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热 读经热 祭孔热 一 焚书坑儒 秦朝 背景 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儒生引用儒学经典 批评时政 威胁秦朝统治 具体步骤 焚书 坑儒 评价 实质 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作用 有利于国家统一 巩固秦朝统治 极大地摧残了文化 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汉初70年 黄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黄老思想 黄 黄帝的学说 治身 养生 老 老子的学说 治国 无为 马上得天下 不能马上治天下 西汉经济迅速恢复 国力增强 汉初的 无为 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基础 汉兴 接秦之敝 诸侯并起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 人相食 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 汉 天下既定 民亡盖臧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上于是约法省禁 轻田租 十五而税一 量吏禄 度官用 以赋于民 汉书 食货志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 国家亡事 非遇水旱 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尽满 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 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 阡陌之间成群 乘牸牝者而不得会聚 守闾阎者食梁肉 为吏者长子孙 居官者以为姓 后汉书 食货志 二 黄老思想 汉初 一个王朝一个帝王一个读书人 西汉 前202 公元9年 汉武帝 前156 87年 董仲舒 前179 104年 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西汉汉武帝 武帝之 求贤诏 汉武帝元光元年 前134年 下求贤诏 其文曰 盖有非常之功 必待非常之人 故马或奔踶 d 而致千里 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夫泛驾之马 难于驾驭的马 跅 tu 弛之士 放纵不羁的人才 亦在御之而已 关键在如何使用而已 其令州郡 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汉书 武帝本纪 提出了大行不避细节的选拔原则 招揽贤良之急切 其爱才的胸襟令人景仰 今子大夫 董仲舒 褒然为举首 朕甚嘉之 子大夫其精心致思 朕垂听而问焉 汉书 董仲舒列传 材料证史二 董仲舒提出哪些主张 汉武帝为何采纳其主张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尊崇儒学 大一统 加强君主专制 思想统一 建立太学 加强中央集权 儒学官方化制度化标志 服务于 表现为 强化 结论 儒学兴起根本原因是适应汉代大一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建立大一统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 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西汉汉武帝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新在哪里 董仲舒儒学特点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 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 提出 君权神授 与 天人感应 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 缓和阶级矛盾 发挥 仁政 轻徭薄赋 针对为人处事标准 构建维护统治秩序道德规范 提出 三纲五常 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 加强中央集权 又要限制君主暴政 继承儒家 仁政 学说 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在天人观方面 先秦儒学持怀疑态度 主张敬而远之 而新儒学持肯定态度 提出 天人感应 学说 此处继承 淮南子 吕氏春秋 思路 竭力把人事政治与天道运行附会在一起 在政治主张方面 汉初儒学的法家化 其最具特色的表现乃在于君臣观念的根本改变 汉儒抛弃了孟子的 君轻 论 荀子的 从道不从君 论 而代之以法家的 尊君卑臣 论 余英时 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纵向比较 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 黄老之学而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总之 改造后的儒学把先秦儒学神学化了 使其披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虽然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 但有碍于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 禁锢思想的发展 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建立大一统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 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西汉汉武帝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继承了哪些儒学思想 董仲舒儒学具有哪些新特点 继承 儒学仁 仁政思想 继承儒学强调道德规范特点 新在 1 适应时代需要2 善于吸收其他学派思想 糅合法家 外儒内法 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糅合道家思想 具有神化色彩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统一 君权神授 与 天人感应 君权 仁政 轻徭薄赋 缓和矛盾 三纲五常 维护统治秩序 董仲舒对儒术的独尊 本质上是对先秦儒学理论的再创造 冯天瑜 中华文化史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建立大一统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 改造儒家思想 形成新儒学体系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标志 过程 政治上起用儒生 教育上中央兴办太学 地方各郡设立学校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 思想上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西汉汉武帝 很幸运 儒家传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主要精神力量 这样 秦朝在法家学说上建立起来的无情的专制思想 渐渐被儒家的伦理价值观所取代了 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看似势不两立 但前者为后者创造了一个适合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而后者亦使法家的帝国稳如磐石 思考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外儒内法 的统治思想的历史作用 史料研读 合作探究 儒学在武帝时备受尊崇 从此以后成为中国官方主流思想 那么 它对以后的历史到底带来了什么呢 大一统意识 维护中华民族统一 增强民族凝聚力 造就一批以儒家思想为信仰的文官集团 文化专制 柏杨先生曾说 董仲舒先生的这项 对策 经皇帝采纳后 就成了神圣的 