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征市二OO六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工作总结仪征市土壤肥料站为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动员大会会议精神,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0516号)精神及 省“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方案”的要求,仪征市从2005年9月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市政府及时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并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制项目方案,以“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为技术路线组织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项目在我市的具体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区自然与经济概况仪征位于江苏省西部,地处长江下游经济带,为宁镇扬“银三角”中心(北纬32143216,东经1190211922)。328国道横贯东西,宁启铁路穿境而过,润扬大桥北桥头位于境内。长江岸线27公里,地质结构稳定,有国内内陆最大的输油中转站和万吨级进出口码头各一座。全市辖11个乡镇,6个场圃,244个村民委员会,3841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59.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36万人,农村劳动力20.7万人。全市土地总面积90我市人均占有土地2.25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1.8亩。土壤类型共分4个土类,8个亚类,12个土属,30个土种。仪征市属北亚热带沿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足,雨水较为充沛,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1,有效积温5537.4,年无霜期221天以上,年平均日照2144小时,常年降雨量1100mm左右。仪征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低,分平原、丘陵、岗地三种地貌类型,三者面积比例分别为20.2%、8%和71.8%。仪征市境内有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大小河流16条,全长154公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仪征市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逐步形成了沿江圩区10万亩优质稻米基地,10万亩优质弱筋麦基地,5万亩特色蔬菜基地,和1.2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中部丘陵区的14万亩意杨基地,3.5万亩茶叶基地,1.6万亩优质果品基地,1.5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和200万只乳鸽养殖基地,10万只山羊养殖基地;北部缓岗平原区的8万亩优质油料基地。5万亩饲料牧草基地和400万只菜鹅养殖基地,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茶叶、菜鹅、草席是我市最具地方特色的三大传统产业,目前发展事态良好。二00五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0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240元,但是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比例为67.2,而在农村经济收入中纯农业收入仅占9.2,这说明种植业产值高,但经济效益低,种植业收入已不再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日前我市农业生产存在人均种植面积小、生产成本偏高、种田效益低下等问题,这些已严重制约我市农业生产发展。二、项目实施概况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是一切物质生产最根本的源泉。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人们获取粮食及其它农产品而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建国以来,我市先后开展过二次土壤普查,1959年开展了第一次土壤普查,1982年开展了第二次土壤普查,这两次普查为我市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低产土壤改良、平衡施肥技术推广、粮食产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限于当时的社会需求、工作条件和技术水平,两次普查的范围偏窄,量化程度不足,已不能满足数字化农业的需求。我市农业生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其粮食总产和单产水平有大幅度地提高。这主要由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高产品种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第二次土壤普查以后平衡施肥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科学施肥水平进一步提高。九十年代我市农业生产处于稳定调整期,其粮食总产和单产保持一个相对稳定水平。九十年代后期,农业结构力度加大,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粮食总产下降,单产仍然维持在九十年代水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在我市是从1989年就开始,先后经历了测土施肥、配方施肥、优化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几个阶段,实践证明此项技术的推广是加速我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总产,提高农业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2005年我市被列为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试点项目县,我市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方案”为依据,及时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小组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办公室,聘请专家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小组,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共调查3860块田农业生产情况,采集大田耕层样品3860个,采集植株样品420个,化验分析样品44390项次。