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检测含答案.doc_第1页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检测含答案.doc_第2页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检测含答案.doc_第3页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检测含答案.doc_第4页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检测含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历史期中检测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梭伦说:“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我都使他们解放。”“他们”是指 A.外邦奴隶 B.债务奴隶 C.战俘 D.平民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包括 北魏统一全国 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拓跋部经济文化发展落后A B C D3. 当今政府主张提供小额贷款给农民资助其发展生产,在我国古代实际上就有类似的做法。这类做法曾经出现于.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李悝变法4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列事件的结果能够体现上述主张的有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 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1958年开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以来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A. B. C. D.5历史上杰出改革家的共同特点是勇于创新,不惧阻挠。提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改革家是A商鞅 B北魏孝文帝 C王安石 D康有为6. 王安石变法中有利于解决宋代“积弱”问题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法令是A.青苗法 B.免役法 C.保甲法 D.方田均税法7.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包括政教合一 教权高于王权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教皇在西欧确立了神权统治. . . .8. 下列宗教改革的主张,属于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相同点的是.信仰即可得救,无须通过天主教会 .救赎或沉沦在人出生前已经预定.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禁止娱乐活动和穿着奇装异服. 9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使埃及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包括近代工业发展 军事实力增强 人民反抗减少 延缓西方入侵A B C D10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11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实施西方的法律制度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专制统治 缩小与西欧国家的差距12. 斯宾诺莎宣扬的政治主张根本上是维护A天赋人权 B政治自由 C社会契约 D主权在民13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都涉及到的是A定期召开议会问题 B国王滥用权力问题C削弱封建割据问题 D公民的普选权问题14. 要探讨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过程,需要查阅的历史文献应包括大宪章 权利法案 人民宪章 联邦条例 A. B. C. D. 15下列关于人权宣言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以法律文献形式彰显了民主与法治B为美国独立宣言的制定奠定了基础C对欧洲的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D影响了亚洲国家的民主思想和实践16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下列关于此时君主立宪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英王丧失了国家元首的地位 B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C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由此确立 D开创下议院多数党组阁的制度17根据1787年宪法,有权提名联邦法官人选的是A美国总统 B法院院长 C参议院议员 D众议院议长18.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对法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推翻波旁王朝统治 B.完善法国法律制度 C.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D.积极参加法国大革命19.符合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灭亡到第二帝国时期政治特点的是 A.法国封建势力全面复辟 B. 民主政治基本原则初步奠定 C. 民主政治势力彻底胜利 D. 民主与封建势力继续斗争20 康有为所阐发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A. 影响了革命党共和革命的思想理论 B. 超越了维新派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C. 通过儒家学说论证了变法的合理性 D. 体现启蒙思想的社会进步理论21 清政府灭亡前兴起的“预备立宪”得到了立宪派积极响应,立宪派的出发点是A与南京临时政府分庭抗礼 B增加地方政权的自治权力 C维护清政府的专制制度 D通过立宪方式分享政治权力22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调整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选区,增加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这是因为A宪章运动取得了成果 B小资产阶级积极参政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D工人运动迫使政府让步23.下列巴黎公社的措施中,开创新型民主制度的是A工人民主选举企业负责人 B重大决策实行公民表决C保障人民群众的言论自由 D通过选举产生公社委员24.1945年8月中共主要领导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其主要目的是A.协调各方矛盾建立民主国家 B.响应国民党主张和平建国 C.避免内战争取实现和平民主 D.发起成立政治协商会议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2分)一. .(本题17分) 迁都洛阳与汉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运通四方。魏书成淹传材料二 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 魏书习学记言序目材料三 “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赵翼在廿二史札记 1.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结合所学及相关材料分析说明。(6分)2. 材料二、三都说孝文帝欲以华风变夷俗,举例说明。(4分)3. 材料二、三是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的?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评价,请说明理由。(7分)二.某校举办“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图片资料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7分)梁启超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了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政论文章,提出“君权日益伸,民权日益弱”,为国致弱之根原(源)。”呼吁“伸民权,建议院”。 图一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 图二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图中反映的是陕甘宁边区的基层民主选举。当时不识字的人采用投豆法参加民主选举,并编了“豆 选诗”: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图三 1 从以上图片中任选两幅图片,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补写解说词。(8分)2. 依据上述三段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近代历史上“民权”演进的过程。(9分)三、(本题18分)19世纪下半期,面对社会危机,俄、日等国进行了改革,使两国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2874200051937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二、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1. 依据所学分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原因。(4分)2. 甲午战争前,日本工业飞速发展。试分析造成日本工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日的改革对两国发展的影响有什么异同。(8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BDBACCB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BCABABB题号1718192021222324答案ABDCDCA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2分)一. .(本题17分)1.(6分)平城地处边塞,交通不变,经济落后。军事上都城易受到少数民族的进攻。政治上孝文帝主张学习汉族文化,进行改革以稳定统治。2.(4分)改汉姓,着汉服,说汉话,与汉族大族通婚等。3.(7分)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2分)。 (以下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观点一:同意该观点 (1分)。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盲目照搬汉族的做法使鲜卑族无法适应新的的生活环境,招致人民的反抗,政权灭亡(4分)。 观点二:不同意该观点 (1分)。该观点全盘否定了北魏“汉化”举措的积极作用,北魏政权的败亡与“汉化”措施无关,“汉化”政策有利于北魏交通的改善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或:风气的改进、社会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有利于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等(4分)二.(17分)1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思想得到发展,为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等创办。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成立,为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根据地推行三三制原则,扩大民主权利,根据地基层政权实行民主选举(8分)2.第一段材料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民权受到压制,呼吁兴民权,建立代议制度。第二段材料反映民国初年宪法强调人民的主权和代议机构行使国家权力,但上述权力没有得到真正实现。第三段材料表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9分)三、(本题18分)1.(4分)俄国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