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言主题:房产证加名你好,我的房子是婚后购买的,已经注销抵押,房产证上当时只写了我一个人的名字.现在想加上我老婆的名字.我在南城房管所咨询时,被告知要到地税开免税证明,还要到公证处做财产公证.请问是否一定要公证?因为我看到专家解答说只需要开免税证明,没说要公证.专家解答:您的房子是夫妻双方婚后购买的,双方没有特别约定的话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不需要公证。辣椒叶怎么吃?广东、广西、云南这些南方省份都习惯吃辣椒叶,跟白菜的味道差不多少的,很好吃。做汤就行,下面条也好,凉拌也不错加皮蛋、蒜头一起用水煮,味道根据自己的爱好调。这是粤菜的一般煮法用开水汆一下,然后凉调,根据个人爱好调味吧。陕西人加些蒜泥和香油、醋。在我们广东,辣椒叶是一道非常好的菜,去湿气哦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食品,可以做腌渍辣椒叶,出口韩国和日本的辣椒叶味辛性热,近年已成为酒家常用菜蔬,中医认为它能除寒湿、逐冷痹。用辣椒叶与鲜鸡蛋、猪瘦肉合而为汤,除了味道可口外,还能驱寒、养血、健胃。尤其对虚、寒性胃痛特别有效。 食物还是请适量食用 、不要过度吃东西凡事都要注意食量辣椒叶:辣椒叶含有丰富的钙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其味甘甜鲜嫩,口感很好。可单独做菜,亦可与肉类同炒,还可煮汤。常食辣椒叶能起到驱寒暖胃、补肝明目、减肥美容的作用。另外,适量吃辣椒叶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适用于胃弱、消化不良、肠胃胀气、胃寒痛等。不少人喜欢吃辣椒,但辣椒叶可当蔬菜食用,想必许多人不知道。其味甘甜鲜嫩,口感也好,完全可以当作一种绿叶蔬菜食用。近年来,辣椒叶作为时兴蔬菜,在港、澳及东南亚等地颇受欢迎,已成为畅销食品。我国科研人员曾对辣椒叶的营养成分作过测试,证明辣椒叶比辣椒营养更丰富。研究显示:辣椒叶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总含量高出辣椒果实近3倍。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叶/果为9.74%/2.84%;鲜味氨基酸含量叶/果为4.1%/2.79%;甜味氨基酸含量叶/果8.0%/2.36%。矿物元素分析:除镁的含量,叶比果低外,铁、钙、锰、铜、锌含量均明显高于果实,其中有防癌作用的元素硒,叶也高于果近1倍。此外,辣椒叶还含丰富的胡萝卜素与多种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辣椒叶味甘而鲜嫩,口感好,吃法也多样。常用的吃法有:凉拌:用开水淖一下,然后在凉水过一下,加入姜末,用盐、味精、醋凉拌,不用再加辣椒;煮汤;鲜辣椒叶150克,鸡蛋2个。先用食用油将去壳鸡蛋煎黄,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一会加入辣椒叶同煮,最后加食盐调味;煎饼:将面糊拌上辣椒叶(稍切碎),加少许盐,用精油炸酥即可直接食用。此外,辣椒叶还可素炒、炒肉丝等。如果将辣椒叶放入鸡杂汤、猪肝汤、鱼汤中煮食。吃起来味道鲜香、滑腻,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辣椒叶无毒,有驱寒、养血、健胃功效,常吃能起到驱寒温胃、除湿健脾、增强食欲作用,尤其对虚寒性胃痛,有较好的食疗效果。因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常吃还有补肝明目、减肥美容等保健作用。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做法,蓉辣椒叶。材料:辣椒叶、蒜、盐、猪油、豆豉做法:1、辣椒叶洗净沥干。2、蒜切蓉。3、油锅下蒜爆香,放辣椒叶翻炒,加盐,炒至辣椒叶变软即成。我们都知道,喝牛奶是补钙的上选, 但是自“毒奶粉”事件之后,很多人是谈奶色变。除了钙补充剂等药品外, 韩国境内最近掀起了天然植物补钙热, 利用辣椒叶和紫苏叶补钙成为最新的选择。在韩国, 吃烤肉有个习惯就是一定要用新鲜的蔬菜叶子,来包住烤熟的鲜肉,用来解腻和补充维生素。而现在, 基本上每家烤肉店都多配了紫苏叶和辣椒叶, 很多韩国家庭也会自备这两种蔬菜叶子在家里食用。为什么紫苏叶和辣椒叶一时间受到韩国人的追捧呢? 很多人都以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与骨骼健康无关。实际上,这两种蔬菜不仅含有大量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减少钙的流失,其本身还含有不少钙。有研究表明, 辣椒叶含钙量是233 毫克(以每100 克为标准),紫苏叶的含钙量则是325毫克,而“高钙牛奶”的含钙量只有118 毫克, 这样看来, 辣椒叶和紫苏叶各自所含的钙成分都要高出“高钙牛奶”许多。除此之外,绿叶蔬菜大多是钙的中等来源,如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红、黑木耳、蘑菇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此外,食用这些补钙植物时一是尽量新鲜食用可减少钙损耗,还有就是炒菜时要多加水、时间宜短,切菜不能太碎。现在国内的很多韩国烤肉店都可以吃到紫苏叶,大型的超市也均可以买到。 小贴士: 食用辣椒叶或紫苏叶可有以下几种方法:凉拌: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在凉水过一下,加入姜末,用盐、味精、醋凉拌,不用再加辣椒;煮汤:鲜辣椒叶150 克,鸡蛋2 个。先用食用油将去壳鸡蛋煎黄,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一会加入辣椒叶同煮,最后加食盐调味;煎饼:将面糊拌上辣椒叶(稍切碎),加少许盐,用精油炸酥即可直接食用。此外,辣椒叶还可素炒、炒肉丝等。如果将辣椒叶放入鸡杂汤、猪肝汤、鱼汤中煮食。吃起来味道鲜香、滑腻,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辣椒叶味辛性热,近年已成为酒家常用菜蔬,中医认为它能除寒湿、逐冷痹。用辣椒叶与鲜鸡蛋、猪瘦肉合而为汤,除了味道可口外,还能驱寒、养血、健胃。尤其对虚、寒性胃痛特别有效。 材料:辣椒叶500克、鸡蛋2个、猪瘦肉200克、生姜3片。 烹制:辣椒叶洗净,猪瘦肉洗净切成片,以生抽、生油、生粉各少许拌腌片刻;鸡蛋煎香。