷素,提高磷素的有效性。因此油菜是用地养地、改良土壤的良好作物 。3.2油菜的营养特性 油菜属十字花科油料作物,也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适应范围较广的油料作物,全生育期可分苗期、薹期、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油菜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特别是对氮、钾需要量较大,且对硼较为敏感。氮肥充足,不仅能保证油菜的正常发育,同时能使有效花芽分化期相应加长,为增加结荚数、粒数和粒重打下基础;及时供应磷肥,能增强油菜的抗逆性,促进早熟高产,提高含油量;增施钾肥能减少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促进形成大量的茎秆和分枝,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硼肥能够促进开花结实,荚大粒多,籽粒饱满。据研究,每生产100公斤油菜籽需吸收氮9-11公斤、磷3-3.9公斤、钾8.5-12.8公斤,氮、磷、钾比例为2:1:2。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不同,苗期吸氮占一生吸氮的 22%,薹花期为吸氮高峰期,吸收量占55%,成熟期占23%;油菜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不可缺磷,苗期对磷最为敏感,吸收利用率高,薹花期是对磷吸收利用的高峰期,约占总吸收量的50%。苗期和薹花期对钾吸收比例较高,约占吸收总量的70%。油菜吸收氮、磷、钾的数量与生长发育速度相关,生长发育加快,吸收数量相应增多,生长发育减慢,吸收量相应减少。因此,在油菜生产过程中,及时充足地供应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适当补施硼肥,对油菜的优质高产有着重要的作用。3.3油菜种植具体营养元素对其的影响氮:苗期氮素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43.9,幼苗期是氮素营养临界期。蕾苔期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均很旺盛,吸收氮占氮素总吸收量的45.8,是油菜需氮最多的时期。磷:油菜生长初期对磷的反应最敏感,而磷在作物体内能被再度利用,所以油菜的磷肥应全部做基肥施用。花期至成熟期是油菜吸收磷素最多的时期,占总吸收量的58.2,成熟后,60-70的磷分布在籽粒中。钾:油菜对钾的需要量很大。抽苔期植株体内钾素浓度最高。钾肥最迟必须在抽苔前施用,而且愈早愈好。硼;硼对油菜的根系发育以及开花、授粉、结实等影响较大。苗期、花期是油菜硼的关键时期。硫:油菜蛋白质含量高,需要硫比禾谷类、块根类作物多,故选用含硫的肥料(硫酸钾、硫酸铵等)对油菜生长具有双重作用。3.4 施足基肥一般情况下,亩施优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或45%的三元复混肥4050公斤。油菜植株高大,需肥量多,应重视基肥的施用,基肥不足,幼苗瘦弱,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乃至油菜的经济产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为油菜一生需肥打好基础。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45%通用型复合肥25- 30公斤或36%的复合肥(15-10-11)30-40公斤,硼肥0.5-1公斤。施用方法:结合耕翻整地将有机肥、复合肥与硼肥深施,切忌施肥过浅,以免造成油菜中后期脱肥。3.5合理追肥 油菜施肥的最大效率期在开花期。油菜对氮肥的需要量比钾肥多,对钾肥的需要虽比磷肥多。种油菜,基肥占施肥总量的60%。追肥只占施肥总量的40%。但今年有很多地方油菜以直播为主,不少农户为了抢墒播种,来不及施用基肥,或者基肥施用量少,区分情况,因田施肥。油菜苗期需氮占全生育期的43.9%,需磷占20.0%,需钾占24.2%。抽苔至初花期,需氮占全生育期的45.8%;需磷占21.7%;需钾占54.1%。花期至成熟阶段、需氦占10.3;需磷占58.3%;需钾占21.7%。按照这个规律准确追肥,就可满足需求,减少浪费。追巧追早,及时到位。油菜对磷十分敏感。油菜苗期缺磷对油菜中后期的营养、生育及产量影响很大,即使中后期补磷也不能弥补苗期缺磷的损失。由于磷能在油菜体内反复利用,施肥愈早,吸收愈早,效率愈大。油菜施磷,既可促进油菜早熟23天,又可提高含油量0.5%2.4%。因此,油菜在幼苗5片真叶前,必须施用足够的磷肥。苔花期是油菜营养的最大效率期,需肥量在一生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抽苔至开花期必须及时追肥,做到蕾施花用。