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您服务教育网/吉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1、 古诗文积累(每空一分,共8分)(1)_,明月来相照。(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_;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3)峨眉山月半轮秋,_。(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5)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6)许多成语都源于古文,请你写出“扑朔迷离”在花木兰中的原句_,_。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A、在本次比赛中,四川男排为了一举夺得冠军,调遣了全部主力队员上阵。B、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C、我看着坐在荧光灯下的那张笑意盈盈的脸,一股温馨的感觉蓦地涌上了心头。D、他们在导游小姐的引领下,漫步在雀庄的十九座牌坊之间,感慨万千。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喧嚣 脚踝 沥尽心血 马革果尸B、深邃 简陋 义愤填膺 兽挺亡群C、班斓 滑稽 慷慨淋漓 妇孺皆知D、清晰 轮廓 一拍即合 小心翼翼4、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分)刘军同学都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红杠杠,有的还做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怪不好意思。 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_(1分) 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怎么说:_(1分)5、仔细欣赏少了这一点就不是完整的中国这则公益广告,按要求回答问题(1)这则公益广告反映了什么主题?(提示:“点”是台湾岛的轮廓图)(2分)_(2)你认为这则广告设计的创意在哪里?写出简洁的分析。(2分)_6、请根据以下拼音在方格里写出准确、规范的汉字(3分)7、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也可能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等。那么,你最崇敬的人物是谁?你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你能用流畅的语言写下来吗?不超过50字。(3分)_二、 古诗文阅读(14分)(一) 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4分)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注释】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作者被贬废后购建,取名“沧浪”。连明,直至天明。8、请说一说“娇云浓暖弄阴晴”诗句中这个“弄”字的妙处。(2分)_9、诗中句句写景,无一字言情,但字里行间我们却能体会到作者充盈其间的情感。本诗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事?”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注释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朝市:朝中官吏。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是小子亦参政耶() (2)同列犹不能平()1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时的停顿处(2分)蒙 正 佯 为 不 闻 而 过 之1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_13、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吕蒙正“不记人过”?并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不记人过”的看法。(4分)_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看京剧一文,回答下列问题。(12分)1995年9月7日,前门饭店梨园剧场。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曲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的扣住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 ,用脚打起了拍子。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 的枪花,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采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讶得“老外”们 ,情绪高涨。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流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 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14、依次填入上文句中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轻歌曼舞;眼花缭乱;目瞪口呆;情不自禁燕语莺声;应接不暇;瞠目结呆;不由自主歌舞升平;目不暇接;瞠目结舌;情不自禁轻歌曼舞;应接不暇;瞠目结舌;不由自主从文中用横线标出表剧场内观众很多的句子。(2分)按原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中。(2分)乐曲声( ) 武打( )唱腔( ) 亮相( )17、“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的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2分)18、作者怎样描写观众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请找出文中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并说说这些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_ _(二)阅读那个孩子一文,回答下列问题(18分) 那个孩子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着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那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象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理总有歉疚,他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象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些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象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但还是很起劲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那张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象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张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掉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要小心些啊,你小时侯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馋嘴,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侯,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波的笑,他看了看他的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象就等这句话似的,精神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那个招待所里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都洗得很舒服。 好久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了,食堂平常饭菜很差的,“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但是这世界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后来这个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这个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的。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浮出海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春天丢了2003年4月版有删改)19、选文形象地描述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_;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_;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_;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_。20、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下面。(2分)_21、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2分)_22、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象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_23、文中第7段画线句,写出了父母当时的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_24、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3分)_25、从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3分)_四、写作(50分) 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那么精彩! 请以“生活因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_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吉安市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1、2(A)3.(D) 4.(略),5.(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祖国统一的主题)(2)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形式上强调了英语单词“China”不要少了一点,而这一“点”又是台湾岛的地理轮廓图,祖国统一的主题便不言而喻了。(意思对即可)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求:书写正确2分,书写工整、规范1分7.略8.句中“弄”字有拟人的特点,一个“弄”字,写景状物,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9.本诗流露出作者的幽独闲逸之趣和对沧浪亭的由衷喜爱之情10.(1)这 (2)还、仍(仍然)1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12.他(蒙正)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责问哪位官员的官位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13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可以围绕“对人对事要宽宏大量,不要太计较得失”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14、A15、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16、清脆激扬精彩优美圆润动听17、比喻,形容掌声的热烈18、第一句可以省略着写,缩写一下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通过观众动作和情绪的描写,烘托出演出的精彩.19.嫌母亲粗鲁而发火;认识到应对父亲尊重(或:愤怒地批评了同学);母亲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真正理解了父母对他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管市场前景预测与推销策略研究报告
- 铅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分子材料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立项备案项目申请)
-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电梯安装维修工)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0-2025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0-2025年一级造价师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 滴灌地滴水协议书
- 东方航空协议书航空
- 宠物跑步机玩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手术器械清洗与维护
- 高中物理课件:Tracker软件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后测试卷班附有答案
- 宏观经济学(河海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医学影像学试题库之超声题库
- 呼吸内科小讲课呼吸系统疾病对肝脏的影响
- 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计划书
- 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 2024届全国新高考语文热点复习 立足文本借“题”发挥-信息类文本观点迁移与运用解题策略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第3讲 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