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恩久大师和陈式洪派太极拳汪泳 李恩久先生是我国著名武术大师,他的武功蜚声海内外。 李恩久先生大师对中国武术素有研究,尤其是在陈式洪派太极拳方面颇有造就。他是山东济南人,自八岁习武,所从不同门类名师二十多人,精查拳、炮拳、长拳、螳螂拳、弹腿等,武学知识渊博,功底深厚,技贯南北,术通中外。一九八零年、一九八一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传统武术演武大会金牌,一九九一年参加济南国际传统武术演武大会,又占鳌头,获得男子组三项金牌及全能第一名。技冠群芳,名震武坛。 真正使李恩久先生一展鸿图的是陈式洪派太极拳术。一九七四年,他拜陈氏太极拳传人洪均生先生为师,专攻陈氏太极拳、推手及陈式器械,从师二十余载,蒙受亲点,颇得要旨,终成为陈式洪派太极拳一代掌门人。 陈氏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最灿烂的一颗明珠,世代相传。它的第十九代传人陈发科大师是陈式太极拳重要代表人物,弟子高徒遍天下,被尊称为“太极一人”,是陈式太极拳承前启后一代宗师。洪均生先生于一九三零年从师陈发科,十五年朝夕相随,深得真传,练就一身陈氏太极拳真功夫。他经过几十年潜心研究与实践,去芜存菁,不断改革,融各家精华,对陈氏太极拳进行了新的创建与解释,自成一派,已臻化境,洪均生先生被武术界尊为“太极巨星”。李恩久先生秉承师训,三十余年来致力于继承与发扬陈式洪派太极拳事业,撰写出了中国文化与武术、推手技术动作分析、拳击与太极推手对比研究、中国太极推手等著作,并为中国武术院编辑制作了三十六把擒拿、陈式洪派太极拳等教学光盘,将陈式洪派太极拳精华,提炼成为一种易学易练,而实用技击更强的技艺,创新与继承相结合,自成一体。 李恩久先生先后十余次赴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瑞士,及东南亚诸国讲学及表演,人们惊叹于他的太极功夫炉火纯青,技巧精妙,变幻无穷,以螺旋运动“粘黏连随”豁然贯通。期间,有身强力壮欧美大力士前来比试,只要稍一发劲,对手就被抛出丈远。李恩久先生的太极武功深得国外人士和侨胞的广泛赞誉,为中华武术赢得了盛誉。由于他的太极拳术脍炙人口,美国著名的功夫、太极杂志、黑带等功夫杂志,以及加拿大加华报等报刊对他进行了多次专访,公推他为陈式洪派太极拳一流大师。 李恩久先生自一九七四年以来,一路担任国术教练、体校校长、武馆馆长、总教练,及高级教练等职,为开展群众武术运动,培养优秀运动员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现在的职务是中国武术培训中心高级教练、中国国家级裁判、山东省武术协会顾问、济南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武术院太极拳主教练等职,还先后被美国华人武术总会、美国传统武术协会、美国华林派国术总会、美国传统武术协会、北美洲志强武术总馆,还有加拿大多家武术团体聘为武术总顾问。李恩久先生志在让中国武术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扬、推广,开花结果。这是他毕生的追求。陈式洪派太极拳传人 李恩久先生介绍说,陈式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形成了三大分支。第一支是它的起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第二支是济南洪均生先生传下来的陈发科师正宗陈氏太极拳,也叫陈氏洪派太极拳,第三支是由北京冯志强大师传扬的陈发科师晚年所授的陈氏新架。陈式洪派太极拳十分重视太极拳中缠丝劲特色,注重人体身躯和四肢螺旋运动的公转与自转的运动关系,强调动作方向与角度的巧妙配合,以运动力学随遇平衡原理为核心,科学的归纳了太极拳法的顺、逆缠法的基本规律,突出技击实战技能,体现精拿巧化的奥妙,更具有养身健体、陶冶情操作用,蕴含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李恩久先生从师二十余年,与师朝夕相处,尤其十年文革浩劫期间,洪均生先生身处艰险,师徒共度患难,情同父子。陈氏太极拳要学深学细十分不易,处处要严格无过不及的规律,而且差之毫厘,必然谬之千里。洪先生每日为他孜孜不倦讲解拳术动作,他无一招一式不是严照师训刻苦训练,不敢有一丝一毫荒嬉与怠意。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更重在笃行之”,李恩久先生对于陈氏太极拳理精法密技艺,终融会贯通。如今,他虽已年过半百,但仍体格健壮,浑身溢发着一股灵武之气。他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很容易让人想起当年的洪均生大师,感受到太极拳蕴意无限的美的真谛。洪均生先生一生致力于陈氏太极拳的研究普及,致力于走向世界。一九八三年应日本“日中友好协会”、“北九州太极拳协会”之邀请,洪先生授权与他和李宗庆赴日本教授太极拳,率先打开了通向国际交流的大门。 李恩久先生为了将自己所学,提炼成一种易学易练、实战性强的技艺,经过多年的揣摸和不断实践,终于为陈式洪派太极拳创新出了中定荡力桩功,从力学角度增强了人体下肢的抗阻力与支撑力,调剂了腰裆中、下盘的旋转方法,解决了人的躯体立体螺旋式随遇平衡原则,将陈式洪派太极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海内外太极拳界广泛传播、习用。此功,被武术界誉为“头有顶天之意,脚有踏地三尺之劲,阴阳相济,收放自如,渐之从心所欲,四两,可拨千斤也。” 二零零二年十月三十一日,在山东济南南苑宾馆,中国武术界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授证”大会。到会的有中国武术院张山院长、陈氏太极拳冯志强大师、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传人代表、洪均生先生诸弟子、洪均生家族成员等200余人。在会上,陈氏太极拳传人洪均生先生长子洪友仁代表其家族,将特选定先父弟子李恩久为先父洪均生传授陈氏太极实用拳法拳理的一代传人大红证书郑重地颁予了李恩久先生。此证书深含洪均生先生生前遗愿及嘱托,又为正宗传人正名,并为起到承前启后作用昭示武术界,意义重大。至此,一代名拳传承,脉络清晰分明。德艺双馨桃李满天下 李恩久先生深受洪均生大师高尚品德熏陶,为人谦虚,豁达大度,彬彬有礼。