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_3.5 泥石流课件 浙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_3.5 泥石流课件 浙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_3.5 泥石流课件 浙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_3.5 泥石流课件 浙教版_第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_3.5 泥石流课件 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节泥石流 学习内容1 掌握泥石流形成的三个自然条件 理解人类活动也会加剧泥石流的产生 2 了解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3 树立减灾防灾的意识 泥石流 1 定义 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是介于洪流和土石滑体之间的暂时性流体 2 泥石流的特点 具有暴发突然 来势凶险 运动快速 能量巨大 冲击力强 破坏性大和过程短暂等特点 3 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 地形 山区 特别是陡峭的地形 有利于水流汇集 水流的流速较大 冲刷力强 碎屑物 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 土 石块等 容易被水流冲刷 流水 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 形成大量的流水 2015年8月 洪水夹带大量泥沙和石块袭击了甘肃省舟曲县城 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 舟曲泥石流示意图 暴雨 陡峭山形 碎屑物 4 引发泥石流的其他自然原因 地震过后 坡面上的碎屑物受到震动而变松动 容易形成泥石流 西北内陆地区 积雪融化会引发泥石流 5 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改变了泥石流发生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地面形态和土层结构 或改变地面植被的状况 会促使泥石流的发生 植被多少与泥石流的关系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同样 植被的减少可以加剧泥石流的发生与危害 引发泥石流的人类活动a 乱砍滥伐 毁林开荒等破坏植被 坡地失去植被保护 水土流失加重 崩塌 滑坡现象就会时常发生 b 开矿 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 弃土 形成大量松散堆积土层 会诱发泥石流 c 在修建公路 铁路 水渠以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山坡表面 如何判断泥石流多发的地区 地形 沟深陡坡的地形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特别是三面环山 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更有利于泥石流发生 判断一个地区是否发生泥石流 主要是看该地区是否具备形成泥石流的条件 松散物质 形成松散物质的条件是多方面的 一是外力的风化 侵蚀作用 二是地震造成的破碎的土体或岩体 三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渣 大量流水 这是形成泥石流必备的动力条件 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 分布区域比较广 形成机理复杂 泥石流的危害 1 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冲进乡村 城镇 摧毁房屋 工厂等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 毁坏土地 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 对公路 铁路的危害泥石流课之间埋没车站 铁路 公路 摧毁路基 桥梁等设施 致使交通中断 3 对水利 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 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 掩埋水电站尾水渠 并淤积水库 磨蚀坝面等 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1 泥石流发生前的征兆 河流 沟谷中的小溪突然发生断流 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2 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措施 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 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或下游逃生 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路线 3 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建立预测 预报及救灾体系 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 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 及时搬迁和疏散 植树造林 修建工程设施阻挡 调整和疏导泥石流 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等措施 拓展 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 水库 丁坝 拦沙坝 护坡 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 顺水坝 桥梁 隧道 导流堤 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定义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地形 碎屑物 降水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征兆 逃生措施 知识框图 内容小结 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称为泥石流 形成的自然原因 地形 松散物质 大量流水人为原因 乱砍滥伐 毁林开荒 开矿 采石 工程建设 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措施 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或下游逃生 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 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泥石流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泥石流是常发生在平原地区的一种灾害 B 在我国西北地区 不会发生泥石流灾害 C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诱发泥石流的发生 D 泥石流发生没有任何征兆 往往具有突发性 在我国西北地区 积雪融化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