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产品工序检验标准.doc_第1页
3c产品工序检验标准.doc_第2页
3c产品工序检验标准.doc_第3页
3c产品工序检验标准.doc_第4页
3c产品工序检验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序检验标准GY/SHXX 032011 A版天津市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2011.5束丝工序检验标准 编号:GY/SHXX03. 012011一、本工序检验标准依据GB3956-1997、GB5023-1997标准而制定。二、检验内容1、束丝表面应均匀圆整、紧密、不松散、无背股、无跳股、无毛刺现象; 2、节矩轮的配合或档位应符合相应工艺要求;节距不大于束线外径20倍3、绞向应为左向。4、束线中的单线允许焊接,单丝直径0.25mm及以下允许扭接;0.25mm以上必须焊接。各单线接头间距离应不小于300mm,同一根单线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5mm。5、单线的焊点应牢固、光滑、圆整,不允许有虚焊、假焊,焊点外径不允许有负偏差,其偏差不超过单线正偏差。焊接处应退火处理。6、收线应平整,并逐层排列,不允许高低不平、交叉排列,下盘时将束线外头在收线盘上以反绕达结固定。三、工序检验项目及方法序号项目要求频次责任人方法1结构按工艺卡片要求首件检查操作者用0.01mm精度千分尺测量2表面按本标准“二、1”的要求随时操作者目测3绞向按本标准“二、3”的要求首件检查操作者目测4节距不大于束线外径20倍首件检查操作者直尺测量绞线工序检验标准 编号:GY/SHXX03. 012011一、本工序检验标准依据GB3956-1997、GB5023-1997标准而制定。二、检验内容1、绞合线芯不得有跳股、局部打纽、中间松动和鼓起等缺陷。2、绞线节距应符合相应工艺卡片的要求。3、绞合线芯最外层绞向为右向,绞线中相邻两层的绞向相反。4、绞线中的单线允许焊接,单丝直径0.25mm及以下允许扭接;0.25mm以上必须焊接。各单线接头间距离应不小于300mm,同一根单线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5mm。5、单线的焊点应牢固、光滑、圆整,不允许有虚焊、假焊,焊点外径不允许有负偏差,其偏差不超过单线正偏差。焊接处应退火处理。6、收线应平整,并逐层排列,不允许高低不平、交叉排列,下盘时将绞合线芯外头固定在电缆盘的侧板的栓线孔上。三、工序检验项目及方法序号项目要求频次责任人方法1结构按工艺卡片要求首件检查操作者用0.01mm精度千分尺测量2表面按本标准“二、1”的要求随时操作者目测3绞向按本标准“二、3”的要求首件检查操作者目测4节距按工艺卡片要求首件检查操作者直尺测量绝缘挤出工序检验标准 编号:GY/SHXX03. 032011一、本工序检验标准依据GB5023-1997标准而制定。二、检验内容1、本工序所用绝缘料应按产品工艺文件要求的不同型号电缆相应规定的聚氯乙烯混合物。2、绝缘材料不应受潮、不得有切开的大块塑料,不允许有木屑、线头、铜铝丝头等其它杂质。3、绝缘厚度应按产品工艺文件要求,绝缘厚度的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最薄点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4、绝缘线芯标识:5芯以上用数字识别,5芯以下用颜色识别。除用黄/绿组合色识别的绝缘线芯以外,电缆每一绝缘线芯应只用一种颜色。任意多芯电缆均不应使用红色、灰色、白色、及不是组合色用的黄色和绿色。其颜色色谱数字识别方法按GB5023.1第4章规定。5、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表面应光滑圆整,塑化良好,色泽均匀其横断面应无目力可见的气孔和砂眼等缺陷。三、工序检验项目及方法:序号项目要求频次责任人方法1铜丝偏差+0.01mm; -0.01mm逐盘操作者用0.01mm精度千分尺测量2导体表面无严重氧化逐盘操作者目测3绝缘表面光滑、圆整、塑化良好逐盘操作者目测4绝缘横断面无气孔、砂眼等缺陷逐盘首尾操作者目测5 绝缘最薄点厚度标称值的90%-0.1mm逐盘首尾操作者千分尺或游标卡尺少于100盘检1盘,大于100盘按1%抽样检验员投影仪火花试电工序检验标准 编号:GY/SHXX03. 