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23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23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23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23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23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间:30分钟)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现代进化理论的内容()及进化论科学史1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主要是()。自然选择学说不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多样性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自然选择学说不能科学地解释生物适应性的原因a b c d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能科学地阐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答案d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判断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示新物种形成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的原因是c表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是物种的多样性解析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的原因是突变、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b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 bc d解析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都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而都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答案a4(2013广州测试一)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b突变、基因重组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c共同进化是指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发展的过程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新物种 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a错。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b错。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错。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d正确。 答案d考点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5(山东潍坊三县最后一次模拟)下列四组图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b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c图丙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d图丁中捕食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及图丙中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都是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答案d6(2013福建石狮联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了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 b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c研究这一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进化理论的构建d生物多样性形成是生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也是生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答案d7(2013济南一轮验收练习)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回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外因是存在地理隔离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判断物种d是否是不同于物种b的新品种的方法是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解析a物种分布在黄河两岸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进入黄河南岸后,与c不存在地理隔离;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是否具有生殖隔离是判断是否属于两个物种的标志。答案b考点三基因频率及其运算8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导致基因型频率改变b基因型频率改变一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c基因型频率改变一定导致生物进化d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解析a项对,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型频率一定改变;b项错,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如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但基因频率不变;c项错,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生物进化;d项错,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产生新物种。答案a9(2013江苏盐城调研)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左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多代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基因型为ee的个体繁殖成功率低,则产生的后代较少,基因型为ee的个体繁殖成功率高,产生的后代较多。答案c10据调查,某小学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群体中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6%、8% b8%、92% c78%、92% d92%、8%解析假设被调查的总人数为100个,由于b和b这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故基因总数为150个,而b和b基因的个数分别为42.3227.3646138,7.360.322412,故b的基因频率为100%92%,b的基因频率为100%8%。答案d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11(2013江苏南通期末调研)纽约哈德孙河的鱼因通用电气公司在19471977年排放的化学物质多氯联苯而遭遇生存大危机,但近年来调查发现哈德孙河河底的鳕鱼完全不受多氯联苯的影响。对比来自加拿大的鳕鱼发现,哈德孙河的鳕鱼都出现了ahr2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排入哈德孙河的多氯联苯诱导鳕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ahr2基因b加拿大的鳕鱼与哈德孙河的鳕鱼基因库已经有明显差别,属于不同的物种cahr2基因的产生,改变了哈德孙河鳕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d若通过治理,消除多氯联苯污染,哈德孙河鳕鱼种群中ahr2基因频率将会迅速降低 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环境)选择是定向的,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无关;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消除多氯联苯污染,哈德孙河鳕鱼种群中ahr2基因频率不一定迅速降低,需要看具有此基因的个体是否适应新的环境。答案c12(2013江西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下列回答正确的是()。a任一海龟都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海岛上的海龟没有发生进化c可以预测再过若干万年后该海岛上的海龟中一定能产生新物种d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64%,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解析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一个个体含有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的产生受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预测能否产生新物种;ww0.820.64,ww0.220.04,ww2,ww/(wwww)。答案d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3(2013山东烟台诊断)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下图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的类型是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地雀c的进化机制是_。(3)若图乙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甲基因型aattaatt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总数个体数2022420123982100乙基因型aattaattaatt个体数19616836400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库相比较,甲种群基因库_(填“大”或“小”)。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种群甲与种群乙相比,基因a频率更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_。已知上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解析(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属于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也存在基因差异,存在基因多样性;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产生了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的物种,能够体现物种多样性。(3)甲种群个体数只有100个,乙种群个体数有400个,因此甲种群基因库小。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100%100%70%;由于乙种群相同基因型的个体数量比较集中,而且数目较多,因此基因a频率更能保持稳定。乙种群出现突变的基因数为210410540080。答案(1)a和ba(b)和c(2)地雀种群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形成不同的表现型;由于地理隔离将种群分裂为二,阻断了基因交流;大陆与小岛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两个种群之间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种c(3)小70%乙8014某研究小组研究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做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1)湖泊中红褐色鱼出现的原因,请你写出“假说甲”的观点是_;“假说乙”的观点是_。(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如果湖泊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繁殖季节不同,说明它们之间已产生了_。(3)dna分析能较快判断两种鱼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果湖泊中红褐色鱼与_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甲”。(4)对湖泊中的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和7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和65%,在这一年中,该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是_。(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单位是_,进化的方向决定于 _。解析 (2)如果湖泊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繁殖季节不同,说明它们之间已产生了生殖隔离。(5)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1)红褐色鱼起源于一种灰色鱼(红褐色鱼是灰色鱼的变异)洪水将湖中的红褐色鱼带到了湖中(2)生殖隔离(3)湖泊中的金黄色鱼(4)没有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5)种群自然选择15(2013济南12月质量调研)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体细胞中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通过果蝇和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等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一个这样的单位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_,在生物进化过程中,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主要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而形成的。(3)随机从种群中抽取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