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分论点式并列结构 每段开头以分论点起笔,加强点题,反复点题,升华主旨。 列提纲,用标题造句,发散思维训练。 作文的分论点式训练 1、爱心角度:爱心可以温暖人心,使社会充满浓郁的人情味;爱心奉献的回报就是享受到别人的爱;爱心可以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爱心的贫困是因为物质的贫穷;爱心的丧失源于社会公德的丧失。 名言:1)爱是美德的种子;2)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3)人生是花,而爱是花的蕾;4)爱是理解的别名。 2、美德角度:美德可以克制人欲,完善人类本身;美德可以获得别人由衷的信任和永恒的敬仰;美德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美德沦丧中获利的人将成为别人沦丧美德的牺牲品;美德纳入法制的轨道才能迅速普及。 名言: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少量的邪恶足以色销人全部高贵的品质。 3、自由角度:自由是一种不能违犯法律的权利;自由的获得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自由只有在安定的社会中才能真正享有;自由意味着对他人权利的尊重;自由被不正当束缚就会抑人的创造活力。 名言:1)善于争得自由不算什么,难在善于运用自由;2)任何人都不是一个自由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片。 4、理想角度:理想远大的青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理想的实现不能耽于幻想,一蹴而就;理想的真谛在于追求的过程而不在追求的结果;理想的达成需要历经坎坷,埋头苦干;理想的追求应当与社会需要相契合。 名言:1)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2)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 5、青春角度:青春的真谛在于心灵的年轻;青春是未来的奠基石;青春只有苦斗的义务没有消闲的权利;青春稍纵即逝,切莫虚掷光阴;青春的热情是点燃时代精神的火炬。 句言:1)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2)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6、磨难角度:磨难是走向成熟的一个难得机会;磨难可以砥砺人的意志和性格;磨难是竞争社会里人所面临的一种挑战;磨难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磨难中最需要坚定不移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名言:1)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2)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一另些人;3)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学。 7、自信角度:自信是竞争取胜的首要条件;自信的基础是智慧和才能;自信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自信是冷静和自我评估而非妄自尊大;自信可使人处变惊,反败为胜。 名言:1)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脆着,站起来吧!2)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8、进取角度:进取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进取才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进取意味着超越平庸;进取应该准备有所牺牲,排除万难;进取的黄金岁月是青春时代。议论文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有理、有据须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上。这“序”就是结构。写议论文犹如建房屋,挥毫着墨之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写作过程中要遵循这种构想,文章完成时要体现这种构想。 一篇好的议论文肯定是一篇讲究构思、结构清晰的文章,而这种文章往往也是最容易吸引读者眼球的。?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指导学生训练议论文结构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一个原则?在指导学生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原则,集中火力,攻其一点。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结构的要求主要有“结构严谨”“结构完整”“构思新巧”。根据这些标准,结合学生的特点,笔者给学生定了两条要求:完整、清晰。到了高三,大多数同学写议论文能基本做到有头有尾,因此,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清晰上。? 二、两套思路?议论的思路有千千万万,但简单典型、适合学生训练的可能只有几种。我给学生提供的就是两种。第一种是三段论式,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第二种是因果分析式,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给学生提供这两种思路的目的是解决怎样想的问题,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往往不知从何想起。这两种思路是比较普遍的,也是实用的,一般的作文题都可以用这两种思路来构思成文。 三、三种模式?笔者给学生提供的三种基本的结构模式是根据名家所写的经典议论文和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一)中心论点加分论点式。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例如理想的阶梯说“勤”谈骨气等。下面是说“勤”的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分论点一?勤出成果。 分论点二?勤出智慧。 这种模式最适合考场快速成文,也是简单易学的,因此,我们把它当作重点来训练。在指导时,要注意几个细节。首先,论点要用一两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其次,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笔者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分论点的提炼和表述是指导的重点门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炼,一般控制在15个字内;2分论点的句子结构要一致;3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二)“三三制”式。笔者概括的“三三制”式是: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主体 三段文论证中心,三个事例充当论据。当然,所谓的“三三制”只是一种基本模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保证论据的充分性和论证的丰富性。 (三)六段综合式。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弯七绕八,拖泥带水。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显中心。在前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辩证分析,论证周全。