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种助剂对锦类织物染色性及防沾色性的影响 集萃印花网2011-7-20 【集萃网观察】锦/棉混纺或棉/锦交织物的染色加工多采用弱酸l生染料/活性染料两浴法或一浴法染色工艺 2l,因锦纶和棉的染色性能不同,在染色或皂洗过程中存在着弱酸性染料沾色棉和活性染料沾色锦纶的相互沾色问题。会影响织物的染色性和色牢度。本文探讨4 种助剂对上述沾色问题的影响,以改善织物的染色性能。 1试验1。1材料及仪器织物:纯棉细布,40s40s,ll090,市售。210T纺,70D70D,12090,江苏盛虹化纤。染料:弱酸性红NB,活性B一3BSN红。助剂:18l5f脂肪胺聚氧乙烯醚,非离子(亚甲基二萘磺酸钠,阴离子型)、平平加0氧乙烯醚,非离子型), 均为工业级,市售;丙烯粉:将4g淀粉溶于 l00mL水中,在8095糊化lh,冷却至60,加入1。2mol/L水溶性甲基丙烯酰胺,加入36%的乙酸lmL搅拌一定时间,加入 5mm0l/L过硫酸钾,反应3。54h。仪器:岛津uV一255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ultraScanxE型测色仪(美国HunterLab公司)。1。2弱酸性染料对锦纶的上染性和对棉的沾色性取一定量锦纶,与大小相同的棉沿短边缝合后染色,染色条件为:弱酸性红2%(对锦纶质量),用醋酸一醋酸钠调节pH为4,浴比l:40,40入染,以1。5/min升温至100,保温60min。进行正交试验,正交试验各因素水平见表1。注:表中接枝淀粉l4分别代表该助剂质量浓度为0、2g/L、4g/L和8g/L;l815和NN014 分别代表该助剂质量浓度为0、0。5g/L、 1g/L和1。5g/L;平平加0l和2分别代表该助剂质量浓度为0和O。5g/L。表中AB、Ac、BC分别表示接枝淀粉与l8l5、接枝淀粉与 NN0、18l5与NN0的交互作用。将同样大小另一块棉布与染色后的锦纶沿短边缝合后皂洗,皂洗条件为:皂洗剂2g/L,碳酸钠2g/L,浴比1:40,95皂洗15min。按表1进行正交试验。1。3活性染料对棉的上染性和对锦纶的沾色性取一定量棉,与大小相同的锦纶沿短边缝合后染色,染色条件为:活性红2%(对棉布质量),元明粉40g/L, 碳酸钠8g/L,浴比1:4O,35人染, 以l/min升温至65,升温过程中分两次加入元明粉,保温30min。在65分两次加入碳酸钠,固色60min。按表1进行正交试验。将同样大小另一块锦纶与染色后的棉沿短边缝合后皂洗,皂洗条件见1。2。1。4测试上染百分率和固着百分率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采用残液法测定。K/S值和L值在测色仪上测试,采用D65光源和1O。视场,取4次的平均值。2结果与讨论2。1弱酸性染料2。1。1染色时助剂对锦纶染色性和棉沾色性的影响弱酸性染料染锦纶时,4种助剂对锦纶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及对棉沾色性(K/S值和L值)的影响结果见表2。锦纶上染性能的极差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上染率和K/S值极差分析结果可知,4种助剂对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弱酸性染料染锦纶 时,1815对锦纶染色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 接枝淀粉与1815的交互作用和NN0,而接枝淀粉与NN0的交互作用、1815与NN0的交互作用、接枝淀粉和平平加0对染色性能影响很小。18l5质 量浓度越高,上染率和值越低。因为非离子的l815能够与阴离子弱酸性染料相互作用,其作用力随着l81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导致上染率和K/S值大幅 度下降。而阴离子的NN0与弱酸性染料的相互作用明显不如非离子的1815,但1815和NNO同时存在时,对弱酸性染料上染率或K/S值的影响很小。接 枝淀粉对弱酸性染料上染性能的影响很小,同样,18l5和接枝淀粉同时存在时对弱酸性染料的影响也很小。弱酸性染料染锦纶时,l815、NN0和平平加0 都能作为匀染剂。从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来看,锦纶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时不能单独使用1815,但1815能与NN0或接枝淀粉同时使用,并能得到较高的上染率 或K/S值染色过程中助剂对弱酸性染料沾色棉的极差分析结果见表4,K/S值越小或L值越大,弱酸性染料对棉的沾色性越 小。中国印花网由表4可知,对沾色性影响最大的是 1815,其次是接枝淀粉、接枝淀粉与1815的交互作用,而NN0、平平加0、1815与NN0的交互作用等对沾色性的影响较小。加入18l5能增加弱 酸性染料对棉的沾色,但高质量浓度1815的沾色比低质量浓度小;加入接枝淀粉有助于降低棉的沾色,接枝淀粉质量浓度为2g/L儿时沾色性最小;同样 NN0和平平加0的加入也有利于降低棉的沾色性,NN0质量浓度为1g/L、平平加0质量浓度为0。