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断龙中学 向永红一、 说教材1、教学主要内容、前后联系、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八年级(上)第12章第3节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的。这节课的内容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直线垂直的重要工具,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2、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学生认识基础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通过折纸实验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推理、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3)通过例题的教学,学会利用代数法求解几何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3、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今后应用较广,但“三线合一”这一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容易混淆,学生不会灵活运用。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是:(1)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灵活运用。二、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接触过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并且学生已经历画图方法感知“三线合一”这一性质,所以等要三角形的这两个性质学生可以通过折叠发现出来,但对“三线合一”中的“三线”的指代学生可能出现混淆情况,且对“三线合一”这一性质不够重视,但它是本节课的难点又是今后用得较广泛的性质之一。由于本班中学生各科的基础都较差,合作、交流的意识不强,不敢提问,不善于探索与实践,所以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要多加激励和鼓励。三、 说教法、学法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逐步增强,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模仿力强,但八年级的学生思维往往要依赖于直观具体的形象,而学生刚学过轴对称图形,对轴对称图形的分析相对比较好。根据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和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启发下,采用直观教学法,探究、发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操作实验、直观感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师生互动、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的研讨式学习模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具准备: 三角板、透明纸片、剪刀、铅笔。四、 说教学程序(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因为已经学过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半透明纸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上字母A、B、C。2、选一位学生画好的等腰三角形,结合学生的图形介绍等腰三角形的一些有关概念。设计意图从一开始就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无意中,了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同时觉得有一种轻松感。3、让学生做练习,在已知的等腰三角形ABC中,画底边BC上的中线和高以及顶角的平分线,并量一量课本图中两个底角的度数。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画图、测量,先整体感知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这两条性质,然后再经过后面的动手、动脑折叠等腰三角形的实验来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观察实验的方法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个直观形象的数学结论。(二)动手实验,合作探究1、让同桌或前后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刚才所画的三角形是否“等腰”。然后把各自画好的等腰三角形剪下来,并把纸片对折,让两腰AB、AC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最后问同学: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吗?设计意图通过富有激励和挑战的语句来激发、引导学生。 2、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然后互相补充,并请学生起来发言,同时老师归纳如下内容: 发现:(1) 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AD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2) B=C。(3) BD=CD,AD是底边上的中线。(4) 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5)BAD=CAD,AD为顶角的平分线。3、由学生用文字归纳结论2,教师纠正: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想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师问:你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这句话吗?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小结:在ABC中,因为AB=AC,所以B=C。4、问学生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结论(3)(4)(5)吗?教师提示:可联系开始所复习的练习(画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接着教师动手演示“三线合一”的情况。小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5、对比练习(补充):画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平分线及该角所对的中线和高,看看他们是否重合(即是否有“三线合一”这一性质)。6、大家谈谈,由同学们互相讨论了解概念并探索其性质。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三)初步应用,巩固拓展例1 已知:在ABC中,AB=AC,B=80,求C和A的度数。(P83例1)生:交流、讨论、口述。师:板书解题过程(在黑板上写)解:因为AB=AC.所以 C=B=80 又 A+B+C=180所以 A=1808080 = 20 引申练习(补充): 已知在ABC中AB=AC,A=30.求B和C的度数。 生:交流、讨论、并写在纸上。 师:巡视,选两位学生板演并讲评。 小结(老师问、学生答):在等腰三角形中,(1) 已知一个角,就能求另外两个角. (2) 顶角+2底角=180(3) 0 顶角 180,0 底角 90o. 师问:在一般的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能求另外两个角吗?为什么等腰三角形可以?生答:因为隐含一个条件: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例2. 建筑工人在盖房子的时候,要看房梁是否水平,可以用一块等腰三角板放在梁上(如图),从顶点系一重物的绳正好经过三角板底边中点,房梁就是水平的,你能说出为什么吗?(显示例2和图形。)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教师纠正,并解答.解:系重物的绳子正好经过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点,根据“三线合一”可以知道这条绳子也垂直于房梁,故房梁是水平的。设计意图通过本例让学生对“三线合一”这一性质进一步得到巩固,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四)反馈练习课本P65练习.1、2、3补充:如图,在ABC和ABD中。因为,AB=AC,所以,C=D。对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等边对等角”,是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用的。(五)归纳小结由师:今天这节课即将结束,你能告诉老师你的收获吗?学生相互归纳和补充:1、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或一条边)时,要注意分类讨论,判断是顶角还是底角(是腰还是底边)。3、注意:等边对等角是指在一个三角形内用的。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六)布置作业: 课本P65.练习1、4 思考题:你能用数学语言表示“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吗? 五、说板书设计15.5等腰三角形(一) 1、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4、例1、例2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5、小结 6、作业 (1)“等边对等角” (2)“三线合一” 六、设计理念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绩效奖励补充协议
- 2025年高级按摩考试题及答案
- 警察专业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下肢蜂窝织炎护理查房
- 消防安全检查培训教学课件
- 幼儿园泥工培训活动
- 妊高症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贯叶连翘提取物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直接驱动主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公司金融产品汇报
- 临床用血知识培训课件
- KPI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2024年中小学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 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满足查重要求)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 天然气开采流程
- 《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带答案能力提升)
- 【高分复习笔记】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福建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减重代谢护理案例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