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架起生存安全教育实践的桥梁.doc_第1页
读懂孩子架起生存安全教育实践的桥梁.doc_第2页
读懂孩子架起生存安全教育实践的桥梁.doc_第3页
读懂孩子架起生存安全教育实践的桥梁.doc_第4页
读懂孩子架起生存安全教育实践的桥梁.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懂孩子,架起生存安全教育实践的桥梁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申报立项的瑞安市级课题幼儿安全自护教育实践研究,正是遵循这一指示精神,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自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验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幸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有了以下感悟:一、读懂孩子,给孩子安全、生存的空间 众所周知,幼儿期的孩子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远未完善;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匮乏;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天真无邪、却极易受到伤害。孩子身心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存安全环境,必须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切实保护幼儿生命,为生命发展奠基。 入园,是孩子离开亲人的庇护,独自参与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他们一方面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另一方面对陌生的环境缺乏安全感受而产生恐惧与焦虑的心理;一方面他们渴望与同伴交往,另一方面又不知道如何交往;他们希望独立生活,却又不会吃饭、睡觉、解便;他们想象成人一样能干却仍然离不开奶瓶等等。当2岁多的孩子带着种种矛盾的心理来到幼儿园,用哭闹等方式表达他们的困惑与焦虑的时候,怎样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克服焦虑心理,迈出成为热爱生活的幸福之人的关键一步,是我们生存安全教育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实践中我们发现,老师亲切又善于回应的教育态度有助于孩子安全感、幸福感的形成,家长的参与有助于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尊重孩子的特殊需要有助于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心理。于是我们尽量多与孩子亲密接触,对他们出现的困难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给予帮助、支持,与他们分享喜悦与成功。开学初,家长陪伴孩子上幼儿园,允许有特殊习惯的孩子带上毛巾,背着小书包,带上奶瓶玩具上幼儿园等等。帮助孩子迅速建立起新的依恋对象形成对世界的信任感及自身的能力感,极大地缓解了孩子入园的焦虑程度,确保了孩子入园过程中的心理安全。 当看到孩子脸上慢慢地有了笑容,自己走着上幼儿园、主动对妈妈说“再见”,告诉老师“我自己喂”,“我再也不吃奶瓶了”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感到,读懂孩子,在生活中做孩子的母亲,游戏中做孩子的伙伴,困难中做孩子的朋友。读懂孩子,给孩子一片展翅高飞的蓝天,必须首先给他们一个安全生存的空间。二、读懂孩子,交给孩子安全、生存的钥匙 幼儿生命教育不只是对幼儿身体的保护,教给他们保健知识,避免他们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生命的幸福。欣赏、悦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他们成为热爱生活的幸福之人奠定基础。安全教育也不单是安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安全应对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育中,面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我们采取限制孩子的行动及活动范围,给孩子几道禁令“别动,这样太危险”“别去,那里不安全”。这样的结果,有时会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凡事包办代替,对孩子呵护有加,孩子在成人过度的保护中失去了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学习机会。在危险和困难面前往往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孩子的探索精神、创造才能,在成人的限制中渐渐消失。 人类的天性,一方面渴望安全,同时另一方面又喜欢冒险。因为渴望安全,人类便要寻找掩蔽之所。如果说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冒险则使人类的生活不断地改变,并激发人的勇气和创造精神。孩子更是生性好动、好奇心强,活动欲望强烈,爱模仿,喜欢冒险。但知识经验匮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我们必须以纪律、规则、秩序来约束孩子的任意行为,在确保安全的同时,确保孩子创造才能的最大发挥。这是积极生存、安全自护教育中的第一把钥匙。 建构主义的道德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规则、秩序和道德情感,不是通过成人来宣讲的,不是预先确定下来然后要求儿童去遵守的,而是在共同的活动中生成的,是在日复一日的类似的情境中不断重复,不断交叉建构的产物,是儿童自己的心智按照一定的路线相互之间以及和环境之间互动的产物。 因此在幼儿生存、安全自护教育中,我们没有用成人的要求来约束孩子,而是结合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讨论,制定规则。例如:一天实验二班的一个小朋友出教室时,因为拥挤而摔倒了,老师趁机让孩子们讨论:“出教室时,怎样才不会摔倒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制定了如下规则:“出教室时一个跟着一个走”,“唱着歌走”、“慢慢地走,不能跑”,“开着火车走”“别人在前面走,后面的小朋友不能推”,“画一个标记贴在过道里提醒大家小心”。孩子们真的设计了许多标志贴在过道里。在以后的活动里,孩子们还自己制定了远足活动的安全规则、玩大型玩具的安全规则、烹饪活动的安全规则等。在这里常规是师生共建的,孩子对它有认同感,因此,活动中孩子都能够遵守。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这是生存安全自护教育的第二把钥匙。纲要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的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孩子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因此我们开展了“烹饪活动”,“远足活动”,“领养小动物活动”,“种植生命树活动”,“模拟安全情景游戏”等,让孩子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的能力。 当看到3岁多的孩子拿着真刀做水果拚盘、熟练地切长寿面、做月饼、像模像样地当警察执行公务、当医生救死扶伤、在超市走丢了镇定自若地向管理员求助、远足活动时自己整理好小包、尽职尽责地照顾领养的小动物、与生命树一起成长的时候,我们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感到高兴、惊奇,也陷入反思。以往,我们为了安全而安全,为了教而教,先入为主认同孩子这么小,能力这么差,不能使用剪刀等危险工具,不能参与厨房的“危险”劳动等,结果孩子不会使用剪刀、小刀,不会剥鸡蛋,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凉了不知道加衣服,热了不知道减衣服,外出活动时要成人为他收拾东西等等。现在,当我们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学习的环境、学习的材料时,没有老师刻意强化的训练,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同时掌握了用小刀时怎样才不会伤到手、发生火灾时怎么办、遇到危险时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一个人在家怎么办、不同的鸟吃什么食物、怎样给它们喂食、植物是怎样生长的等等许多的本领。当孩子们为死去的小鸟举行葬礼时,我们又被孩子那份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的情感而深深地感动。 读懂孩子,放下成人的权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与需要,就能真正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交给孩子钥匙就是给了孩子翱翔蓝天的翅膀。三、读懂孩子,为每个孩子的安全、生存学习提供支持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孩子,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能力、行为、兴趣,我们要容忍、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克服大一统的要求,为孩子提供他们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条件,在活动中充分的信任他们,为他们找回自信,孩子就能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 我们在教育活动中,不再作统一的要求,尽量为孩子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孩子的选择,鼓励他们微小的点滴进步,用心倾听解读孩子的每一件作品。在孩子成长栏目中,不再是老师给的“小红花”“五角星”。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自己评选出的“环保小卫士”“生活能手”“快乐大王”“设计大师”“快乐宝贝”“爱心天使”等等,每个孩子都有桂冠,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满足,都有成就感。同时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在教育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远足活动中我们常常鼓励活动量大的孩子与胆小的孩子结伴,并给他提出照顾好同伴的要求。晨间锻炼时既给孩子充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