3.5.1具体时期如何平衡施肥 施足基肥:油菜植株高大,需肥量多,应重视基肥的施用,基肥不足,幼苗瘦弱,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乃至油菜的经济产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为油菜一生需肥打好基础。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45%通用型复合肥25- 30公斤或36%的复合肥(15-10-11)30-40公斤,硼肥0.5-1公斤。施用方法:结合耕翻整地将有机肥、复合肥与硼肥深施,切忌施肥过浅,以免造成油菜中后期脱肥。 早施苗肥:早施、勤施苗肥,及时供应油菜苗期所需养分,利用冬前短暂的较高气温,促进油菜的生长,达到壮苗越冬,为油菜高产稳产打下基础。苗肥可可分苗前期和苗后期两次追肥。苗前期肥在定苗时或5片真叶时施用,一般每亩施5-6公斤尿素,在缺磷钾的土壤中,如基肥未施磷钾肥,应补施磷钾肥;苗后期追肥应视苗情和气候而定。一般每亩施用高氮复合肥8-10公斤。春性强的品种或冬季较温暖的地区宜早施,冬季气温低或三熟油菜区可适当晚施。 稳施薹肥:油菜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植株迅速抽薹、长枝,叶面积增大,花芽大量分化,是需肥最多的时期,也是增枝增荚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根据底肥、苗肥的施用情况和长势酌情稳施薹肥。基、苗肥充足,植株生长健壮,可少施或不施薹肥;若基、苗肥不足,有脱肥趋势的应早施薹肥。一般每亩施用高氮复合肥15-20公斤。施肥时间一般以抽薹中期,薹高15-30厘米为好。但长势弱的可在抽薹初期施肥,以免早衰;长势强的可在抽薹后期,薹高30- 50厘米时追施,以免花期疯长而造成郁闭。 巧施花肥:油菜抽薹后边开花边结荚,种子的粒数和粒重与开花后的营养条件关系密切。对于长势旺盛,薹期施肥量大的可以不施或少施;对早熟品种不施,或在始花期少施;花期追肥可以叶面喷施,在开花结荚时期喷施0.1-0.2%的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另外,可在苗后期、抽薹期各喷施一次0.2%硼砂水溶液,防止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提高产量。3.6 油菜的施肥原则: 平衡施肥,施足施好。为了油菜秋发、冬壮,在5片真叶期前,每亩要追施5Kg的尿素提苗,补施磷肥20kg25kg。为了提高肥效,应氮磷混施,开沟深施。随意撤施会造成肥料流失。油菜施肥应掌握“施足基肥、增施苗肥、早施苔肥”的原则。氮钾肥基、苗、苔肥的施用比例为6:2:2;磷肥集中一次做基肥施用;硼肥一般作基肥施用效果较好,也可在苗期、苔期进行根外喷施。3.7杂交油菜施肥应注意哪些环节?杂交油菜植株高大,需肥也较多。一般亩产200公斤菜籽需吸收纯氮(N)14-17公斤,纯磷(P2O5)6-7公斤,纯钾(K2O)8-12公斤。杂交油菜施肥必须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硼肥配合施用,实行因土配方施肥,保证各生育期的营养需要,才能获得稳产高产。目标产量为200公斤以上的中等肥力田块,在每亩施土杂肥1000公斤以上或猪厩肥500公斤的基础上,亩施纯氮(N)12-13公斤,纯磷(P2O5)5-7公斤,纯钾(K2O)7-9公斤,硼砂0.75-1.0公斤。氮肥、钾肥的基、苗、苔肥的施用比例为6:2:2, 磷肥集中一次做基肥施用。施肥中应注意以下环节:施足底肥。底肥用量应占总用量的70以上。其中氮肥用量应占总施氮量的60,每亩施土杂肥1000公斤以上或猪厩肥500公斤,另外配施尿素16.5公斤(有条件的可亩施硫酸铵约3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9.5公斤(如果没有硫酸钾,则用氯化钾8公斤)。如果施用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每亩除施1000公斤土杂肥或猪厩肥500公斤外,施硫酸钾型复合肥30-40公斤, 硼砂0.75-1.0公斤。底肥要结合整地深施。增施苗肥。在油菜定苗或移栽油菜缓苗后,根据苗情施用。一般追施氮素化肥占总用量的20左右,每亩施尿素5公斤加3.0公斤硫酸钾(如果没有硫酸钾,则用氯化钾2.5公斤)以促菜苗早发、壮发。12月中、下旬,最迟下年元月上旬要增施腊肥,每亩用腐熟的人畜粪尿10担,兑水浇施,同时,每亩撒施50-100公斤草木灰或碎秸秆,既蓄水保墒,又增温防冻,确保菜苗安全越冬。早施苔肥。施用苔肥可促进油菜春后早发,防止后期脱肥。一般追施氮肥占总施氮量的20左右。在2月中、下旬,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加3.0公斤硫酸钾(如果没有硫酸钾,则用氯化钾2.5公斤)。