先在铁镬下姜和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武火煲沸后,下辣椒叶、鸡蛋和猪瘦肉,滚熟,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三七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每年有一个生长周期。通常,两年以上的三七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有两个生长高峰,46月的营养生长高峰和810月的生殖高峰。三七种子的发芽温度为1030,最佳温度为20,种子的休眠期为45d60d,种苗在休眠过程中需要经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才会萌发,而且对光的反应非常敏感;传统认为需要自然光照30%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故三七荫棚有“三成透光,七成蔽荫”之说;据最新研究表明,最适宜的三七棚透光度为8%12%,超过17%三七的生长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三七从播种到收获,要经3年以上的时间;一年生三七的根通常用做种苗,从第二年的植株起便能开花结实,一般7月现蕾,8月开花,9月结实,10至11月果实分批成熟。通过栽培实践,了解到三七生长过程中,宜接受漫射光而切忌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 三七是典型的阴生植物,这种生态习性与三七本身的组织构造特征相一致。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七农,对三七生长发育期适宜的光照条件,大致为三成透光七成遮阴,在具体做法中又根据三七株龄及不同生育期中透光的需求而有所区别。根据一年中的气候状况及生育期特点,通过调整天棚上荫蔽物的疏密程度,调节园内的透光度。例如在5月上旬,正值各类三七苗的生长初期,此时年降水量偏少,太阳辐射光较强,且日照时数长 ,为维护这一阶段三七苗的正常生长,应适当加大荫蔽度,棚内的透光度约为25-30%。进入雨季后,由于云量增多,大气湿度增大,日照时数比春季减少,总辐射也较低,而三七正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时宜减少荫蔽,加大园内的光照,透光度可增加到40%,具体控制园内荫蔽度的多少,需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种植栽培 1、选地、整地:宜选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土或砂壤土。农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块选好,要休闲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风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铺草烧土或每亩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最后一次翻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5000千克,饼肥50千克,整平耕细,作畦,畦向南,畦宽1.2-1.5米,畦间距50150厘米,畦长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厘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拦挡,以防畦士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1)选种种子处理:每年10-11月,选34年生植株所结的饱荫成熟变红果实,摘下,放人竹筛,搓去果皮,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65代森锌4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三七种子干燥后易丧失生命力,因此,应随采随播或采用层积处理保存。 (2)播种:用工具划印行,以行株距6厘米5厘米进行点播,然后均匀撒一层混合肥(以腐熟农家肥或与其它肥料混台),畦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持畦面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每亩用种7万-10万粒,折合果实1012千克。 如播种浇水后采取覆盖银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显的增产和良好的保水节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天气干旱时,应经常浇水,雨后及时排去积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齐后进行,后2次分别在5月、7月进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度变化加以调节。三七育苗一年后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边起苗、边选苗、边移栽。起根时,严防损伤根条和芽胞。选苗时要剔除病、伤、弱苗,并分级栽培。三七苗根据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级:千条根重2千克以上的为一级;千条根重1.52千克的为二级;1.5千克以下的为三级。移栽行株距:一、二级为18厘米1518厘米;三级的为15厘米15厘米。种苗在栽前要进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锌浸蘸根部,浸蘸后立即捞出晾干并及时栽种。 3、田间管理 (1)除草和培土:三七为浅根植物,根系多分布于15厘米的地表层,因此不宜中耕,以免伤及根系。幼苗出土后,畦面杂草应及时除去,在除草的同时,如发现根茎及根部露出地面时应进行培土。 (2)淋水、排水:在干旱季节,要经常淋水保持畦面湿润,淋水时应喷洒,不能泼淋,否则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别是大雨过后,要及时除去积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发生。 (3)搭棚与调节透光度:三七喜阴,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栅高1.51.8米,棚四周搭设边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预制行条作棚柱,栅顶拉铁丝作横梁,再用竹子编织成方格,铺设棚顶盖。棚透光多少,对三七生长发育有密切影响。透光过少,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少;透光过足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一般应掌握“前稀、中密、后稀”的原则,即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为4550,秋季气温转凉,透光度逐渐扩大为5060。 (4)追肥: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则。一般幼苗萌动出土后,撒施2-3次草木灰,每亩用50100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4-5月施1次混台有机肥(厩肥、草木灰2:1),每亩用2000千克,留种地块加施过磷酸钙15千克,以促进果实饱满。冬季清园后,每亩再施混合肥2 000-3 000千克。 (5)打薹:为防止养分的无谓消耗,集中供应地下根部生长,于7月出现花薹时,摘除全部花薹,可提高三七产量。打薹应选晴天进行。 赞同25| 评论(1) 其他答案 共3条 2011-3-19 22:47 只爱穿ONLY | 七级 田七种植经验介绍如下: 1.整地育苗: 育苗地应选择南向不挡风的坡地,最好是砂质土或腐殖质丰富的带钙质轻粘土,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整地要细,耕深20厘米以上。起畦,畦高2327厘米,宽1.21.3米。种子采用点播,粒距2厘米4厘米。播后盖一层薄软草或松散牛栏粪。 2.移苗种植: 田七苗1年后可移植,育苗地盖上2米高的天棚,棚顶和四周盖一层草,透光度50。移植宜在“大雪”至“冬至”期间进行,当天起苗当天种下。株行距18厘米15厘米或21厘米18厘米,温度高的地方不宜过密。种植前施足基肥(牛粪、化肥、草木灰等混合堆沤腐熟)。化肥以磷肥为主,不能多施氮肥,否则易得烂根病。 3.管理方法: 根据田七生长状况和气候调节天棚。天棚过厚易得立枯病。要及时除草。施肥以多次少量为宜,以草木灰、牛粪为主。加强防治病虫害,每亩每次施4050公斤草木灰混合5公斤石灰粉,每隔4天施1次,施3次后即可喷1300倍波尔多液,每隔7天喷1次,对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烂根病都很有效果。若发现蚜虫、蚧壳虫,则用乐果1000倍液喷施防治。提问者认可 | 赞同13| 评论 2010-9-14 23:53 watsforever | 二级 这个 、你要来我们中国三七之乡文山 、自己看了赞同0| 评论 2010-10-12 17:26 笨猫不笨2010 | 五级 1、选地、整地:宜选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土或砂壤土。农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块选好,要休闲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风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铺草烧土或每亩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最后一次翻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5000千克,饼肥50千克,整平耕细,作畦,畦向南,畦宽1.2-1.5米,畦间距50150厘米,畦长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厘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拦挡,以防畦士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1)选种种子处理:每年10-11月,选34年生植株所结的饱荫成熟变红果实,摘下,放人竹筛,搓去果皮,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65代森锌4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三七种子干燥后易丧失生命力,因此,应随采随播或采用层积处理保存。 (2)播种:用工具划印行,以行株距6厘米5厘米进行点播,然后均匀撒一层混合肥(以腐熟农家肥或与其它肥料混台),畦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持畦面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每亩用种7万-10万粒,折合果实1012千克。 如播种浇水后采取覆盖银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显的增产和良好的保水节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天气干旱时,应经常浇水,雨后及时排去积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齐后进行,后2次分别在5月、7月进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度变化加以调节。三七育苗一年后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边起苗、边选苗、边移栽。起根时,严防损伤根条和芽胞。选苗时要剔除病、伤、弱苗,并分级栽培。三七苗根据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级:千条根重2千克以上的为一级;千条根重1.52千克的为二级;1.5千克以下的为三级。移栽行株距:一、二级为18厘米1518厘米;三级的为15厘米15厘米。种苗在栽前要进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锌浸蘸根部,浸蘸后立即捞出晾干并及时栽种。 