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方案.doc_第1页
基坑降水方案.doc_第2页
基坑降水方案.doc_第3页
基坑降水方案.doc_第4页
基坑降水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厂区基坑降水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阜阳市泉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施工图纸;(2)阜阳市泉北污水处理厂厂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4-06);(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我单位以往施工经验及现场调查获取的相关资料信息;(5)相关法律法规;建筑法、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及地方相关文件;(6)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T1119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1.2编制原则(1)本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能够实现具体的操作。制订方案在资源、技术上提出的要求与现状已有的条件或在一定时间能争取到的条件相吻合。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尽量求其先进和快速。(2)本方案满足合同要求的工期,在施工组织上统筹安排,均衡施工,在技术上采用成熟、可靠的施工方法,在管理上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3)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本方案充分考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并提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本方案安全符合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程的要求。(4)在合同价控制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本方案本着经济合理的思路,力求从施工成本的直接费和间接费中找出节约的途径,采取措施控制直接消耗,减少非生产人员。(5)严格按照根据合同工期,确保建设单位要求的总工期,科学安排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进度,认真组织劳动力,采取流水作业和平行作业的施工方法,控制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工期。2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包含泉北污水处理厂厂区构建筑物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污水日处理能力3万m3/d,工程地址位于阜阳市太和路泉颖社区。厂区构(建)筑物主要包括:进水井1座、进水泵房1座,旋流沉砂池1座,生化池2座,二沉池2池,滤布滤池及UV消毒池1座,分配及污泥井1座,出水泵房1座,贮泥池2座,鼓风机房及配电间1幢,脱水机房1幢,综合楼1幢,机修间1幢,门卫1座,厂区综合管线、道路及围墙。建设单位:阜阳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阜阳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天津港保税区中天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阜阳市建筑勘察设计院3水文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阜阳市泉北,微地貌单元属颍河漫滩,现场地地形较平坦,孔口高程(黄海高程,由建设单位提供引测点)为27.79m28.49m,高差0.70m,场地内有一南北向水沟,沟宽约8.5m,沟深约2m。3.2地基土层分布及特性根据钻探揭露地层及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静探比贯入阻力PsH关系曲线分析,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如下8层:第1层,素填土(Q4ml),层厚0.70m1.50m,平均厚1.06m,层底高程26.78m27.59m,平均27.22m,灰灰黄色,湿很湿,土质较软弱,高压缩性,均一性差,主要成分为粘性土,表层为耕土。第2层,粉质粘土(Q4al),层厚1.50m4.00m,平均厚2.31m,层底高程23.22m25.64m,平均24.91 m,褐黄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中压缩性。第3层,粘土(Q3al),层厚2.70m5.00m,平均厚3.84m,层底高程20.04m21.86m,平均21.07m,灰黄色,可硬塑,含铁锰结核及少量钙质结核,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中压缩性。第4层,粉质粘土(Q3al),层厚0.80m2.50m,平均厚1.51m,层底高程18.24m20.81m,平均19.56m,灰黄色,可硬塑,含铁锰结核,切面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压缩性。第5层,粉土夹粉质粘土(Q3al),层厚1.70m5.00m,平均厚3.16m,层底高程14.31m17.43m,平均16.19m,黄灰黄色,粉土,很湿,中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可硬塑,切面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低压缩性。第6层,粉土夹粉砂(Q3al),层厚4.10m8.50m,平均厚6.80m,层底高程8.56m10.78m,平均9.41m,黄灰黄色,粉土,很湿,密实,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砂,密实,中低压缩性。第7层,粉质粘土(Q3al),层厚2.70m5.50m,平均厚3.78m,层底高程5.50m6.23m,平均5.80m,灰黄色,可硬塑,含铁锰结核及少量钙质结核,切面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压缩性。第8层,粉质粘土夹粉土(Q3al),本次勘察未揭穿此层,最大探明厚度8.50m,至高程-2.72m,黄灰黄色,粉质粘土,可硬塑,切面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粉土,很湿,中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中偏压缩性。