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U-311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doc_第1页
SPU-311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doc_第2页
SPU-311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doc_第3页
SPU-311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doc_第4页
SPU-311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虹公司产品施工工艺一. 防水涂料SPU-311 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2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屋面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345-2004地下室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适用范围:地下室,地下车库,明挖地铁和通道,厨卫间,水池等,也适用于非暴露屋面防水施工准备:施工材料:主料(SPU-311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胎体增强材料),辅料等 施工机具:搅拌桶、手提搅拌器、取水计量杯、 橡胶刮板、油漆刷、长柄滚筒、软毛刷等作业条件:施工材料进场后妥善保管,平放在干燥、通风、 平整场地上,远离明火处,避免日晒雨淋铺贴防水层的基层必须施工完毕,并经养护、干燥,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清除干净,同时进行基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均匀一致,其平整度用2米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大于5基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等缺陷;女儿墙,变形缝,落水口,天沟等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穿出屋面的设备、管道或预埋件等必须在屋面系统工程开始前安装完毕,屋面隔汽/保温/防水工程必须在对各类前期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配置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现场配制后宜在2小时内用完,所以应根据工程用量及进度,现用现配,避免配制后,搁置过长,在搅拌桶中反应固化成块。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配比为:甲料:乙料=1:2.5的比例混合于搅拌桶中,搅拌5分钟以后即可使用。施工操作工艺:准备施工主料和辅料以及施工机具清理基层底涂细部构造增强处理(检查施工质量)涂布防水层(检查施工质量)涂膜防水层末端处理(检查施工质量)设置隔离保护层(根据设计需要)试水试验竣工验收清理基层在涂布防水层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凸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沙砾等杂物清扫干净.对阴阳角,穿出管道,落水口等细部构造部位,更要认真清理,如发现油污,铁锈等,要用砂纸,钢丝刷或溶剂清除,确保基层与防水涂料有良好的粘结力.对于旧屋面基层,如有起砂,蜂窝,孔洞等现象,可用水泥砂浆仔细批刮顺平。底涂基层清理干净后,就可做底涂,细部构造用油漆刷涂布,大面基层用长把滚刷涂布,涂布应均匀,静置干燥4-24小时左右(具体时间视气候而定)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细部构造增强处理待底涂表干后,对阴阳角,天沟,落水口,等细部构造进行增强处理屋面伸出管道增强处理屋面落水口增强处理天沟,檐口增强处理屋面变形缝增强处理女儿墙增强处理 屋面排气孔增强处理出入口增强处理:涂布防水层细部构造部位的附加层固化成膜后,即可进行涂布防水层。大面积使用长把滚刷,细部构造使用油漆刷,在平面基层可涂布4遍,每遍涂层用量为0.6-0.8kg/m2,立面为防止涂层下滑,应增加至5遍,每遍涂层用量为0.5kg/m2,涂膜的总厚度不小于2mm,第一遍涂层涂布后,一般需固化6小时以上,待涂膜基本不粘手指时,再涂布第二遍涂层,第三,四,五遍的涂层仍应按上述要求涂布。进行每遍涂层均应采用“十字交叉”法涂布,涂层的厚薄应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屋面的阴阳角等转角及立面的涂层,应薄涂多遍,不得有流淌,堆积现象,相邻两遍涂层涂布的时间间隔,一般夏季不少于6小时,冬季不超过72小时。如需要在涂膜防水层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平面部位应在涂布第二遍涂膜,立面部位应在涂布第三遍涂膜后,立即铺贴胎体增强材料,一般宜边涂边铺胎体,胎体铺贴应平整,底面气泡应除尽,与涂料粘结牢固,然后精置实干,再涂布下一遍涂料,为确保涂膜厚度均匀一致,宜采用多遍少涂的方法涂布涂膜防水层末端收头处理 涂膜收头时应采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以保证其完好的防水效果设置隔离保护层(根据设计需要)可采用20厚水泥砂浆,30厚细石混凝土,块材做刚性保护层卷材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设隔离层,隔离层可为PE膜,无纺布,玻纤布等屋面试水试验(如需要) 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小时后进行检查屋面有无渗漏,积水现象,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有可能做蓄水试验的屋面,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