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及其防治.doc_第1页
猪水肿病及其防治.doc_第2页
猪水肿病及其防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水肿病及其防治2004-12-20 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肠毒血症,这些大肠杆菌可产生一种侵入血流并破坏血管壁的外毒素,因为胃黏膜下和结肠系膜的水肿是此病的主要特点,因此将该病称为水肿病,该病是危害仔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腹泻病。一、流行病学本病从发病季节上看,一般35月为发病高峰,以后逐渐减少,910月又有回升,即春秋季节易发。从发病年龄和体况上看,主要发生断奶前后,体重在815 kg,以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较高,而且同窝生长健壮的仔猪易发。本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快。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低于30,但病死率却高达8090。二、发病原因1、溶血性大肠杆菌溶血性大肠杆菌是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病菌在仔猪肠道内不断繁殖,产生毒素,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逐渐在仔猪体内积聚,引起毒血症,毒素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引起仔猪发病,导致死亡。2、仔猪不健全的消化系统刚刚断乳的仔猪,由于消化功能不健全,消化酶活性低,胃酸分泌少,这就使仔猪消化生理功能容易失调,导致肠道内菌群失去平衡,也就容易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由肠道吸收,引发了水肿病的发生。3、日粮蛋白质水平过高当前,在饲料界有的厂家追求高蛋白质的精饲料,致使饲料蛋白质居高不下。但是,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决定了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较多的饲料蛋白质进入肠道后发生腐败,对消化器官组织发生伤害,肠道绒毛缩短,消化酶活性下降,肠吸收功能降低,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或未被吸收的氨基酸进入肠道后,会破坏肠道内微生素菌群,使其失调,给致病性大肠杆菌创造了良好的增殖环境,致使产生的毒素被肠道吸收,造成水肿病的发生。4、应激反应断奶、环境改变、疫苗接种、气候突变,运输、冷热刺激、饲养管理及饲料改变等,这些应激原刺激仔猪机体,根据应激反应原理,机体在受刺激后,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继而血液中皮质酮升高,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一系列变化,处于应激状态机体的淋巴系统功能退化和淋巴细胞减少,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也就引发了消化不良和腹泻,致使肠道正常菌群体系失调,也就导致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大量增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5、维生素E和硒的缺乏硒和维生素E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保护细胞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游离基的破坏,两者有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机体缺乏时,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免疫功能降低,抗病力减弱,引起仔猪肝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消化过程生理失调,肠道正常PH值和菌群体系发生变化,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了条件。6、季节因素本病一般多发于气温多变、阴雨潮湿的45月及910月,由于冷热交替频繁,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致使本菌在肠内大量增殖,产生肠毒素,并经吸收后引起速发性过敏反应,而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水肿。7、母源抗体消失仔猪生后,母源抗体的传递是通过小肠吸收母乳而获得,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735天。三、临诊症状1、最急性型本型少见,突然发病,卧地不起,全身肌肉及四肢抽搐,口角流涎,吐沫,呼吸极度困难,迅速死亡。多数见不到症状,突然死亡,病程仅在12h。2、急性型本型多见,常为急性发病,有的食欲减退或完全停止,体温一般正常,有的高到40.5,最高达到41,死前体温下降。有的大便干燥或腹泻,有的出现尿闭现象。行走时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无目的乱冲撞或转圈运动,有的两前肢跪地后肢直立或四肢下卧,突然向前猛跃。不能站立或爬行,强迫行走时,四肢乱蹬。皮肤感官敏感,触之惊叫,声音嘶哑。有时发生呕吐,皮肤有水波动感。后期反应迟钝,皮肤常出现红斑,腹部有臌气现象,卧地不起,呈昏迷状态。其主要特征是:眼睑严重水肿,颜面、颈部、头部发“胖”或水肿,其次是神经扰乱,共济失调,病程一般1224h。3、慢性型本型少见,头部、眼睑水肿明显,精神萎顿,卧地不起。病初及时对症治疗可痊愈,最后消瘦,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24天或更长。四、剖检病变最急性型变化不明显或不见病变。急性型和慢性型基本相似。主要剖检病变是胃壁显著水肿,特别是胃大弯部、喷门部和胃底部,严重水肿。切面有清朗无色至黄色渗出液,或呈胶冻状,水肿厚度有的达23 cm。结肠肠系膜也明显水肿,整个肠壁呈凉粉样,肠系膜也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眼睑水肿明显,结膜苍白或瘀血。额部、颌下、后颈、股前等皮下也有水肿,胸腔、腹腔、心包有不同程度的积液,混有纤维蛋白。全身淋巴结有不同程度水肿和不同程度增大。有的病例无明显水肿,却见有明显出血性肠炎。五、防治措施1、预防(1)对发病猪群,采取隔离治疗,未发病的健康猪实行预防投药。呋喃唑酮每头按0.25g计算,与饲料混喂,1天1次,效果很好。(2)注意饲养管理条件的突然改变。特别是从普通饲料突然改变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饲料;管理方式要注意圈养的仔猪出窝后不能突然散养,因运动加强会导致抵抗力下降。(3)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断奶不要太突然,更换饲料要两料逐渐减加,并防止饲料单一和蛋白质含量过高,同时适当添喂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特别是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可于断奶前注射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复合针剂,有较好的预防作用)。(4)猪舍、运动场、用具要进行定期消毒,并保持干燥卫生。2、治疗一般在神经症状出现前或症状较轻时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毒性大肠杆菌菌株在肠道中大量增殖,产生毒素,并非细菌本身所致,目前世界上尚无这种生物毒素的解毒药。因此,对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猪治疗可能太晚,对尚未表现临床症状处在疾病潜伏期和具有病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