3.3地下水(1)地下水类型及补给:钻孔揭示的地下水中,上部为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下渗补给,排泄以大气蒸发为主,并与地表水侧向互补;下部5、6层中存在有层间水,具微承压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及侧向补给。(2)地下水位: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稳定潜水位26.80m,埋深1.31m,水位随季节变化,冬春季节水位低,夏秋季节水位高,变化幅度在地面下1m4m。(3)渗透系数:根据勘测资料,上部土层(12m以上)为粘性土及粉土,属极微透水层弱透水。(4)腐蚀性: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环境类型为类,地下水以HCO3-SO42-Ca2+型,地下水及土对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结果,5、6层土顶隔水层层底高差很小,较平缓,其承压水头低(约1.5m),并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在基础施工时,采用降水措施后,对基础施工不会造成不良影响。4降水方案选择本工程地质条件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现场基坑深度为1.53.5m,根据该场地附近地区的已有降水经验,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即在基坑周围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由管井统一将地下水抽出,达到阻截基坑外围地下水流入基坑的目的,从而满足基础施工对降水的要求。5降水方案设计5.1设计参数 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位丰富,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上层滞水,砂土层含水量较大,涌渗水极为丰富。本次降水模型按照潜水非完整井进行设计计算。根据选择的降水模型,依据施工现场地质水文条件,选取适当计算参数,主要计算参数有:管井深度、渗透系数、等效半径、影响半径等,最终计算出基坑总涌水量、单个管井出水量。本次降水采取环形管井围绕基坑进行降水,降水示意图如下:5.2参数选定管井深度:H=HW1+HW2+HW3+HW4+HW5+HW6HW1-基坑深度:根据原地面高程及构筑物设计高程,确定基坑深度。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根据设计及施工要求一般取0.5m。HW3-水力坡度作用基坑中心所需增加的深度:基坑等效半径r02(基坑面积)A/3.14,水力坡度i=1/10, HW3= r0*i。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幅度变化:根据地质资料,HW2取4m。HW5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根据地质及施工情况,取4m。HW6沉砂管长度:根据地质及施工情况,取1m。渗透系数K:根据经验调整加权平均渗透系数K,根据经验及相关资料,取K值为6。降水影响半径R: ,其中,S为基坑深度与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之和;K为渗透系数;H为管井深度。基坑总涌水量Q:单井出水量q: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计算和按照按水泵抽水功率出水量计算所得出水量中选取最小值为:185.73m3/d。5.3管井数量及布置氧化沟:降水管井为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井深度为14.1米,井间距为12.5米,抽水管径为100mm,共计管井17口,管井沿基坑开挖线外1m布置。两座氧化沟上口开挖线间距为6.6m,管井降水对2座氧沟均有同等降水半径,故2座氧化沟中间共用一排降水井,降水井居中布置。二沉池:降水管井为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井深度为14.1米,井间距为11米,抽水管径为100mm,共计管井11口,管井沿基坑开挖线外1m布置。中间提升泵池:降水管井为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井深度为12.5米,井间距为9.5米,抽水管径为100mm,共计管井5口,管井沿基坑开挖线外1m布置。紫外线消毒池:降水管井为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井深度为14.13米,井间距为12米,抽水管径为100mm,共计管井7口,管井沿基坑开挖线外1m布置。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池:降水管井为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井深度为15.3米,井间距为7.5米,抽水管径为100mm,共计管井7口,管井沿基坑开挖线外1m布置。因本次各单体间距较近,单体之间的管井对相邻基坑具有同等降水半径,可进行合并布置。综合考虑,单体间管井进行优化,优化布置后管井共计64座。管井布置详见附图。5.4地表排水方案排水管渠沿基坑外侧1.5m布置,其中氧化沟降水由排水管渠向西排至污水厂西侧河道内,二沉池、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池、中间提升泵池、紫外线消毒池降水由排水灌渠向东排至污水厂东侧池塘内,池塘内水由与其相贯通的沟渠排至附近河道内。具体排水布置见附图。6降水施工工艺6.1工艺流程主要施工步骤:放线定位井点安装冲洗井管管路安装检查管路抽水撤离井管。管井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管井定位钻 孔井管安装抽 水井管准备米石固井配套安装6.2施工准备(1)井点管:400mm,壁厚为5.0mm的水泥管,长1m,井底的下端用钢丝绳困在石墩上面,钢丝绳的另一端在地面上固定。石墩的上面打有蓸孔400,水泥管就放在蓸孔内,水泥管露出石墩500mm高,在地面上水泥管外包两层竹皮或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部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连接(2)连接管:也是水泥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 (3)抽水设备:采用BA型,流量25m3/h离心式水泵。每个井管装置一台,当水泵排水量大于单孔滤水井涌水量数量时,可另加设集水总管将相邻的相应数量的吸水管连成一体,共用一台水泵。(4)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旧设备振冲机架)、牵引力为6t的绞车。