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_第1页
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_第2页
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_第3页
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_第4页
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适用主体: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以下简称“本院”)应对事件:院内突发心跳骤停(含院内心源性猝死、围术期骤停、医源性骤停、非预期过敏性骤停等)一、风险评估1.诱因矩阵A.患者自身因素①急性冠脉综合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年度院内发生312例,其中11%进展为室颤/无脉室速骤停,风险等级Ⅳ级(极高)。②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EF<30%)——住院患者基数1180例/年,骤停率6.8%,风险等级Ⅲ级(高)。③严重电解质紊乱(K+<2.8mmol/L或>6.5mmol/L,Mg2+<0.5mmol/L)——检验科预警1950次/年,其中42例发生骤停,风险等级Ⅲ级。④非预期大出血导致低容量性休克——手术室与ICU合计96例/年,骤停率18%,风险等级Ⅳ级。B.医源性因素①麻醉相关:诱导期误吸、恶性高热、局麻药中毒——年手术58000台,发生率0.9/万,风险等级Ⅱ级(中)。②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年介入21000例,发生率1.1/万,风险等级Ⅱ级。③药物诱发QT延长(大环内酯、喹诺酮、三环类)——药学部监测3870例/年,其中3例发生TdP骤停,风险等级Ⅰ级(低)。C.环境与设备因素①供氧中断、中心负压失效——后勤月检12次/年,风险等级Ⅰ级。②除颤仪电池耗尽或电极板过期——设备科质控4次/年,风险等级Ⅰ级。2.发生等级判定Ⅳ级(极高):30min内不干预死亡率100%,需启动“红色代码”。Ⅲ级(高):10min内干预生存率>70%,需启动“蓝色代码”。Ⅱ级(中):5min内识别可逆病因生存率>90%,启动“黄色代码”。Ⅰ级(低):现场评估后决定是否升级。3.脆弱性分析本院日均门急诊8600人次、住院2100人、手术160台;高峰时段电梯运力3分钟/趟,垂直距离>8层时CPR团队到位平均4.5min,超过黄金4min标准。门诊区域AED覆盖率68%,儿科门诊缺如,为最大脆弱点。二、职责分工(到人到岗)1.代码总指挥(医院总值班兼任,手机短号6666)职责:宣布启动、统筹资源、对外联动120/110、向卫健委报告。2.代码执行组长(急诊科副主任,A角:李XX,B角:王XX,24h在线)职责:现场医疗决策、终止复苏、宣布死亡、家属告知。3.心肺复苏组长(ICU副高以上,A角:张XX,B角:陈XX)职责:胸外按压质量、气道管理、节律判断、除颤能量选择。4.气道管理专员(麻醉科当日备班,电话8888)职责:气管插管、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呼吸机参数设定。5.药物管理专员(药学部临床药师,A角:刘XX)职责:肾上腺素分装、胺碘酮浓度核对、用药时机提醒、记录每3min给药一次。6.设备循环专员(设备科工程师,A角:赵XX)职责:携带除颤仪、便携式超声、临时起搏器、机械胸外按压机(LUCAS)、转运监护仪,5min内到位。7.记录/质控专员(护理部质控护士,A角:孙XX)职责:实时填《心肺复苏质控表》,记录按压中断时间、给药时间、ROSC时间,同步录音笔存档。8.安全与疏导专员(保卫科,A角:周XX)职责:拉设360°警戒带,疏散围观,保障通道,禁止拍照录像。9.家属支持专员(社工部,A角:吴XX)职责:家属接待、心理干预、签署知情同意、引导至家属谈话室。10.后勤能源专员(总务科,A角:郑XX)职责:保障电梯专控、应急照明、氧气汇流排压力>0.4MPa。11.信息上报专员(医务科,A角:黄XX)职责:30min内完成HIS系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2h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模板。三、分阶段处置流程(一)0min——识别与呼救1.任何员工发现患者倒地、无反应、无正常呼吸,立即启动“三拍三呼”:拍肩、呼叫、观察胸廓。确认后5s内高声呼救:“红色代码+具体楼层+床号/诊区”,同时按亮就近“急救按钮”。2.门诊区域:分诊台护士取来最近AED(≤60s),住院病区:责任护士推抢救车(≤90s)。(二)1min——CPR与除颤1.按压专员(最早到达者)立即徒手胸外按压30:2,频率100–120次/min,深度5–6cm,回弹完全。2.AED到达后,语音模式1次200J双向波除颤,充电时按压不中断。3.记录专员同步启动计时器,每2min提示轮换按压者。(三)2min——团队成型与高级生命支持1.代码执行组长2min内到场,快速评估:心律、气道、呼吸、病因(4T4H)。2.气道管理专员:面罩气囊2min过渡,3min内完成气管插管,确认呼末CO2>10mmHg。3.