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职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方法论文.doc_第1页
探讨中职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方法论文.doc_第2页
探讨中职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方法论文.doc_第3页
探讨中职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方法论文.doc_第4页
探讨中职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方法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讨中职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方法论文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如何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成为中职教育的热点问题。由于新课标中提出了中职学生要积累经典的要求, 越来越多学校把经典诵读引入了校园。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我校积极推行经典诵读推广活动。本文列举了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开展的形式与所取得的成效。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两年以来, 学生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浸润心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从而推动了我校文化和学风建设。 关键词:中职; 经典诵读; 形式; 成效; 1 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背景 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 人们的精神世界空虚, 找不到文化的立足点, 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由此必须“回溯源头, 传承命脉”, 重振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越来越多中职学校意识到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于是一批有识之士率先在教育界掀起了经典诵读热。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要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 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而加强中职学生经典的积累是新课改理念的要求, 更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综合现有文献资料可以轻易发现, 当前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阶段对经典诵读的重视程度更高, 而中职学校对经典诵读的涉及很少;其次, 研究者多集中在研究其价值、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等, 但是对提升的方式方法以及推动经典诵读活动的途径涉及不多。 基于以上思考, 本文列举了诵读教材校本化、诵读课程优化、学生组织推广、活动载体四个活动开展的途径, 让学生直面经典、积累背诵, 从而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 让融汇在经典中的智慧以及健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植根于他们心中, 为学生的职场生活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2 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形式 (1) 诵读教材校本化。很多中职的学生在小学、初中的求学生涯中成绩普遍不太理想, 传统教育对学生的作用甚微, 他们对经典作品读得少、背得少、积累得少, 在他们身上缺失了很多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 这是人文素养欠缺的表现。基于这样的学生情况, 我校以实践“文化与素养并重”为切入点, 制定了适合我校学生的经典诵读读本与各种活动方案。 首先, 本读本分为六大部分, 分别是“文明礼仪交校人知识篇”“班规”“古典诗词”“古典文献”“现当代诗歌”“现代散文”。其中前两部分为学校文化知识, 结合了学校行为规范学习和专业部的专业介绍。其余部分由必读、选读两类组成, 必读部分需根据诵读进度进行诵读, 选读部分可根据班级或学生个人情况有选择性地诵读。以第三部分“古典诗词”为例, 共选编了6个单元, 分别是诗经、楚辞、汉代诗歌、魏晋南北朝诗、唐诗以及宋元明清及现代诗词。在诗经章节中, 节选了关雎子衿桃夭风雨野有蔓草击鼓无衣采葛黍离蒹葭七月采薇鹿鸣, 共13篇, 其中5篇为必读篇目;其次, 本读本还详细规划了诵读时间, 共分为4个学期完成。每学期诵读时间为第118周, 第一学期的前四周每天安排诵读, 每周有5个诵读内容单元, 之后每周安排不少于两个时间段诵读。 (2) 经典诵读课程化。经典诵读活动少不了读,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熟读成诵, 再做到回味义理, 更高的要求才是出口成章, 因此在经典诵读教材编写完成后, 学校开设了经典诵读课。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学校组织学生充分利用早读的时间开设修身晨读课, 该课时间共20min。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 全体学生按时参加早读课; (2) 做好课前半分钟, 桌面到位, 一心一意聚气凝神; (3) 诵读时身体坐姿端正, 双手紧握诵读读本; (4) 运用丹田之气, 放开声音, 以最饱满的情绪状态投入诵读。 其次, 为了让学生对这些诗文的内容进行消化理解, 打造区别于以往的“不一样的诵读”, 在每周一和周三的晚修期间加设了经典诵读本抄写课程。这样的读与写的课程,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3) 经典诵读社团化。在中职学校里, 有着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 我校也成立一个名为“传诵经典”的社团, 这更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本社团是以学校为带头人, 指导老师有语文教师以及艺术类教师, 社团的主要成员为在校一、二年级的学生。 (4) 经典诵读平台化。为了让学生将经典诵读融入生活与学习中, 我校为学生搭建了许多活动的平台。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通过“经典伴我校园行”系列实践活动, 举行班级经典诵读比赛、个人诵读比赛、国旗下的讲话、舞台剧表演, 硬笔、软笔书写经典比赛等。开展这些活动,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同时, 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成长的喜悦, 在诵读声中快乐成长, 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全面提升了人文素养。 3 经典诵读活动的成效 “九层之台, 始于垒土”,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 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学生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浸润心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从而推动了我校文化和学风建设。 (1) 树立自信心。诵读活动初步实施时, 许多学生不太积极响应。然而经过一个月的坚持, 一些微妙的变化就出现了:随着背诵的篇目越多, 学生出现了小小的成就感, 有的还暗自与同学比赛。于是便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第一个活动月结束后, 大部分同学都能背诵诗经选篇, 许多初中阶段最怕背文言文的同学如今张口即来诗经。学生更是把在活动中获得的自信与干劲, 延伸到专业课的学习上, 学习状态普遍提高。 (2) 促进良好习惯养成。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受到了文化熏陶, 同时也帮助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了经典文化之后, 自身的言行也受到了诗篇中的优秀的思想的规范。渐渐地也学会了遵纪守礼、言出必行、尊重师长、合作探究, 这对于一贯“怕读书”的中职生来说, 无疑是一种进步。以前在校园里经常见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如大声喧哗、不遵守纪律、见到老师不问好、随意插队等也大大减少。 4 结语 “经典润泽心灵, 诵读激发情感”。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们更加注重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 期间需要很多的日积月累。因此在往后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还要将经典诵读活动进行到底, 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的经典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从而全面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 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现代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