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苦雨里的清音11307100435 龚榆 任重书院 经济管理实验班林语堂在文章五味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尝谓文章之有五味,亦犹饮食。酸、甜、苦、辣、咸、淡,缺一不可。咸淡为五味之正,言论要以浅显明白晓畅为主,可以读之不厌。大刀阔斧,快人快语,虽然苦涩,常是药石之言。嘲讽文章,冷峭尖利,虽觉酸辣,令人兴奋。惟清甜文字,其味隽永,读者只觉甘美,而无酸辣文章读了肚里不快之感。”雨天的书大抵正是林语堂所言之“清甜文字”。读罢,只觉一股闲适隽永之味从百年的长寐中醒转而来,被它所萦绕的静默的景致迎面击中,拨动了淡定已久的心弦。但令人无奈的是,如此美文却总是由于周作人所处的那个特殊时代而难以避免地牵扯进了太多的世事繁杂,国仇家恨。现在,就姑且让我将时代,将社会,将家国放在一边,惟带上空灵的灵魂,去聆听那场时代苦雨里最动人的来自心灵的清音。1、 关于记忆我想,当人走过生命的过半历程而尚不能忘却的记忆,大约有点像从湖底捞起的石头,在洗净尘泥后显得硬瘦剔透,上面附着的是岁月所冲击洗刷出的浪痕。在故乡的野菜里,不论是西湖游览志以及清嘉录中关于荠菜的风雅传说,还是儿童口中欢快的赞美之歌,或是日本俳句大辞典里细致的记载,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周作人对故乡乡土人情的深切怀恋。“钓于斯游于斯,朝夕会面,遂成相识”,这是他眼中的故乡情分,虽没有眼含热泪的温情不舍,却仍在看似平淡的情绪中透露出对故乡文化、习俗的认同以及精神上的归属。从东京到北京,从江户到东安,周作人的笔触在时空交错中陷入了回忆与向往的漩涡。他既对记忆中东京好吃的点心感到怀恋,又对已建都五百馀年却在衣食方面缺少精微造就的北京感叹不已。在这样的失落与无奈中,周作人在这篇北京的茶食里对自己所向往的“焚香而坐”的精致生活在有了细致的描述:“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这般的安闲而丰腴,悠然而韵致。然而这个烂漫娴雅的梦境却被当下“极端干燥粗鄙”的“中国生活”所惊醒。这于周作人而言,又是何等的疼痛与落寞。“北京的朋友们,能够告诉我两三家做得上好点心的饽饽铺么”,这是周作人对真善美的呼唤,也是对闲适的生存姿态的追求。而在初恋一文中,周作人更是从情感上对自己的心灵世界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剖析。那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带着属于初恋的青涩而模糊的心情,“感着一种无所希求的迷矇的喜乐”,犹如豆蔻枝头的春意,顾盼忐忑。“在我的性的生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对于别人的爱着”,男孩第一次感到了自己作为“男性”的存在,对异性亲密感的确立,通过第一次“爱的施与”完成情感世界的初次扩张,获得成长。而这些记忆对于年近不惑的周作人而言显得如此鲜明而深刻,足见其对生命别样的体验和感悟。人世间能有多少人如周作人般在中年还能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情感世界进行梳理、认识、咀嚼,这或许也就是周作人之为周作人之缘故。2、 关于生死在面对死亡,这一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时,周作人显然也有他的情感无法到达的地方。无论是唁辞中所言“无论怎样达观,终于难以断念”的“恩爱的羁绊”,还是若子的死中“一切言动,历在心头,偶一念及,如触肿疡,有时深觉不可思议,如此景情,不堪回首”的痛彻心扉,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出周作人在面对生命无常时,依然对其扩张的力度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面对爱女之死时,大有无以抗拒由之而带来的重重荷压之感。死亡,作为每个人必然遭受的事情,其带给垂死者无力挣扎的绝望,带给生人引动追怀,今昔存殁之感的悲切苦痛也是每个人无法抗拒无法逃避之事。“恰如牙根里露出的神经,因了冷风热气随时益增其痛楚”,这大抵也有佛家所言“人身难得”的意味。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信仰便成为了人那些难以把握的情感的寄予。虽然周作人在唁辞中写道“可惜我们不相应地受到了科学的灌洗,既失却先人的可祝福的愚蒙”,“我们知道这是迷信,但我确信这样虚幻的迷信里也自有美与善的分子存在”。但是在若子的病一文中,周作人很明确地说“我对于未知之力有时或感着惊异,却还没有致感谢的那么深密的接触”。是的,周作人不愿意将这种无可逃避的情感寄予在未知的力量。纵使痛苦,他也宁愿以一己之身承担死亡与生命的冲突,这是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体验,也是周作人眼中第一位的“个体生命价值”。