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水文 土壤等 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以 和能量交换为基础相互 相互 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气候 生物 地貌 物质 作用 影响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 二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 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 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 2 自然带 组成要素 一致性 差异性 1 概念 由于 和水分不同 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多呈 状分布 2 表现 占有一定 在地球上呈 状分布 3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带 宽度 长条 热量 纬度 水分 经度 海陆分布 巧学妙记 1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同一种自然带 随纬度的增加 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同一种自然带 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一般不同 通常阳坡高 阴坡低 南半球北坡热量丰富 自然带位置高 北半球南坡热量丰富 自然带位置高 2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量多少的因素 山地所在的纬度 纬度越低 垂直自然带谱越多 纬度越高 垂直自然带谱越少 山体海拔 海拔越高 垂直自然带谱越多 海拔越低 垂直自然带谱越少 甚至只有水平自然带 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则垂直自然带谱越多 相对高度越小则垂直自然带谱越少 1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地貌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等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并通过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 2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在景观上 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 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受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的作用 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而由于气候干旱 使得这里的水文 地貌 植被 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无不呈现出温带荒漠带的突出特征 形成温带荒漠景观 2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如 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 石油 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将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又如 植被破坏引起的连锁反应 方法突破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六个字来理解记忆 即 关联性 制约性 关联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 制约性就是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 以及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针对训练1 读我国某区域绿洲农业系统水 气 生物相互作用图 完成 1 2 题 1 图中 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 降水增加 大陆性增强 降水减少b 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 气温变幅减小 降水增加 c 气温变幅减小 蒸发增强 降水增加d 地下水位上升 气温变幅变大 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 该示意图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解析 1 土壤湿度增大 地面蒸发量增大 土壤的热容量增大 升温慢降温也慢 植物蒸腾作用加强 空气中的水分增多 降水将增加 2 从图中可知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 引起其他要素变化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 b 2 b 考点2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 世界气候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分析 以北半球为例 气候对自然带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 2 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比较 方法突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 一般来说 东西方向延伸 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 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的是经度地带性分异 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经度地带性自然带的变化 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带性分异 如喜马拉雅山等一些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 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 在分析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针对训练2 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 a 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r为年辐射差额 即热量收入 lr为干燥指数 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指数越大 表示越干燥 回答 1 2 题 1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a b c 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b a b c 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 c c f g 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d c f g 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 2 图中h自然带是 a 热带雨林带b 温带草原带c 温带荒漠带d 热带草原带 解析 1 读图可知 c f g h自然带分布区热量条件中等 应位于温带地区 c f g h自然带分布区干燥程度越来越大 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引起的经度地带性分异 2 结合上题分析 h位于温带地区 且干燥程度最大 应为温带荒漠带 答案 1 d 2 c 考点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1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分类 1 缺失 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 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 2 改变 地形 洋流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 3 约束 受地形的局限和约束 自然带的延伸随地形而变化 2 例证主要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原因 方法突破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非地带性现象是对地带性分布规律的一种破坏 依据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和海拔 按地带性规律判断是什么自然带 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 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针对训练3 2012 长沙模拟 中新社昆明2009年11月4日消息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研工作者在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百花岭发现一片新的热带雨林 据悉 这片热带雨林沿沟分布在洗澡河海拔1300 1500米的范围 是目前有世界记录的纬度最北 25 19 n 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 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据此回答 1 2 题 1 这片热带雨林体现了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 热带雨林景观一般具备的特点有 a 叶面宽 四季开花结果b 树木高大 但层次结构简单 c 植物众多 有巨厚的腐殖质层d 冬季落叶 有块状根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的能力 这片热带雨林分布在高海拔的沟谷地带 体现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 本题考查植被的特点 热带雨林树木高大 层次结构复杂 四季常青 由于雨水多 不可能保存有巨厚的腐殖质层 答案 1 d 2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1 高考广东卷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 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 岩石溶蚀与侵蚀 基岩裸露 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 这一地表过程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 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 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思路点拨 由于植被退化或丧失 造成一系列的变化 地表水土流失 岩石溶蚀与侵蚀 基岩裸露 形成石漠化 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 这是石灰岩地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标准答案 c 失分溯源 该题出错主要原因是考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理解不深 不能正确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得分技巧 辨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当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施加影响时 还会影响其他要素 这是由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所决定的 因此在进行生产 生活活动时 必须先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否则会使环境发生一系列的异常变化 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 如我国的 沙尘暴 正是由于盲目开垦草原 破坏地表植被 加上强劲的冬季风 使得我国西北 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另外 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如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三峡水利枢纽 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并作出综合评价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1 高考江苏卷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 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 与北坡相比 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 相对高度大 纬度低b 坡向朝南 温度高c 坡度大 纬度低d 海拔高 降水多 信息提取 由珠穆朗玛峰地区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