(5)材料:515mm的米石,不得采用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6)所有材料及机械设备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否则不得使用。(7)具体供电设备布置详见附图,且必须配备备用20KW发电机一台,防止降水施工中断。6.3井点安装6.3.1管井布置布置在基坑上口开挖线外侧1m外,围绕基坑成环形布置,管井埋深15m20m。各基坑管井埋深详见单体降水计算书。6.3.2井点管埋设管井埋设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方法成孔。钻孔底部应比滤水井管深200mm以上。井管下沉前应进行清洗滤井,冲除沉渣,可灌入稀泥浆用吸水泵抽出置换或用空压机洗井法,将泥渣清出井外,并保持滤网的畅通,然后下管。滤水井管应置于孔中心,下端用圆木堵塞管口,井管与孔壁之间用515mm米石填充作过滤层,地面下0.5m内用粘土填充夯实。6.3.3冲洗井管将内径1530mm的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6.3.4管路安装首先沿井点管线外侧,铺设集水毛管,并用胶垫螺栓把干管连接起来,主干管连接水箱水泵,然后拔掉井点管上端的木塞,用胶管与主管连接好,再用10#铅丝绑好,防止管路不严漏气而降低整个管路的真空度。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按坡向泵房5的坡度并用砖将主干管垫好。并做好冬季降水防冻保温。6.3.5检查管路管井使用时,应经试抽水,检查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等现象。抽水过程中应经常对抽水设备的电动机、传动机械、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查,并对井内水位下降和流量进行观测和记录。井管使用完毕,井管可用倒链、或卷扬机将井管徐徐拔出,将滤水井管洗去泥砂后储存备用,所留孔洞用砂砾填实,上部50cm深用粘性土填充夯实。6.3.6抽水井点管网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试抽时,详细记录其抽水含砂量和含泥量,试抽24小时后,含泥砂量依然较大不符设计要求,应当立即停止抽水,及时处理或返工。处理完毕后,试抽无问题方可投入正常抽水作业。在抽水期间应派专人看管,定时检查记录抽水量、含泥砂量,并做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7施工安全、文明保证措施7.1安全组织(1)组成由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检查员,施工队或班组兼职安全以及工地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各管理人员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2)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例会上先讲安全。检查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研究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补充完善安全措施。7.2现场设备管理(1)基坑开挖施工前,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电设备和施工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特种设备必须要有检验合格证。(2)施工设备由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必须检查机械的各方面性能并明确当班工作内容。(3)大型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在班前必须按照规定例行试运转,经相关部门进场鉴定后,确保无误后进入正式工作。(4)机械进出场拆、装,严格遵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7.3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实行分级控制:专项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工程师向主管生产的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班组长进行交底;分部分项工程由技术负责人向各施工员、班组长交底;安全作业指导书由施工员、班组长向每个操作工人交底;操作规程由施工员、安全员向每个操作工人进行交底。交底要填写安全、环保技术(措施)交底记录,该记录由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留存,班前交底过程中要对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对健康情况进行记录,对身体状况不符合的人员严禁上岗作业。交底主要内容: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扣好帽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劳保用品,岗位作业特点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易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岗位作业环境及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的安全要领。技术交底后,如施工方法、作业位置等变更,应重新进行技术交底。因技术交底不清或交底差错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追究技术交底者的责任;因不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追究施工操作者的责任。安全员对各岗位技术交底进行监督、检查,资料员收集整理好交底后的资料。7.4 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检查(1)按照安全防护技术措施方案落实各项安全防护工作。(2)防护责任落实到人,具体项目经理领导,安全员、施工员、各班组长负责操作。(3)下管时人工进沟槽时要及时搭好防护栏杆,并设置明显的警示牌。(4)施工班组作业前,应正确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并由各班组长负责检查落实。(5)作业前由各施工班组负责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对未有验收标志或对其安全性能有怀疑的设备应拒绝使用。7.5杜绝违章指挥杜绝违章指挥。