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问答部分1.doc_第1页
马克思问答部分1.doc_第2页
马克思问答部分1.doc_第3页
马克思问答部分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1.实践的本质及其特征?(简答) 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特征: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意义?(材料分析或论述)发展的实质?(辨析)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的原理: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意义: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多方面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简答或者辨析)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就是一刀两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4,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瑰丽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5,真理的含义与特征?(简答) 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特征: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6,价值及其特点? 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特点:1,价值具有客观性;2,价值具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样性。7,生产力、成产关系以及两者关系?生产力构成要素?生产力是人类在成产时间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两者关系(简答或者论述,用马原分析改革的必要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觉得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的生产力具有能动反作用。主要变现在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客观要求是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不适合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构成要素:分实体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实体性要素包括1,劳动资料(劳动手段);2,劳动对象;3,劳动者。 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等。8.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关系(简答或论述。为什么政改?):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方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他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正,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9. 人的本质?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0,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11.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3技术和科技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与安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于现在资本主义了4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他们在本质上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5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6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7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1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13 产业资本循环的二阶段以及产业资本连续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1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2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3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4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5 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续6 三种形式的循环在继起性表明。14.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实质? 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一,表现为成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实质(特征):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15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1 资本主义的发张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处于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 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2 垄断竞争的特点: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经过竞争来维持3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6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其表现 1原因:一是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二是跨国公司有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一个微观基础;三是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一个制度基础;四是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 2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 金融的全球化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17.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1,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2,人民对他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发展过程; 3,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基友机遇又有挑战。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