3、田间管理 (1)除草和培土:三七为浅根植物,根系多分布于15厘米的地表层,因此不宜中耕,以免伤及根系。幼苗出土后,畦面杂草应及时除去,在除草的同时,如发现根茎及根部露出地面时应进行培土。 (2)淋水、排水:在干旱季节,要经常淋水保持畦面湿润,淋水时应喷洒,不能泼淋,否则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别是大雨过后,要及时除去积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发生。 (3)搭棚与调节透光度:三七喜阴,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栅高1.51.8米,棚四周搭设边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预制行条作棚柱,栅顶拉铁丝作横梁,再用竹子编织成方格,铺设棚顶盖。棚透光多少,对三七生长发育有密切影响。透光过少,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少;透光过足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一般应掌握“前稀、中密、后稀”的原则,即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为4550,秋季气温转凉,透光度逐渐扩大为5060。 (4)追肥: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则。一般幼苗萌动出土后,撒施2-3次草木灰,每亩用50100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4-5月施1次混台有机肥(厩肥、草木灰2:1),每亩用2000千克,留种地块加施过磷酸钙15千克,以促进果实饱满。冬季清园后,每亩再施混合肥2 000-3 000千克。 (5)打薹:为防止养分的无谓消耗,集中供应地下根部生长,于7月出现花薹时,摘除全部花薹,可提高三七产量。打薹应选晴天进行。 田七又名滇七,属五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用途广泛的名贵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和滋补的功效。它适宜在海拔10001500米、平均温度20的山区种植。种植田七是山区致富的一条途径。现将信宜市一田七专业户的种植经验介绍如下: 1.整地育苗:育苗地应选择南向不挡风的坡地,最好是砂质土或腐殖质丰富的带钙质轻粘土,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整地要细,耕深20厘米以上。起畦,畦高2327厘米,宽1.21.3米。种子采用点播,粒距2厘米4厘米。播后盖一层薄软草或松散牛栏粪。 2.移苗种植:田七苗1年后可移植,育苗地盖上2米高的天棚,棚顶和四周盖一层草,透光度50。移植宜在“大雪”至“冬至”期间进行,当天起苗当天种下。株行距18厘米15厘米或21厘米18厘米,温度高的地方不宜过密。种植前施足基肥(牛粪、化肥、草木灰等混合堆沤腐熟)。化肥以磷肥为主,不能多施氮肥,否则易得烂根病。 3.管理方法:根据田七生长状况和气候调节天棚。天棚过厚易得立枯病。要及时除草。施肥以多次少量为宜,以草木灰、牛粪为主。加强防治病虫害,每亩每次施4050公斤草木灰混合5公斤石灰粉,每隔4天施1次,施3次后即可喷1300倍波尔多液,每隔7天喷1次,对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烂根病都很有效果。若发现蚜虫、蚧壳虫,则用乐果1000倍液喷施防治。 4.收获加工:一般34年后可收获,57年收获质量最好。每年1011月,仁籽成熟后,可挖田七。剪去羊肠及须根,晒23天后用木板边晒边搓,搓至坚实为止。如遇雨天可用草木灰微火烤,火力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空心,火温40为宜,边烤边搓,使其表面光滑,搓至牙咬不动为止 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七别名三七,田三七、参七、参三七、山漆、金不换、滇七等,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其性平,味甘。功能行瘀止血,消肿止痛。种植中药材三七,既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又利于农民增加收入。一、栽培技术1整地施基肥。选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前茬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茄科为前作。多次翻耕20厘米左右,使土壤风化。最后一次耕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饼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整平耙细,作畦宽12米15米,高30-40厘米,畦间距50-150厘米,畦面呈瓦背形。2选种播种,育苗移栽(1)选种及种子处理。每年1011月,选34年生所结饱满、无病虫害、成熟变红果实,摘下放入竹筛,搓去果皮,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三七种子干燥后易丧失生命力,因此应随采随播,或采用层积处理保存。(2)播种。行株距6厘米5厘米,开浅沟点播,覆土,畦面上盖一层稻草等物,以保持畦面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每667平方米用种7万-10万粒,折合果实10公斤12公斤。播种浇水后,如覆盖银灰色地膜,可起到保水节肥,增产的效果。(3)苗期管理。天气干旱时,应经常浇水,雨后及时疏沟排积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钾肥为主,通常追施3次,分别在3月、5月、7月进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强度变化加以调节。(4)移栽。育苗一年后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完成。要求边起苗,边选苗,边移栽。起苗时,严防损伤根条和芽苞。选苗时要剔除病、伤、弱苗,并分级栽培。