全年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00万亩次,为12万户农民提供免费技术指导。根据实施效果调查,全市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区比常规区亩平增产35.75公斤,亩平增效益48.07元,氮肥利用率提高4.04%,相当于亩节约氮肥(碳铵)7.1公斤,改善了环境,提高了农产品品质。三、项目实施的目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总体目标: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面积10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50万亩以上;建立百亩核心示范方22个;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结合科技入户建立示范农户5000户,带动周边群众5万户;为12万户农民免费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推荐卡入户率达到100%;采集分析土壤植株样4000余个;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推广中氮肥利用率提高三至五个百分点,平均每亩节本增效20元以上。四、项目实施情况1、项目实施内容(1)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2005年9月,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行动视频动员会议部署,以及农业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农农发200516号)的文件要求,本项目区结合实际,编制了仪征市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实施方案、仪征市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实施方案、“仪征市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方案”、“仪征市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工作方案及任务分解”,制定了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样品采样细则、“3414”试验方案、氮肥精确施肥试验方案、大区校正试验及无氮空白测定试验方案以及小麦、水稻成熟期植株样采集和室内考种操作规范,明确规定化验室技术操作规程,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开展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保障机制。(2)广泛宣传,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知识宣传造势,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知名度。我市土肥站和仪征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测土配方施肥”专题片,并在黄金时段连续播出,扬州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和“关注”栏目分别进行了转播。我市在市电视台、仪征新闻网、中国仪征等媒体发表有关测土配方施肥专题或相关内容报道11次,扬州市发表我市有关测土配方施肥专题或相关内容报道5次,江苏省发表我市有关测土配方施肥专题或相关内容报道1次。在全市乡镇主要干道制作了广告词为“ 测土配方施肥、增产增收肥田” 20M2的墙体广告40块,在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配方肥销售网点悬挂测土配方施肥宣传横幅100余幅,向农民朋友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同时,市土肥站还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利用集市到各乡镇摆摊设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咨询活动,为赶集农民开具测土配方施肥“处方”,把复杂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简捷明了的形式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深受农民的欢迎,其间共发放宣传材料500多份,开具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120多份,普及了科学施肥知识,提高了农民科学用肥水平。全市还利用送科技下乡活动出动宣传车17辆次,统一着装,统一挂牌,走村串街进行宣传。各乡镇还采用广播讲座、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测土配方施肥这项工作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受到广大农民的热情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入培训,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到位率。为了更好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发挥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认识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浓厚的宣传氛围。我市先后10次组织市级测土配方施肥专题培训,各乡镇分管农业的领导、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技术骨干(土肥员)及农资门市负责人(承包人)均参加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共培训乡镇技术骨干540人次。培训班特邀请江苏省农林厅殷广德推广研究员为学员重点讲解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扬州市土肥站张月平、王力扬等推广研究员详细讲解了测土配方施肥图表卡肥操作要领。通过培训各乡镇实现自己开展技术培训,按图开方配肥。据统计,全市各乡镇共组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28次,共培训种田大户、农民骨干和农民示范户5000多人次,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形成了庞大有序的服务体系,为该项目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期间,我市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明白纸”29000多份,发放了由省土肥站编写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普读本2000多本,张贴宣传挂图1000多张,发放光盘7张,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12万份,应用面积在50万亩左右。热线答疑,提高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我们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土肥热线“3443595”以及农业一线通热线“9689622”,设立了土肥专家热线电话,安排专人值班,节假日不休息,及时解答群众在测土配方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接待咨询群众300余人次。