药物管理专员:建立双侧肘上18G留置针,首剂肾上腺素1mgiv每3min循环;若为室颤/无脉室速,胺碘酮300mgiv推注。4.设备循环专员:若按压质量下降或转运需求,立即启用LUCAS,按压模式100次/min,深度5.5cm。(四)5min——可逆病因筛查与床旁超声1.心肺复苏组长持便携式超声:①剑突下四腔切面看心包填塞;②剑突下下腔静脉变异度评估容量;③肺部超声排除张力性气胸(肺点消失、平流层征)。2.若发现心包填塞,立即超声引导心包穿刺16G长针,抽液>50mL视为有效。3.若怀疑肺栓塞,现场抽血1mL做床旁血栓弹力图,同步启动导管室溶栓绿色通道。(五)10min——二次除颤策略与ECMO预警1.若仍为室颤,执行“1234”高阶除颤:第1次200J→2minCPR→第2次250J→3minCPR→第3次300J→4minCPR,累计3次。2.若10min内未ROSC,且病因可逆(<65岁、目击倒地下、无终末期疾病),立即呼叫体外循环小组,电话9999,启动ECMOCPR(ECPR)。3.设备循环专员:10min内将ECMO装机清单(离心泵、氧合器、肝素涂层管路、3.0m套包)推至现场。(六)15min——转运与持续复苏1.若现场空间狭窄(MRI机房、电梯轿厢),使用LUCAS2胸外按压机固定担架模式,边按压边转运至最近ICU或导管室。2.转运监护仪设定:呼末CO230–40mmHg,SpO2>94,收缩压>90mmHg;若未达标,加用肾上腺素0.1µg/kg·min微泵。3.保卫科提前2min专控电梯,确保30s内关门直达。(七)20min——终止复苏或后续目标温度管理1.代码执行组长依据《2023中国心肺复苏指南》评估:①持续高质量CPR>30min仍无ROSC;②无可逆病因;③瞳孔散大固定、无生命征象;满足3条即可宣布终止,记录时间。2.若ROSC达成,立即启动目标温度管理(TTM):①4℃生理盐水30mL/kg快速诱导,核心温度10min内降至36℃;②冰毯机维持33–36℃24h,每1h记录膀胱温;③镇静:右美托咪定0.2–0.7µg/kg·h+丙泊酚1–3mg/kg·h,RASS3至4。(八)资源清单(现场抢救箱标配)1.抢救药物:肾上腺素1mg×20支、胺碘酮150mg×6支、硫酸镁2.5g×4支、10%氯化钙10mL×5支、碳酸氢钠250mL×2瓶、肝素5000U×10支、纳洛酮0.4mg×10支。2.耗材:18G留置针×10、3通×6、50mL注射器×10、动脉血气针×5、胸穿包×2、心包穿刺长针16G×2、气管导管7.0/7.5/8.0各2根、口咽通3号4号各2。3.设备:除颤仪2台(含儿童电极板)、AED3台、LUCAS21套、转运监护仪2台、便携式超声1台、ECMO装机1套、可折叠担架2副、应急照明灯4盏。(九)信息闭环1.抢救结束后30min内,医务科组织“代码复盘会”,采用“SBAR”模板: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2.质控护士24h内上传录音、质控表、超声截图至“心肺复苏数据库”,系统自动计算CCF(胸外按压分数)目标≥80%。3.若CCF<80%,列为“黄色预警”,由护理部3日内提交整改报告;若出现“用药错误”“除颤延迟>2min”,列为“红色预警”,启动RCA(根因分析)小组,7日内完成。四、演练计划与动态更新机制1.演练频次①全院全员:每季度1次“突击式红色代码”盲演,不提前通知,模拟时段覆盖夜班、节假日。②重点科室(ICU、手术室、急诊科、导管室):每月1次高阶演练,含ECMO装机、TTM启动。③行政后勤:每半年1次电梯专控、供氧中断桌面推演。2.演练脚本(示例)时间:周二14:00,地点:门诊三楼MRI候诊区。情景:一名58岁男性增强MRI检查后突发造影剂过敏→心跳骤停。考核要点:①MRI室磁屏蔽区除颤仪禁用模式切换;②麻醉科3min插管;③保卫科2min专控电梯;④设备科10min内ECMO到场。达标标准:ROSC率≥60%、CCF≥80%、电梯延误≤30s、ECMO转机≤15min。3.评估工具采用“双表一图”:①计时表(Timekeeper):记录关键节点;②质控表(Checklist):含38条目,每条目1–5分,总分≥170视为合格;③热力图:现场人员站位、设备摆放,用红外摄像头生成,分析拥堵点。4.动态更新①每次演练后24h内更新“CPR口袋卡”二维码,内容含最新药物剂量、ECMO呼叫流程。②每半年依据AHA/ERC指南、国内专家共识,召开“指南对标会”,修订3处以上即发布V.版。③设备科每月校验AED电池电量、电极片有效期,数据同步云端,低于90%自动触发采购申请。④医务科每年12月组织“死亡病例大梳理”,若院内骤停生存率<25%,则下调次年演练合格线5分,倒逼改进。5.培训与考核①新员工入职1周内完成“CPR技能站”考核,胸外按压深度合格率≥90%,否则延迟转正。②全院医师每年2学分“高级生命支持”必修课,未达标者暂停处方权。③护理部建立“按压质量排行榜”,个人CCF年度排名后5%,纳入绩效扣减5%。6.社区联动①与地铁、机场、体育馆签订“心跳骤停互援协议”,本院每季度输出20名导师,培训公众CPR+AED,年度目标培训5000人次。②建立“移动AED地图”小程序,实时显示本院投放的108台AED定位、电量、使用记录,实现社会共享。7.科研与持续改进①设立“骤停科研基金”50万元/年,鼓励开展院前第一响应、ECPR预后预测模型、按压质量AI识别等课题。②与高校合作开发“按压质量腕带”,实时回传加速度数据,误差±2mm,预计18个月内完成III期验证。8.经费保障医院年度预算单列“心肺复苏质量改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