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_第1页
企业培训_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_第2页
企业培训_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_第3页
企业培训_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_第4页
企业培训_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感染管理科2018 6 9 儿科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回顾相关概念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儿科患者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回顾相关概念 1 保护性隔离 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来自医院人员及环境中的病原体的感染而采取的措施 2 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无论是否有明显的上述物质污染或是否接触破损的皮肤与黏膜 凡接触者 都采取消毒 隔离等措施的预防方案 回顾相关概念 院内感染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对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 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回顾相关概念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定义根据新生儿感染出现症状的时间 将新生儿分为 1 早发性感染生后3天内的感染 感染源多来自母体 2 迟发性感染出生3天以后住院患儿的感染 感染源多来自医院内 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 认为新生儿医院感染是指新生儿生后3天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的临床症状的感染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1 新生儿病室分级2 工作人员 患者及环境管理3 服装 服饰要求4 口罩的防护5 手的消毒查房时先新生儿后普通患者 再后传染病患者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1 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固定或相对固定合理接收进修人员和实习同学 避免人员拥挤新入科室的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后应及时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 患有结核 活动性肝炎等传染病者暂调离 环境管理 1 新生儿病房相对独立 布局合理 分新生儿病室 NICU 隔离室 配奶室 沐浴室 治疗室等 2 病房入口处应设立洗手设施和更衣室 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 消毒 更衣 3 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m2 床间距不少于90cm NICU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一般新生儿床位的2倍 严格执行探视和参观制度 未经允许 非本科室工作人员不能出入新生儿病房 探视家属每次只进1人 入室时应更衣 换鞋 消毒液泡手 有条件的应设探视走廊或电视探视5 环境管理 4 家属患感染性疾病者禁止进入病房5 所有新生儿被服 毛巾等用物一人一用 单独洗涤 保持清洁 干燥 存放合理6 奶瓶 奶嘴一次性使用 用后常规清洗 晾干 高压灭菌备用 患者管理 7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住院时间长环境因素侵入性操作因素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 1 皮肤结构和功能不成熟 屏障功能差 皮肤薄嫩 角质层发育差 皮下血管丰富 局部防御机能差 易擦伤而致皮肤细菌感染 且皮肤中含水量较多 PH值较高 利于病原菌的生长 2 粘膜 胃肠道粘膜通透性大 胃酸和胆酸少 正常菌群未完全建立 3 脐带 天然的窗口 4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 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来自于母体 自身合成的很少基本测不出 抵抗力低 易于感染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抗菌药物及激素的滥用 不合理使用易导致菌群失调 各种条件致病菌 包括真菌 得以生长繁殖并致病 增加了细菌耐药性 同时易导致二重感染 住院时间因素 医院感染的发生住院时间长短有关 住院时间越长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住院10天以上的新生儿感染率甚至可以达到20 以上有报道在NICU住院15天后 胃肠道中60 定植有克雷伯菌 或肠杆菌 或枸橼酸杆菌的医院菌株 30天后达90 的定植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环境因素 病房布局不合理 面积较小 床位多 病人的密度高 流动人员较多等 也增加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机会病室内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的污染 如新生儿暖箱 呼吸机 心电监护仪 治疗车 操作台 配奶台 沐浴盆等 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途径之一 共用眼药 粉扑等空调过滤网未定期清洗也是造成院感原因之一 侵入性操作因素 1 气管插管 呼吸机应用 吸痰 胃管等侵入性操作 使呼吸道和粘膜屏障功能降低2 静脉留置针 PICC 外周静脉中心置管 脐静脉插管在早产儿病人中的普遍应用 增加了导管败血症的感染率 儿科患者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手卫生消毒隔离 相关资料 7 医院感染暴发后果更严重 手是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的媒介之一 免冲洗手消毒剂waterlessantisepticagent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 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 凝胶和泡沫型 手卫生设施handhygienefacilities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 包括洗手池 水龙头 流动水 清洁剂 干手用品 手消毒剂等 术语和定义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应配备清洁剂 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 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 并清洁 消毒容器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 避免二次污染 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并符合下列要求 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应使用一次性包装 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 手消毒剂无异味 无刺激性等 有调查研究显示 擦手毛巾是储菌源 平均细菌总数为245 4cfu cm2 是标准的30 7倍 其中最多可达810cfu cm2 建议 使用一人一巾一巾一消毒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应遵循以下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应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卫生手消毒 10cfu cm2 外科手消毒 5cfu cm2 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 消毒隔离 长久以来 医务工作者一直把大量使用消毒剂对病房地面和门把手 电话 病床 桌子等医护人员和患者常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消毒杀菌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而往往忽视手清洁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但是单纯的使用消毒剂消毒消毒物体表面只能保持物体表面几个小时的无病原体状态 只有在常规的手清洁的基础上适量的使用消毒剂消毒杀菌才能达到较好的控制医院感染 消毒隔离 通风与空气净化机的使用病室每日通风 冬季2次 夏季4次 每次15 20分钟 上午开窗时间为晨护后 开窗时注意为患儿保暖 室温恒定 足月儿24 26 早产儿26 28 相对湿度60 65 定期更换空气净化机的滤网 消毒隔离 新生儿用物消毒 新生儿衣物 严格清洁消毒 新生儿用的衣服 包被等先高压灭菌后再使用 保证一人一套 不得共用或挪用 床单 衬衣 被套每日晨浴后更换 清洁衣物坠地即做污染论 尿布采用已做消毒处理的随弃式尿布 新生儿的食具要严格执行一洗 二涮 三冲 四消毒 五保洁的工作程序 奶瓶 盛奶器等奶具清洗干净后 经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奶头用清水冲净 煮沸消毒 煮沸时间从水沸腾时算起 不得小于 分钟 干燥储存 12小时更换 消毒隔离 苏装置等急救用品 吸痰用物复苏囊 面罩 气管插管 吸痰管 输氧面罩 喉镜等 每用1次 即行更换 彻底消毒 复苏囊 面罩 输氧面罩用5 洗消净溶液擦拭 气管插管 吸痰管采用一次性物品 随用随弃 插管导芯用高压蒸汽灭菌 喉镜用2 5 碘酒 70 酒精消毒吸痰器 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 用5 洗消净溶液消毒备 消毒隔离 物体表面 除枯草杆菌外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克雷伯菌 草绿色链球菌多见 暖箱湿化液 以嗜麦芽假单胞菌 类白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多 消毒隔离 使用中的暖箱每日常规清洁 湿化器中的水每日更换 长时间使用的暖箱每周与清洁备用的暖箱更换一次 出院后的床单位及时进行终末处理 暖箱通风过滤网应定期清洗及更换 一般每月一次 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及登记 消毒隔离 氧气 湿化瓶 吸引器及其管道可以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每日更换 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或当日冷开水 一次性输氧装置每位患儿更换 用后按医疗垃圾处理 6 呼吸机管道和湿化器每周清洁消毒1次 如有污染 堵塞及时更换 耐高温的呼吸机管道在清洁 晾干后高压灭菌备用 不耐高温的呼吸机管道 喉镜等可以在清洁 晾干后用环氧乙烷灭菌 消毒隔离 病房中的床间距大于1米 新生儿床 暖箱 开放暖床 新生儿推车 治疗车 输液架 家具 门把手 水龙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