(3)采样调查,掌握基础信息按照部、省级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方案的要求,根据本市丘陵山区地理特点,兼顾土壤类型、肥力水平、轮作制度、作物类型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田块组织采样。秋播前我市从本局协调10位同志、乡镇农技站抽掉15名同志和我站5位同志共同组成样品采集专业队,9月29日市土肥站对所有参与采样的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一是土样采集与整理办法,二是施肥情况调查与表格填写,三是GPS定位仪使用。同时对采样工作组进行了详细分工,明确任务,责任到组、到人。市土肥站先派专人在1:50000的地图上按80100亩面积对采样点进行室内布点,然后各组带图下田,在全市范围内根据图上标识均匀布点采样。采样工作小组分成8组携带GPS、取样点位图等取样工具于2005年10月2日开始集中采样,每组由1名土肥技术人员专职登记土壤样品,采样前先用GPS定位,每块田沿“S”型路线采1520点土样,采样深度15cm左右,土样混合均匀后置于采样袋中,写上内外标签,同时对该农户该田块进行前茬种植情况、施肥情况、土壤排水性能、土壤肥力水平等相关情况调查,全市共采集3860个土壤样品,调查了3860个农户,到10月29日已全面完成土壤样品的采集任务。稻、麦成熟后各乡镇对所有成功试验进行采样,共采集植株样品420个。(4)组织田间试验,摸清技术参数我市秋播作物以麦、油为主,根据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要求,我市各乡镇分别选择高、中、低不同土壤类型下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并于2005年10月23日专门召开了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实施会议,小麦上落实11个3414磷钾参数试验、55个氮肥精确施肥试验、110个无氮空白测定,建立核心示范方11个,示范方内设置33个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实行无氮区、常规施肥区、配方施肥区“三区”配套;水稻上落实7个3414磷钾参数试验、20个氮肥精确施肥试验、50个无氮空白测定,30个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为了督促各乡镇认真落实好所有的试验、示范工作,市土壤肥料站和各乡镇农技服务推广中心签定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3414部分试验合同、氮肥精确施肥及丰产方大区对比试验合同、无氮地力测定试验合同。市级技术骨干专门分乡镇定点专人负责,在试验实施阶段,亲自到田间和乡镇农技人员一起进行小区划分、撒肥、播种,同时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组织专家组到各乡镇试验点巡回考察,指导大面积生产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试验结束后,市土肥站组织各试验负责人集中精力进行田间试验资料的收集,大量的试验数据统计形成“小麦(水稻)不同生长阶段植株性状数据库”、“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水稻)生长状况数据库”。 通过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得出我市测土配方施肥磷钾肥指标体系、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供应能力、小麦(水稻)不同生长阶段需肥规律、氮肥当季利用率、土壤中磷钾肥丰缺指标,通过试验我们还掌握了在小麦(水稻)生长过程中基追肥最佳施用时期、施肥比例和施肥方法,有利于校正配方施肥模型中不确当之处,为配方施肥指导提供依据,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5)建立专家咨询系统,构建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在扬州市土肥站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以“仪征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以土种为基本单元,分乡镇研制适宜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的肥料配方及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分乡镇制作测土配方施肥分区图以及与分区图相对应的不同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推荐表。2005年秋播以乡镇为单位共制作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分区图200多份及相对应的推荐表,印刷了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8万余份,2006年秋播以乡镇为单位共制作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分区图200多份及相对应的推荐表,印刷了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2万余份。严格按照省站要求,做到“五个一”,即市有一个系统、镇有一幅图、村有一张表、户有一张卡、经销网点一次性供齐配方肥,为把“测、配、产、供、施”五大环节工作落到实处,各测土配方施肥网点根据农户承包地的地理位置,应用图、表的查询结果直接上门为农户开具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农户就可根据推荐卡到肥料销售点购买肥料。2006年我市认真整理了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野外调查、实验室化验分析数据和田间试验示范的数据,对我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修正和补充,建立规范化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同时派专人参加了扬州市举办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班,在现有的“仪征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逐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学会制作本项目区耕地土壤不同养分分区图和不同作物施肥分区图,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和简单易行的施肥建议。(6)根据区域特点,设计肥料配方肥料配方设计主要是根据不同作物需肥规律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施肥量。2006年秋播前我市对土壤养分化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对田间试验数据结果得出的小麦不同生长阶段需肥规律、氮肥当季利用率、土壤中磷钾肥丰缺指标、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供应能力进行了汇总分析,同时,根据当地气候、地貌、土壤类型、作物品种、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异性,组织有关专家,审核测土配方施肥参数,建立施肥模型,进行区域配方设计和田块配方设计,分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方。