这时候切不可盲目追施氮肥,以免后期贪青倒伏和发病。注意施用硼肥。硼肥用作底肥,每亩施用硼砂0.75-1.0公斤。可与有机肥和化肥混匀后施入土壤。如果基肥中没有施用硼肥,可分别在苗期(移栽前)、蕾苔期进行叶面喷施,每亩喷施浓度为0.2的硼砂溶液50-60公斤。搞好根外喷施。杂交油菜进行根外喷肥,可满足其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要,防止脱肥早衰,使油菜结荚多,籽粒饱满。一般在油菜初花期每亩用约0.2公斤尿素或约0.2公斤磷酸二氢钾加水50公斤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4.油菜的病虫害防治4.1油菜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4.1.1油菜霜霉病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茎和角果,致受害处变黄,长有白色霉状物。 花梗染病 顶部肿大弯曲,呈“龙头拐”状,花瓣肥厚变绿,不结实,上生白色霜霉状物。 叶片染病 初现浅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多角形的黄色斑块,叶背面长出白霉。 病原菌和发病规律:病原菌为油菜霜霉菌,初浸染源主要来自在病残体、土壤和种子上越冬、越夏的卵孢子。病斑上产生的孢子囊随风雨及气流传播。形成再浸染。冬油菜区,秋季感病叶上菌丝或卵孢子在病叶中越冬,常造成翌年再次传播流行。春季油菜开花结荚期间,每当寒潮频繁、时冷时暖的天气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2)提倡与大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轮作,可大大减少土壤中卵孢子数量,降低菌源。(3)用种子重量1%的35%瑞毒霉拌种。(4)加强田间管理,做到适期播种,不宜过早。 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和品种特性,确定合理密度。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和淹苗。(5)当病株率达20%以上时,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36%露克星悬浮剂600-700倍液、40%百菌清悬乳剂600倍液, 每亩喷兑好的药液60-70公斤, 隔7-10天1次, 连续防治2-3次。4.1.2油菜白粉病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花器和种荚,产生近圆形放射状白色粉斑,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展生,后白粉常铺满叶、花梗和荚的整个表面,即白粉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轻者病变不明显,仅荚果稍变形;发病重的叶片褪绿黄化早枯,种子瘦瘪。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寄主抗病力。(3) 发病初期喷洒2%武夷菌素(B0-10)水剂2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4.1.3 油菜菌核病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结实期发生最重。 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茎部受害最重。 茎部染病初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具轮纹状的长条斑,边缘褐色,湿度大时表生棉絮状白色菌丝,偶见黑色菌核,病茎内髓部烂成空腔,内生很多黑色鼠粪状菌核。 病茎表皮开裂后,露出麻丝状纤维,茎易折断,致病部以上茎枝萎蔫枯死。 叶片染病 初呈不规则水浸状,后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黄褐色,外围暗青色,周缘浅黄色,病斑上有时轮纹明显,湿度大时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病叶易穿孔。花瓣染病初呈水浸状,渐变为苍白色,后腐烂。 角果染病 初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变灰白色,种子瘪瘦,无光泽。病原菌和发病规律:病原菌为核盘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种子和残株或其他寄主上越夏(冬油菜区)、越冬(冬、春油菜区)。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内生子囊孢子。孢子可随气流传播至数公里。