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民工工作调研计划的通知精神,七月十九日,湖北省人口计生委李莹副主任,省财政厅教科文处蔡大树处长调研小组一行对XX市XX区、XX区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人口计生委流管处、两个区人口计生委、区财政局、区工商分局、区卫生局、区建管站5个部门及唐家墩街、民族街、汉正街、汉水桥街、崇仁路街5条街道计生科的专题汇报,通过对XX市农民工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基本情况和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等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情况进行一系列了解、调研,特提出调查报告,以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一、XX市流动人口及计划生育基本情况 1、农民工规模日益壮大,计生工作任务繁重。 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农业人口的农民工已成为流动人口大军中的绝对主力军。 人口流动增长迅猛,规模逐年骤增,已由83年7万人,增长到99年75万,xx年115万(包括流出流入)。 截止xx年6月,XX市公安部门登记流入暂住人口85万人(户籍不在现居住地,包括在现居住地购房和建房的),计生部门统计流入人口3xx9人(居住一个月以上,不包括购房和建房的,其已列入常住人口管理),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09443人,占流入人口总数的34.2%;流出人口52万人。 xx年流出人口办证达92.87%,作为以流入人口为主的XX市近三年年均流动人口出生4151人,由于实行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流入人口出生前的跟踪管理,出生后的登记、统计、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三查”服务等一系列管理服务工作均由现居住地负责。 2、流动人口以省内流动为主。 据xx年统计,XX市流入人口市内流动占0.93%,省内市外占59.85%,外省占19.22%,即省内流动占整个流入人口总数的80.78%。 3、流动人口流动性大。 XX区汉正街是一个流动人口多,出租户多、地处插花地的街道,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很具代表性。 xx年XX区汉兴街流动育龄妇女进行的调查表示,居住一年以上有常住趋势的育龄妇女只有29.16%,其中70.84%为短期居住。 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及其工作特色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综合系统工作,涵盖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各个方面,XX市通过“一种机制”即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采用“三种”管理模式,即把关管理、归口管理、联手管理模式加强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 1、把关管理模式,提供目标保障。 流动人口来现居住地务工生活,需办理暂住证、务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健康许可证等,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规定,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建立了一整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体系,即市长与市流动人口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区长与各区相关部门签,市相关部门与区相关部门签,将相关部门在办理审验其相关证照时审验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纳入一级责任目标体系,目标责任体系条块结合、纵横交错、层层落实。 即各级政府与公安、工商、劳动、卫生、交通、建设、房产、计生8个部门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各级部门将目标分解落实到下级部门。 各部门为确保流动人口计生目标的完成,均建立了流动人口目标责任体系。 针对各区相关部门业务经费紧张,无计划生育经费的情况,为落实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各区纷纷下拨计生专用经费到相关部门保证其日常工作的基本需要。 xx年XX区拨计生经费3万元,硚口8万元,全市各区共拨部门专款52万元。 强化部门职责、要求相关部门履行自身职责时为计划生育把好关,对流动人口做好“有证验证登记,无证催办通知”工作。 各部门明确有专兼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将流动人口计生目标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将计生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 2、归口管理模式提供网络基础。 归口管理即按计划生育经常化工作的要求,按照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归口落实到各区、各街办事处、各社区居委会,即流动人口计生基础工作包括流动人口的登记、育龄妇女的宣传、已婚育龄妇女的服务具体落实到全市850个社区居委会。 由于流动人口异动频繁,结构复杂,特别是城中村、插花地段流动人口计生管理难度极大,仅靠社区居委会一名计生委员难以落实对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与服务,为攻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这个难题,各区、街、社区采用多种措施,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工作网络,保证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落实。 市、区、街成立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心,为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窗口。 全市共成立外管中心84个,每年投入经费717.6万元,聘请1300名协管员,每人每月工资460元由区、街两级财政负担。 84个中心设“一站式”服务站,将计生工作作为第一窗口,实行办证、验证、登记、咨询等“一条龙”服务,要求流动人口办理相关部门证照前必须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XX区人口计生委每年投入5.52万元,为“外管中心”计生工作人员10名提供每月460元的工资,保证了计生婚育证明的审验工作。 部分区、街道在流动人口多的社区聘计生专干,计生协管员等,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XX区114个社区,每个社区除设1名计生委员外,拿出697680元为社区各专聘一名计生专干(每月510元)。 XX区首义路街在流动人口多的5个社区聘5名安保队员专门从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每人每月50元)。 发挥社区综治协管员、中心户长作用。 XX区汉正街按照“以户结网,划片而治”的原则,在200个中心户中设立1名中心户长,每个社区设5名流动人口服务人员的比例,建立了175人的社区计划生育自愿者服务队和130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队。 XX区、XX区分别投入经费每月为协助计生委员工作,提供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审验婚育证明的协管员每人每月补贴20元,XX区为2790名中心户长每人每月补贴10元,该区中南路街群建村是有名的城中村,流动人口近3000人,中心户长兼出租户房东江锦云积极协助社区计生工作,主动与浠水流管站联系,为51名承租户办理了原籍地婚育证明。 发挥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的作用。 各区在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市场、单位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256个,发挥计生协“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作用,落实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服务。 XX区汉正街将流动人口中具有一定号召力、凝聚力和持房产证的130人吸收作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理事,成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得力助手。 XX区紫阳街起义门社区流动人口计生协聘“外来务工”杰出青年王恒绩为流动人口现身说法,帮助流动人口树立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精神。 发挥流动人口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XX区汉正街将179名流动党员纳入社区党支部管理,通过参加组织生活,参加培训班学习,使流动党员信息党组织的关怀和温馨,使其成为计生工作的直接参与者。 3、联手管理模式提供效率支持。 流动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只有在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司其责的同时,实施联手管理,职责联动,才能事半功倍。 一是各地区实行“三长”“多长”负责制,即市、区、街实行定期“计生、公安、工商”这主要“三长”及劳动、卫生、交通、建设、房产这“多长”的流动人口计生联席会制度,互通信息,调度工作,研究问题,攻克难关,社区实行计生委员,综治协管员“联手”工作制,实行“五同”,即同培训,同布置工作,同入户调查,同接受检查,同进行表彰。 XX区、XX区实施的“计公”联手,连责联动机制将公安与计生紧紧地捆在一起,社区干部反映有了协管员的参与,对流动人口“钉子户”的宣传服务胆也大得多,力量大得多,平时计生委员向综合协管员提供治安信息,协管员向计生委员提供计生信息,协管员参与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之中,效果明显。 如今年6月12日,XX区中华路街计生科收到信息该街楚才社区青龙巷90号发现一例流动人口怀孕,且无任何有效证件。 计生科流管干部蒋红立即赶到社区。 不巧社区计生委员有事外出,协管员晏永红主动找到房东,房东不解地问“你一个协管员怎么管起计划生育?”晏永红耐心对房东说“按照国家管理规定,房东不得收留无生育服务证、无婚育证明等有效证件的流动人口孕妇居住,协管员也有协助管理计划生育的职责。 并要该流动人口立即回家办理相关证件。 该街派出所人口中队陈明超队长笑称“协管员现在就是计划生育的超级替补。 在社区实施综治协管员与计生委员联手管理流动人口,进一步整合了资源,增强了工作力量,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效率。 二是实行流出流入地“双向协作式”联手管理。 为掌握流入人口的真实情况,XX市组织各区与全省17个地市州40多县市进行流动人口五种人(即“当年出生、当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