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案例.doc_第1页
文学理论案例.doc_第2页
文学理论案例.doc_第3页
文学理论案例.doc_第4页
文学理论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理论案例辨析一、形式主义*案例一:作为手法的艺术1作者: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Borisovich Shklovsky, 18931984),俄罗斯文论家。2文本: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版。3关键词:手法(技巧) 陌生化 形式4核心论题:a. 文学的本质在于语言形式;b. 形式是手法(技巧)的总和;c. 语言形式的陌生化是文学的本质特征。5理论背景:a. 雅克布森等倡导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b. 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c. 俄国的现代主义诗歌。*案例二:反讽一种结构原则1作者: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 1906 ? ),美国新批评文论家。2文本: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袁可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3关键词:反讽 语境 悖论 细读4核心论题:a. 诗歌语言是一种反讽(Irony)的语言,即反抗语境压力的语言;b. 对语境的反抗意味着语言的新奇感;c. 细读是诗歌评论的正确方法。5理论背景:a. 英美新批评关于诗歌语言问题的几种观点,如“伪陈述”、“张力”、“含混”等;b. 当代语言哲学中的语义学派的理论;c. 玄学派诗歌。*案例三: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1作者: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 19151980)法国评论家。2文本:载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胡经之等编,张裕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关键词:叙事结构 功能 行动 叙述4核心论题:a. 对叙事文本的叙事结构的层次分析;b. 叙事由三个层次形式,即功能、行动、叙述;c. 作者很快就转向了后结构主义。5理论背景:a. 结构语言学与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b. 托多洛夫、热奈特、格雷马斯、克里斯太娃等人关于叙事文本的论述;c. 巴尔特在S/Z中对巴尔扎克作品的符号学分析。二、社会/文化学派*案例一:语言的牢笼:对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的批评1作者:弗里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 1934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2文本: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詹姆逊著,钱佼汝、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3关键词:形式主义 文学性 意指活动4核心论题:a.关于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分析与评价;b.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根本弊端在于否定了语言的意指功能,形成了“语言的牢笼”;c. 文学与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5理论背景:a.卢卡奇等人从整体性层面对艺术的认识;b.现代思想的语言论转向;c.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批判。*案例二:批评的剖析1作者: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 19121991),加拿大文学理论家。2文本:批评的剖析,弗莱著,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3关键词:文学原型 神话 意象4核心论题:a. 文学史是神话原型的传承;b. 文学原型作为表意意象在历史中循环发展;c. 文学与整体性的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5理论背景:a. 以弗雷泽、泰勒、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理论;b.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c. 剑桥仪式学派从宗教仪式角度对欧洲戏剧文学的研究。*案例三: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前言)1作者:海登怀特(Hayden White, 1928 ),美国批评家。2文本:载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王逢振主编,陈永国译,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3关键词:元历史 历史话语 历史阐释4核心论题:a 历史的文本化,历史产生于叙述话语对事实的阐释之中;b 历史叙述的三种模式,即情节编排模式、论证模式和意识形态含义模式,每种模式下又有四种叙述策略;c 文学话语与历史叙述之间有着同一性的关系。5理论背景:a. 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理论、蒙特洛斯关于“历史与文本”关系的论述;b. 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发展;c. 后结构主义的“话语理论”。三、阐释/接受理论*案例一: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1作者:罗伯特尧斯(Hans Robert Jauss, 1920 ),德国文论家。2文本:载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3关键词:文学接受 文学史 期待视野4核心论题:a. 文学的效应史是恢复文学理论的历史性的重要论题;b. 作者与读者之间期待视野的差距及其溶合的过程,即文学活动中审美经验产生的机制;c.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构成了文学的效应史。5理论背景:a. 现象学哲学对意识活动的研究;b. 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新阐释学理论;c. 英伽登等人的现象学文论。*案例二: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1作者: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2文本:载书写与差异(下),德里达著,张宁译,三联书店(北京)2001年版。3关键词:去中心 解构 游戏4核心论题:a. 传统人文科学受制于逻各斯中心主义,认同先验所指的整体性宇宙;b. 中心是并不存在的,结构的整体性只是一种虚幻的东西;c. 人文科学的基础是话语游戏,即语言的踪迹。5理论背景:a. 后结构主义的话语理论;b. 解构主义哲学关于“差异”的论述;c. 后现代文化对相对主义的认同。四、精神分析学文论*案例一:哈姆莱特与俄狄浦斯情结1作者: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18791958),英国心理学家。2文本:载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冯黎明等编,阳友权、冯黎明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3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 升华 转移 弑亲4核心论题:a. 支配哈姆莱特行为的动机是一种无意识的冲动,即俄狄浦斯情结;b. 哈姆莱特的全部行为,都来自于父亲死去后形成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父权崇拜下的伦理规范的解除;c. 该悲剧是莎士比亚早年恋母情结的转移和升华。5理论背景:a. 弗洛伊德主义关于非理性、潜意识及性伦理的论述;b. 弗洛伊德主义的“白日梦”理论;c. 心理症候的分析方法。五、文化研究*案例一:如何才能做一个体育爱好者1作者: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法国社会学家。2文本:载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3关键词:体育社会学 身体文化 阶级习性4核心论题:a. 作为一种身体文化的体育活动体现了不同阶级的习性和意识形态;b. 英国工人阶级与贵族对体育项目的不同爱好是阶级差异的结果;c. 体育是一个资本对抗的场所。5理论背景:a. 威廉斯、霍加特等人倡导的文化研究理论;b. 权力、意识形态等在后结构主义思潮中的重要地位;c.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场域、习性等理论。*案例二:广告的文化解读1作者:陶东风(1959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2文本: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3关键词:广告 符号 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