孢子在寄主上发芽,产生侵入丝侵入油菜器官组织(通常为花瓣),然后发育为菌丝,菌丝再浸染油菜其他组织。少数情况下,菌核可直接萌发产生菌丝。油菜菌核病发病盛期一般出现两次,一次在11月下旬到12月,一次在次年的34月(此期正值油莱期易感病的花期,也是油菜受害的主要时期),如果在这段期间又遇多雨、潮湿、温暖的天气,油菜菌核病就将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根据该病发生为害特点,应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才能控制其流行。(1)实行油菜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两年以上轮作可减少菌源。(2)选用抗、耐病品种。(3)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用10%盐水选种,汰除浮起来的病种子及小菌核,选好的种子晾干后播种。(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倡施用酵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配施磷、钾肥及硼锰等微量元素,防止开花结荚期徒长、倒伏或脱肥早衰,及时中耕或清沟培土,盛花期及时摘除黄叶、老吉,防止病菌蔓延,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发病。(5)药剂防治。喷80%多菌灵超微粉1000倍液,7天后进行第二次防治。此外还可选用12.5%治萎灵水剂500倍液或40%萎灵粉剂1000倍液、50%复方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1.4油菜白锈病症状:叶片染病在叶面上可见浅绿色小点,后渐变黄呈圆形病斑,叶背面病斑处长出白色漆状疱状物。 花梗染病 顶部肿大弯曲,呈“龙头”状,花瓣肥厚变绿,不能结实。 茎、枝、花梗、花器、角果等染病部位均可长出白色漆状疱状物,且多呈长条形或短条状。系统侵染时产生龙头拐症状,不同于油菜霜霉病。但在油菜花梗上可见霜霉菌二次侵染,即在白锈菌孢子囊堆里可见到霜霉菌,这是在竞争营养。防治方法:(1)选用抗白锈病的油菜品种。(2)其它防治方法参见油菜霜霉病。此外还可选用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可兼治油菜白斑病。4.1.5油菜病毒病 又名花叶病,全国各产区均有发生,重病区流行年份产量损失2030。症状:不同类型油菜上的症状差异很大。甘蓝型油菜苗期症状有:黄斑和枯斑。两者常伴有叶脉坏死和叶片皱缩,老叶先显症。前者病斑较大,淡黄色或橙黄色,病健分界明显。后者较小,淡褐色,略凹陷,中心有一黑点,叶背面病斑周围有一圈油渍状灰黑色小斑点。花叶。与白菜型油菜花叶相似,支脉和小脉半透明,叶片成为黄绿相间的花叶,有时出现疱斑,叶片皱缩。成株期茎秆上症状有:条斑。病斑初为褐色至黑褐色梭形斑、后成长条形枯斑,连片后常致植株半边或全株枯死。病斑后期纵裂,裂口处有白色分泌物。轮纹斑。在棱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心开始为针尖大的枯点,其周围有一圈褐色油渍状环带,整个病斑稍凸出,病斑扩大,中心呈淡褐色枯斑,上有分泌物,外围有25层褐色油渍状环带,形成同心圈。病斑连片后呈花斑状。点状枯斑。茎秆上散生黑色针尖大的小斑点,斑周围稍呈油渍状,病斑连片后斑点不扩大。发病株一般矮化,畸形,薹茎短缩,花果丛集,角果短小扭曲,上有小黑斑,有时似鸡爪状。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主要症状,苗期为花叶和皱缩,后期植株矮化,茎和果轴短缩。病原菌和发病规律:病原主要为芜菁花叶病毒。其次为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油菜花叶病毒等,寄主范围广。主要由蚜虫传播。初浸染源主要来自其他感病寄主,如十字花科蔬菜,自生油菜和杂草亡的带毒蚜虫。油菜子叶至抽薹期均可感病。冬天病毒在植株体内越冬。春天又显症。秋天温度1520,干旱少雨,蚜虫迁飞量大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关键是预防苗期感病。选用抗病品种。适当推迟播种期。治蚜、驱蚜防病。在油菜出苗前和苗期,加强对油菜地附近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萝卜等寄主上蚜虫的防治。也可在油菜地区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具体防治措施见蚜虫部分。4.2油菜虫害及其防治4.2.1油菜蚜虫我国油菜蚜虫有3种,即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是为害油菜最严重的害虫。