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doc_第1页
古诗鉴赏.doc_第2页
古诗鉴赏.doc_第3页
古诗鉴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鉴赏专题一、诗歌理解指要:1、认真审诗题:能从诗题入手,了解诗歌大意如别董大、乌衣巷能从题目中抓住诗眼,如题李凝幽居中的“幽”字,春望中的“望”字2、了解诗人生平和风格特点。包括诗人的遭遇、创作风格、所处时代、惯用手法等。3、结合诗前小序和诗歌文下注解理解诗歌大意。4、结合诗歌中典故来理解诗人的意图。二、诗歌鉴赏答题指要:1、 把握作品中的形象:确定作品中形象是什么(人、景、物、事)形象有何特征形象的寓意是什么2、 作品中的语言:关键词语:a、诗句中的动词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 b、诗句中的修饰语 如:一片孤城万仞山 中的“孤”字 c、特殊词的使用,包括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3、 作品的表达技巧 见十五张文言文资料4、 作品的思想主旨:诗以言志(志向、抱负、愿望、情怀)三、答题要求1、 尽量运用术语2、 表述严密、条理清晰3、 卷面清爽四、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两小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有错误的是哪一项?A.这首诗属于七言古体诗,标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了作者诗所写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咏雪与送别。B.先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写野外雪景,状南国春意,情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D.全诗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与诗中的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2、阅读下面两首送别诗,按要求做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横塘李白范成大故人西辞黄鹤楼,南浦春来绿一川,烟花三月下扬州。石桥朱塔两依然。孤帆远影碧空尽,年年送客横塘路,唯见长江天际流。细雨垂杨系画船。比较这两首送别诗的前两句,从叙事的“六要素”方面来看,它们都写了送别的和从写景与写人的角度来看,不同之处是。两首诗的后面句都表达了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其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哪两句表达的感情更加深刻?为什么? 3、 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做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唐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江畔独步寻花杜 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_(2)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词语最具有表现力?为什么?_5、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从 军 行 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1)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表现主题?_(2)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感情?_6、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山 居 秋 暝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可自留。(1)本诗中直接表达主题的诗句,并用正楷字规范的书写在下边的横线上。_(2)第二联所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_7、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3题。 南园(其五)李 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情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园(其五)一二句写出了自己愿意佩带宝刀,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尚思为国戍轮台”。C.南园(其五)三四句写出了对书生的鄙视。D.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风吹雨”既写眼前实景,又暗示南宋摇摇欲坠的处境和命运。(2)这两位诗人虽生活在不同朝代,但在南园(其五)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两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_(3)回顾你所学过的古典诗句,请写出两句完整的表现爱国情怀的名句。_1、C(“南国春意”仅仅是喻体)。“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都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抒发浓浓惜别之情。一个“孤”字,一个“空”字,饱含不尽的离愁别绪。2、时间 地点李诗点明了友人的去处,范诗写出了周围的景色李诗借景抒情,范诗托物抒怀,李诗表达的感情更深刻,放大离别时的景象,便于寄托深刻的惜别之情。3、(1)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2)“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4、溪 蝴蝶 娇莺 热爱自然、热爱阳光。参考示例:“压”写出了花繁多、花色鲜美、一派百花争春的美景5、(1)烽火、楼、黄昏、海风、羌笛、关山月、金闺。(2)伤离、思乡之情。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