三七苗根据大小和重量分3级,1000条根重2公斤以上的为1级;15公斤-2公斤为2级;15公斤以下的为3级。移栽行株距15厘米15厘米。3田间管理(1)除草和培土。三七为浅根作物,根系多分布于15厘米的地表层,因此不宜中耕,以免伤及根系。幼苗出土后,畦面杂草应及时除去,在除草的同时,如发现根茎及根部露出地而时应进行培土。(2)淋水排水。在干旱季节,要经常淋水,保持畦面湿润,淋水时应喷洒,不能泼淋,否则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别是大雨过后,要及时疏沟,排除积水,防止沤根。(3)搭棚与调节透光度。三七喜阴,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棚高15米18米,棚四周搭设边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预制件作棚柱,棚顶拉铁丝作横梁,再用竹子等编织成方格,铺设棚顶盖,棚透光多少,对三七生长发育有密切影响。透光过少,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少;透光过多,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应掌握“前稀、中密、后稀”的原则,即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为4550,秋季气温转凉,透光度逐渐扩大为5060。(4)追肥。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则,幼苗萌动出土后,撒施2-3次草木灰,每次每667平方米用50公斤100公斤,以促幼苗生长健壮。56月份,每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25公斤30公斤。冬季清园后,每667平方米施土杂肥2500公斤3000公斤。(5)摘薹。为使养分集中供应地下根部生长,于7月出现花薹时,选晴天无露水时将花薹全部摘掉。(6)病虫防治。立枯病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2克露600倍液,或58%瑞毒鳃锌800倍防治。疫病用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喷治。蚜虫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15灭蚜灵2000倍液喷杀。红蜘蛛用5卡死克2000倍液,或95螨即死3000倍液,或10浏阳霉素1000倍液喷雾。二、采收加工1采收。般种植3年以上即可收获,在7-8月开花前收获的称“春七”,质量较好。若7月摘去花薹,到10月收挖更好,称“秋七”。12月至翌年1月结籽成熟采种后收获的质量较差,称“冬七”。收获前1周,在离地面10厘米离处剪去茎秆,挖出全根。2加工。收获后,洗净泥土,剪去芦头(羊肠头)、支根和须根,剩下部分称“头子”。将“头子”暴晒1天,进行第一次揉搓,使其紧实,直到全干,即为“毛货”。将“毛货”置麻袋中加粗糠或稻谷往返冲撞,使外表呈棕黑色光亮即为成品。也可待块根稍软时,将其置人铁筒或木箱中回转摩擦,使表皮光滑发亮。每次转30分钟,拿出再烘或晒,反复35次,即成商品。如遇阴雨,可在50以下烘干。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向您推荐 国内国际田七 栽培 采收 加工田七栽培采收与加工田七又名三七,以根,根状茎入药,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一、生长环境:田七喜温暖,怕严寒酷热,喜潮湿,怕积水。夏季温度不超过38度,冬季零下10度均可种植,18至25度适宜生长。田七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和油砂土生长最好:黄泥、棕色次之,低洼地不宜种植,忌连作,不能在前作物为茄科植物如荞麦、蔬菜等地种植。 二、栽培技术:田七应于11月至二月份,果实成熟时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种籽。边红边采、去掉果皮。清洗干净:随采随播,如不能及时播种,可将种籽放入筛中,放阴凉通风处保存,如外运,可去掉果皮,拌入2倍湿砂,贮于水箱中就可上车;如自留种可在整好的地上开厢;长可根据地形而定。厢宽80至85厘米,高20至25厘米,厢面呈瓦背形,厢开好后按行距6.5厘米,株距5.7至6厘米开穴点播,覆土以盖没种籽为准,眷播1个月后出苗。3月后就可定植,按播种方法开厢,开好厢后就可移栽。注意:取苗时不能伤根。移栽时,在整好的厢上横向开槽、底平、深2厘米,宽以能放下田七根即可,芽苞向坡下,尾转坡上,行株距13至17厘米。也可以双株移栽,边栽边盖肥土,以覆芽苞为宜,厚约3.5厘米,再盖草,以不见土为宜。 6月后,揭掉盖草,清除杂物,见草就除。田七是浅耕作物,一般不中耕,但每次下雨或湿度过大时,要破松土皮,增大土壤通透性。并注意多施肥,应适量多次。展叶时施第一次,每亩200至250公斤腐熟肥料,半月后再施一次,5至8月每月追施清粪水200公斤,9至10月要施一次盖芽肥,护芽促长。除此之外,应做到园内无积水,园外水畅通,为减少养料消耗,提高根茎产量,不留种的植株,在七月份出现花苔时,要选择晴天摘掉,摘苔后两天内无雨为好。 三、病虫害防治: 1、立枯病:在4至5月低温多雨和7至8月高温干旱时易发生,开始时叶柄基部出现渍条状斑,严重时变暗褐色萎缩到苗。防治方法:播种前用亩用1公斤氯硝基苯处理土壤;播种前将种籽用111100倍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发病初期用五氯硝基苯200倍液浇灌病区。 2、根据腐病:又名“鸡尿烂”是田七后期的毁灭性病害。发病时根茎腐烂,带有臭味,防治方法,移栽时选无病子条、雨季及时排水,及时去除病株,并用多苗灵1000倍液浇灌病区。 四、采收:移栽后二年就可以采收,采挖时间应在10月后至萌芽前,但在田七抽苔前收获的春七质量最好。 五、加工:将采收的田七去掉茎叶,洗净泥土。剪去芦头(羊肠头)支根和须根,余下的称为头子,将头子暴晒一天,进行第一次揉搓,用力要轻,以免破皮,反复日晒、揉搓,用力要轻,以免破皮,直至全干,既为毛货,再将毛货置袋中加入稻谷,往返冲撞,使外表呈棕黑色,并有光亮。即为成品,将剪下的芦头、支根,须根分别洒干,商品称剪品、筋条和田七根。遇到天阴,可将其分别烤干,一起出售。可增加经济收入田七又称三七,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枝分三枝,为七片,故称为“三七”。