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分析能使论证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适合考场作文。?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有许许多多,上面三种模式,仅仅是一些基本的框架,并不是说文章只有如此才能写好巧借教材,规范议论文体话题作文成了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主要样式。它打破了文体的界限,给同学们极大的表现空间,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专长优势、情趣爱好,来选择适合的形式。这样的多元文体,让考生们得以发展个性、展现才华,充分使用文笔来表现自己的风采!笔者在为文体的多样性叫好的同时,也不得不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文体不够规范。一些同学对“文体不限”,理解为不要文体,或者对文体把握不准,致使文体杂乱,记叙不象记叙、议论不象议论,散文不象散文,或者,看开头象个记叙文,后半部分又写成了议论文,或是议论文中叙述的比重过大,结果造成不伦不类,使作文的分数大打折扣。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地高三教师的重视,不少老师都在规范文体上加大训练力度。笔者认为:如果借助教材中所选的一些经典课文,来规范文体,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这里,就以高中教材中的六国论为例。谈谈议论文文体规范的问题。 六国论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苏询写的一篇政治论文。其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谨。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也是我们现代人学写议论文的典范。 一、清晰的论证思路 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文章沿着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一般的思路来行文的,明显地可以分成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开篇(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着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两方面加以阐释。第二部分(第二三段)以史实为跟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具体的论述。第三部分(四五自然段)总结出历史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并表明文章的写作意图,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规范,易学。 二、常见的论证方法 文章运用了最为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一是举例论证,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紧扣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第三段中,又列举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灭亡的事例,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一是引用论证,在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引用“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引用古语论述以地赂秦的危害。配合事例,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文章还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第二自然段为了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连用四组对比:秦“攻取”所得与受赂所得对比;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祖父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文章的二三段,从“赂秦”和“不赂秦”不同的方面论述,也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有,在第三段段落内部也运用了对比论证。先从正面论述后,接着又说:“向使三国割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又从反面假设,与上文形成对比。 另外,语言生动,气势充沛,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章除了用词准确、言简意赅外,还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字里行间饱含作者的感情。大量的运用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使文章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学写议论文者,应认真借鉴的地方。 在教材中,还有许多经典的议论文,值得大家品味,像欧仰修的伶官传序等,都是文体规范的样本。正在备考的高三同学,如果能够从教材中,多吸取一些营养,那么,在今后的高考作文中,一定能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一个原则,两套思路,三种模式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之:结构篇 议论文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有理、有据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上。这“序”就是结构。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工匠造房盖屋必须首先筹划“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就是说胸中先要有“构图”方能“运斤挥斧”,正式开工。写议论文犹如建房屋,挥毫着墨之前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写作过程中遵循这种构想,文章完成时要体现这种构想。 一篇好的高考议论文肯定也是一篇讲究构思、结构清晰的文章,而这种文章往往也是最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我们看看2004年【广东省的一号标文】: 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 人类与其它动物不同的其中一个地方,就是人类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语言为人类彼此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才能了解彼此的需要,感受彼此的心情,分享彼此的悲喜。 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赵国的大将廉颇因妒忌相如被赵王器重,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的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了他的用意。这句话亦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相如的偏见,负荆请罪,最终与相如成为刎颈之交。