挖掘机驾驶员、专职安全员、电工等作业人员必须执证上岗,按规范进行指挥作业。8 质量保证措施8.1 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内容,明确分工和所采用的机械和材料,明确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2)全面熟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进行现场实探。(3)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4)确保基坑降水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土方开挖前先行挖设探坑验证降水效果。基底无明显渗涌水及含水量较小即证明降水达到要求,方可组织大面积基坑开挖。(5)降水及基坑开挖前进行认真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8.2 质量保证组织管理措施建立图纸自、会审制度:施工前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各级技术人员认真看图、熟悉图纸,全面熟悉弄清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找出差错,并认真做好记录,通过正式会审时,应将全部问题搞清楚,落实解决办法。在图纸自、会审基础上,施工前应认真编制好施工方案,作为用以指导施工全过程各分项技术的文件。建立健全并全面贯彻质量保证制度,包括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材料供应岗位责任制、全面质量管理等制度,不断教育和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建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由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任技术主管,建立以技术主管为主要负责的质量监控体系。工地实行旬检、日常检查制度。贯彻“谁施工操作,谁负责质量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执行质量否决权的规定,明确施工人员、质检人员、技术主管的质量责任及其权威,凡是违规失职的,均有权进行纠正或停止施工。建立技术交底制度:现场技术主管,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对操作班组反复、细致地进行交底,并作好记录。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情况、工程技术要求、工程质量、工程工期以及为达到设计要求而采取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推行工序质量管理,建立工序质量责任制,明确各工序质量标准和质量责任,设专职质检员按工艺流程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监控。每道工序完工后,须经质检员检查通过,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工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专职质检员具有质量否决权。建立技术复核制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主管主持,质检员及有关人员参加。主要加强对轴线标高,成孔质量、直径、深度,水泥用量等复核工作,并作好记录手续。机械操作工等技术工人应经技术培训方可上岗操作,无级别工人不能独立上岗作业。按有关规定,自觉接受甲方工程监理人员、质检人员及设计人员的检查监督和指导。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现场成立各个工种小组,以保证质量。以质量好坏为依据,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结合经济奖罚制度,大力表彰先进。8.3 保证质量技术措施(1)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的工作程序。(2)严格审核原始依据(设计图纸、测量起始点位、数据等)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3)选用科学、简捷和精度合理、相称的施测方法。合理选择、专职、正确使用仪器。9 雨季施工措施 雨季施工时,需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流入基坑,当边坡是软化土层或是含水率较大时,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边坡的扰动。必要时对边坡进行压实或覆盖。(1)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逐层的分期完成。重要的或特殊的土方工程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2)雨期施工中应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并应随时掌握气象情况。当班挖松的浮土及时运走。(3)雨期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浚或加固,必要时应增加排水设施,保证水流畅通。在施工场地周围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场内。(4)雨期施工时,应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道路路面应根据需要加铺炉渣、砂砾或其它防滑材料,必要时应加高加固路基。道路两侧应修好排水沟,以利泄水。(5)雨期开挖时基坑时,应特别注意边坡的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施工时应加强边坡和支撑的检查。(6)雨期开挖基坑时,应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同时应配备应急抽水及供电系统,并保证其可靠性,保证随时投入使用,确保基坑无积水。附:管井降水计算书管井布置及排水示意图附件一、氧化沟降水设计1、降水模型的选择根据地勘报告,下部5、6层为弱透水性,视第6层为不秀水层。(1)含水层厚度:H=第2层土层厚度=5.15m。(2)管井深度:依据GB1998-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井点管深度为:HW=HW1+HW2+HW3+HW4+HW5+HW6=1.85+0.5+27.5*0.1+4+4+1=14.1m式中:HW降水井深度。HW1基坑深度,(氧化沟)取1.85m。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取0.5m。HW3水力坡度作用基坑中心所需增加的深度。