依据化验、试验结果,针对不同作物,拟定配方6个。(7)建立示范方,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成果为了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树立测土配方施肥形象,我市严格按照农业部“县有千亩方,乡有百亩方,村有示范户”的要求建立示范方、样板田。在全年稻麦两熟上共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方22个,示范方面积22000亩,核心方面积6400亩,每个示范点都设立了永久性宣传牌,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示范方内设置不施肥、配方施肥和农户习惯施肥三个处理进行对比,实行“三田”配套,综合全市大宗作物大区校正试验结果看,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区平均亩产374.1公斤,比农户习惯施肥区亩增产32.5公斤,增产9.51%,全市净增效益1299.02万元;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平均亩产545.4公斤,比农户习惯施肥区亩增产42.7公斤,增产8.49%,全市净增效益2737.13万元。在小麦、水稻成熟期市农林局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民骨干到各示范方现场参观学习,强化眼见为实的功能,全面展示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同时,市农林局组成技术小组对各示范方进行测产验收,组织评比,鼓励先进,充分调动各乡镇积极性。(8)更新部分仪器设备,提高化验室自动化水平我市化验室2005年通过江苏省技量认证,面积300m2,由样品室、标样室、天平室、加液及浸提室、消煮及纯水室和仪器室等组成。化验室按照年检测样品3000-5000个的标准和要求,添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系统、分光光度自动化分析设备和土壤养分测试主控设备“CP1”一套等一批价值20多万元的新型检测设备,改造后的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可以检测包括土壤水分、有机质、pH、N、P、K及Cu、Zn、Fe、Mn、B、Mo、S中微量元素等十多项指标,日处理土样能力达100个以上,实现化验分析批量化、快速化、准确化。同时在原有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又新上笔记本电脑1台、高清晰3合1(打印/复印/扫描)1台,购置取土钻30个、定位仪5个、及土样采集所需物资,同时更新了化验室通风橱系统,满足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需要。2005年11月至2006年8月化验室对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无机氮、有效磷、有效钾、锌、硼、锰、钼、铜、铁、钙等无机氮、PH值、有效磷、速效钾、锌、硼、锰、钼、铜、铁、钙等项目化验,秸秆籽粒进行了氮、磷、钾大量元素化验,目前已完成检测化验44390项次,其中大量元素11580项次,中微量元素21230项次,其他项目11580项次。(9)企业与农技推广部门强强联手,共同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我市由省土肥站统一采用招标形式,在对企业资质,信誉各方面充分考证后,最后择优推荐“江苏省美乐肥料有限公司”作为我市测土配方施肥定点企业。我们免费为厂家提供本地的肥料配方,生产厂家根据配方进行生产并按区域组织销售。同时我们在各乡镇设立了26个测土配方施肥连锁网点,运用现代物流理念,直接送肥入点,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民购肥成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让农民用上适合当地土壤和作物生长特性的配方肥料,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配方肥的生产和销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联合市级有关专家制定出适合我区生产实际的专用肥料配方提供给生产企业,另一方面,我站在2005年10月份分别召开了全市农服中心主任和肥料主要销售网点负责人会议,并于2006年4月30日专门举办了各连锁网点授牌仪式,全市共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标志铜牌27个,充分宣传了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生产企业将各类专用配方肥投放到指定的连锁销售网点,由农民按照发放的施肥建议卡直接到各连锁网点进行咨询、购肥和使用,行成测、配、产、供、施一体化的循环链,共同营造出多赢的局面。项目实施阶段共推广配方肥7100吨,既增加了种植效益,又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同时,我站还联合区农林行政执法和工商、质监等部门,在肥料销售旺季对肥料市场进行检查整顿,确保了配方肥质量,做到农民购肥用肥两放心。(10)建立农田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土情、肥情信息2002年我市开展了基本农田耕地地力与环境质量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市目前的耕地土壤质量状况,查清了耕地变化趋势,建立了耕地质量数据库,构建了仪征市耕地面积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市耕地土壤进行了分等定级和土壤适宜性评价。为了有针对性地对障碍性土壤进行改良,对复垦土壤实施培肥熟化,对污染耕地实施修复,努力提高耕地土壤的综合产出能力,2005年,我们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要求我市5个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设立永久性保护标志,所有监测点都建立专门档案,要求专人跟踪记载调查,建立健全了监测点档案和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在全市中、后山区和圩区分别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乡镇,每个镇选择3个村,每个村选择10个典型农户进行肥情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民施肥动态,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及时掌握耕地质量的变化动态信息,逐步建立耕地质量预测预警系统,用现代化手段管理耕地质量。(11)及时整理原始资料,建立档案台帐项目档案的建立遵循真实、及时、清晰、规范、充分、具有可追溯性的原则,所有档案资料定期整理归档,安排专人负责。该项目从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到结题均建立了一整套的资料数据库。