国策 一个巨大转变 在不声不响中发生 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 开始夕阳西下 代之而起的 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 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建立大一统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 改造儒家思想 形成新儒学体系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政治上起用儒生 教育上中央兴办太学 各郡设立学校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影响 促进思想文化教育发展和民族历史文化进步 利于中央集权 巩固大一统政权 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消极影响 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 思想上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西汉汉武帝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标志 过程 学术考辨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与尊儒考辨 罢黜百家 首见 汉书 武帝纪赞 孝武初立 卓然罢黜百家 表章 六经 此班固评论之词 武帝及董仲舒本人 均无此极端言论 他们的独尊儒术 无非是从思想大一统的政治目的出发 突出儒学的文化主流地位 儒学独尊 并非儒学独存 有汉一代 诸子传说 皆充秘府 博开艺能之路 悉延百端之学 冯天瑜 中华文化史 罢黜百家 在西汉的诏令 法律中也均未有提及 在用人方面来看 武帝也绝非只用儒学之士 而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如重臣韩安国 桑弘羊 张汤 主父偃等皆非儒生 而是修习法家 杂家等学派但有益于社稷被重用 即使对武帝决策多所咨议的董仲舒 在仕途上终生也未真正显达 汉宣帝曾有经典论述 使我们更加明白所谓独尊儒术的真相 汉家自有制度 本以霸王道杂之 奈何纯任德教 用周政乎 且俗儒不达时宜 好是古非今 使人眩于名实 不知所守 何足委任 汉书 元帝本纪 事实上 尊儒而非独尊 更谈不上罢黜百家了 这是后人的误解 西汉所确立的政教体系 骨子里乃是法家的 尊君卑臣 只是吸收了些儒家思想而已 可以说是 外儒内法 或 阳儒阴法 叩问历史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儒学独尊地位已成历史 但儒学复兴成为现在很多人的精神诉求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当下流行的国学热 读经热 祭孔热呢 有人认为 儒学可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转变 你如何看待此观点 这个世界 不该是 前人负责创造 后人负责纪念前人 那么简单 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望者 历史的叙述者 我们更要有所追求 不要弄那些虚假的典礼 应该真正静下心来 反思 盘点儒学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精神遗产 大一统意识 道德意识 民本意识等 国学热 读经热 祭孔热 打的旗号 继承 传统文化 孔孟之道 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 实质 复兴 孔孟之道 不可行 孔孟之道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脱不掉的梦魇 有悖于中国现代性改造的目标 孔孟之道对中国现代性改造最大的危害 是它所塑造的政治伦理与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目标格格不入 它为专制主义张目 也绝无人民主权观念等 当今世界潮流 民主 自由 平等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等观念 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脱胎换骨的改造 儒教孔道 非无优点 而缺点则正多 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 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 此不攻破 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 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 用儒学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转变是个伪命题 是种可怕的妄想 情景改编剧 主题 董仲舒之 天人三策 改编自 汉书 孝武帝本纪 汉书 董仲舒列传 主人公 汉武帝饰董仲舒饰旁白饰 董生献策 思考 1 西汉初年 采用怎样的治国方略 武帝即位之初 又面临怎样的社会问题 2 归纳董仲舒 天人三策 的主要内容 3 董仲舒 天人三策 观点对当时及后世产生怎样的影响 董生一策答 陛下躬亲垂问 臣不胜惶恐 臣仅就 春秋 所学来观察天与人的关系 国家无道 天就先出现灾害来警告世人 如果还不知道悔改 天将会将怪异之事以示警戒 天 是万物之主宰 君王受命于天 奉天承运 代表天的意志来治理人世 一切臣民均应服从天子之统治 台词设计 武帝一策问 朕自登基以来 屡下诏书责令各州郡举荐贤能之士 以求治国良策 举荐之人又以先生为首 必要过人之识见 请先生能不吝赐教 以舒我胸中块垒 开场白 自三皇五帝以来 治理国家无外乎改革制度 创作乐章 后来的君王妄图效法先人来治理国家 最终却是身死国灭的下场 由舜到纣 大道日坏 即使偶有贤士出现 也未有大的改变 这到底是何原因 是天命所定吗 董生献策 武帝三策问 先生所言 切中我汉家之弊 但如何实施呢 董生三策答 治国之要 首在得人 得人之法 首推办太学也 太学培养贤能之士之所 是教化的本源 臣恳请陛下 兴办太学 聘请名师 以教天下之士 朝廷也必能将天下之英才收于彀中 武帝 先生三策 使朕茅塞顿开 先生持重 真老成谋国之士也 董生二策答 舜帝 上承尧帝 且有众多贤能之士辅佐 而文王承商纣之弊 必然要励精图治 无为有为皆有其理 而今我汉家天下 承秦之弊 开国七十余载 虽有文景之功 但承袭黄老无为之学 弊端日渐凸显 正是改弦更张 奋发有为之时 臣斗胆 恳请陛下更化改制 大一统乃是天地之常理 而今人们所学不同 致使朝廷法令不断变化 百姓无所适从 微臣以为 凡不在孔子六艺之内都应禁止传播 这样国家政策就可统一 民众也就知道怎样去做了 武帝二策问 先生所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殊性格差异引发婚姻破裂财产分割执行协议
- 餐饮行业特色企业餐饮经理岗位年度聘用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再婚夫妻离婚子女抚养及财产分配专项协议
- 2025年汽车金融贷款风险防控与合同修订专项协议
- 2025年度智能办公软件定制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 2025年型电动铲车租赁及智能化仓储物流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绿色能源项目信托资金贷款合同范本企业专用版
- 2025年新型共享单车停车场建设与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高端KTV会员专享活动策划与执行承包协议
- 2025年保温材料研发及国际市场布局合作框架合同
- 电力行业防汛应急预案演练脚本(2篇)
- 初中语文单元写作教学的分层教学设计研究
- 工会员工持股协议书
- 桥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
- 育婴员理论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件: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
- 欣旺集团种禽养殖管理制度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