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蓝宝石分级体系.doc_第1页
目前蓝宝石分级体系.doc_第2页
目前蓝宝石分级体系.doc_第3页
目前蓝宝石分级体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蓝宝石质量评价因素红蓝宝石的质量评价体系与钻石的4C评价体系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红蓝宝石是有色宝石,人们最看重的是它的颜色,如何确定红蓝宝石的颜色,确切的的区分颜色之间的微妙差别,是评价红蓝宝石的基础也是难点。所以,与钻石相比,红蓝宝石的质量评价更为复杂,也更为主观,目前在国际上仍为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缅甸、泰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地区组织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方案。对比红蓝宝石的分级评价,目前亚洲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泰国亚洲珠宝学院AIGS的分级体系;在北美地区使用的是美国宝石学院GIA提出的关于有色宝石分级的方法和系统。所有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天然、透明、未经处理优化的刻面红蓝宝石而设计的。在评价红蓝宝石的质量时主要考虑颜色、净度、切工、重量和透明度等几个方面。颜色红蓝宝石的魅力主要来自其鲜艳的色彩,色彩的纯正程度决定红蓝宝石价值的重要因素,单纯用语言很难准确地描述红蓝宝石的颜色。粗略地讲,红宝石的颜色有深到浅可分为深红色、红色、中等红色、浅红色、淡红色五个等级;而蓝宝石可分为深蓝色、蓝色、中等蓝色、浅蓝色、淡蓝色五级。由于颜色的过渡是千差万别的,业内有各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这种表述是力求给出一个颜色的区间,可以作为具体评价的参考。颜色的评价方法,在具体进行质量评价时,判断红蓝宝石的颜色可以从 正、浓、阳、匀、多色性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衡量。1正 天然宝石的颜色应该是由主色调和辅色调共同组成的,如红宝石的颜色以红色为主,其间还会伴有比较微弱的粉色、橙色或紫色的色调;蓝宝石的颜色除了主要的蓝色以外,还经常会伴有绿色或黄色的色调。一般来说,红蓝宝石的主色调所占的比例越大,颜色越接近光谱色,则其颜色越正,质量越高。而辅色调所占的比例越大,颜色就越不纯正,颜色质量的就会越低。因此红宝石的颜色以纯正的红色最佳,蓝宝石则以不带绿色色调的纯蓝色为最佳。2浓 即红蓝宝石颜色的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或纯净度,也是影响颜色评价的重要因素。可见光光谱中的各个单色光所具有的饱和度是最高的,也就是说当宝石的颜色越接近于单色光,其饱和度就越高,颜色也就会越鲜艳,一般颜色质量较高的红蓝宝石应具有较高的饱和度以及适中的明亮度。3阳 明亮度是指人眼对颜色明暗程度的感觉,宝石颜色的明亮度与宝石的色调和宝石本身对光的反射或透射能力有关,同样颜色浓度的宝石可以有不同的明亮程度,造成了宝石的鲜艳和暗淡之分。一般质量较好的红蓝宝石应具有较高的明亮度。4匀 就是红蓝宝石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颜色越是均匀,宝石的价值越高,如果一颗宝石上出现颜色深浅不一或有条带、团块,就会影响红蓝宝石的价值。5 多色性 红蓝宝石具有多色性的宝石,切工质量高的红蓝宝石,其台面应该是垂直宝石光轴切磨的。因此当水平转动宝石,从台面观察,宝石无任何多色性显示,宝石的颜色是均匀的。观察颜色注意一下因素的影响1背景的影响 把宝石放在白色或黑色的背景和手上分别观察,看在不同的背景上宝石的颜色是否有变化,颜色是否均匀、纯正。白色或浅色的背景,对宝石颜色的判断影响较小,利于准确判断宝石的颜色。2 光线的影响 先在直射光源下观察,再到背阴的光线下观察。如果宝石在强烈的直射光源下颜色明亮纯正,而远离光源时颜色变得暗淡,说明其质量不是太好。3不同的角度影响 由于红蓝宝石具有多色性,所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们的颜色是不同的,切工好的红蓝宝石从台面看颜色最浓而且均匀。4 时间环境的影响 在晴朗乌云、大气透明度好的天气里,蓝宝石的颜色就会显得更加鲜艳,多云的天气里,光线里德灰色调较多,蓝色调较少,蓝宝石的颜色就会显得发灰。净度透明度重量切工红蓝宝石的切工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宝石的定向、琢型、比例、对称性、修饰度和抛光度。1定向 由于红蓝宝石的多色性,因此在切磨时要考虑它的光轴方向,只有台面垂直光轴方向,才能使宝石获得最佳的颜色,而且使宝石无多色性。2琢型 宝石的琢型一般与原石的形状密切相关,一般根据原石的形状 质量,以获得最大出成率为原则。对红蓝宝石来说,一般选择椭圆刻面和阶梯型的混合琢型,圆钻型或祖母绿琢型或梨型较少。3比例 宝石琢型的全深与平均腰围直径的比例,一般红蓝宝石的切工比例范围是60-80%之间。刻面琢型的宝石主要由冠部刻面和亭部刻面组成。