一是完成了项目区实施过程中上级来文来函,本地发文发函归档工作;二是对组织宣传培训、专家组现场指导、农民咨询等资料进行收集归档;三是肥料生产企业概况、36个网点协议与监测点建设等资料归档;四是乡镇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图、施肥推荐卡存根、当季作物施肥推荐表收集归档;五是完成了原始调查资料的分类汇总:图纸标定、野外调查、化验数据、各类田间试验等;六是建立了化验室一系列工作制度,工作档案;七是化验室主要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归档;八是整理了3414、精确施氮、大区校正、无氮空白测定等各类试验的书面总结;九是项目实施区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满意程度信息反馈资料收集;十是完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汇编:仪征市基本农田保护调查工作报告、仪征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报告、仪征市测土配方施肥绩效评估工作报告、仪征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报告。在此次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共建立电子版档案资料有:项目组领导与专家组活动情况图片;宣传发动与技术培训情况;土壤样品采集点农户登记电子版;土样点野外调查数据库;建立作物试验示范苗情考察、成熟期考种数据库;配方专用肥销售台帐;样品化验分析结果数据库建立;利用化验分析数据建立最新的PH值、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变化情况电子图;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与不同作物磷钾肥施用指标体系;项目资金使用台帐;项目档案建立台帐;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展图片。(12)资金使用与财务管理情况为规范和加强我市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资金管理,规范项目组织和实施,保证资金合理、安全、有效使用,强化财务监督,保障资金的安全,提高项目完成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印发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5101号),规定测土配方施肥试点由财政部和农业部共同组织实施,我市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落实补贴资金预算,及时拨付补贴资金,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等;农业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及检查验收等。本项目实行报帐制,资金管理中明确专职人员为项目资金专帐记帐员,记帐员需认真审查凭证,如实、及时登记帐簿,填送财务报表,妥善保管财务档案。到目前为止已用资金总额1000018.80元,资金使用完成率100%,项目资金使用明细见下表。仪征市测土配方施肥资金使用明细表支出类别金额(元)采样测土300242.57仪器设备250596.78田间试验199736.05信息系统90000.00示范推广55045.86宣传培训39287.54校正试验30000.00配方设计20000.00项目管理15110.00合计1000018.802、组织保障措施(1)成立专家组、技术组:为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活动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加强其组织领导,我市政府专门下发了仪政发200558号文件,成立由副市长朱春平为组长,财政局、农林局等负责同志参加的测土配方施肥行政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部门协调、督促检查工作,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2005年9月26日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会上明确了领导小组的职责:由朱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负责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由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管理审核。由农林局土肥、植保、栽培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技术组负责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的技术指导和把关。同时会上还对秋季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目标和具体内容进行初步规划。为了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位,成立项目专家组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办公室,聘请扬州市土肥站张炳宁研究员为首席专家,负责技术方案审核及实施督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市土壤肥料站,由土肥、科教、栽培、植保等业务部门具有高、中级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骨干参加,负责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方案的细化,具体任务落实、技术培训与指导、试验示范的实施等工作,并定期分赴各镇、村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巡回指导,深入基层、深入田头、深入农户,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指导等核心内容,开展现场土壤测试、植物营养诊断和配肥、施肥技术培训,为农民开出拟种植作物的施肥配方,解决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施肥用肥难题。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工作小组,负责本乡镇的项目实施工作。全市共建立测土配方施肥咨询点27个,明确责任人,实行专人负责制,采取广泛宣传、上门指导等手段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解决农民盲目用肥的问题,确保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落到组、到户、到田。 (2)加强监督管理,强化考核评比一是建立检查督促制度,市测土配方施肥领导和技术小组定期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定期编制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情况通报,对工作突出的乡镇及时报道,对工作不到位的乡镇及时通报,并加强和新闻媒体合作,对各乡镇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新闻报道。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促进各乡镇更好地做好该项工作。三是建立项目评价验收制度。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要对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培训、土样采集、肥效试验示范、示范田建设、施肥建议卡、配肥数量等内容,把评价结果作为当年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四是奖励先进。