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的概念 平衡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 保持体位 在随意运动中调整姿势 安全有效地对外来干扰作出反应 人体重心 位于S2下缘 S3上缘前方7cm骨盆入口处男性身高56 女性身高55 躯干 头颈和上肢的重量传递经第五腰椎至骶骨 经双侧骶髂关节 站立时重力经髋臼传至股骨头 形成立位负重的股骶弓坐位时重力从髋臼上方 坐骨体传至坐骨结节 形成坐位支持体重的坐骶弓 姿势控制因素 LimitsofStability稳定极限 在不失衡的条件下 重心在支撑点上方摆动时所允许的最大角度 其大小取决于支撑基底面的大小和性质 大 硬 平整时稳定极限大 反之则小HeightofCOG重心的高度 与稳定极限成反比Sway摆动频率 越高则越易失衡 Baseofsupport支撑面 人站立时两足之间的表面 此表面大 平整 与足底接触良好均有助于平衡 与稳定极限成正比 姿势和体位的变更实际上是身体各部位肌张力的重新调配 其最终结果是要保持身体的平衡 即所有作用于身体的力处于平衡状态大脑皮质与延髓网状结构均参与姿势平衡的前馈性调节前庭系统在姿势平衡的反馈性调节中起决定性作用 反馈性调节即补偿性调节方式 适应性学习可以改善姿势反应在行走活动中学习适应性姿势控制 平衡功能分类 静态平衡 指身体静止不动时维持身体于某种姿势的能力 如坐 站 单腿站立 站在平衡木上等动态平衡 指运动过程中调整和控制身体姿势稳定性的能力 反映了人体随意运动控制的水平反应性平衡 当身体受到外力干扰而失去平衡时人体作出保护性调整反应以维持或建立新的平衡的能力 如保护性伸展反应 跨步反应等 StaticStability静态平衡 Staticstabilityisdeterminedby取决于baseofsupport 支撑面 polygonformedbygroundcontactpoints与地面接触的多边形centerofgravity COG 重心 effectivepointatwhichgravityacts重力有效作用点Staticstabilityoccurswhen当重心在支撑面以上出现静态平衡centerofgravityisabovebaseofsupport DynamicStability动态平衡 Dynamicstabilityisdeterminedby取决于statics baseofsupport centerofgravity支撑面 重心dynamics inertia accelerations horiz Forces惯性 加速度 水平力 平衡的生理学机制 躯体感觉系统视觉系统前庭系统骨骼肌协同运动模式姿势控制中的预备性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Somatosensory躯体感觉系统 包括关节 位置 运动 振动 肌肉 长度 张力 和皮肤 痛 温 痛 压 皮肤感受器向大脑传递有关体重的分布情况和身体重心的位置关节肌梭的感受器向大脑皮质输入随支持面变化如面积 硬度 稳定性以及表面平整度等而出现的有关身体各部位的空间定位 身体节段间和运动方向的信息 反应迅速 正常人面部向前站立在固定的支持面上时足底皮肤的触压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起主导作用大腿截肢者踝 膝关节本体感觉输入丧失 平衡功能明显低于小腿截肢者本体感觉障碍会延迟反应时间20 30毫秒当地面不平时提供错误的本体感觉 Vision视觉 提供头部相对于环境及自动环境的信息 头部相对于环境的定位信息 对低频率的刺激最敏感视觉系统在视环境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准确感受环境中物体的运动以及眼睛和头部相对于环境的视空间定位当环境处于动态时视觉输入受到干扰而使人体产生错误的反应 Vestibular前庭器官 在头部运动时固定眼睛以保证稳定的凝视在头部运动时保持身体直立在三个输入系统中最慢在输入冲突的信息时 前庭系统确保恰当的运动反应 骨骼肌协同运动模式 通过下肢和躯干肌肉以固定的组合 固定的时间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的运动模式从而达到保护站立平衡目的包括踝关节动作模式 髋关节协同动作模式和跨步动作模式平衡干扰小且站立支持面适宜时踝关节协同动作模式是保持站立平衡的主要对策当身体重心受到很大干扰或支持面过小无法诱发踝关节协同动作时髋关节协同动作模式是主要对策 姿势控制中的预备性活动 即在随意运动前身体的某些部位预先出现肌肉的收缩活动和体重的转移 anticipatoryposturaladjustments在快速协调运动中保持平衡非常重要当不能进行预备性姿势调整或转移时也就不能进行有目的的随意运动 Centralprocessing中枢处理过程 Comparesinformationfromthethreesystems比较信息Intactprocessesresultintherightmotoroutput完整的过程导致正确的运动输出Conflict Sittinginacarandthecarnexttoyoumovesvisualidentifiesmovementofenvironmentsomatosensoryperceivesnochangeinposition Sensoryorganization感觉整合 Afferentsprovideinformationaboutbodypositionfrom3sources 身体位置的感觉输入Somatosensory本体感觉Visual视觉Vestibular前庭系统 Sensoryweightingistask dependentinnormalindividuals WEIGHTINGStableSurface70 SOM20 VEST10 VIS RE