萝卜蚜和桃蚜在全国都有发生,其中又以萝卜蚜数量最多;甘篮蚜主要发生在北纬40度以北,或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蚜虫以剌吸口器吸取油菜体内汁液,为害叶、茎、花、果,造成卷叶、死苗,植株的花序、角果萎缩,或全株枯死。蚜虫又是油菜病毒病的主要传毒媒介,病毒病的发生与蚜虫密切相关。识别特征:3种蚜虫在为害油菜期间均分为有翅和无翅两型,每型又有若虫和成虫两种虫态。若虫为成虫胎生产生,二者形态相似,但若虫体型较小。萝卜蚜。成蚜体长1.61.9毫米,被有稀少白粉。头部有额疣但不明显,触角较短,约为体长的12。腹管短,稍长于尾片,管端部缢缩成瓶颈状。有翅成蚜头胸部黑色,腹部绿至黄绿色,腹侧和尾部有黑斑。无翅成蚜全体绿或黄绿色,各节背面有浓绿斑。桃蚜。成蚜体长1.82.0毫米,体无白粉。头部有明显内倾额疣,触角长,与体长相同。腹管细长,中后部稍膨大,长于尾片长度1倍以上。有翅成蚜头胸部色,腹部黄绿、赤褐柔色,腹背中后部有一大黑斑。无翅成蚜全体同色,黄绿或赤褐或橘黄色。甘蓝蚜。成蚜体长2.22.5毫米,体厚,被有白粉。头部额疣不明显,触角短,约为体长12。腹管很短,不及触角第5节尾片长度,尾片短圆锥形。有翅成蚜头胸部黑色,腹部黄绿色,腹背有暗绿色横带数条。无翅成蚜全体暗绿色,腹部各节背面有断续黑横带。发生规律:油菜蚜虫一年发生1040余代,世代重叠不易区分。油菜出苗后,有翅成蚜迁飞进入油菜田,胎生无翅蚜建立蚜群为害,当营养或环境不适时,又胎生有翅蚜迁出油菜田。冬油菜区一般有两次为害期,一次在苗期,另一次在开花结果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以北地区主要为害在苗期,干旱地区或开花结果期也可能大发生。云、贵高原区主要为害期在开花结果期。北方春油菜区自苗期开始发生,至开花结果期为害达到高峰。油菜蚜虫的发生和为害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降雨,适温1426,在温度适宜条件下,无雨或少雨,天气干燥,极适于蚜虫繁殖、为害;如秋季和春季天气干旱,往往能引起蚜虫大发生;反之,阴湿天气多,蚜虫的繁殖则受到抑制,发生危害则较轻。防治方法:化学防治。苗期有蚜株率达10,每株有蚜12头,抽薹开花期 10的茎枝或花序有蚜虫,每枝有蚜35头时,用下述药剂防治:1.8阿维*高氯乳油或1.1%毒功10002000倍液,锐红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7高氯*马拉硫磷l0002000倍液, 2. 5敌杀死乳剂3000倍液。种子处理。用20灭蚜松可湿粉1千克拌种100千克,或用甲基硫环磷、杀虫磷、呋喃丹拌种,可防苗期蚜虫。栽培防治。用银灰色、乳白色、黑色地膜覆盖地面50左右。有驱蚜防病毒病作用。生物防治。饲养、释放蚜茧峰、草蛉、瓢虫、食蚜蝇以及蚜霉菌等可减少蚜害。油菜蚜防治应抓住3个时期施药:第一是苗期(3片真叶);第二个时期是本田的现蕾初期;第三个时期,在油菜植株有一半以上抽苔高度达10厘米左右。但这3个时期也要看蚜虫数量多少决定施药,尤其是结荚期应注意蚜虫发生,如果数量较大,仍要施药防治。4.2.2 跳甲和猿叶甲1、为害和发生规律:跳甲又称跳格蚤,为害油菜的主要是黄曲条跳甲。成虫、幼虫都可为害,幼苗期受害最重,常常食成小孔,造成缺苗毁种。成虫善跳跃,高温时还能飞翔,中午前后活动最盛。油菜移栽后,成虫从附近十字科蔬菜转移至油菜为害,以秋、春季为害最重。猿叶甲:别名黑壳甲、乌壳虫,为害油菜的主要是大猿叶甲。以成虫和幼虫食害叶片,并且有群聚为害习性,致使叶片千疮百孔。每年45月和910月为两次为害高峰期,油菜以10月左右受害重。2、防治方法:跳甲和猿叶甲可一并防治,重点防治跳甲兼洽猿叶甲。药剂用9灭氰乳油8001000倍液,10功夫*丙溴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1.8阿维*高氯乳油1000倍液。4.2.3油菜其他虫害防治(一)危害特征1.茎象甲:主要以幼虫钻蛀嫩茎,使其肿大,形成空髓,造成植株畸形,抗倒性差,易折,严重时不抽薹,甚至死亡。2.小菜蛾:初孵幼虫可钻人叶片组织内取食叶肉,2龄后啃食叶片留下一层表皮,3或4龄幼虫则取食叶片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叶被食成网状,对油菜造成极大威胁。3.菜粉蝶:初龄幼虫取食叶肉,形成透明小孔,2龄以后分散为害,将叶子吃成网状,严重时全叶吃光,仅留叶柄和主脉。4.潜叶蝇:常以幼虫潜食叶肉,形成灰白色弯曲潜道,严重影响油菜的光合作用。 (二)危害规律1.为害时期:蚜虫、小菜蛾和跳甲在油菜全生育期均可为害,茎象甲越冬成虫一般在2月下旬到3月上中旬出土活动,在油菜蕾薹期为害,菜粉蝶主要在油菜幼苗期为害,潜叶蝇主要在油菜生长中后期为害。2.为害期的虫态:跳甲主要以成虫取食叶片,而其它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油菜植株。3.