领导和技术小组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制定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考核评分办法,并按项目实施内容进行检查综合评比,评选出测土配方施肥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和示范带头户,给予表彰和奖励。10月底我们发放满意度调查反馈信息表110份,测土配方施肥农户结果:农户总评价满意度十分满意的占54%、满意的占43%、基本满意的占3%、不满意的为0,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满意度调查信息反馈统计表调 查 内 容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配方肥购买使用满意度673120按方施肥使用满意度593830技术人员入户(田间)指导满意度722530对配方施肥效果满意度603550对按配方施肥效果满意度563950总评价满意度544330五、项目实施的成果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减少肥料的过量施用,能够解决土壤板结等问题,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是提高耕地持续产出能力的重要措施。同时,测土配方施肥能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对于减少作物病害发生、促进农产品质量改善具有积极作用。项目实施一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普及了知识,优化了结构,锻炼了队伍。(1)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了广大干群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认知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在我市虽推广较早,先后以测土施肥、配方施肥、优化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开展工作,但广大干群对其了解甚少,2005年通过全国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开展,广造声势,大力宣传,搞培训,抓现场,使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测土配方施肥不仅是农业节本增效保证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的需要,更是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村建设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充分提高了广大干群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认知度。(2)技术推广到户,转变了农民的施肥观念为了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市各乡镇一手抓宣传培训发动,一手抓施肥推荐卡的入户工作,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入户率达100%,直接面对面地指导农民,让他们真正了解到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掌握科学的施肥方法、最佳施肥量、最适施肥时期。使农民施肥时有据可依,改变了过去盲目施肥的状况,以前“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传统施肥观念逐步改变,“缺什么补什么”、“吃饱不浪费”的科学施肥观念开始深入农户。(3)施肥结构优化,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测土配方施肥有效解决过量施肥和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给作物提供了营养套餐施肥技术,据全市53个大区校正试验统计,校正区肥料利用率35.21%比常规施肥区利用率31.17%提高了4.04%,可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养分流失,带动了有机肥增施,减少了化学物质和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今年我市呈现出氮肥用量减少、钾肥用量增加的趋势。 (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农技推广服务技能一是锻炼了一支队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技物结合,开展“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全站技术人员围绕一条龙服务模式,亲自到基层一线宣传、培训、推广,业务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围绕项目建设,化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更趋合理化,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能力,日检测分析达到300个。三是通过本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野外调查、实验室化验分析数据和田间试验示范的数据分析,对我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修正和补充,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制定了适合我市不同区域的肥料配方,制作了更合理的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图和不同作物的施肥推荐表,确保更好地服务于农民。(5)坚持上下联动,增加基层农技推广网络的凝聚力自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以来,农技站“三权”下放以后,农技推广工作在乡镇出现了严重断层,业务主导部门指导性的工作与意见难以落实,农技人员的专业特长不能充分发挥,致使基层农技站出现了人散、网破、线断的局面。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使涣散的乡镇农技推广网络得到了有力改善,使他们有事可做,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加强了乡镇农技推广力量,增加了市、乡两级农技推广的互动性,使本市的农技推广组织又萌发了勃勃生机。2、通过项目实施,健全了系统,摸清了家底。(1)利用3S、GIS技术,数据信息化管理体系更趋完善项目实施中采样点基本情况调查、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土壤植株样品化验分析结果以及3414部分试验、精确施氮试验、大区对比试验、无氮空白试验均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通过对相关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完善了仪征市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扬州市土壤肥料站的帮助下制作了电子版的仪征市土壤图,仪征市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丰缺图,编制了仪征市各乡镇施肥分区图,施肥推荐表,各类图、表、卡较全面的反映了本市的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的最新动态。