WEIGHTINGUnstableSurface60 VEST30 VIS10 SOM Peterka R andP Loughlin 2004 Dynamicregulationofsensorimotorintegrationinhumanposturalcontrol JNeurophysiol91 000 000 adoptedfromHorak2003 BalanceControlSystem Thebalancesystemincludesacomplexarrayofcontrolprocessesthatcanbegroupedintotwodistinct butinterdependentsystems Thegazestabilizationsystemmaintainsgazedirectionoftheeyesandvisualacuityduringactivitiesinvolvingactiveheadandbodymovements Gazestabilizationandthevestibulo ocularreflex VOR systemsareoftenviewedassynonymous同义 eventhoughtheVORisonlyonecomponentofgazestabilization 凝视稳定系统在头部及身体运动时保持眼的凝视方向及视觉的敏锐性Theposturalstabilizationsystemkeepsthebodyinbalancewhileanindividualstandsandactivelymovesaboutindailylife Thegazeandposturalstabilitysystemsaredistinctbecausetheyrelyoninformationfromdifferentsenses motorreactionsofdifferentpartsofthebody andaremediatedbydifferentbrainpathways Thetwosystemsare however interdependentbecausegazestabilityisnotpossibleunlessthebodyonwhichtheheadandeyesrideisalsostableandbecauseaccuratevision whichisdependentongazestability isacriticalsensoryinputtoposturalcontrol 凝视稳定与姿势稳定系统是截然不同的 它们依赖于不同的感觉 身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反应 不同的大脑传导路径但此二系统相互依赖 GazeStabilizationComponents Maintainingstablegazereliesontheinteractionsamongthefollowingcomponents2 Combinationsofgazedirectioninformationfromthevestibularsystemandvision 从前庭系统及视觉整合凝视方向的信息Groupsofeyemusclestocontrollateralandverticaleyemovements 控制眼球垂直及水平运动的眼部肌肉Thebrain sabilitytointegratethesensoryandmotorfunctionsofgazecontrol大脑整合凝视控制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能力 Thevestibulo ocularreflex眼前庭反射 VOR isafast actingsystemthatreliesoninputsfromthevestibularsystemtoreflexivelydriveeyemovementsthatareequalandoppositethoseofthehead TheVORdoesnotrequirevisualinformation althoughthe gain oftheVORmovement i e theamplitudeofeyemovementrelativetothatofthehead isinfluencedbyasubject sstateofarousal TheVORiseffectiveforstabilizinggazeduringrapidmovementsandisineffectiveforslowmovements 当头与身体向左旋转时 两侧眼球缓慢向右侧移动 这一过程称为眼震颤的慢动相当眼球移动到两眼裂右侧端时又突然快速地向左侧移动 这一过程称为眼震颤的快动相 PosturalStabilizationComponents Maintainingposturalstabilityisamorecomplexbalanceprocessthatreliesontheinteractionofthreemajorcomponents Combinationsoforientationinformationfromvision theinnerearvestibularsystem andtheproprioceptivesenseofcontactwiththesupportsurface 视觉 内耳前庭系统 接触面的本体感觉的综合Motorreactionscoordinatedamongmusclesofthefeet legs andtrunk 足 腿 躯干部肌肉协调运动Thebrain sabilitytointegratetheabovesensoryandmotorprocesses andtoadaptivelymodifytheseprocessesinresponsetochangesintheenvironment 大脑整合以上感觉和运动过程的能力并且根据环境的改变调整反应 SENSORYORGANIZATIONTEST