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摘要:本文先简述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的大概内容,然后从翻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前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等本体因素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翻译领域的功利主义等影响翻译发展的外部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翻译理论沉寂的原因。认为要结束沉寂期不仅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合中西译论、翻译本体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而且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关键字:翻译理论 沉寂期 内因 外因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我们很容易找到这些熟悉的字眼“信”、“达”、“雅”、“神似”,还有“化境”等。“信”“达”“雅”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要文言化。如今“信”“达”“雅”三个字已经被我们说滥了,近代翻译理论近百年,长久被当做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当然,内容也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适当的做了延伸、关联和改变。如:“信”即产生了后来的“忠实”,“达”对应着“通顺”,而“雅”一词被赋予了新的翻译内涵,不是起初所指的译文要文言化,而指在选用词语时要得体,简明优雅。“神似”“ 神似 ”,亦即“传神”,“传神达意”,“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顾名思义,就是传达原文的精神,通过文字把字里行间的意蕴曲达以出。 不同语言各有特色,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而翻译绝不是坐标似的“字当句对”,而是多层次的传神达意。文学翻译尤其如此。傅雷,一位毕生从事文学翻译创作的著名翻译家。他视文学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不但把损害文学精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并且将介绍一部文学作品不能还原它本身,也认为难以容忍。他深明文学翻译的甘苦,始终持着严谨、认真负责的翻译态度,他以自己的大量译作为印证,在严复的“信,达,雅”之外,另树一帜,标举“神似”,可谓我国翻译理论界的一个重大突破。他切中了文学翻译的关键所在,把翻译从字句的推敲提到艺术的锤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我国传统美学中“传神”这个重要观点,引入翻译理论,把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提到美学范畴,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后来翻译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神似”翻译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翻译事业的巨大进步,翻译理论由一般化、抽象化走向专业化、具体化的开始。 “化境”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开篇即引许慎说文解字有关翻译的训诂:说文解字卷十二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讹。”南唐以来,小说家都申说“译” 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polysemy,manifold 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诱”)、难于避免的毛病(“讹”)、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仿佛一一透视出来了。(P77)钱钟书从许慎关于“译”的训诂出发,阐释了“译”所包含的“虚涵数意”,即“译”的四个义项,“诱”“媒”、“讹”、“化”。这四个义项代表了翻译的不同方面,即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向往的最高境界。当然以上三种翻译术语的详细内容并不能涵盖二十世纪以来所有的中国翻译理论,影响比较大的还有鲁迅的“宁信不顺”,矛盾的翻译“神韵”,林语堂的“通顺”“忠实”“美”,、许渊冲的“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刘重德的“信、达、切”,还有张今的“真、善、美”等等。可谓各家自有所言,然而言之何如呢?刘宓庆先生在翻译理论研究展望一文中提到中国译坛目前进人了一个相对的静寂期。天津外国语学院的林克难教授也撰文指出中国翻译理论到了年90代后期出现了一个低潮。虽然也有人提出中国翻译的第四次高潮已经到来,然而这所谓的第四次高潮的标志性成果大部分是前一时期著作的再版,理论上并没有重大的突破我国翻译理论并没有走出两位学者所提到的沉寂期。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所谓内因主要是指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本身的原因,包括翻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我国当前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等等。所谓外因主要是指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以及翻译领域的功利主义影响等方面。翻译和翻译研究的复杂性长期以来,我国翻译界对于翻译的一些重要概念一直存在着争论。如直译和意译、科学和艺术翻译的原则、翻译的性质等,充分反映出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的复杂性。从翻译实践本身来看,它涉及的语种繁多、语系复杂,有各自独立的语音、语法、词汇系统,体现出各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要想建立一套能够指导任何语种的翻译实践的理论是不可能的。从翻译及翻译研究所涉及的学科来看,有语言学、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等各门学科错综交织。从翻译的过程来看,翻译研究对各个环节,包括作者、文本、读者,甚至译者等都不能忽视。翻译中这几个环节之间的矛盾给翻译和翻译研究带来了困难。虽然中国翻译理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有学者一直在致力于建立翻译学,还出现了以翻译学命名的著作(黄龙翻译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但是要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建立起与哲学、美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相并立的翻译学还比较困难。基于翻译和翻译研究本身的复杂和困难,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沉寂是正常的沉寂。可以使译界对前期的研究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找到新的突破。