农民只要登录扬州市土肥站网,查询扬州市耕地质量查询系统,就能及时了解本地区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为农民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施肥建议。(2)通过样品化验分析,摸清了全市耕地养分存在现状2005年土壤样品化验结果:土壤有机质2.39g/kg,全氮0.16g/kg,速效磷9.85mg/kg,速效钾91.76mg/kg。土样养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库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有机质、全氮养分含量上升趋势明显,而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基本持平。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外界对土壤养分投入与支出。我市九十年代中后期机械化收割程度逐年提高,大面积秸秆还田量增大,有效地补充了耕地有机质,有机质含量大幅度提高。而近年来农户都是凭经验种田,肥料高投入现象普遍,氮肥用量水平居高不下,土壤中全氮含量提高,磷钾肥含量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呈逐渐上升趋势,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高效复合肥的大面积推广,磷、钾肥的施用已成为农户施肥中固有习惯用肥,从近几年的土壤化验分析结果看磷钾肥含量变化趋势不大,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 养分年代有机质(g/kg)全氮(g/kg)速效磷(mg/k)速效钾(mg/kg)2002年1.980.139.6892.382005年2.390.169.8591.76%20.723.11.80.7微量元素中有效锌含量提高,有效硼含量有所下降。有效硼的下降和我市近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有关,近年来油菜等喜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土壤中硼素被作物带走而得不到补充,造成土壤有效硼含量下降。有效锌含量提高可能和秸秆还田有关,近年来秸秆还田面积不断扩大,归还土壤中的锌数量逐渐增加,从而提高了土壤有效锌水平。土壤中PH时空变化趋势 化验结果统计表明:30年来我市耕地土壤PH值呈现出梯度递减变化趋势。2005年全市土壤PH平均为6.15。样品之间PH差异主要是成土母质不同而引起,按成土母质类型统计,沿江圩区长江冲积母质发育的土壤PH平均为7.340.10,变异系数为13.6%,属中性偏碱,丘陵地区下蜀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PH平均为5.831.05,变异系数为18.0%,属中性偏酸。从PH平均值评价,适合大田作物生长。3、应用田间试验结果,建立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1)应用3414部分试验建立小麦磷钾参数指标由于农业生产比较复杂,影响产量构成因素很多,很难通过12年的试验就能较准确地获得各项参数。因此,我们在建立小麦磷钾丰缺指标时根据2005年3414田间试验结果,结合仪征市土壤养分状况、产量水平以及多年实践经验来确定具体指标。一是小麦速效钾的参数指标为:把土壤速效钾含量为91.5mg/kg为小麦速效钾丰富的指标,把土壤速效钾含量65 mg/kg作为缺乏的指标,9165mg/kg为中等水平。二是小麦速效磷的参数指标为:土壤速效磷分为4级,分级标准为15、1511、116、6。(2)通过精确施氮试验得出小麦百公斤籽粒吸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全市精确施肥区平均亩产376.6 kg、总吸氮量7.92kg、百公斤籽粒吸氮量1.98 kg,在氮肥施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小麦吸氮量也随着增加。从不同地貌类型来看,总吸氮量精确施氮区和常规区吸收趋势一致,都是圩区中山区后山区。百公斤籽粒吸氮量三个区精氮处理和常规处理相比较,发现中山区两处理吸氮量相差较大,精氮施肥区比常规区高出30.3%,其它两区百公斤籽粒吸氮量相差不大;氮肥当季利用率三个区精氮处理全都低于常规处理区;从不同供试品种来看,扬麦13号和宁麦9号无氮空白区和精氮区各参数比较, 同是弱筋小麦但品种不同基础地力产量会有所不同,宁麦9号基础地力产量比扬麦13号要高,平均高出7.65 kg/亩;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扬麦13号的产量、总吸氮量、百公斤籽粒吸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都高于宁麦9号,分别高出19.6 kg/亩、1.08 kg/亩、0.19 kg、2.51%。4、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效益去年秋播本项目区按照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精神,紧抓机遇,立足农民增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年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为100万亩次,覆盖全市147个行政村,涉及到12万农户。通过对典型农户、示范方和大区校正对比田块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今年夏熟小麦配方区平均亩产374.1公斤,比常规施肥区平均亩产341.6公斤增产32.5公斤,增9.51%,全市小麦增产总量906.75万公斤, 平均每亩节本1.66元,净增加效益1299.02万元;秋熟水稻配方区平均亩产545.4公斤,比常规施肥区亩产稻谷502.7公斤增产公斤,增8.49%,扣除施肥亩增加成本1.71元,全市水稻净增效益2737.13万元,据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效果统计,全市各类作物净增效益4816.76万元,减少用肥总量46.02吨。可见测土配方施肥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见下表)。2006年度仪征市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情况统计表 2006年11月乡镇作物面积(亩)实施村涉及农户(户)配方肥销售量(吨)发放推荐卡(份)三麦油菜水稻蔬菜茶叶玉米合计真州镇64716571151805707110335032825003604200青山镇69269392163023468450045041038629504204920朴席镇2699747343805670822926797951157508209600新集镇269721026240773688218248671313625090010440新城镇4383720933631896020120045981397771810000140016800马集镇238112168656468910418003286116155158350120013900刘集镇31600111455513681299001618108528177780110012900陈集镇30307813646128768514939374914677096011200大仪镇5045162886658292552155134731189700139016200谢集乡1572192393218680521800013678456512605090010000月塘乡151881400042418541836001412820361559008509840合计278281122386