SOT TheSOTprotocolobjectivelyidentifiesabnormalitiesinthepatient suseofthethreesensorysystemsthatcontributetoposturalcontrol somatosensory visualandvestibular DuringtheSOT usefulinformationdeliveredtothepatient seyes feetandjointsiseffectivelyeliminatedthroughcalibrated swayreferencing ofthesupportsurfaceand orvisualsurround whichtilttodirectlyfollowthepatient santeroposteriorbodysway Bycontrollingtheusefulnessofthesensory visualandproprioceptive informationthroughswayreferencingand oreyesopen closedconditions 感觉统合试验是为了鉴别姿势控制的三个系统的应用异常 本体感觉 视觉和前庭觉 在此试验中 通过支撑的随患者前后摆动和 或视觉的校正将有效的信息转移到患者的眼睛 足和关节 通过摆动器的摆动和 或睁眼闭眼来控制有效的感觉输入 视觉 本体感觉 theSOTprotocolsystematicallyeliminatesusefulvisualand orsupportsurfaceinformationandcreatessensoryconflictsituations Theseconditionsisolatevestibularbalancecontrol aswellasstresstheadaptiveresponse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 Inshort patientsmaydisplayeitheraninabilitytomakeeffectiveuseofindividualsensorysystems orinappropriateadaptiveresponses resultingintheuseofinaccuratesense s 感觉统合试验将有效的视觉和 或支撑面信息消除而创造感觉混淆的情况 孤立前庭平衡控制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反应 总之 患者要么显示出不能有效应用个人感觉系统 要么产生不正确的适应性反应 从而导致错误感觉的使用 SOTComprehensiveReport EquilibriumScorequantifiestheCenterofGravity COG swayorposturalstabilityundereachofthethreetrialsofthesixsensoryconditions Effectiveuseofindividualsensoryinputsisdeterminedfromtheoverallpatternofscoresonthesixconditions Thecompositeequilibriumscore theweightedaverageofthescoresofallsensoryconditions characterizestheoveralllevelofperformance 平衡积分来量化重心的摆动和姿势稳定性 每种感觉输入的有效使用取决于六种条件积分的总模式 混合平衡积分 所有感觉条件下积分的平衡值 执行的总体水平的特征 SensoryAnalysisratiosareusedinconjunctionwiththeindividualequilibriumscorestoidentifyimpairmentsofindividualsensorysystems 感觉分析系数同个体平衡积分结合起来鉴别个体感觉系统的水平 StrategyAnalysisquantifiestherelativeamountofmovementabouttheankles anklestrategy andaboutthehips hipstrategy thepatientusedtomaintainbalanceduringeachtrial Normal stableindividualsmoveprimarilyabouttheanklejointswhenthesurfaceisstableandshifttohipmovementsastheybecomelessstable 当支撑面稳定时主要依靠踝关节 当个体不稳定时移向髋关节 FunctionalImplications Accurateorganizationofsensoryinformationiscriticaltomaintainingbalancewithinthevarietyofenvironmentsencounteredindailylife Aninabilitytoorganizesensoryinformationappropriatelycanresultininstabilityinenvironmentswherevisualcuesarediminished darkness lackofcontrast depthcues thesurfaceisunstableorcompliant sandybeach graveldriveway boatdeck etc orconflictingvisualstimuliarepresent busyshoppingmall largemovingobjectssuchasanearbybus etc 正确的感觉统合信息对于个体在多变的环境下保持平衡起决定性作用 不能正确地组织感觉信息会导致不稳定 视觉暗示消除如黑暗或缺乏对比 深度暗示 