引进理论与我国传统文论缺少结合任何一种引进理论如果能够很好地与我国的传统理论及实际情况相结合,就会推动我国理论研究的发展。然而我国翻译界在把国外语言学成果拿来应用的时候,没有能够成功地与我国传统译论的研究结合起来。我国的传统译论与传统文论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例如严复引用儒家经典易经和孔子的有关论述作为立论依据,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神似”和“神韵”是从美术创作和临摹中悟出的翻译境界;钱钟书从说文解字的一段训话文字中引申出对翻译的论述,提出了“化境说”。可以说我国七八十年代以前的译论基本上属于传统译论,而此后由于引进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翻译研究的重心转向了语言学角度,研究人员倾向于从揭示语言本质探寻语言规律,进行双语对比等视角进行翻译研究,使传统译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当语言学翻译理论研究走到一定地步,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的时候,有人即开始对其进行否定,而不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去进行严肃地思考。一方面正视传统,另一方面借鉴外国理论,把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翻译和翻译研究领域的两个脱节虽然80年代以来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一度辉煌,但是其现状却不容乐观。除了西方译论没能很好地与我国传统译论相结合之外,我国的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在两方面存在严重脱节。即创作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创作与翻译的脱节日益严重。我国现代的一些翻译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冰心、卞之琳等等往往都是一流作家,他们的翻译和创作互相促进,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翻译的影响力。而当前的一些翻译作品大多出自学者之手。有人称之为“学者式翻译”。这样的翻译往往很忠实于原作却缺乏文学性。相比之下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更不利于翻译和翻译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搞理论的往往不从事翻译实践,而搞实践的又鄙视理论。另一方面理论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我国翻译和翻译研究领域的这两个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发展,必须引起翻译界的高度重视。以上从翻译和翻译研究本身分析了当前出现翻译理论的沉寂期的原因,但外部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不能不引起翻译界的重视,这些因素同样限制着我国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其一:翻译的地位低下。即便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今天,翻译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译者的社会地位低下,很少有人喜欢从事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其二:翻译界存在功利主义,且在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有具体的表现。在实践方面,抢译、滥译之风,甚至抄袭现象有目共睹。在理论研究方面,为了快出成果,不愿从事踏踏实实的工作。对有些引进的理论不加消化生搬硬套。这种功利主义之风严重影响着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其三:忽视翻译人才培养。七八十年代以来,翻译人才的培养形成断层。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翻译发展的形势很好,但落后的教育机制限制了翻译人才的成长。例如,学习外语的往往缺乏国学功底,学习中文的往往外语水平较差。另外由于翻译的地位较低,对年轻一代又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使得年轻一代不愿意投身扎扎实实的翻译和翻译研究工作。从以上诸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译坛在90年代后期出现沉寂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要结束这种沉寂、走出低谷,中国翻译界不能急于求成。从近期来看,中国译界必须进行严肃深刻的反思,切实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即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西方理论和传统理论的结合、译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的结合以及翻译本体研究和其它相关学科研究的结合等。从长远来看,要认识到翻译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因此要着眼于未来,完善翻译人才培养机制。参考文献【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胡德香,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特色(J),中国翻译,1998,(4).【3】谭载喜,必须建立翻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智能锁控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练习题附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包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刷1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和答案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四川小金县考核招聘10名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的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高清版)DB33∕T 715-2018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军事心理战试题及答案
- 托育园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西省高职单招文化统一考试真题及答案(网络版)
- 铁塔拆除施工方案
- DB3714-T 0010-2022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
- 儿童用药安全科普知识
- 光伏发电设备检修维护(技师)职业技能鉴定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沥青路面基础知识
- 支气管镜和CT定位
- 机电安装冬季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