他的声誉早已誉满国内外,但他仍虚怀若谷,孜孜好学。他执教三十余年,满园桃李,处处芬芳。 从师李恩久先生习武者,人数众多,还有许多国际友人纷纷拜师求学。在采访时,恰遇一名叫大卫的德国青年,他不远万里从他的家乡莱茵河畔来到济南,干脆吃住在李恩久先生家里,一门心思学习太极武术。他们仰慕的首先是李恩久先生高超的武功。跟他学拳,没有一个动作是空的,都是有用的。他教拳讲究循循善诱,贴近实际,既阐明拳术中的哲学原理,又以科学方法,使学生能逐步悟出这套拳的缠法之真义,既符合生理方面的经络学说,又有养身健体医疗效果,其攻防手法十分严谨,线路开阔,讲求实用。他一个式子一个式子向学生们传授,手把手教,攻防之法一目了然,并与运动力学原理相结合,处处体现对立统一原则,使学生如步入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之中,愈学越深,愈学愈爱,逐步感受到这套拳术更是一门高深的刚柔相济、四两拨千斤的奥妙技艺。拜师求学者更重要的是钦佩他的武德。他与弟子之间,以爱为中心,以爱为精神寄托。他常说:“为人之道,以诚为本,以谦和为根。要时时躬身自省,默默奉献。”他教拳旨在让弟子学到真功夫,修好武德,学会做人道理。他的弟子大都不是招来的,而是弟子相传,在演练场上认拜的,结下了终生相随的师徒关系。陈氏洪派太极拳注重缠法、眼法、身法、步法、手法,以及配合,如同一篇好文章,在文理笔法上很有些跌宕起伏,且结构严谨。李恩久先生认为,学拳要学得死,一丝不苟,毫厘不差;用拳要用的活,即加减适度。他尤其对学拳中的精、气、神要求极严,学拳要按照规矩练对,练熟,讲明,加细,至精。要用心去学,向自己内心去求。下一分功夫,得一分成绩。 多年来,李恩久先生在国内外培养了众多优秀弟子,培养出了十五名全国冠军。在一九八九、一九九零年全国太极推手比赛中,他的弟子囊括了56、60、65、70、80公斤级冠军,震惊了全国武坛。其中王洪平、黄康辉分别取得蝉联三届、八届太极推手全国冠军优异成绩,他的再传弟子侯德宇、李琭于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年先后获得太极拳冠军后被北京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录取。他的弟子谢业雷、黄康辉分别在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任教专门培养武术方面的研究生。黄康辉作为央视国际频道特邀嘉宾,由他和其学生主持的闻鸡起舞太极栏目,在海内外颇受关注。另外,他还兼任日本全国太极拳协会技术顾问、挪威太极拳协会技术指导等职,成为新一代陈氏洪派太极拳传承名家。秉承师志发扬光大 李恩久先生说,陈氏太极拳是中国古老灿烂的文化遗产,代表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比如奥运会冠军刘翔在百米领先冲刺的一刹那,那种气吞山河的气势,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强调的是一个“强”字,就是强身健体,坚强意志,增强自信。他到日本讲学,看到日本民众学习中国太极拳热潮,比如在山口县,省长、县长都光着膀子练拳的情景,很是感慨。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成立了“洪均生太极拳研究会”,专门研究洪先生教授的拳法,经过三十余年的科学整理和实践,提炼成为“拳道学”又传播到中国,其套路之奥妙,手法之灵活,值得学习。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善于学习以及执著韧劲的民族气魄。中国历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向注重志气,“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他们把志看得比什么都重。李恩久先生说:“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要落实到经世致用上。一个真正求实、自信的民族,应该从根本做起。”最近他应中国武术展现工程之邀,编辑制作了一套陈氏洪派太极拳系列一路、二路教学光盘,详解了练法、用法,以及在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比较难)及解析
- 小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英语模拟综合试卷测试题
- 初三中考英语宾语从句的语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二中高一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 粉尘涉爆培训题库及答案
- 2025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教学评估与反馈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历年二建市政实务案例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各省银行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监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辩证及护理方案
- T-SZEIA 001-2024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变电站电气设备
- 2025年湖南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分层作业设计含答案解析
- 简易钢结构雨棚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苏州市前期物业管理委托合同范本
- 2022年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气管支架临床应用》课件
-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分析及反思
- 2024新指南: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指南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