支撑面不稳定如沙滩 越野赛道 船甲板等 矛盾的视觉刺激如吵杂的购物中心 较大的移动的物体等 平衡的三种状态 静态平衡 级 人体在无外力的情况下维持某种姿势的过程 自动动态平衡 级 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 他动动态平衡 级 人体在外力推动作用下调整姿势的过程 平衡功能评定目的 确定是否存在影响行走等功能性活动的平衡障碍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原因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监测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效果跌倒风险的预测 平衡功能评定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脑外伤 脑血管意外 帕金森氏病 小脑疾患 脑瘫 脊髓损伤等前庭功能损害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或损伤 下肢骨折 截肢 关节置换 运动性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等 平衡功能评定禁忌证 严重的心肺疾病下肢骨折未愈合 平衡功能评定内容 定量评定定性评定 定量评定 人体动态计算机模型根据已知的身高和体重 由垂直力运动的测定计算出人体重心的摆动角度 从而准确地反映平衡功能状况通过连续测定和记录身体作用于力台表面的垂直力位置来确定身体摆动的轨迹 使身体自发摆动状况得以进行定量分析 SportKat1000 定性评定 生物力学因素的评定 判断姿势控制障碍是否与肌肉骨骼系统结构或功能损伤有关 疼痛 ROM受限 肌力或肌长度的改变等 姿势控制的运动因素的评定 运动对策的评定 踝 髋 跨步对策 预期姿势调整能力的评定 平衡反应 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应的时间是 俯卧 6个月 仰卧 7 8个月 坐 7 8个月 蹲起 9 12个月 站立 12 21个月 平衡反应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 患者取仰卧位 坐位或站立位 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变化时 出现躯干向外力作用方向弯曲 同时肢体向外伸展 第二种方式 患者取仰卧位 坐位或站位 由于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倾斜或移动面使重心移位 出现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 同侧肢体向外伸展 对侧保护性伸展 第三种方式 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 此时向后推患者 出现足蚓状肌先收缩 随后足趾背屈 屈髋 躯干屈曲 上肢向前抬 最后头 肩向前 第四种方式 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 此时向前推患者 出现足趾先屈曲 然后足跟抬起 伸髋 躯干后伸 上肢向后摆 最后肩后伸 头后仰 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偏离原支撑点时 上肢或下肢后伸并外展 以支持身体 防止摔倒 正常儿童形成保护性伸展反应的时间是 上肢 4 6个月 下肢 6 9个月 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明显偏离支撑点时 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向着被推方向快速跨出一步 改变支撑点而不是试图维持原有支撑点 正常儿童形成跨步及跳跃反应的时间是15 18个月 平衡功能的评定 可根据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以下分级 能正确完成活动 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小的帮助以维持平衡 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大的帮助以维持平衡 不能完成活动 评定程序 检测个人是否能做到以下几点在静止状态下1 能独自维持体位2 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界变化发生反应并做出必要的知识调整 3 具备正常的平衡反应 评定程序 平衡地完成某项运动1 能精确完成 2 能回到原位或维持新的体位 3 完成不同速度的运动 包括加速和减速 突然停下和开始 评定程序 在一个动态支撑点保持平衡在用力时维持平衡在睁眼 闭眼时能控制姿势 Berg平衡量表 每个动作评分标准为0 1 2 3 4分 最低为0分 最高分为56分检查工具包括秒表 尺子 椅子 小矮凳和台阶0 20分 平衡功能差 患者需坐轮椅21 40分 有一定平衡功能 需在辅助下步行41 56分 平衡功能较好 独立步行 40分 提示有跌倒的危险 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运动定义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 与特定运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系共同作用 从而产生平滑 准确 有控制的运动 它要求有适当的速度 距离 方向 节奏和力量进行运动 大肌群参与身体姿势保持 平衡等粗大运动 坐 站 走等 小肌群实施精细活动 手指的灵巧性 控制细小物品的能力等 