跟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所以也叫人参三七。藤三七藤三七又名落葵薯、川七。为落葵科多年生蔓性植物。原产巴西,我国江西、云南、四川、台湾等地早有种植,商品嫩稍称为金丝菜、叶称三七叶。其鲜叶可制作多种菜肴,可炒、凉拌、做汤等,珠芽和块茎也可烹调成多种药膳菜。珠芽洗净后可炖肉、炖鸡,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块根于冬春季间隔挖掘、去杂、洗净、切片后可炒鸡蛋,也可切厚片炖肉、炖鸡作滋补保健食物。此种蔬菜是“药食同源”,易栽培,除土壤栽培外,可作水培、盆栽、绿篱栽培,是值得广为开发的保健蔬菜。藤三七为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茎圆形,嫩茎绿色,老熟茎变成棕褐色,叶互生,肉质肥厚,叶片心脏形,光滑无毛,有短柄。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Va和V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藤三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尤以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每100克成长叶片含蛋白质1.85克、脂肪0.17克、总酸0.10克、粗纤维0.41克、干物质5.2克、还原糖0.44克、维生素C6.9毫克、氨基酸总量1.64克、铁1.05毫克、钙158.87毫克、锌0.56毫克。藤三七具有滋补、壮腰健膝、消肿散瘀及活血等功效,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藤三七一次种植,多年收获,通常以采收嫩梢或成长叶片为产品。嫩梢产品通常在茎蔓伸长到一定程度时摘取(嫩梢长1215cm);叶片产品则是采摘厚大、成熟、无病虫的叶片。适时采收能促进叶片增大、增厚,是提高产量与品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便于田间管理。一般藤三七定植后30多天即可随时采收。2个月后进入盛产期,平均每株每月可采摘叶片300400个,采收期约6个月。大面积栽培时清晨采摘为好,较耐贮运。鲜叶片采收后用保鲜膜包裹,存于5的温度下,能保存710天。藤三七如果栽培管理得当,四季均可采收,每亩年产量可达30004000kg。种苗每株6元,10株起邮;50株200元,100株300元。藤三七块茎2009-04-20 20:31:09|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今天把去年的藤三七翻盆,这是收获的块茎,有一大把,给弟弟了一些让他去种。我还是扩大规模,分种在木箱里。又载了一大盆,希望能长成盆景。 藤三七以叶片、珠芽、块茎、嫩梢供食用,质滑嫩,多汁,纤维少,但主要以成长叶片供食用。 藤三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等,尤以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每100克成长叶含蛋白质1.85克、脂肪0.17克、总酸0.10克、粗纤维0.41克、干物质5.2克、还原糖0.44克、维生素C6.9毫克、氨基酸总量1.64克、铁1.05毫克、钙158.87毫克、锌0.56毫克。藤三七具有滋补、壮腰健膝、消肿散淤及活血等功效,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我家的藤三七所属分类: 中草药 中药 藤三七藤三七,是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又称洋落葵,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Va和V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是一种天然的绿色保健兼药用食品,值得大力推广、种植及食用。 藤三七-生活习性 三七较性喜湿润,耐旱,耐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根系分布较浅,多分布在10厘米以内的土层。根系好气性较强,在茎蔓分枝处易发生气生根,因此,以选择通气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为宜。藤三七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7-25,在华南地区可终年生长,其耐寒能力较强,能忍耐0以上的低温,但霜冻会受害,在-2以下的气温地上部分会冻死,但翌年地下部块茎或珠芽可萌发出新株。在35以上的高温下,病害严重,生长不良。在炎热的夏季,藤三七生长缓慢,叶片小,产量低,品质差。生产实践表明,在水源充足、有遮光的条件下,植株能顺利越夏。藤三七对光照要求较弱,耐阴,在遮光率为45左右的遮阴棚中生长良好。藤三七-营养成份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尤以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每100克成长叶片含蛋白质1.85克、脂肪0.17克、总酸0.10克、粗纤维0.41克、干物质5.2克、还原糖0.44克、维生素C6.9毫克、氨基酸总量1.64克、铁1.05毫克、钙158.87毫克、锌0.56毫克。藤三七具有滋补、壮腰健膝、消肿散瘀及活血等功效,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 繁殖方法藤三七繁殖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茎蔓扦插法和珠芽繁殖法(于成长植株的叶腋摘取珠芽或茎基部的珠芽团,如用珠芽团则需剥离成单个珠芽,直接种于本圃,或利用育苗盆育苗,约3周左右,即成苗), 藤三七-健康食谱 蒜茸藤三七材料:藤三七100克、枸杞20克、嫩姜30克、麻油、米酒、盐、味精各适量。做法:1.藤三七去梗洗净,枸杞略洗、嫩姜切细丝。2.麻油入锅中火烧热,爆香嫩姜丝、枸杞,加入藤三七及酒、盐,盖锅焖30秒味精拌匀起锅。打一颗蛋,需打散,加入拌匀,会使整个口感滑嫩顺口。麻油藤三七爆腰花材料:腰子1个、姜2块、藤三七叶2两、枸杞半匙。调味料:麻油2大匙、米酒4两、盐少许糖少许、淀粉1匙。做法:1.藤三七叶放入滚水中略烫一下,捞出后放入冷水中泡凉备用。2.姜切薄片,腰子片开切去内部血管部分,表面切花刀再改刀切成斜片,放入容器中加入1匙干淀粉,起油锅将油烧热,放入腰花过油10秒后捞出沥干。