472418768023000022232100211914772000103001200002006年度仪征市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效果统计表2006年11月作物推广面积(万亩)亩均产量(公斤)较常规增产(公斤)增产总量(万公斤)净增效益(万元)亩均用肥(公斤)较常规减少(公斤)亩均节本(元)减少用肥总量(吨)小麦27.9374.132.5906.751299.0219.60.21.6655.8玉米2.2457.634.175.0279.8623.1-3.1-11.5-68.2油菜12.2148.212.7154.94164.716.7-1-6.43-122蔬菜7.7125050385107.819.82.95.5223.3茶叶31661545428.252211-9.25330水稻47.2545.442.72015.442737.1316.5-0.79-1.71-372.88合计100.23582.154816.7646.02平均490.235.7517.950.0459-1.2335、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流失,保护了环境从全市稻麦两季53个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夏熟小麦生产中配方区氮肥利用率35.21%,常规区氮肥利用率31.17%,配方区氮肥利用率比常规区利用率提高4.04%,全市平均亩施纯氮14.6公斤,即亩节省纯氮0.59公斤,相当于每亩减少氮肥流失0.59公斤。水稻生产中配方区氮肥利用率35.21%,常规区氮肥利用率31.17%,配方区氮肥利用率比常规区利用率提高4.04%,全市平均亩施纯氮14.6公斤,即亩节省纯氮0.59公斤,相当于每亩减少氮肥流失0.59公斤。可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本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了粮食稳产稳收,增加了种植效益,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氮肥投入量,减少了因施肥不当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土壤肥力退化等问题,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八、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与存在问题1、项目实施取得的经验(1)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推广网络是做好这项工作的保障我们今年按照“图、表、卡、肥”这一模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在扬州市土肥站的支持帮助下,以乡镇为单位制作了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分区图200多份及相对应的推荐表,印刷了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8万余份。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按照要求,实地填写施肥建议卡。上下联动,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网络。(见下图)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网络:市行政领导小组市专家小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农资经销点村委会咨询点农户农户示范户配方专用肥承包田两条推广途径:一是自上而下的途径即以乡镇农技人员为主体,村干部相协助,分片包干,进村入户,上门填写施肥推荐卡,农民带卡到定点销售处购肥。二是自下而上的途径即农民利用上街赶集或购买农资的机会,到测土配方施肥咨询点进行咨询,由工作人员根据农户提供的具体情况填写推荐卡,农民凭卡购肥。(2)采取科技入户、良种补贴、定单农业相结合确保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测土配方施肥和科技入户紧密结合。我市是2006年农业部科技入户示范县,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50名科技指导员作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中坚力量,把1000个科技示范户作为示范应用配方施肥的有生力量,由科技指导员带着测土配方施肥的“图、表”,上门给科技示范户填写施肥建议卡,再由示范户把配方施肥技术建议卡发给相同的施肥分区农户,一个科技示范户可以带动周围3040户农户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他们可以带动周边近4万户农民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起到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第二,测土配方施肥和良种补贴紧密结合。我市2005年小麦良种补贴面积15万亩,水稻良种补贴面积也是15万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昆明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阶段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本册综合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苏教版
- 2025年人力资源专员初级面试常见问题解析与模拟题答案集萃
- 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 15 安全b 继续教育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广西三类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1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 煤粉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食用菌生产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下料工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10kV线路施工应急预案
- 《植物细胞》教学课件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医学教材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处置课件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
- 2024-2030年中国纳米烧结银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安徽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招聘23人(亳州地区招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JT-T-1223-2018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技术要求
- 国家质量监测四年级学生数学考试试题
- 2024年河南省成考(专升本)生理学护理学专业考试真题含解析
- 《数字艺术设计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