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词的本义和引伸义.doc_第1页
古代汉语通论词的本义和引伸义.doc_第2页
古代汉语通论词的本义和引伸义.doc_第3页
古代汉语通论词的本义和引伸义.doc_第4页
古代汉语通论词的本义和引伸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通论词的本义和引伸义一、词的本义 本义: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一)依据字形分析 水: 本: 粪: 莫: 朝: 射:执: 走: 访:国: 宝: 穷:兵: 快: 慢: 向: 道: 理:长: 引: 发: 解: 责: 习: (二)从多个义项中归纳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依据古文献,脱离了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准确的。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 狱 1.“而有狱讼者。”周礼大司徒 2.“小大之狱虽不能查,毕以情。”左传 3.“李斯乃从狱中上书”史记李斯列传 鄙 1.四鄙之萌人。 2.焚符破印,而民鄙朴。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5.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愤 1.发愤以杼情。楚辞九章惜诵 2.愤于中则应于外。淮南子脩务 3.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毙1.郑人击 简子中肩,毙于车中。左传哀公二年2.多行不义必自斃。左传隐公元年3.与犬,犬斃;与小臣,小臣亦斃。左传僖公四年 4.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聊斋志异狼三则 三、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朝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 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 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四、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方式1、相似(有某种相似处)形貌形状:斗诗小雅大东:维有北斗,不可以以挹酒浆。功能作用:关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方式情态:奋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2、相关(有关联,相互牵涉)标志作用:齿,本指门牙,后表示年龄。动作代表主客体:歌,本指歌唱,后指歌曲。以性状代人:姝,本指女子貌美,后指美貌女子。以方位处所指人:官, 本指官署,后指官员。 3、相因(有因果条件关系)危, 本指高,后指危险。虚, 本指大丘。厚引申为空旷。五、引伸义的读音和书写方式 词的本义与引伸义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读音也相同。 注意: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而且还为引伸义另造了新字。语 说树 竖解 懈弟 悌六、词义引申方式(一)连锁式引申 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申)。 要金文作 ,说文:“要,身中也。”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腰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中间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拦截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要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求得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需要“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 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说文:“防,隄(堤)也。”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堤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堵水、防止水患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禁止、 防备、防止立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 约束君子行有防表。规范、标准“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 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 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 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 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二)辐射式引申 所有的引申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而来的直接引申义,就象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来的一样,这种情况叫作辐射式(或放射式)引申。 节说文:“节,竹约也。”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竹节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木节、草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关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季节、节气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节奏、节拍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 气节、节操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礼节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节约(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苏建传) 旌节、节杖“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 竹节木节、草节(用于草木)关节(用于动物)季节、节气(用于时日) 节奏、节拍(用于音乐) 气节、节操(用于道德) 礼节(用于社会) 节约(用于用度) 旌节、节杖(用于外交)“节”的引申是根据“竹节”的特点而来的,可以表示为:连接(引申为事物的连接处): 分段(引申为事物的分段处):制约(引申为约束等意思): 问 说文:“讯也。”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询问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战国策燕策) 问候、慰问淑问如皋陶。(诗经鲁颂泮水) 审问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责问、追究既而羁寄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音讯恣所为不问。(柳宗元童区寄传) 过问、干预 “问”的引申脉络可图示如下: 问候、慰问审问询问责问、追究 音讯 过问、干预(三)综合式引申 整个引申脉络综合了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也叫复合式引申)。 信 说文:“诚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言语真实与朋友交,能不信乎?(论语学而)诚信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相信舜其信仁乎?(韩非子难一) 的确用为符信,上书自陈。(史记外戚世家)信物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杜甫寄二十七长史参) 信使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音信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元稹书乐天纸) 书信 “信”的义项可以分析如下:言语真实:言语真实;诚信:对人的态度真实;相信:确认某种情况真实;的确:某种状态真实;信物:用来证明情况真实物品;信使:携带信物传递消息或命令人;音信:信使所传递的消息;书信:传递消息的文字材料。“信”的引申线索如下: 诚信言语真实相信 的确信物信使音信书信 任是任是负。