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天津市第102中学 李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岑参及边塞诗人,了解歌行体古诗特点;(2)学习诗歌赏析的方法,品味语言,领悟诗歌的意境美;(3)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2.过程与方法:(1)布置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初识古诗;(2)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个体感悟,小组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情感,丰富想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古诗学习的经验,但之前对边塞诗和歌行体古诗所学较少,理解这类诗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从诗句营造的画面出发,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赏析古诗,理解诗中作者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形象美、意境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三、教学重点:在品读中理解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品位岑参诗歌的艺术特色。五、教学过程:1、导入: 提示学生回忆学过的咏雪的诗句:在古诗中,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例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咏雪一文中,谢太傅兄子和兄女分别把纷纷白雪比作“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有谁能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对了,它出自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板书标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探究题目,简介歌行体古诗特点。(1)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歌行是古代诗歌体裁之一,以七言为主。(2)这个标题很长,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中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雪景、送别,也就是说,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请正确给题目断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知人论世: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1)岑参:(PPT出示关键词)李杜好友 边塞诗人 语言奇丽 师分别解释: 李杜好友说明他生活在“唐代”; 常年的边塞生活使得岑参写的诗歌与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多取材于边塞,因此他也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创作背景: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特点)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4、读诗:()播放课文朗读视频,聆听感受。 师:之前我们布置过预习作业,下面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重点字音和关键词义的掌握程度。()读准字音: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岑参 cn shn 白草折zh 即j 散入sn 狐裘qi 锦衾薄 qn b 冷难着zhu 瀚海 hn 阑干 ln 羌笛 qing 风掣红旗 ch()指导朗读咏雪部分应用惊奇激奋的语调;送别部分情绪应哀怨低沉,宜用孤寂凄凉的语调。()指名学生朗读;()女生读咏雪部分;男生读送别部分。4、初读理解诗意: 下面就让我们循着诗人的足迹,一起踏进被白雪覆盖的边塞大地吧。诗中有画,请同学用自己的话,加上合理的想象,将诗歌所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老师示范:一二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八月飞雪图”,北风劲吹,呼呼作响,一向坚韧顽强的白草也被折断。才是八月的天气,塞外竟下起了大雪,如粉、如沙,无情地袭向这片本已苍茫的边塞大地小组合作探究后,依次请同学描述:三四句:雪如梨花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五六七八句:室内奇寒图: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九十句:瀚海阑干图: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十一至十四句:军中送别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十五句至最后:雪中送别图: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再读赏析诗句:(1)抓字眼(抓关键字,美词美句) 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诗人对炼字感慨良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更是激动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例子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在刚才描述的画面中,有些词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仍然以前两句为例,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老师示范: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小组合作讨论后请代表交流)注意抓住这几个关键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个“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你觉得此句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2)赏修辞:诗词大家们在作品中多运用修辞来表情达意。恰当的运用修辞常能达到语言简练而意蕴无穷的效果。例如我们熟悉的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拟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对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设问、比喻)那么怎样分析修辞方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呢?(1)准确指出修辞手法;(2)结合诗句谈表达效果;(3)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老师示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和对偶的修辞,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春天的花本应娇艳明媚,春天的鸟儿本应欢呼雀跃,但我看到春天的花开却潸然泪下,听到鸟的叫声却心惊胆战内心痛苦。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内心就越发伤痛,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情感。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 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紧接下来,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这两句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看到塞外雪景的惊呀与好奇。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这一句是咏雪的千古名句。诗人发挥神奇的想象,并且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手法,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以春景写冬景,既写出诗人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互文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驻守塞外的将军和都护角弓不能拉开,盔甲不能穿上的情景,表现出漫天的大雪所造成的气候寒冷和将士边塞生活的艰苦。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云之愁,拟人的手法,极写云的昏惨惨之色,看似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作者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绪,为饯别酝酿了气氛。(运用了夸张的修饰手法。前句用“百丈”夸张,突出了天气奇寒;后句用“万里”夸张,突出整个天空的暗淡无光。写云还突出了一个“愁”字,云之“愁”实为人之愁,“愁”字为下文送别渲染了气氛。) 这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这两句是全诗的过渡句,承上启下,由写雪景过渡到下面写送别。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一细节描写,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严寒的奇异风光。从色彩上看,茫茫白雪之中,鲜艳夺目的红旗显得格外突出,并给冷色的基调抹上了一星暖色,反衬严寒;从动态上看,狂风飞雪,红旗在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给人一种沉重、肃穆的感觉,符合此时送别的气氛。(3)品诗情: 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天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 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 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依依不舍,思念家乡的惆怅之情。在这一部分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最值得回味的是哪两句? 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师: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边塞苦寒、离家千里,他上一次来边塞的时候就写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这次还不知道要呆多久,止不住暗涌的艳羡,潜藏着的“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惆怅,他无法克制的是想家的情绪,在这愁云惨淡中,他或许在想:我何时能归家?送战友,曾经朝夕相处金戈铁马的战友,已然归京,我还得踏征程,豪情仍在,边塞苦寒,还在等待我岑参一番大作为!诗人交织在各种心态之间,情感是立体的。同样写的是离别之情,融情于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令人回味无穷!一个“空”字把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开放式”的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6、拓展延伸:请从下列送别诗中任选一首,模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用描写的语句,将诗中送别的情感表现出来。()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过程:()学生齐读三首诗,找出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诗句进行描写训练。(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用笔写。重点是不出现“依依不舍”的文字,写出送别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蕴。)()学生代表交流,教师评价。7、课堂小结:很高兴和大家一同欣赏了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节课我们通过“抓字眼”,“赏修辞”,“品诗情”的方法,欣赏了诗人岑参笔下西北边塞地区风雪奇寒和送别场面,感悟到雪中送人的真挚感情以及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岑参擅长写边塞诗歌,并以语言“奇、丽”著称。杜甫曾经说过“岑参兄弟皆好奇”我想说,岑参并非要刻意好奇。他的景和他的情是用身体感受到的真切体验,是用血肉来铸造诗歌,用心灵来体悟世界。 全班齐背全诗。六、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与白雪歌有什么相似之处? 2、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六、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咏雪 喜爱赞美 送别 无限惆怅七、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八年级学生学情特点,设计与“雪”有关的诗词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强化朗读,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熟悉诗歌内容,体会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魏振瀛课件
- 民法总则干部普法课件
- 初中课外读物考试题及答案
- 博弈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 方舱医护与公众人物
- 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教育讲解
- 民族进步条例课件
- 民族花园课件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与构成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路径
- 学生不住校申请书
- 2025年边境巡逻机群无人机协同战术应用
- 老年病科试题及答案
- 中药饮片养护技术
- 八上必背文言文解析(全册)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Q1起重机指挥模拟考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年广东省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造价工程师工程计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和计算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下载
- 2025年秋期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