5g/L时沾色最小。结合上述分析,弱酸性染料染锦纶 时,1815和NN0必须一起使用,加入接枝淀粉既不降低锦纶染色性,又能减少弱酸性染料沾色棉2。1。2皂洗时助剂对棉沾色性的影响皂洗时4种助剂对弱酸性染料沾色棉的K/S值和L值的影响结果见表5。棉沾色性能的极差分析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4种助剂对K/S值和J值的影响规律一致。接枝淀粉对沾色性的影 响最大,其次为NNO、1815和接枝淀粉与 1815的交互作用,而NN0与接枝淀粉或1815的交互作用、平平加O对棉沾色性的影响很小。加入接枝淀粉有利于棉的沾色,接枝淀粉质量浓度为2时弱酸 陛染料对棉的沾色程度最小:1815的加入也有利于防沾色性的提高,且质量浓度越高,沾色性越小;而NN0的加入虽增加了棉的沾色,但它与1815同时存 在时,对沾色性的影响则很小。2。2活性染料2。2。1染色时助剂对棉染色性和锦纶沾色性的影响活性染料染棉时,助剂对棉上染率和固着率的影响及对锦纶沾色性(K/S/L值和值)的影响结果见表7棉上染性能的极差分析结果见表8-由表8可知助剂对上染率和固着率的影响规律相似。活性染料染棉时,1815 对棉的染色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18l5与接 枝淀粉的交互作用、接枝淀粉、NN0、接枝淀粉与NNO的交互作用,而1815与NNO的交互作用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很小。力口入18l5上染率和固着率下 降,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接枝淀粉和NNO有利于提高上染率和固着率,接枝淀粉为4g/L、NNO为1。5g/L时上染率和固着率最大;l8l5 与接枝淀粉同时存在时对上染率和固着率的影响高于18l5与NNO同时存在。棉用活性染料染色时,1815也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NNO或接枝淀粉等同时使 用,并能得到较高的上染率和固色率。由表9可知,4种助剂对值和值的影响规律一致。接枝淀粉对沾色性的影响最大,其次为18l5和NN0,而接 枝淀粉与18l5的交互作用和平平加O对沾色 性能的影响较小,l815与NN0的交互作用和接枝淀粉与NN0的交互作用对沾色性能的影响很小。当接枝淀粉质量浓度为8g,L、1815质量浓度为 1。5g/L和NN0质量浓度为1g/L时沾色性都最小。结合上述分析,活性染料染棉时,1815和NN0必须一起使用,加入接枝淀粉既提高棉的染色性, 又能减少活性染料沾色锦纶。2。2。2皂洗时助剂对锦纶沾色性的影响皂洗过程中助剂对活性染料沾色锦纶f值和值)的影响结果见表10助剂对活性染料沾色锦纶的极差分析结果见表l1。中国印花网由表l1可以看,1815对沾色性的影响最大,其 次为NN0、1815与接枝淀粉的交互作用、接枝淀粉, 而NNO与接枝淀粉或l815的交互作用、平平加0对沾色性的影响较小。接枝淀粉质量浓度为2g/L、1815质量浓度为1。5g/L、NNO质量浓度为 1L时,活性染料对锦纶的沾色性都较小。3结论(1)锦纶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或棉用活性染料染色时,助剂1815均不能单独使用,否则会明显降低染料的上染性能;1815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让爱住我家-课件
- 认识颜色课件app
- 护理培训课件小结模板
- 医院住院大楼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带答案套试题必过
- 神经退行性病变机理-洞察及研究
- 骨折手术血栓的预防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版拖拉机租赁与维修保养一体化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外墙乳胶漆绿色建材认证采购合同
- 2025年度健身俱乐部场地租赁服务合同
-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第3版 教案 -第12讲 网络防火墙
- 第一响应人应急培训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电子表格教案
- 《认识感官》课件
- 工程伦理课程课件
-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
- 055.重症超声在重症相关操作中应用专家共识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单元复习课件)
-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
- GB/T 44304-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IF)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