相如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两位大臣心灵的桥梁,使他们的心能够得到沟通,使廉颇能够了解到相如的人格。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许多误会得以消除,那么,心灵的隔阂也可以被冲移了。 语言,是传递关爱与理解的信鸽。现代许多家长抱怨说孩子总是不听自己的话,许多孩子也埋怨家长老是不理解自己,总是束缚自己。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太少。有的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只要求他好好读书,不要分心,这不能算是关爱。真正的关爱应该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有一些家庭会每天腾出一点时间?来,让大家能够说出内心所想的和所希望的,父母仔细聆听儿女的惊讶声,儿女默默记信父母的教诲和期望。彼此的了解促进了彼此的沟通。语言就像信鸽一样,把一方的心声传送到另一方,从而理解得以建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理解,令家长找到表达关爱的最佳方式,亦令孩子体恤家长,懂得该如何报答父母,彼此的语言交流,令沟通与理解的大门敝开。 语言上的交流如果不得当,就会造成沟通上的误解。正如冯妇葬身火海的寓言,语言在沟通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学好语言的表达,对沟通是裨益巨大的,架好这座沟通的桥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彼此理解。 有了语言,沟通才会变得顺畅;有了语言,沟通才会如此的多姿多彩。 【点评】这是一篇很规范的议论文,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新颖的材料,更没有惊世骇俗的观点,但它得了57分的高分。凭什么?除了准确的审题、朴素的说理及丰富的材料外,我想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可见,议论文结构的恰当安排也是赢取高分的一大亮点。因此,在高三备考阶段,我们肯定不能忽视议论文结构的训练。下面是笔者近年在实践中指导学生训练议论文结构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可能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但相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一个原则。高三作文备考,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谋局布篇的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原则,集中火力,攻其一点,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结构的要求主要有下面几条:“结构严谨”,“结构完整”,“构思新巧”。根据这些标准,根据高三学生的特点,笔者给学生定了两条要求:完整,清晰。到了高三,大多数同学写议论文能基本做到有头有尾,因此,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清晰上。 二、两套思路。叔本华说:“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这话很有道理。考场上,谁想得清楚,谁就写得清楚;谁写得清楚,谁就能得高分。议论的思路有千千万万,但简单典型、适合于我们的学生训练的可能只有几种。我给学生提供的就是两种。第一种是三段论式,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前面所引的”一号标文”就是一篇典型的三段论式的议论文: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语言为人类彼此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中间两段围绕中心论点从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最后两段解决怎样沟通的问题。第二种是因果分析式,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我们看下面的例文: 谈坚持 人们都希望驻足金碧辉煌的“罗马宫城”,到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塔”,实现自己长久的念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王军霞在汗水里争渡,在“苦海”里泛舟,最终登上奥运会冠军的宝座,是坚持;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将两万五千里踩在脚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还是坚持。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爱迪生的风骨令人折服,他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了五万次实验,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漫画题,漫画上那位老兄挖了四口井没有见到井便扬长而去。其实有的井距水层只有一锨之遥,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便属于他了,然而他放弃了,于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丢弃恒久长远的坚持,捡起浅尝辄止的遗憾,当然摘不到金灿灿的苹果了。 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岐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张海迪从小便患了脊柱瘤,胸椎以下的肢体永远失去了知觉,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英语、日语和德语,甚至翻译创作了几十万字的小说。这就是坚持,坚持使她只有三分之一的躯体放射出灿烂的光彩,坚持使它终于托起了一轮不落的人生太阳。 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试想,如果蔡伦在造纸的多次失败之后,仍坚持原来的作法,而不是大胆的改进原料,那么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恐怕就要改写成“三大发明”了。鲁迅若不是认清形势,弃医从文,中国现代史上恐怕就要多一个平凡的医生,而少一个文豪。那种只知在陈迹斑斑的老路上挥汗如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是莽夫,是懦夫,其结果,势必南辕北辙,头破血流。 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之所以奋斗,之所以拼搏之所在。当我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我们汗流浃背,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中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 【点评】此文是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开头结尾照应点题,第二段写坚持是什么,第三段写为什么要坚持,第四、五段写坚持需要什么及坚持要注意什么,即怎样做到坚持。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想不得高分都难。 给学生提供这两种思路的目的是解决怎样想的问题,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往往不知从何想起。这两种思路是使用比较普遍的,也是相当实用的,一般的作文题都可以用这两种思路来构思成文。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觉得效果不错,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其中一种(尤其是第二种)。 