3.原锅油倒掉,放入麻油爆香姜片,再加入米酒、盐、糖略炒一下。4.再将泡软的枸杞、藤三七叶、腰花一同倒入锅中,以少许淀粉水芶芡炒匀即可。 藤三七藤三七煎蛋材料:新鲜鸡蛋3个,藤三七3两(150克),麻油2大匙调味料:味精,盐做法:1.藤三七洗净切碎备用。2.将新鲜鸡蛋打入碗中,伴入少量的水,再将切碎的藤三七放入均匀搅拌。3.起锅入麻油,将前述混合之蛋液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色为止。另为了去掉草腥味,放麻油、姜、米酒。先将藤三七七用热水烫,可除去特有的苦涩味。藤三七久炒会变藤三七一般采用扦插繁殖。从植株上选取健壮的枝条,取长约15厘米、带6-8片叶的枝条,剪去基部叶片,插于沙床中。扦插株行距4-10厘米,保持沙床湿润,20天左右可长根供定植用。全年均可扦插,以春、秋两季易生根。夏天应选择阴凉地段作苗床或加盖遮阳网降温,冬天则应选择避风温暖处或加薄膜小拱棚保温。除扦插繁殖外,还可采用老熟珠芽或地下块茎进行繁殖。按4-10厘米的株行距将珠芽或地下块茎埋于沙床中,保持湿润,30天左右便可成苗。(2)定植藤三七不择土壤,均能生长,但以在水分充足、施足腐熟有机肥的壤土中生长最好。通常采用高畦种植,畦宽140厘米,双行植,行距70厘米,株距30-50厘米,亩植2000-2800株。(3)田间管理当苗高30厘米时应及时搭架供攀援,并要及时摘心促使侧枝萌发。夏季露地栽培时,宜采用遮阳网遮阴,以抑制花芽分化,使植株继续进行营养生长,增加产量。藤三七生长量大,蒸发量大,需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才能使叶片肥大。干旱时需早晚淋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藤三七生长期长达1年,应在定植前施足基肥,如猪粪、鸡粪、花生麸或鸡鸭毛等。进入采收期后,视生长情况追施复合肥或尿素,一般隔半个月每亩施尿素7-10千克。(4)适时采收藤三七通常以采收嫩梢或叶片为主。嫩梢通常在茎蔓生长到12-15厘米时摘取;叶片应选择厚大的进行采摘。适时采收能促进叶片增大、增厚,能提高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同时也便于田间管理,藤三七田间管理得当,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年亩产叶和)其他说明:藤三七可以补血、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都有很好的效果: 品名:藤三七营养价值:藤三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尤以胡萝卜素含量高。藤三七具有滋补、壮腰健膝、消肿散瘀及活血等功效,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食物搭配:用麻油和藤三七搭腰花爆炒;另外藤三七煎蛋也非常不错哦。推荐做法:第一种:炒藤三七材料:藤三七100克、枸杞20克、嫩姜30克、麻油、米酒、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藤三七去梗洗净,枸杞略洗、嫩姜切细丝。 2、麻油入锅中火烧热,爆香嫩姜丝、枸杞,加入藤三七及酒、盐,盖锅焖30秒味精拌匀起锅。 打一颗蛋,需打散,加入拌匀,会使整个口感滑嫩顺口. 第二种:麻油藤三七爆腰花 材料:腰子1个姜2块 藤三七叶2两 枸杞半匙 调味料:麻油2大匙米酒4两 盐少许糖少许 淀粉1匙 做法: 1.藤三七叶放入滚水中略烫一下,捞出后放入冷水中泡凉备用 2.姜切薄片,腰子片开切去内部血管部分,表面切花刀再改刀切成斜片,放入容器中加入1匙干淀粉,起油锅将油烧热,放入腰花过油10秒后捞出沥干 3.原锅油倒掉,放入麻油爆香姜片,再加入米酒、盐、糖略炒一下 4.再将泡软的枸杞、藤三七叶、腰花一同倒入锅中,以少许淀粉水芶芡炒匀即可 第三种:藤三七煎蛋 材 料:新鲜鸡蛋3个,藤三七3两(150克),麻油2大匙 调味料:味精,盐 做 法: 1.藤三七洗净切碎备用。 2.将新鲜鸡蛋打入碗中,伴入少量的水,再将切碎的藤三七放入均匀搅拌。 3.起锅入麻油,将前述混合之蛋液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色为止。 另为了去掉草腥味,放麻油、姜、米酒!先将川三七用热水烫,可除去特有的苦涩味。藤三七久炒会变色不绿。=叶子桃形的三七怎么吃呀?已过期 标签:叶子桃形 余大兴安岭 2010-05-08 12:13 收藏 推荐答案 叶子其形状为桃形的三七叫藤三七。别名:藤子三七、 洋落葵,土川七(台湾),小年药,土三七,马德拉藤,金钱珠、中枝莲、 田三七等。以叶片、嫩梢、株芽和地下块茎作菜用。具有滋补壮腰膝、活血及消肿化淤的作用。 味微苦,性温。有活血补血之功能,可用于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主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内服:煎汤,3060g;或用鸡或瘦肉炖服。外用:适量,捣敷。 藤三七粗纤维含量较高。磷、钙、镁、铁等矿物质含量较高,干物质粗蛋白的含量在26%以上。含有17种氨基酸,从蛋白质角度来讲,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藤三七中镍的含量也较高,食用对补充矿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较好作用。此外,还具有高钾低钠特点,而高钾低钠饮餐具有降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适宜作汤、火锅或炒食。 炒川七 材料:川七100克、枸杞20克、嫩姜30克、麻油、米酒、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川七去梗洗净,枸杞略洗、嫩姜切细丝。 2、麻油入锅中火烧热,爆香嫩姜丝、枸杞,加入川七及酒、盐,盖锅焖30秒 味精拌匀起锅。 打一颗蛋,需打散,加入拌匀,会使整个口感滑嫩顺口. 麻油川七爆腰花 材料:腰子1个 姜2块 川七叶2两 枸杞半匙 调味料:麻油2大匙 米酒4两 盐少许糖少许 淀粉1匙 做法: 1.川七叶放入滚水中略烫一下,捞出后放入冷水中泡凉备用 2.姜切薄片,腰子片开切去内部血管部分,表面切花刀再改刀切成斜片,放入容器中加入1匙干淀粉,起油锅将油烧热,放入腰花过油10秒后捞出沥干 3.原锅油倒掉,放入麻油爆香姜片,再加入米酒、盐、糖略炒一下 4.