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 不同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doc_第1页
实验6 不同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doc_第2页
实验6 不同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6 不同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xxx(浙江中医药大学20xx级xxxxxxxxxxx,20xxxxxxx)摘要:目的 掌握记录和测量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以及验证家兔动脉血压的体液调节(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与神经调节(迷走神经及主动脉神经)的存在。方法 运用动脉插管的方法,分别静脉注射NE和Ach、改变颈动脉窦血流量、电刺激迷走神经和主动脉神经的中枢端及外周端,并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RM6240记录家兔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静脉注射Ach、突然松开右颈总动脉、刺激完整主动脉神经及其中枢端、刺激完整迷走神经及其外周端均能降低血压。静脉注射NE、突然夹闭右颈总动脉均能使升高血压。刺激主动脉神经外周端及迷走神经中枢端,血压变化不明显。结论 动脉血压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心血管反射中,主动脉神经是传入神经,迷走神经是传出神经。在压力感受器反射中,颈动脉窦通过感受其机械牵张力起调节血压的作用。NE和Ach通过和胞膜受体结合分别升高和降低血压。关键词 动脉血压;动脉插管;Ach;NE;颈动脉窦;迷走神经;主动脉神经1.材料和方法11.1实验材料:家兔;1.2实验仪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铁架台,血压换能器,电刺激连线;兔手术台,体重秤,照明灯;手术剪,眼科剪,止血钳,镊子,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输液装置,丝线,纱布; 1.3实验药品和试剂:20%氨基甲酸乙酯,1000 U/mL肝素,0.1g/L去甲肾上腺素,0.01g/L乙酰胆碱,生理盐水;1.4实验装置与连接: 1.4.1将压力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架上,使换能器的位置尽量与实验动物的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换能器输入至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一通道。 1.4.2压力换能器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相连。三通管的一个接头将与动脉插管相连。在将动脉插管插入左颈总动脉前,先用盛有肝素的注射器与三通管另一接头相连,旋动三通管上的开关,使动脉插管与注射器相通,推动注射器,排空动脉插管中的气体,使动脉插管内充满肝素溶液,然后关闭三通管。1.5 手术准备: 1.5.1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按5ml/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放置于兔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1.5.2 用手术剪剪去颈部皮肤被毛并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神经鞘,用玻璃分针仔细分离右侧主动脉神经和迷走神经,穿细线备用,用玻璃分针分离两侧颈总动脉,各穿一线备用。1.5.3 动脉插管:在左颈总动脉中枢端结扎,外周端用动脉夹夹住,并在动脉下端预先穿以细线备用。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处动脉壁上剪一“V”字型切口,将动脉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颈总动脉内,扎紧固定。打开动脉夹。 1.6实验观察:1.6.1记录正常血压曲线。 1.6.2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家兔耳缘静脉注射0.3ml去甲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1.6.3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家兔按0.1ml/m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0.01g/L乙酰胆碱,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1.6.4用血管夹突然夹闭右侧颈总动脉20s,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1.6.5突然松开右侧颈总动脉的血管夹,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1.6.6 在定时模式下,用3V、5Hz、10s持续时间电刺激右侧主动脉神经,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1.6.7用细线结扎右侧主动脉神经并剪断,分别刺激其外周端及中枢端,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1.6.8在定时模式下,用3V、5Hz、10s持续时间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1.6.9用细线结扎右侧迷走神经并剪断,分别刺激其外周端及中枢端,观察血压变化。2.实验结果静脉注射Ach、突然松开右颈总动脉、刺激完整主动脉神经及其中枢端、刺激完整迷走神经及其外周端均能降低血压。静脉注射NE、突然夹闭右颈总动脉均能使升高血压。刺激主动脉神经外周端及迷走神经中枢端,血压变化不明显。3.讨论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图中,出现了一级波及二级波。一级波又称为心搏波,是由心室舒缩活动所引起的血压波动,心缩时上升,心舒时下降,其频率与心率一致。二级波又称为呼吸波,是由呼吸运动所引起的血压波动,吸气时血压先下降,继而上升;呼气时血压先上升,继而下降,其频率与呼吸频率一致。3.2 去甲肾上腺素能升高动脉血压。注射NE:NE与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使血管强烈收缩,循环系统外周阻力增加;NE与心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和心输出量增加共同造成动脉血压升高。但由于存在压力感受器,故有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率减慢,心缩力降低,从而血压回归正常。3.3 乙酰胆碱能降低动脉血压。静脉注射Ach:Ach与心肌细胞上的M受体结合,导致发生M样效应,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Ach兴奋血管内皮细胞上的M受体,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小。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减小共同造成动脉血压降低。3.1与3.2共同证明了动脉血压体液调节的存在。3.4 颈动脉窦血流量突然减少能升高动脉血压。当突然夹闭右颈总动脉后,通过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血流量突然减少,其机械牵张力降低,颈动脉窦血压下降,颈动脉窦兴奋性受抑制,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延髓孤束核通过延髓内和延髓外中枢机制,使缩血管区加强,心抑制区减弱,从而使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心交感紧张增强,心迷走紧张减弱,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脏活动增强、心率加快及心输出量增多,最终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3.5 颈动脉窦血流量突然增多能降低动脉血压。当突然松开右颈总动脉后,通过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血流量突然增多,其机械牵张力升高,颈动脉窦血压升高,颈动脉窦兴奋性增高,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延髓孤束核通过延髓内和延髓外中枢机制,使缩血管区减弱,心抑制区增强,从而使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心交感紧张减弱,心迷走紧张加强,引起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心脏活动减弱、心率减慢及心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动脉血压降低。3.3与3.4共同证明了动脉血压神经调节(心血管反射)的存在。3.6 主动脉神经是传入神经。实验结果显示,剪断主动脉神经后刺激其外周端,动脉血压无明显改变;而刺激其中枢端,动脉血压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原因是:主动脉神经是传入神经,其兴奋首先传入延髓孤束核,经延髓心血管中枢(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及缩血管中枢)调节,继而兴奋下传于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及交感缩血管纤维,从而使效应器(心脏及血管)作出相应反应,最终影响动脉血压2。在剪断主动脉神经的实验条件下,刺激其外周端,兴奋无以传至中枢,故机体反应不明显,因此动脉血压变化不明显。;而刺激其中枢端,心血管中枢收到主动脉神经兴奋增加的信号,经调节使缩血管区减弱,心抑制区增强,从而使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心交感紧张减弱,心迷走紧张增强,动脉血压下降。3.7 迷走神经是传出神经。实验结果显示,剪断右侧迷走神经后刺激其中枢端,动脉血压无明显改变;而刺激其外周端,动脉血压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原因是:迷走神经是传出神经,在实验条件下,刺激其中枢端,由于传出路径受阻,故动脉血压变化不明显;而刺激其外周端,相当于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多,其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增多。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上的M受体,通过cGMP作用使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增多;对Ca2+的通透性减小,Ca2+内流抑制,从而抑制心脏活动(负性肌力效应),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及心房肌收缩减弱,导致心输出量减少3,故动脉血压降低。4.结论 动脉血压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心血管反射中,主动脉神经是传入神经,迷走神经是传出神经。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