三、三种模式。笔者给学生提供的三种基本的结构模式是根据名家所写的经典议论文和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所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践证明,也是用之有效的。 (一)中心论点加分论点式。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例如理想的阶梯说“勤”谈骨气等等。下面是说“勤”的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分论点一:勤出成果。 分论点二:勤出智慧。 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简单易学的,因此,我们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训练。在指导时,我们要注意几个细节。首先肯定是要有论点,不仅要有中心论点,而且还要有分论点。论点一定要用一句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其次,还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笔者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分论点的提炼和表述是指导的重点。 1、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2、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3、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上文提到的一号标文和说“勤”的分论点就都是主谓式结构。 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上面所引的一号标文就是很好的例子。 5、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比如上面所引的一号标文,其两个分论点主要解决“是什么”这一层面的问题,而说“勤”则主要解决“为什么”这个层面的问题,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相对集中。 (二)奇妙的“三三制”式。“三”在文学作品中是个奇妙的数字。“三打祝家庄”、“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三气周瑜”、“三顾茅庐”等等不胜枚举,而一篇短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竟然可以挖掘出六七个“三”来。一般而言,“二”嫌单薄,“四”嫌罗嗦,而“三”则恰倒好处,用于议论可有扎实厚重之感。许多成功的议论文都是“三三制”式的。何为“三三制”式?笔者概括出来的“三三制”式是: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主体三段文论证中心,三个事例充当论据。当然,所谓的“三三制”只是一种基本模式,也是一个基本要求。比如主体部分,基本要求是至少有三段,至少用三个事例。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主体可以是四段,甚至五段、六段;事例可以是五六个或者更多,也可以是每段三个。这样能够保证论据的充分性和论证的丰富性。请看下文(2002年全国卷): ?选 择 我们似乎每一天都遇到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学会心灵的选择。 我们要选择真理。还记得布鲁诺殉难的故事吗?布鲁诺是16世纪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者,他阐述和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还提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他的坚持引起了当时教会的强烈不满,而在个人的生命和坚持真理中,布鲁诺毅然选择了真理。于1600年,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上被宗教教徒放火烧死了。布鲁诺虽然光荣地牺牲了, 但是清醒的人们深深知道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使唯物主义在后世得到推崇和继承,为科学真理作出了贡献。 我们要选择国家利益。刘胡兰、邱少云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为国捐躯,为新中国的解放贡献力量。还有近代著名作家鲁迅,他为了唤醒中国那部分麻木不仁的人,决定弃医从文,他深知只有医好病人肉体上的病患是不够的,精神上的病患同等重要。鲁迅写下了狂人日记、药、孔乙己等作品,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制度,唤醒千万群众,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选择了国家利益,舍弃自己的爱好,但他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我们要选择光明的前途。记得一位高考状元是这样说的:“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我舍弃了平凡,选择了读书;舍弃了大量的游戏,选择了学习;舍弃了骄傲和自满,选择了谦虚,我的成功是在选择中获得的!”我们的确要为自己的前途作出正确的选择。在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不断地实践自己,充实自己,改善自己,为自己的光明前途奋斗。 选择如此重要,我们应当学会心灵的选择,抛弃阻碍自己发展的事物,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正确的选择,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这篇高考优秀作文就是典型的“三三制”式,给人的感觉是清晰明朗,条分缕析,使阅卷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同时又给人内容厚实,论据充分之感,肯定是高分佳作。 (三)六段综合式。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5T 3786-2015 新疆非耕地(盐碱地区)节能日光温室设计及建造规程
- 《离骚》《蜀道难》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中学英语音节考试题及答案
- 中小老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管理学软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分期付款购销合同范本
- 2.2.2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中国文化自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美术史考试题及答案
- 中服盟客服考试题及答案
- 索尼微单相机A7 II(ILCE-7M2)使用说明书
- 疫苗行业疫苗研发创新报告:2025年重大疾病防控策略与研发创新趋势
- GB/T 45707-2025皮革铬鞣鞋面用坯革规范
- 高空作业外墙漆施工方案
- GB/T 3253.8-2009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三氧化二锑量的测定碘量法
- GB/T 24720-2009交通锥
- GB/T 15065-2009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陈嘉庚生平介绍(中文+英文版)
- DB21T 3354-2020 辽宁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 我和我的祖国课件
- 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