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鲁人版一、18分(每题3分)1、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簟(din) 神妪(y) 阡陌(xin) 霰雪(xin) b 栖隐(q) 地坼(ch)羁旅(j) 渔樵(jio) c 国殇(shng) 剽掠(pio) 子嗣(s) 怙恶(g) d 桎梏(g) 逡巡(qn) 垣墙(yan) 修葺(q)2、下列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b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躇不敢言。c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d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 着学术界,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2)学术上的问题应当由学者们自由地讨论解决,领导不要 。(3) 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a、侵袭 干预 由于 b、侵蚀 干预 鉴于c、侵袭 干涉 鉴于 d、侵蚀 干涉 由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b项羽被围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c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d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流传的故事未必不含着添枝加叶的地方。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b.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时每刻都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b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c.在武汉大学举行的校庆仪式上,从日本专程回国的校友团,亲植“樱花树”以示纪念。 d.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二、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现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平?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说:“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蹈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态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烈,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现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7. 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观物象在现实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b.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c. 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d. 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怯,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分裂。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丁母忧,指为母守孝。旧,指先前写作的人。渭,渭水;河,黄河。破家:破产。藩邸,藩王的官邸。修注,官职,后面“记注”“制诰”都是官职。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属文日数千言属,隶属b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胜,胜利c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 故事,旧例d适足以累之也 累,劳累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然后取而用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且与修注如何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b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特录他中乙科,并发出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c苏轼被贬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为他们修改衙规,减少了灾害损失。d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他最终得直史馆。第卷四、(24分)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34=10分)(1)欲擢冠(于)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2)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3)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14、古代诗歌阅读(8分)落 日 怅 望马戴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1) 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4分) (2)请从表达技巧方面(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赏析这首诗歌.(4分) 15、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6分)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举杯断绝歌路难。(鲍照行路难(其四)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斜月沉沉藏海雾,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五、语言运用16将下列句子按适当的顺序排列(只写序号)(4分)(1)它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地。(2)数学是一棵参天大树(3)它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提供支持(4)它向天空伸出自己的枝叶,吸收阳光(5)也从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吸取营养(6)在它的树干上有越来越多的鸟巢。17、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圭表”。(不超过30字)(4分)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圭表就是受此启发。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石板制成正南北方向安放的尺子叫“圭”, 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40尺的高台和128尺长的量天尺也是一个巨大的圭表。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测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圭表18、根据提示,将下面两幅对联补充完整。(4分,每小题2分)(1)下面是某餐馆门上的对联,请运用悯农中的诗句将上联补充完整。上联:,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2)下面是书房对联,请根据提示的内容改写成上联。提示内容: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上联:;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六、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9-22题(共18分)游侠李白(1)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 (2)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暑,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是没有第二人的。 (3)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笔。吾亦坦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此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将,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命名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无赖的游侠脾气也不是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4)鲁仲连功成却拒绝平原君赏赐给他的富贵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资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平交,不得小看他。这个李白呀,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 (5)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飚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沿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下子飞扬起来。(6)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等生动了大唐山水。 19“诗人拒绝根的存在”一句,“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何拒绝根的存在?(4分) 答: 20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3节,分条表述。(一共不超过16字)(4分) 答:(1) (2) (3) 21第5段中划线句子“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中的“另一个方向”指的是什么,相对的方向是什么。(4分) 答: 22(1)文章第四节说“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为什么说是一个“妄想”?(3分) 答: (2)文章在第五节中概括描绘了“昆仑山”、“骑士”和“成吉思汗的马队”的等诸多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答: 七、作文(60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我们轻叩诗歌的大门,走入到诗歌的王国,诗意地生活!请以“诗歌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构建-洞察及研究
- 传统医学传承创新-洞察及研究
- 省略号处理框架-洞察及研究
- 感知数据融合处理-洞察及研究
- 专家网络构建策略-洞察及研究
- 船舶货物储存细则
- 物业管理中的员工培训与素质提升
- 北京市妙峰山林场可燃物含水率:多因子解析与精准预测模型构建
- 利率市场化浪潮下房地产行业投融资的变革与创新之路
- LTE-A波束赋形算法的深度剖析与FPGA硬件实现探究
- 护理病例汇报演讲
- GB/T 2099.31-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31部分:装有USB电源的插座的特殊要求
- 运输安装费合同协议
- 母子亲属房产赠与合同5篇
- 《当代企业经营战略》课件
- 医学科研实验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展望
- 生猪购买协议书范本
- 酒吧服务考试题及答案
- 摄影工作室合伙协议
- 人教陕西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活动 探究》习题课 课
- 铁路路外环境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