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电荷 》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电荷 》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电荷 》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电荷 》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电荷 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2初步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3认识电荷量及其单位4了解院子是带电量最小的电荷,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的电子。二、重点:两种电荷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难点:摩擦起电的原因三、预习内容:(可以回家查阅资料)(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第98页100页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请将你的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并保证在15分钟之内独立完成。)1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2011/0704/190.html2用什么仪器可以测出物体是否带电吗?如何使用它?/z/q155658951.htm?sp=40013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b/6613624.html4电荷从那里来?/view/03d166284b73f242336c5fa9.html四、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课内探究学案一、明确学习目标:(请小组内交流“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二、合作探究,自主研修:探究要求:学生完成下列两组实验1、 用摩擦过的梳子靠近易拉罐。用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用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2、 用两块相同的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再将两根玻璃棒靠近。 用两块相同的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再将两根橡胶棒靠近。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请同学们按照探究要求,边实验,边独立解答以下问题,将你的答案写在空白处,然后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完善。)你要解答的问题:问题1:实验1中的梳子、玻璃棒、橡胶棒有什么现象?由此你的出什么结论? 问题2:实验2中相互靠近的的两根玻璃棒或橡胶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三、全班交流,精讲拓展交流一: 将带电的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杆连接起来,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交流二: 摩擦起电是怎样产生的?/question/314766926.html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请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完成下列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并提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惑?)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电荷 3、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4、验电器原理: 5、原子的组成:对于“电荷”的学习,你还存在哪些疑惑?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请先独立完成以下题目,然后小组内交流,并提出存在疑问的题目)1、用轻小物体甲、乙靠近带负电的轻小物体丙,结果丙被甲吸引,乙被推开,由此可确定( )A 甲带正电 B 甲带负电 C 乙带正电 D 乙带负电2、某绝缘体甲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甲带电情况和得失电子情况无法判断B 物体甲带正电,电子从物体甲转移到验电器上C 物体甲带负电,电子从物体甲转移到验电器上D 物体甲带负电,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物体上3、下列选项中,都是绝缘体的一组是( )A 干木棒,人 B 玻璃,盐水 C 陶瓷,金属 D 橡胶,塑料4、在加油站,常常会看到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为什么?课后练习案1、在有些化纤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夹杂着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是( )A 钢丝能增大摩擦B 钢丝能反射光,美观C 钢丝容易传递热D 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荷及时传走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意两个带等量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后,发生了中和现象,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B 电子通常显中性,所以,原子内部既无正电荷,也无负电荷C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D 所谓“带电”不过是电子的得失,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3、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梳棉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