(诗经大雅生民) 抱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 担子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责任、任务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任用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任凭众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 承担、担当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后汉书章帝纪)担保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任“任”的引申线索可图示如下:担子责任、任务任用任凭抱承担、担当担保信任 担子 责任、任务任用 任凭抱 承担、担当担保信任八、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一)由具体到抽象。道:本义指道路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上)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二)由个别到一般雄 、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说文:“雄,鸟父也。雌,鸟母也。”谁知鸟之雌雄。(诗经小雅正月)引申为泛指所有动物: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三)由实词到虚词以: 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后引申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三年)练习 解释红词词义,说明它是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太子胡亥袭位。(史记)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3.归孔子豚。论语阳货4.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5.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 非攻6.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周易一、同义词的概念和特点 同义词是指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同义词的本质特点:“有同有异”,即在其理性意义或附加意义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二、同义词的形成原因 (一)新词产生形成的古今同义词 坚硬 “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庄子天下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经大雅烝民 “硬骨残形知几秋。” (皮日休龟赋) 吃东西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孟子梁惠王上 “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 世说新语任诞(二)词义演变形成的同义词 、同一时期内本义相同的共时同义词 “树”和“艺” 说文:“树,生植之总名也”,“艺,种也”。 “仲子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 孟子滕文公下 “不能艺黍稷。” 诗经唐风鸨羽 “树艺五谷。” 孟子滕文公上 、甲词引申义与乙词本义相同的同义词 “履”和“屦”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夫冠虽贱,头必戴之;屦虽贵,足必履之。”韩非子说林上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狱”和“囹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庄公十年 “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 礼记月令 “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 “李斯乃从狱中上书”史记李斯列传 、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书”和“信” “朔有事则书,晦虽有事不书。” 公羊传僖公十六年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老子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半封京信半题诗。”(元稹书乐天纸)“过”和“错” “乘白马而过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值五千。” 汉书食货志下 论语先进“过犹不及。”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杜甫漫成)(三)由不同方言形成的同义词 “舟”和“船” 方言:“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矢”、“镞”和“箭” 方言:“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镞,关西曰箭。” “谷”和“乳” “於菟”和“虎” “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左传宣公四年 “伙”和“多” “楚人谓多为伙。” 史记陈涉世家 (四)由特定的社会生活形成的同义词 死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上 三、同义词的差别与辨析 理性意义 感情色彩 语法功能 (一)理性意义的差别、所表示的对象不同 门、户 玉篇 :“门,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 “户,所以出入也。一扉曰户,两扉曰门。”商、贾 “行曰商,止曰贾。商之度其有无,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 白虎通商贾 “以商贾阜货而行布,通物曰商,居卖曰贾 。”郑玄注:“居卖物曰贾。”周礼地宫司市府、库 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孔颖达疏云:“府者,藏财之处。” 礼记曲礼下:“在库言库。”郑玄注云:“库谓车马兵甲之处也。” 吕氏春秋分职:“叶公入,乃发太府之货与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 2、辨明行为方式状态的不同 哭、泣、号、啼 论语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 段玉裁:“哭下曰:哀声也。其出涕不待言,其无声出涕者为泣。此哭、泣之别也。” 汉书刘向传:“而号曰:骨肉复归于土,命也。”颜师古注:“号,谓哭而且言也。” 庄子骈拇:“枝于手者,龁之则啼。” 观、察、看、望 说文:“观,谛视也。”段玉裁注:“审谛之视也。”谷梁传曰:“常事曰视,非常曰观。”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说文:“察,覆也。”徐锴说文系传:“察,覆审也”段玉裁注:“取覆而审之;亦取祭必详察之意。” 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说文:“看,睎也。从手下目。” 桂馥说文义证:“九经字样:凡物见不审,则手遮目看之,故看从手下目。” 释名释姿容:“望,茫也,远视茫茫也。”玉篇:“望,远视也。” 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所指事物的质料或形状不同 璧 、玦、璜 说文:“璧,瑞玉圜也。”“玦,玉佩也。”段玉裁注:玦,如环而缺。” 说文:“璜,半璧也。” 周礼大宗伯:“以玄璜礼北方。”郑玄注:“半璧曰璜。” 被 、衾 说文:“被,寝衣,长一身有半。”又:“衾,大被。”段玉裁注:“寝衣为小被,则衾是大被。”、所表程度的轻重不同饥 、饿 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疾 、病 说文:“病,疾加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 5、词义适用范围的不同 官、吏 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周易系辞下:“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孔颖达疏:“其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 礼记玉藻:“凡君召,在官不俟屦,在外不俟车。”注:“官,谓朝廷治事处也。” 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击、攴 说文:“攴,小击也。”“击,攴也。”段玉裁注:“攴训小击,击则兼大小言之。” 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仪礼少牢馈食礼:“司马刲羊,司士击豕。”郑玄注:“刲、击,皆谓杀之。”(二)感情色彩的差别子、 若 、汝(女)、 尔(而) 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庄子齐物论:“若胜我,我不若胜。”隋书杨伯丑传:“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 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殽之战:“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杀 、诛 、弑 韩非子难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