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贵州省纳雍县雍熙镇第一小学:王成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和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在教学实践中,若有所“悟”,得到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一些素材,信笔记下,与同仁分享。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里的例9、例10、例11和例12的(公因数和公倍数)内容和相应的练习。教材说明: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例9教学公因数的含义。例10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11教学公倍数的含义。例12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创新,要围绕“基础、核心、方法”三要素为基本切入点和路径,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教学例9,基础是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核心是探索和理解公因数的含义,过程和方法是用小正方形铺大长方形。 2、通过自己或与同学合作,用边长是6cm和边长是4cm 的正方形去铺长18cm,宽12cm的长方形。发现了无论是一列一列地铺,还是一行一行地铺,边长是6cm的小正方形刚好能铺满,而边长是4cm的正方形不能刚好铺满。发现了能够刚好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即是长方形长的因数,又是长方形宽的因数。于是引出了公因数。用算式表示:126=2,186=3。 3、有学生提出问题:有多少种小正方形能够刚好铺满呢?根据刚才铺的过程就能够知道:要能够刚好铺满大长方形的小正方形必须满足边长即是大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公因数。因为4是12的因数,4不是18的因数,所以边长是4cm的正方形不能刚好铺满长18cm,宽12cm的长方形。124=3, 184=42。4、顺势找出12和18的公因数有哪些?(教科书的编排是接着教学例10:找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其中最大的是几?)我想:在这里可以创造性地就直接采用例9的素材代替例10的内容,过渡自然。师生共同寻找,根据一个数因数的特征: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个数是有限的,把满足条件的数有序地写出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还可以充分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因为一个数是2、3或5的倍数,它一定有因数2、3或5。12的因数:1、2、3、4、6、12。18的因数:1、2、3、6、9、12。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其中最大的是6。引出了最大公因数,可以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师可以简明地指出最大公因数可以用符号表示,表示成(x,y)=a的形式,比如:(12,18)=6,表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有学生发现在用列举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时候,可以只列举一个数的因数,然后在列举的数中找出满足另一个数的因数,然后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尤其是列举较小数更为简便。比如找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列举12的因数:1、2、3、4、6、12。在12的因数中从最大的因数有序地从大到小地找,一下子就找到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此时:询问学生,两个数有最大公因数,有没有最小公因数呢?学生寻思,陡然间举起好多手并喊道:“有。”老师问是谁?答案马上出现:“1”。于是师生共同总结两个数的最小公因数是1。教师补充1是任何非0自然数的因数,所以任何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一定有1。为以后学习互质数做了简单的孕伏。让学生自学例10的内容。5、教学例11,基础是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核心是探索和理解公倍数的含义,过程和方法是用小长方形铺大正方形。6、学生操作或小组合作用小长方形铺大正方形。用长3cm,宽2cm的小正方形铺边长6cm的大正方形,(把小长方形以长为标准横摆叫横铺,把小长方形以长为标准竖摆叫竖铺,可以横铺,也可以竖铺,其实不管横铺还是竖铺都是一样的)能够刚好铺满;用长3cm,宽2cm的小正方形铺边长8cm的大正方形不能刚好铺满。发现了能够用来刚好铺满大正方形的小长方形有这样的特征:大正方形的边长即是小长方形的长的倍数,又是小长方形宽的倍数。顺势引出了公倍数。62=3,63=2。7、学生提出问题:“满足这样的大正方形究竟有多少个?”结合刚才的操作,满足条件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公倍数。2和3的公倍数有6、12、18、24、30 有无数个。于是学生马上悟出,用长3cm,宽2cm的小长方形不能刚好铺满边长是8cm的正方形的原因:8是4的倍数,8不是3的倍数,84=2,83=22。8、找2和3的公倍数。(教科书是接着教学例12:找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是几?)直接用例11的内容代替例12的内容,根据一个数倍数的特征:一个数最小的倍数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2的倍数:2、4、6、8、10、123的倍数:3、6、9、12、152和3的公倍数:6、12引出最小公倍数。可以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师则直接提出,最小公倍数也可以用符号表示,可以写成x,y=a的形式,比如:2,3=6,表示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突然,一个学生举起手并告诉老师他有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简捷方法。于是其他同学马上静下来听他的简捷方法:“只需列举较大数的倍数,然后从列举出来较大数的倍数中从最小的数开始审查,满足较小数的倍数即可。比如找2和3的公倍数,就先列举3的倍数:3、6、9、12、15 马上可以得到答案,2,3=6。”其他学生也明白了,这时我补充:“如果是两个数都比较大,一般我们列举较大数的倍数时列举到100左右。我提出两个数有没有最大公倍数,学生异口同声:“没有。”师生总结:“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学生自学例12的内容。在教学中抓住基础知识,顺势引导学习的迁移,注重学习的过程,掌握方法。抓住根本,不偏离主题,让学生自己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创新。二、创新,要大胆猜想、学会数学思考、 独立思考,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了知识,就要运用于实际,学会数学思考、 独立思考,把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终达到学以致用。教科书练习七第8题的教学。1、猜想:要剪成的小正方形最大,则小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大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2、算一算:(15,9)=3,则剪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cm。3、验证:在图中画一画,是否满足计算的要求,通过画满足计算的要求。4、解决问题:要计算出一共可以裁出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学生想到如下的方法:(1)用大长方形的面积(总数) 小正方形的面积(每份数)=裁出的小正方形的个数。(159)(33)= 1359=15(个)(2)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想起:行(个)数 列)(个)数=裁出的小正方形的个数。 (153)(93) =53 =15(个)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理解之后掌握的知识最牢固。三、创新,要鼓励“在做中积累经验”,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在教学“整理与复习”的第9题,学生就在做题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概括和出来,加以验证,运用于实际。1、学生独立做题。(12,20)= 4 (33,11)= 11 (8,9)=1 (35,14)=712,20=60 33,11=33 8,9=72 35,14=70(13,7)=1 (15,21)=3 (17,34)=17 (18,1)=1 13,7 = 91 15,21=105 17,34=34 18,1=182、学生积累的经验。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则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则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3、学生发现的规律。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运用这个规律可以检验所求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否正确。比如:(12,20)= 4 ,12,20=60,460=240,1220=240。还可以巧妙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比如知道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要求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则直接用这两个数的积除以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得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2,20)=4,则12,20=12204=60;12,20=60,则(12,20)=122060=4。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是要抓住主题,不能跑偏,也不能拔高要求。在很多时候,学生的发现和创新给了我不少的启示。当学生把他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舒城一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节约用水多媒体课件
- 金融投资理财入门作业指导书
- 农业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种植技术应用
- 2025年重交沥青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油气管道保护工高级考试预测题及解析
- 智慧物流园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规划
- 2025年期刊出版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节日期间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制造业员工投诉处理流程
-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 制药企业价值链管理模式创新与优化
- 2025林业局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三上学期年级组工作计划
- 行业联盟协议书范本
- 进度计划跟踪管理制度
- 医用物品洗涤消毒供应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DB36T-莲鳖种养结合技术规程
- 汽车维护与保养冷却液的检测与更换课件
- 8.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导学案)(解析版)
- 《油井工程课件:钻井技术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