亭部的刻面把由冠部入射的光线进行内反射,再经由冠部刻面反射回去。如果冠部和亭部的比例适当,则入射到宝石内部的光线就不会漏出,宝石的光泽和火彩就会非常完美。一般根据宝石冠部和亭部的比例分成五个等级,过薄、偏薄、好、偏厚、过厚。4 对称性 台面是否偏离中心,台面是否倾斜,腰围轮廓是否对称,是否出现波状腰,底尖或底脊线是否偏离中心。红蓝宝石质量评价方案红蓝宝石的商业品级划分是一个比较初始的经验性方案,在实际的宝石贸易中,应用商业品级方案评价宝石的质量是难以准确把握的。因此各国的研究机构又进一步对红蓝宝石的评价因素进行研究,并力求对红蓝宝石做进一步的分类和分级。由于红蓝宝石评估的复杂性,虽然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目前在世界珠宝市场上并没有一个为各国共同接受的评价系统,泰国的研究机构、美国GIA、日本、中国香港及中国内地学者都曾提出过红蓝宝石评价的意见及标准,总的来说大家都倾向于借鉴钻石的评估方法。从颜色、净度、重量、切工等几个方面入手,建立评价指标。但由于红蓝宝石的色彩丰富,不同产地来源的宝石在颜色、净度等方面的特征有较大差异,较难提出统一的量化而又易于掌握的指标,因而统一评价的级别划分有一定的难度,下面就简单介绍集中不同的评价方案。缅甸的评价方案缅甸红蓝宝石的评价方案主要依据颜色、透明度、裂纹及包裹体的情况,分成四类十二级红宝石类型 级别 特征A类 A+ A A- 鸽血红 透明 无裂纹 少包体B类 B+ B B- 鸽血红与玫瑰红之间 透明 无或少裂纹 少包体 C类 C+ C C- 玫瑰红色 透明 无或少裂纹 少包体D类 D+ D D- 浅玫瑰红 透明 少裂纹 少包体蓝宝石类型 级别 特征A类 A+ A A- 天鹅绒蓝色 透明 无裂纹 少包体B类 B+ B B- 深蓝色 透明 无或少裂纹 少包体C类 C+ C C- 蓝色 透明 无或少裂纹 少包体D类 D+ D D- 浅蓝色 透明 少裂纹 少包体泰国亚洲珠宝学院AIGSAIGS分级系统首先使用东芝U-4001型分光光度计,对红蓝宝石标石进行透过率和吸收率的测试,再将测试结果和数据转换成颜色指数进行分类。待测样品可用肉眼与标石进行对比,同时还可以用U-4001型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对比。根据颜色类型将红蓝宝石分为5个类型。1 红宝石红色橙红色深红色带粉的红色粉红色每种颜色类型再根据饱和度和明度分为6个颜色等级 深色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2 蓝宝石紫蓝色 深蓝色, 刻面交楞处带黑色调带牛奶色调的蓝色 带乳白色或银灰色丝绢光泽的蓝色蓝色 一种 矢车菊 蓝 比紫蓝色颜色明亮黑水蓝色 深蓝色 常常带有一点绿色色调 吸收光谱中铁线明显蓝宝石也根据饱和度及明度把每个类型的颜色分为6个颜色等级 深色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3色带分级在颜色分级的基础上对色带进行分级,即在日光灯下,距宝石20cm处,肉眼从冠部的各个角度对色带进行观察,根据其明显程度划分出不同的级别色带级别 色带对宝石外观的影响程度 肉眼观察弱 有极小的影响 可见中 有 明显可见强 有显著影响 极明显可见 Yasukazu Suwa的分级系统该分级系统以红蓝宝石实物样品、照片为参照物的一个分级系统,综合考虑产地 优化处理 颜色 美丽程度 缺陷和大小等多种因素。该系统采用二维坐标,横坐标代表样品的美丽程度,美丽程度不仅表示样品颜色的好坏,而且也是样品颜色、色调 透明度 净度 火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综合指标,分为5个级别 S级明亮极美丽 A级-非常美丽 B级-美丽 C级-美丽但有缺陷 D级-不美丽纵坐标表示样品颜色的深浅 7级 7深色 5中等深浅 3浅色 1极浅根据样品的美丽程度和颜色深浅的综合考虑,最终将红蓝宝石的级别分为3级 宝石级 首饰级 装饰级,是一个相对简练、商业性较强的质量分级系统。美国宝石学院GIA近年来美国宝石学院亦致力于有色宝石的的分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分级方法。泰国是世界红蓝宝石最重要的集散地,前面已经进行了分析,泰国珠宝学院对红蓝宝石也有系统详尽的研究,但近年来AIGS已经被GIA收购,因此可以预言,GIA提出的有色宝石分级系统将会愈来愈受到世界有色宝石界的重视。颜色 GIA的有色宝石分级采用蒙赛尔Gemset 颜色作为对比标准,主要考虑宝石的颜色色系、浓度及分布。蒙赛尔颜色系统是一种视觉上均匀的颜色系统,分为色彩 饱和度 明度三个方面。目前GIA采用的Gemset彩色宝石标准石由塑料制成,Gemset标准石的颜色是由色度计及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给出的。塑料标准石一端为圆钻型切割,另一端则平坦,颜色符号则刻在标准石的中部。圆钻型的切割端是用作颜色对比用的,而平坦端用作手持部分。对比分级时,将被分宝石与不同色级的标准石的圆钻型切割部分对比,从而获得宝石的颜色分级。GIA的研究人员认为进行彩色宝石分级时,影响色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光源、观察几何条件、 宝石的光学特性以及观察者的状况等因素。分级时应使用标准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