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地理期末复习(六).doc_第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地理期末复习(六).doc_第2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地理期末复习(六).doc_第3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地理期末复习(六).doc_第4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地理期末复习(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于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期末复习试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人口老龄化指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据此完成下列12小题。1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 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2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读某城市不同年份(x、y、z年)人口密度的统计资料,横坐标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km),纵坐标为人口密度(人km2),回答34题。Z年Y年X年3能正确反映该城市的城市化过程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AX-Y-Z BX-Z-Y CY-X-Z DZ-Y-X4下列城市发展的现象可能在该城市Y年发生的是( )中心城区人口减少 卫星城镇发展 CBD分布范围缩小 郊区城市化A B C D读“我国东部某市2000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及未来2年预测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变化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都可以表示人口的动态变化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是衡量人口自然变动的三个基本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率与人口迁移有关A B C D 6对下图解释合理的是( )A20002016年中,该市人口总量达最大值的年份是2014年B. 20002016年中,该市人口总量达最大值的年份是2016年 C2008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 原因可能是该市城市居住用地紧张D2008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 原因可能是该市出现逆城市化7下图为19902012年我国某特大城市主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在各环线圈内的比例变化统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市中心商业区逐渐衰落 B市区环境质量改善 C城市交通设施日益完善 D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据此完成第89题。8. 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 A. 气候因素 B. 居民点分布 C. 地形因素 D. 工业分布9. 现在,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往往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经济实力的增强 汽车性能的改善 科技水平的提高 为节省投资 A. B. C. D. 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在5.08.6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下图,完成1011题。红枣主产区10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A.水热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1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A.冷藏保鲜技术差 B.交通运输困难 C.贸易壁垒森严 D.饮食习惯不同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秋冬时节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发,2015年1月3日,北京遭遇今年首次雾霾为中度污染天气。读“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完成1214题。12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C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D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13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14.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遇到雾霾天气,尽量呆在室内,减少户外活动 居民冬季分散用煤炉取暖 出行多乘坐私家车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A B C D下图为舟山港口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型图。读图完成1516小题。零部件水产粮食港口港口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制造加工业产品矿石木材土地淡 水电石油、天然气节约盐田海水淡化电厂煤炭盐工业15关于舟山港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主要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业; 为国内、国际市场提供水产、粮食等大宗产品; 为临港工业提供原材料、输出产品; 为舟山建设产业集群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A B C D16图中虚线部分体现出的主要工业联系方式是( )A信息上的联系 B交通上的联系 C工序上的联系 D科技上的联系右图为某产品生产和消费周期模式图。 读图完成1718题。17.产品在阶段,主要属于( ) A.技术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C.动力指向型D.原材料指向型18.与这种生产和消费周期模式图相似的产品是( )A.服装 B.啤酒C.飞机 D.冰箱 读右图,完成1920题。19. 有关本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映出了工业生产的集聚现象 B不便于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 C便利的运输是实现图中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D各种现代工业生产都体现图中趋势20. 图中工业生产的产品最有可能为() A建筑材料服装 B电子产品运动鞋 C汽车飞机 D家用电器瓶装饮料 读“2008年至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图”,回答2122题。 21.由图可以确定的是( )A.20082014年我国新出生的男性人口减少B.我国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已达到较低水平C.2014年较2008年出生的女性人口明显增多D.我国目前应该继续设法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22.就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14年未婚男性数量比2008年明显减少 B.地域文化是导致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因素C.我国人口性别比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D.性别比的失衡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2014年2月28日,京沈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读图完成2324题。23下列有关京沈客运专线建设主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缓解沿线地区人地矛盾B促进沿线城镇化进程 C直接促进沿线资源开发D改善沿线地区生态环境24未来两年之内,我国高铁投产运营里程总计达8887公里,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我国铁路高速安全运行主要得益于( ) A人口的大量流动 B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地域辽阔,地形平坦 蒙华铁路拟建成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线路全长1815公里。下图为蒙华铁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2527题。25与东部修建同规格的铁路相比,蒙华铁路单位建设成本较高,其原因主要是沿线( )A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B丘陵、山区相对较多C河湖多,桥隧工程量大 D经过农业区,占用耕地多26蒙华铁路的通车,有利于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外运。煤炭资源大量调出易导致当地地理环境的变化变化是( ) A提升产业层次 B加重大气污染 C加剧地面沉降 D改善能源结构27.沪汉蓉铁路与蒙华铁路沿线地区相比( )A. 沪汉蓉铁路沿河流分布、地势平坦、地价较低B. 沪汉蓉铁路经过地区气候特征差别更大C. 蒙华铁路沿线地区自然环境差别更大D. 沪汉蓉铁路沿线地区自然带种类更多 某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14 年9月23 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5米高的电线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并绘制了电线杆影长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2829题。 28 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A 种植园农业 B 水稻种植业C 大牧场放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29 图中电线杆影子最短的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B悉尼的夜景十分美丽C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一定大于全球一半D伦敦的工人正赶去上班05101520251234567891011120510152025气温()降水量(mm) 右图为某地区每月15号多年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30题: 30关于该地区描述和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降水稀少,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牧草肥美,发展乳畜业C冬雨夏干,发展地中海式农业 D雨热同期,发展水稻种植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该地区最低海拔为144米,最高海拔为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低海拔的河坝区年均温度25度,最高气温42度,高山区年均温度为11.6度,哈尼族的村寨主要分布在1400米到2000米的山坡上部,该处年均降雨量可达1397.6mm,雨水将山体表面的各种肥质冲到梯田,顺梯而下,无需投入人力就可以让梯田实现层层肥田。村民们又从大沟中挖出无数分支水沟,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终年不断,梯田中可常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材料二: 哈尼梯田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图1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图2为哈尼梯田景观图。图1图2材料三: 哈尼梯田2007年成为了“国家湿地公园”,2013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哈尼梯田的遗产区内生活着5万多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村民砍柴取火的现象还存在着,在保护的前提下如何推进梯田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时代课题。(1)哈尼梯田形成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充分体现了水循环原理,简述这一形成过程。(8分)(2)哈尼梯田是中国人工湿地经典,简述其作为湿地在该地区发挥的主要作用。(4分)(3) 提出哈尼梯田在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案。(8分)32.读我国陕西省部分区域图及一月0 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