繁殖快,数量大:有些害虫世代交替严重,其中蚜虫在温度较高时,56天就可繁殖1代,单株茎象甲幼虫可多达30只,菜粉蝶每个雌虫平均产卵120粒,最多可超过500粒,小菜蛾一年可发生几代至十几代,且繁殖数量大,跳甲和潜叶蝇可发生几代,其中越冬代跳甲可产卵500600粒,潜叶蝇一生可产卵4090粒。4.隐蔽性、逃匿性强:茎象甲和潜叶蝇的幼虫在植株内部为害,跳甲的成虫常在油菜根部及土中藏身,而小菜蛾和菜粉蝶的幼虫及茎象甲成虫均具有假死性,这都会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三)综合防治根据油菜害虫的为害特征及规律,抓住关键时期防治,有的放矢,达到“ 防早、防小、防少、防了”的效果,才能保证油菜增产增收。 1.防治关键时期:跳甲和茎象甲(尤其是茎象甲),必须抓住成虫出土活动期在产卵前消灭,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各地要掌握地形不同、气候差异等情况适时防治。菜粉蝶应在油菜苗期做好防治工作,蚜虫在油菜花期前后,小菜蛾和潜叶蝇根据虫情变化,在3、4月抓紧防治。 2.农业防治:农业防治要做到“三早”,以降低虫源基数。(1)春季及早清除田间的杂草及油菜的枯、病、老叶,集中深埋或焚烧,以消灭越冬虫源。(2)适时早灌返青现蕾水,可使部分越冬害虫被泥浆或水淹致死,尤其对跳甲、茎象甲及蚜虫防治效果较好。(3)提早中耕、追肥,以达到提温、保墒、除草、消灭虫源的目的,促进油菜早发稳长,增强抵抗力,但中耕宜浅不宜深,以防切断根系。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必须适时适量,科学配药,同时注意各药交替施用,以降低害虫抗药性,提高用药的效果。(1)喷雾:天诺丙溴辛或天诺毒辛1500倍液+润周6号3000倍液+乐乐逗200倍液喷施,以发挥其胃毒、触杀、内吸三重作用,对各害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小菜蛾的防治可用25%巧妙1000倍液+润周6号3000倍液喷雾防治。 4.物理防治:用涂有凡士林或废机油的黄板诱集有翅蚜虫;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小菜蛾成虫。 5.生物防治:利用菌杀敌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小菜蛾、菜粉蝶和潜叶蝇等。5 小结 油菜的合理平衡施肥及病虫害的防治是油菜生产过程中人为可控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两个环节有助保障我国油菜产量与油菜的食用安全性。而油菜作为常规作物,保障其产量,对我国这样一个耗油大国来说意义尤为重要。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因仔细把握施肥,防病害这两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更加科学的种植。现如今转基因油菜的问世更加有利于油菜的生产,无论是其抗虫病害性,还是其抵抗自然环境的能力都有飞跃的提升,这里姑且不论其安全性,但这必将有利于我国的油菜产量及质量的提升。配合着转基因油菜的优势,抓紧油菜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油菜生产必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参考文献1.Nicetic, O.Cho, Y. R.Rae, D. J.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2011 3Impact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mineral and plant oils on efficacy against selected pests.2. Haye, T.Mason, P. G.Dosdall, L. M.Kuhlmann, U.BiologicalControl,2010 3. Mortality factors affecting the cabbage seedpod weevil, Ceutorhynchus obstrictus (Marsham), in its area of origin: a life table analysis.3. Bohinc, T.Trdan, S.