余华曾说:“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在这种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以及情感可延续性的种种矛盾面前,周作人在雨天的书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生哲学于现世之人而言,可谓具有极重要极深刻的意义。3、 关于人生态度与鲁迅“踩着自己的影子前进,提着自己的头发飞翔”般的悲壮决绝的信念相比,周作人的人生态度则充满着优裕、随意。他追求的是闲适的人生境界,他要的是生命的恣意,他探求的是个体生命的最大价值。他恰似湖滨的水鸟,起舞于水之湄,而根本不屑于同游走江湖的大雁们争抢滩涂。于是他在十字街头的塔中提到:“最好还是坐在角楼上,喝过两斤黄酒,望着马路吆喝几声,以出心中闷声,不高兴时便关上楼窗,临写自己的九成宫,多么自由而且写意。”十字街头的塔,作为周作人眼中出世与退世之间的最佳位置,既能坚守自己安宁闲适的心境,同时又能与社会保持必要的接触。在十字街头,前行的障碍与路标的对峙对于周作人的世界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依赖。面对现实,鲁迅选择化作一把尖刀,插入社会的黑暗面,血淋淋地挖出虚假的皮下肉的真实。然而,周作人则选择以另一种方式实现在那个时代下的自我价值。他在蔼理斯的话中引用道:“我们手里持炬,沿着道路奔向前去。不久就要有人从后面来,追上我们。我们所有的技巧,便在怎样将那光明固定的炬火递在他的手内,我们自己就隐没到黑暗里去。”在教训之无用中也写道:“但是如今既有言行流传,足供有艺术趣味的人的欣赏,那就尽够好了。至于期望他们教训的实现,有如枕边摸索好梦,不免近于痴人,难怪要被骂了。”周作人的这种人生态度让我恍然记起余光中的一首诗:为什么苦苦去挽救黄昏呢/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尽大泽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霭的冷烬/何不回声挥仗/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挥千瓣之光的蕊心。这或许道出周作人处于那个时代的部分心境。诚然,夸父式的人物总是受到歌颂和赞扬的,但是那不是周作人。他将自己化为一座高高在上的塔,梗着脖子茕茕孑立于时代的洪流,静默地见证历史的斗转星移。所以雨天的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更多的是心平气和,是一种以出世的精神看入世的俗物的人生态度,看到的是一种淡然,一种经历之后的心领神会,更是一种话不多说的大智慧。四、关于苦雨正如周作人在序中所言:“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从容镇静地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在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大愿望。”周作人在那个时代的苦雨里欲求心之宁静而不能,他欲躲在自己的天地张望这场雨,犹如观望一场无关痛痒的声色犬马的变迁。然而,他却不能。这样的矛盾心理或许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但是,这一切俱已遁入时间的暗流。而那些空灵的文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费金融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策略与行业动态分析报告
- 考点解析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节能降耗在商业综合体节能改造中的应用案例报告
- 2025年汽车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传动系统制造中的应用与工艺升级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NFV技术赋能工业大数据处理实践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红花籽油行业深度评估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售后服务协议的法律风险评估
- 微型企业面试题库带答案详解(基础题)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测试题(答案)
- 青藏铁路公司普速铁路维修管理办法
- 初等数论简介课件
- 《卷烟原料配方设计》配套教学课件
- 消防技术装备培训课件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检测与维修习题册》 习题参考答案(劳动)
- 粉末压制成形原理课件
- 介入诊疗质量安全计划与指标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苗圃规章制度范本
- 响水县粮食购销总公司大有粮库粮食烘干设备招标采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