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能演练(二十九)(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西安模拟)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2.“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A.重视商业 B.重视宗教的作用C.重视军事实力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3.“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这一言论( )A.是洋务派对洋务运动所进行的宣传B.批评了顽固派的冥顽不化C.反映了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激烈交锋D.指出了洋务运动的致命局限4.(2012长春模拟)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A.洋文学科的增设B.顽固势力的反对C.社会观念的落后D.大家子弟的谨慎5.(2012威海模拟)下列观点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潮流,顺者昌,逆则亡B.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C.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D.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6.维新思想家谭嗣同认为:“故通商者,相仁之首也,两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也”;“西人商于中国,以其货物仁我,亦欲购我之货物以仁彼也”。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符合的是( )A.主张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C.认为东西通商是平等互利的D.认清了西方国家通商的本质7.“维新变法是一剂假药,因为当时甚至连中国的领土也成了外国民族瓜分的对象,而且中国的经济也崩溃了。”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维新变法是一剂假药”,有名无实B.维新变法不具备成功的条件C.中国被瓜分,完全沦为半殖民地D.清朝的经济因无新经济成分而“崩溃”8.蔡元培先生曾这样指出:“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脑力,都是劳工。所以农是种植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职员、著述家、发明家,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表明蔡元培已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B.这种思想最早有可能产生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C.说明了劳工阶级与知识阶级应携手合作D.对当时新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9.“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自强C.民主与科学D.经世致用10.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11.(2012南昌模拟)20世纪初,中国有学者指出“现实有时是残酷的:人们在做出那样大的奋斗和牺牲以后,换得的竟不是当初所期待的。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下列不属于“沉重的失望”的是( )A.军阀混战日盛一日B.尊孔读经成为潮流C.君主专制愈演愈烈D.政党政治沦为工具12.(2012佛山模拟)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说“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出自礼记礼运篇编者),这几句话确可以代表社会主义底神髓”。这说明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迅速传播,原因之一是( )A.社会主义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主张B.社会主义在苏俄取得胜利 C.社会主义基本思想源自礼记礼运篇D.社会主义主张与礼记礼运篇中的一些主张相似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剿说玄理的虚无之论,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他主张以“修己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魏长宝顾炎武与乾嘉学派材料二 考证学在清代中叶达到了顶峰,清代学者对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重新作了评估和整理,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勤勉尽心的解释者和整理者,但不是创造性的建设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第6版材料三 王国维在提到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时,就精辟地概括说:“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不过,从根本上说,他们体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追求。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四 泰西自十五世纪文学复兴以后,学者犹不免涉于诡辩,陷于空想。自倍根(注:弗兰西斯培根)兴而始一矫之。有明末叶,正中国之诡辩空想之时代也。及时之亡,顾、黄、王、颜、刘诸子,倡实践实用之学。得其大者,(乾嘉)诸君,同时蔚起,各明其一体。其时代与倍根同,其学统组织之变更,亦颇相类。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材料五 李鸿章说:“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中国日弱,外人日骄,此岂一人一事之咎!过此以往,能自强者尽可能自立,若不自强则事不可知。”他希望“士大夫留心经世者皆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庶几学者众而有一二杰出,足以强国而赡军”。苑书义李鸿章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清中叶、鸦片战争前后三个阶段的学术思想发展的特征,它们在思想发展上面临的共同阻力是什么?(4分)(2)材料三中“新的学术追求”具体含义指什么?简述其背景。(4分)(3)梁启超曾总结清朝中期的学术发展,誉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据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对梁的观点进行点评。(6分)(4)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材料五,说明19世纪中期以来李鸿章的思想认识有哪些新发展?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影响是什么?(6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主人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8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6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中外签约后,“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这说明领导集团并未认识到战争对中国的危害,选A。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魏源的记述,可以看出英吉利的发展得益于“不务行教而专行贾”,这说明了商业的重要性,故选A。3.【解题指南】仔细审读材料,理解题干中材料的中心意思是对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批判。然后对四个选项一一分析,最后得出答案。【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1901年,在李鸿章死后不久,梁启超即写了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又名李鸿章),材料是梁评论李的。翻译如下:他对西方世界能够富强的原因,一点都不知道,以为我们中国的政教文物风俗,没有一样不比别的国家优秀,比别人差的东西只有枪、炮、船、铁路、机器等。