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 environment,2012 2 Pt.3 Trap crops for reducing damage caused by cabbage stink bugs (Eurydema spp.) and flea beetles (Phyllotreta spp.) on white cabbage: fact or fantasy?4. Gaj R.Acta Scientiarum Polonorum Agricultura , 2012 4 Effect of diversified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ation on plant nutrition at the stage of initial main shoot development and the yield and oil content in the seeds of winter rapeseed5. Anonymous. 1990. Pest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field crops.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nd University of Delaware. Bull. 237. 6. Barker, K. R. 1985. An advanced treatise on Meloidogyne. Vol. II: Methodology.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and the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N.C. State University Graphics, Raleigh. 7.Barker, K. R., and Nussbaum, C. J. 1971. Diagnostic and advisory programs. Pages 281-301 in: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Vol. I: Morphology, Anatomy, Taxonomy, and Ecology.B. M. Zuckerman, W. F. Mai, and R. A. Rhode, eds. Academic Press, New York.8. Evans, T. A., Miller, L. C., Vasilas, B. L., Taylor, R. W., and Mulrooney, R. P. 2007. Managementof Xiphinema americanumand soybean severe stunt in soybean using crop rotat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机械热加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图书资料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防疫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工程测量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计量检定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热处理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林木种苗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热力运行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城管监察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房管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注浆工安全知识题库
- 2025年全国新高考II卷真题2卷语文+数学+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水飞蓟提取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贵州毕节市金沙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CSPSTC 117-2023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绩效评价指南
- 学徒的合同协议书范本
- 酒店入住结算协议书
-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培训
- 深度学习 课件 第2章 卷积神经网络
- 2025年中国智能型交换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护士分层管理与培训体系构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