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梗海棠的栽培技术.doc_第1页
贴梗海棠的栽培技术.doc_第2页
贴梗海棠的栽培技术.doc_第3页
贴梗海棠的栽培技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贴梗海棠的栽培技术贴梗海棠,学名: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英名:Common F1owering Quince又称铁脚海棠、铁角海棠。科属与形态:蔷蔽科,木瓜属,落叶灌木,高达2m,有刺。小枝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长39cm,先端渐尖,表面无毛,有光泽。花3-5朵簇生,花梗短粗或近无梗,粉红色、朱红色、或白色,花期3-5月。果卵形至球形,黄色或黄绿色,芳香,8-9月成熟。其花朵鲜润丰腴、绚烂耀目,是庭园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既可在园林中单株栽植布置花境,亦可成行栽植作花篱,又可作盆栽观赏,也是理想的花果树桩盆景材料。原产及分布:产于我国陕、甘南、豫、鲁、皖、苏、浙、赣、湘、鄂、川、黔、滇、粤等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缅甸有分布。习佐:喜光,较耐寒,不耐水淹,不择土壤,但喜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一)形态特征及品种 落叶灌木,株高1米2米。枝直立而开展,有刺无毛,单叶互生,长卵形至椭圆形,叶缘有尖锯齿,托叶很大,肾形或半圆形,无叶柄,似抱茎。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二年生枝条的内部,花梗极短似无,贴枝而生,花猩红、粉红间乳白色,先于叶或与叶同时开放,萼片直立。果实球形或卵形,黄色或黄绿色,紧贴在枝条上生长而看不到果梗,有芳香。花期34月,10月份果实成熟,常见园艺变种有白花种(varnivalis)、玫瑰种(varrosea)、朱红种(varsanguinea)、矮生种(var pygmaea)等。(二)生态习性 原产我国华北南部、西北东部和华中地区现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适应性较强,比较耐寒,华北地区都能露地过冬。对温度反应很敏感,同一地方,栽在背风向阳的比背阴处要提前46天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耐水涝,忌湿耐旱。土壤水分过多,往往植株瘦弱,枝叶生长细薄,抗逆性明显降低。土壤排水不良和积水,常引起烂根,严重时则窒息枯死。贴梗海棠为阳性树种,要求光照充足,然而在稍有荫蔽处仍能良好生长,正常开花。(三)繁殖方法常用分株、扦插繁殖,播种也可,但很少采用。 1分株 在早春进行。土壤解冻天气转暖后,把整墩植株挖出,抖散根部泥土,然后用快刀从株丛中间劈开,最后分割成每小墩带24根枝条而基部有根的株丛。将分割时劈伤的枝条,齐根颈处剪去,其余的留10厘米左右短截。栽植到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中,加强管理,经12年即可出圃。2扦插繁殖 于67月间进行,选择较粗壮的新枝,剪成12厘米15厘米长的插穗,插入河沙或蛭石等基质中。大量繁殖时,可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处作畦,直接插于土中。扦插后即要遮阳、浇水,保持土面湿润,约40余天便能长出新根。生根后要减少喷水和逐渐延长光照时间,最后撤除荫棚,加强锻炼。在冬季寒冷的地方,露地扦插苗需要盖草或采用其他防寒措施,保护越冬。第二年春季移植。扦插在纯沙或蛭石中的插穗,生根后应及时移栽,否则新根生长过长,插穗长期缺乏营养,对移植和生长都不利。 也可以在春季压条,l个月后即可生根,秋季落叶后再割离母体另栽。繁殖方法:可用播种、扦插、压条方法繁殖。播种需在头年月将种子沙藏,第二年月苗床播,天左右发芽。扦插在冬春发叶前剪健壮头年生枝条扦插,枝条长约20厘米,扦插入土长,保持土壤及空气湿润,约天生根,月后可移栽。压条于月进行。分株、扦插、压条繁殖。秋季分株后假植,促使伤口愈合,翌春定植,也可在3月分株后定植。3月取硬枝扦插,也可在6-7月取当年生枝条扦插。压条春季进行,翌春与母株分离另植。栽植后,只需适时灌水、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及修剪即可,无需特殊技术。(四)栽培技术贴梗海棠对土壤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的壤土或沙壤土都能生长良好,尤其在冲积土和砾质土中,生长更好。盆栽时,盆土宜用肥力较高的园土,并掺入一部分较粗的沙粒。 贴梗海棠既能耐干旱,也能耐瘠薄,所以栽培管理比较粗放。为了使株丛生长茂盛花多色艳,应该进行适当的水肥管理。由于它对水肥比较敏感,过量的水肥常常造成疯长和着花减少。正常的管理每年秋季在株丛根际施有机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一次。植株生长不是十分瘦弱,生长期中不必追肥,秋季加大有机肥用量即可。 贴梗海棠生长较茂盛,株丛容易过密,因此修剪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修剪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株丛内部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枝干密集影响生长,其次是控制一年生枝端继续往上生长,基部芽不能萌发,出现顶部技密,形成不了花芽。对株丛的修剪,每隔l2年进行1次,采取留粗去细的疏剪。对一年生枝,每年于落叶后到萌芽前,除疏去细弱枝外,并把所有新枝留 23至 12剪去枝梢。 盆栽贴梗海棠的管理,因根系受盆的限制,需要注意水肥管理,否则影响生长,造成着花稀少。一般每年深秋或初冬应施有机肥一次,春季花后追液肥一次。追肥不宜浓,可施腐熟的饼肥水等。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栽培管理:每年冬季施底肥一次,开花后修剪顶芽可促使来年花枝增多,开花繁茂。栽培环境应光照充足。生产应用:花朱红色,春季开花,果熟时橙黄,观花又观果,庭院可作刺篱,盆栽可造形作盆景观赏。(五) 用途花色红黄杂揉,相映成趣,“占春颜色最风流”,为良好的观花、观果花木。可孤植或与迎春、连翘丛植。果实可入药。 (六) 常见害虫有蚜虫和红蜘蛛。蚜虫发生在春秋两季的新梢上。红蜘蛛多在5月下旬以后发生。防治方法,可选择适当的农药进行喷洒。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新梢。 叶片染病,初生桔黄色小圆斑,直径1-2毫米,后扩大至4-10毫米;病斑稍凹陷,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性孢子器;发病后一个月叶背病斑突起,产生灰色至灰褐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破裂后散出褐色锈孢子。最后病斑变黑,严重的干枯脱落。叶柄染病,初病部膨大,呈橙黄色,生毛状物,后变黑干枯,叶片早落。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多年生菌丝在桧柏针叶、小枝及主干上部组织中越冬。翌春遇充足的雨水,冬孢子角胶化产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潜育期6-13天,该病的发生与5月份降雨早晚及降雨量正相关。展叶20天以内的幼叶易感病;展叶25天以上的叶片一般多不再受侵染。 【防治方法避免将海棠、松柏种在一起。于3月下旬冬孢子堆成熟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