体现了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核心思想,并未看到中国和西方在社会制度上的根本差异。4.【解析】选C。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主要是因为“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观念的落后。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C中“君权与民权合”等信息体现了君主立宪制的特点。A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B是洋务派的主张,D是顽固派的主张。【变式备选】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中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依据这些材料,下列叙述哪项最为适宜( )A.两位维新者都抱有新思想,反对旧观念B.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C.认同维新者,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D.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严复主张实行开明的君主制,民众要绝对服从君主;谭嗣同则主张君要为民做事,否则要“易其人”,这是“天下之通义”。通过这些可看出谭嗣同的思想更为激进,故选B。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通过题干材料可看出谭嗣同主张与外国通商往来,这对中国、外国都是有利的,这种观点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A、B、C正确。D明显错误,符合题意。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材料中“中国的领土也成了外国民族瓜分的对象,而且中国的经济也崩溃了”说明维新变法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与经济基础,故选B。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根据蔡元培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农、商、学、科等行业都是劳工。A、B无法体现,C与材料不符,故选D。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注意“1919年”这一关键信息。A、B两项是在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思想,与此不符;经世致用思想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的,D项错误。胡适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新文化运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故选C。10.【解题指南】本题以鲁迅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中国社会变化的有关问题。解题时注意“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的分析,实际上前者是背景,后者是具体行动。【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鸦片战争,中国惨败,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的新思潮兴起,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B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其背景是辛亥革命失败和袁世凯复辟帝制,C项错误;甲午战后,戊戌变法兴起,D项对应正确。11.【解析】选C。结合材料中的时间要求“20世纪初”,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另外此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但是由于民主思想的发展,君主专制并不是愈演愈烈,选C项。1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瞿秋白的话中可以看出,正是礼记这种传统的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精髓一致,成为促进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D项最符合材料原意。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能力。第(1)题,紧扣材料即可得出,特别注意三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顾炎武”“考证学”“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第(2)题,魏源是晚清新思潮的代表人物,要联系其生活的时代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第(3)题,根据材料要找出梁启超的观点,进而分析其观点的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第(4)题,根据材料可看出李鸿章重视洋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践活动,结合时代分析其影响。答案:(1)特征: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潜滋暗长,提倡“经世致用”;清中期,考证学繁荣,但没有什么新的思想成分;鸦片战争前后,新思想萌发。阻力:程朱理学。(2)含义:向西方学习。(如学生回答“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新”,可酌情给分)背景:民族危机出现,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思想界死气沉沉。(3)清代学者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治学方法上有相近之处(如学生回答都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整理或利用亦可给分)。但清代学者没有从传统思想体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文艺复兴则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新文化运动。(4)新发展:认识到中国正处于深刻的内外危机和前所未有的时局变化之中;强调重视洋务;师夷长技以自强(或“将学习西方落实于实际行动上”)。影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第(1)题,需要注意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给的有效信息,总结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8.固体也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人教鄂教版
-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设计)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
- 3.2 学习成就梦想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中国超细球型镍粉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论语》教案
- 第2单元 改变想法快乐多(教学设计)-四年级心理健康上学期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 中国透明热熔胶粒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中国避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DB63∕T 2074-2022 虹鳟网箱养殖技术规范
- 超市供应商管理办法
- 电梯仓库配件管理办法
- 检测公司投标管理办法
- DB37-T 5329-2025 城市居民生活节水用水量标准
- 2025时政热点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 红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光伏居间合同范本协议书
-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操课件
- 冲刺高考班级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孟姜女传说鉴赏课件
- 隧道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