042011一、本工序检验标准依据GB3048-1994、GB5023-1997标准而制定。二、检验内容1、检查上道工序绝缘线芯质量,绝缘层挤包紧密、表面光滑、圆整、塑化良好、色泽均匀、横断面无目力可见的气孔和砂眼等缺陷。2、绝缘厚度、偏差以及最薄点应符合工艺文件要求。3、火花试电电压应符合工艺卡片规定,并保证绝缘上每点经受电压作用时间不少于0.1秒。4、绝缘如有击穿,可采用电烙铁修复,每100米修复不得超过3处每处长度不大于60毫米,修复处必须重新进行火花试验。5、对于单芯无护套电缆(如BV、RV等)击穿后不允许用电烙铁修复,只能截米。三、工序检验项目及方法:序号项目要求频次责任人方法1绝缘表面光滑、圆整、塑化良好逐盘操作者目测2绝缘横断面 无气孔、砂眼等缺陷。逐盘操作者目测3绝缘厚度按产品工艺文件逐盘首尾操作者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成缆工序检验标准 编号:GY/SHXX03. 052011一、本工序检验标准依据GB5023-1997标准而制定。二、检验内容1、对上工序转来的半成品绝缘线芯在加工前要进行导体结构、绝缘表面、绝缘厚度等项目检验,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2、绝缘线芯绞合成缆,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右向。如多层绞合时,考虑绞向层层相反的要求。其绞合节距应符合工艺卡片的要求。3、成缆用填充材料时,要考虑填充只起填圆作用,因此不能增大成缆外径。4、成缆包带采用无纺布或非吸湿性材料,包带不允许有飞边、起鼓等现象。缠绕包带时要将包带拉紧以免包带松动。5、对6mm及以下的电缆,成缆前后必须试通路,确保线芯不断路。6、成缆选用压模时要合适,防止划伤绝缘线芯。7、成缆选用收线盘要牢固,且内侧盘及盘心应光滑。8、收线时应逐层排列,不允许交叉、高低不平。下盘时应绑头牢固。三、工序检验项目及方法:序号项目要求频次责任人方法1成缆方向最外层右向、层层相反首件检查操作者目测2成缆节距按工艺卡片要求首件检查操作者直尺3包带质量无翘边、飞边、起鼓、包带应拉紧逐盘操作者目测4成缆外径按工艺卡片要求逐盘首尾操作者游标卡尺56mm及以下线芯通路不断路逐盘检查操作者试灯或万用表护套挤出工序检验标准 编号:GY/SHXX03. 062011一、本工序检验标准依据GB5023-1997标准而制定。二、检验内容1、在挤出护套前应检查产品(半成品)是否符合工艺卡片的要求。2、检查护套料不应受潮、且无大块料和杂质。3、护套的标称厚度应符合产品工艺卡片的要求,其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最薄点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4、成品电缆外径上限值和下限值应符合产品工艺文件要求。5、护套应紧密挤包在成缆线芯或绝缘线芯上,护套表面应光滑、圆整、塑化良好、色泽均匀、其横断面应无目力可见的气孔和砂眼等缺陷。6、成品电缆表面应有制造厂名、型号和电压等连续标志。其要求应符合GB5023.1-1997第3章的规定。三、工序检验项目及方法:序号项目要求频次责任人方法1护套表面质量见本标准“二、5”随时操作者目测2横断面质量见本标准“二、5”随时操作者目测3护套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逐盘操作者(注)千分尺或卡尺4标识见本标准“二、6”随时操作者目测5椭圆度在同一截面上任意二点外经之差不超过规定外经上限的15%逐盘操作者(注)千分尺或卡尺注:最薄点有异议时由检验员用投影仪检查。包装工序检验标准 编号:GY/SHXX03. 072011一、本工序检验标准依据GB5023-1997标准而制定。二、检验内容1、检查合格证与成品是否相符合。2、检查成品表面有无质量问题,是否符合工艺技术文件的要求。3、电缆成圈交货时,根据电缆外径选择合适的成圈机直径,然后按生产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