再将泡软的枸杞、川七叶、腰花一同倒入锅中,以少许淀粉水芶芡炒匀即可 藤三七煎蛋 材料:新鲜鸡蛋3个,藤三七3两(150克),麻油2大匙 调味料:味精,盐 做法: 1.藤三七洗净切碎备用。 2.将新鲜鸡蛋打入碗中,伴入少量的水,再将切碎的藤三七放入均匀搅拌。 3.起锅入麻油,将前述混合之蛋液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色为止。 另为了去掉草腥味,放麻油、姜、米酒!先将川三七用热水烫,可除去特有的苦涩味。川七久炒会变色不绿。 源自网址: /view/960092.htm?fr=ala0_1藤三七藤三七开放分类:中药植物药编辑词条分享 新知社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网易微博 开心001 天涯 飞信空间 MSN 移动说客 藤三七,是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又称洋落葵,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Va和V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是一种天然的绿色保健兼药用食品,值得大力推广、种植及食用。编辑摘要 目录1 形态特征 2 生活习性 3 营养成份 4 化学成份 5 常用配方 1 形态特征 2 生活习性 3 营养成份 4 化学成份 5 常用配方 6 栽培要点 7 健康食谱 8 性状鉴别 9 种植视频 10 参考文献 藤三七 -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植株基部簇生肉质根茎,常隆起裸露地面,根茎及其分枝具顶芽和螺旋状着生的侧芽,芽具肉质鳞片。老茎灰褐色,皮孔外突,幼茎带红紫色,具纵线棱,腋生大小不等的肉质珠芽,形状不一,单个或成簇,具 藤三七顶芽和侧芽,芽具肉质鳞片,可长枝着叶,形成花序或单花。叶互生,具柄;叶片肉质,心形、宽卵形至卵圆形,长4-8cm,宽4-9cm,先端凸尖,稍圆形或微凹,基部心形、楔形或圆形,全缘,平滑而带紫红,间见叶面扭曲而呈波状,主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单一或疏生2-4个分枝,花序轴长10-30cm,花数十朵至200余朵;花梗长2-4mm,基都有一披针形、先端锐尖的苞叶;花基合生呈杯状的苞片2,其上有与其交互对生的宽卵形或椭圆形小苞片2枚,较花被片短;花被片卵形或椭圆形,长约3mm,宽约2mm,白色;雄蕊比花被长,花丝基部宽而略联合,在蕾中时外折;子房近球形,上位,花柱上部3裂,柱头乳头状。花芳香,开后变黑褐色,久不脱落。花虽两性,但通常不孕。果未见。花期6、7月起可开放半年。 藤三七 - 生活习性藤三七藤三七较性喜湿润,耐旱,耐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根系分布较浅,多分布在10厘米以内的土层。根系好气性较强,在茎蔓分枝处易发生气生根,因此,以选择通气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为宜。藤三七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7-25,在华南地区可终年生长,其耐寒能力较强,能忍耐0以上的低温,但霜冻会受害,在-2以下的气温地上部分会冻死,但翌年地下部块茎或珠芽可萌发出新株。在35以上的高温下,病害严重,生长不良。在炎热的夏季,藤三七生长缓慢,叶片小,产量低,品质差。生产实践表明,在水源充足、有遮光的条件下,植株能顺利越夏。藤三七对光照要求较弱,耐阴,在遮光率为45左右的遮阴棚中生长良好。 藤三七 - 营养成份藤三七藤三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尤以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每100克成长叶片含蛋白质1.85克、脂肪0.17克、总酸0.10克、粗纤维0.41克、干物质5.2克、还原糖0.44克、维生素C6.9毫克、氨基酸总量1.64克、铁1.05毫克、钙158.87毫克、锌0.56毫克。藤三七具有滋补、壮腰健膝、消肿散瘀及活血等功效,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藤三七 - 化学成份地下部分含拉里亚苷元(larreagenin),3-羟基-30-去甲-12,19-齐墩果二烯-28-酸(3p-hydroxy-30-noroleana-12,19-dien-28-oicacid),3-羟基-30-去甲-12,19-齐墩果二烯-28-酸乙酯(ethyl-3-hydroxy-30-noroleana-12,19-dien-28-oate),熊果酸(ursolicacid),3-羟基-12-齐墩果烯-28,29-二酸-28-乙酯(3-hydroxyolean-12-ene-28,29-dioicacid-28-ethylester),3-羟基-30-去甲-12,18-齐墩果二烯-29-酸乙酯(ethyl-3-hydroxy-30-noroleana-12,18-dien-29-oate)。藤三七 - 常用配方治跌打扭伤:藤三七、鱼子兰、土牛膝、马菌香。捣敷患部。藤三七 - 栽培要点藤三七在春、秋、冬三季都可以栽培,保护地露地均可以种植,以春、秋两季栽培长势最好。藤三七是蔓生蔬菜,以采摘嫩梢和叶片食用。以采摘叶片为主的,最好采用搭架或吊蔓栽培的方法,也可采用地爬栽培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法律讲解课件
- 疼痛药物不良反应
- 陶艺教学讲解课件
- 糖尿病药品调研报告
- 三级医院不良事件评审管理细则
- 鹊桥仙古诗词讲解
- 细胞科学综合研究
- 新生儿益生菌应用要点
- 神经中枢系统药物
- 蒲公英科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题卷及答案
- 二零二五版地质灾害监测与测量合同范本3篇
- 医院防汛应急演练方案及流程安排
- 2025版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解读质量管理标准
- 食品微生物学绪论(精美课件)
-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浙江省统一用表
- 舆情应急处理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
- 新媒体运营规范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