精细运动的协调性与灵巧性 精细运动的协调性是指在CNS控制下 一组或几组小肌群共同进行平衡 准确而协调的随意运动灵巧性指上肢末端即手的精细运动的协调性 如操作物品的速度 移动物品的准确性等 协调运动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由三个领域控制协调运动的产生 它们是小脑 基底神经节和脊髓后柱 后索 协调运动障碍通常是指以笨拙的 不平衡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 协调运动障碍还包括不随意运动以及由于肌肉的痉挛 肌肉肌腱的挛缩造成的运动异常 协调运动评定适应证 感觉性运动失调小脑性运动失调前庭性运动失调额叶性运动失调锥体外系运动失调 协调运动评定禁忌证 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所致的协调功能异常 小脑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障碍 缺乏精细协调及对距离的判断力 这种距离可影响步态 姿势和运动方式 其步态常表现为两脚分开较宽 不规则 不稳定 1 辨距不良 对距离的判断力不好 2 意向性震颤 震颤发生于随意运动时 3 姿势性震颤 站立时身体前后摇摆 4 轮替运动障碍 又称为快速运动不良 完成快速交替运动有困难 5 运动分律 所完成的活动不是平滑的一个活动 而是一连串运动成分 基底神经节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缺陷 基底神经节病变 主要是运动不正常和肌张力的改变 具体表现 静止性震颤 随着由目的的运动而减轻或消失 运动不能 不能启动一个运动 手足徐动 四肢 躯干 面部以外的部位缓慢的 不随意的扭曲运动 偏身舞蹈症 一侧身体突然出现的 痉挛性的 有力的 没有目的的鞭打样运动 张力障碍 肌张力从高到低的变化无法预测 脊髓后索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障碍 后索病变 本体觉和辨别性触觉的信息不能穿入大脑皮质 患者闭眼时 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 具体表现为当闭上眼或反舰太暗示 由于视反馈的减弱 增加了平衡紊乱 患者站立时身体摇晃倾斜 易跌倒 步态 两脚分开较宽 摇摆不定 步距不等 高抬腿 落地有声 走路看脚 辨距不良 不能准确摆放四肢位置或不能触及某一特定物体 患者不用眼看就不能说出检查者在他皮肤上所写的文字 协调功能的评定 先计时测速确定基线水平 然后对患者的协调功能进行检测 功能分级为 1 正常完成 2 轻度残损 能完成活动 但较正常速度及技巧稍有差异 3 中度残损 能完成活动 但动作慢 笨拙 不稳非常明显 4 重度残损 仅能启动活动 不能完成 5 不能活动 评定程序 运动是否直接 精确 容易反向做 完成动作的时间是否正常 增加速度是否影响运动质量 进行活动时有无身体无关的运动 不看时是否影响活动质量 是否有身体的近侧 远侧或一侧更多地参与活动 病人是否很快感到疲劳 评定方法 分为大肌群参与的粗大运动的活动和利用小肌群的精细运动的活动 着重评定五个方面的能力1 交替和交互运动 检测两组相反肌群的相对运动的能力 2 协调运动 有肌群的共同运动来获得运动的控制 3 精细运动 评定测量和判断随意运动的距离和速度的能力 4 固定或维持肢体 检测为此单个肢体或肢体某部分的能力 5 维持平衡和姿势 评定保持平衡和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 检测之前的观察 每一项活动技能的水平 包括需要多大的帮助或是否需要辅助器 不稳定的发生 附加运动等 受累肢体的数目 不协调的分布 如远端或近端的肌肉 增加或减少不协调缺陷的情况或体位 完成一项活动所需的时间 安全性水平 非平衡协调测验 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种子植物说课课件竞赛
- 汽车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轻量化制造中的环保效益与市场潜力分析
-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达标名校2026届中考英语模拟预测题含答案2
- 2025年二五八麻将测试题及答案
- 空域安全与智能园艺双领域创新:冲突预判技术与智能花盆商业化实践
- 道法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禁毒课件教学课件
- 社区宣讲员宣传文章课件
- 农村合作农场合同管理条例
- 2025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法典格式条款无效练习题
- 2025至2030中国硝酸钾肥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棉花仓库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2030中国肉鸭养殖及鸭肉深加工行业运营动态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临床康复一体化讲课件
- 专班日常管理制度
- 2024高校单招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云南省昆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红十字救护员知识考试复习题库200题(含答案)
- DZ/T 0162-1995地震检波器通用技术条件
- 无人机撒肥协议书
- 教育学中的教师职业角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