由于基坑等效半径r=27.5m,按照降水井分布周围的水力坡度i为1/10,取HW3=2.75m,原理如下图:r-基坑等效半径 R-降水影响半径 S-降水深度 H-水层厚度 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幅度变化。根据地质资料,HW2取4m。HW5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取4m。HW6沉砂管长度,取1m。代入上式:HW=14.1mH+地下水位标高=14.1+1.3=15.45m降水模型按照潜水非完整井进行设计计算2、降水设计计算降水管井采用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布置在基坑上口1m处。(1)基坑等效半径r02A/3.14,基坑底面积为A=2375,r=27.5m,综合考虑r=30m(2)加权平均渗透系数K=6 按经验值调整所得(3) 降水影响半径 =2*2.35*9.2=43.24m,取R=45m其中S=1.85+0.5=2.35m (地下水位同场地标高)(4)总涌水量 H=14.1m S=2.35m r0=30m R=45m(5)单井出水量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单井出水量为:=120*3.14*0.2*5*1.82=685.78m3/d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rs管井半径(m);l淹没部分的滤水管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 按照按水泵抽水功率出水量计算=653.140.151.82=185.73m3/d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d拟采用水泵抽水管管径(m);l淹没部分的滤水管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参照两种计算结果,取较小者,单井出水量为185.73 m3/d(6)管井数量管井数量为:n=Q/q=2828/185.73*1.1=17口(7)管井间距基坑的周长为219m,管井间距为:219m/17口=12.9m/口综上所述,本工程降水管井为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井深度为14.1米,井间距为12.5米,抽水管径为100mm。附件二、二沉池降水计算1、降水模型的选择根据地勘报告,下部5、6层为弱透水性,视第6层为不秀水层。(1)含水层厚度:H=第2层土层厚度=5.15m。(2)管井深度:依据GB1998-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井点管深度为:HW=HW1+HW2+HW3+HW4+HW5+HW6=2.1+0.5+25*0.1+4+4+1=14.1m式中:HW降水井深度。HW1基坑深度,(二沉池)取2.1m。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取0.5m。HW3水力坡度作用基坑中心所需增加的深度。由于基坑等效半径r=25m,按照降水井分布周围的水力坡度i为1/10,取HW3=2.5m,原理如下图:r-基坑等效半径 R-降水影响半径 S-降水深度 H-水层厚度 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幅度变化。根据地质资料,HW2取4mHW5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取4mHW6沉砂管长度,取1m代入上式:HW=14.1mH+地下水位标高=14.1+1.3=15.4m降水模型按照潜水非完整井进行设计计算2、降水设计计算降水管井采用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布置在基坑上口1m处。(1)基坑等效半径r02A/3.14,基坑底面积为A=1288,r=20.3m,综合考虑r=25m(2)加权平均渗透系数K=6 按经验值调整所得(3) 降水影响半径 =2*2.6*9.2=47.83m,取R=50m其中S=2.1+0.5=2.6m (地下水位同场地标高)(4)总涌水量 H=14.1m S=2.6m r0=25m R=50m(5)单井出水量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单井出水量为:=120*3.14*0.2*5*1.82=685.78m3/d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rs管井半径(m);l淹没部分的滤水管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 按照按水泵抽水功率出水量计算=653.140.151.82=185.73m3/d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d拟采用水泵抽水管管径(m);l淹没部分的滤水管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参照两种计算结果,取较小者,单井出水量为185.73 m3/d(6)管井数量管井数量为:n=Q/q=1812/185.73*1.1=11口(7)管井间距基坑的周长为127m,管井间距为:127m/11口=11.6m/口综上所述,本工程降水管井为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井深度为14.1米,井间距为11米,抽水管径为100mm。附件三、紫外线消毒池降水计算1、降水模型的选择根据地勘报告,下部5、6层为弱透水性,视第6层为不秀水层。(1)含水层厚度:H=第2层土层厚度=5.15m。(2)管井深度:依据GB1998-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井点管深度为:HW=HW1+HW2+HW3+HW4+HW5+HW6=3.4+0.5+12.3*0.1+4+4+1=14.13m式中:HW降水井深度HW1基坑深度,(紫外线消毒池)取3.4m。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取0.5m。HW3水力坡度作用基坑中心所需增加的深度。由于基坑等效半径r=12.3m,按照降水井分布周围的水力坡度i为1/10,取HW3=1.23m,原理如下图:r-基坑等效半径 R-降水影响半径 S-降水深度 H-水层厚度 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幅度变化。根据地质资料,HW2取4m。HW5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取4m。HW6沉砂管长度,取1m。代入上式:HW=14.13mH+地下水位标高=14.13+1.3=15.43m降水模型按照潜水非完整井进行设计计算。2、降水设计计算降水管井采用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布置在基坑上口1m处。(1)基坑等效半径r02A/3.14,基坑底面积为A=474.2,r=12.3m,综合考虑r=15m(2)加权平均渗透系数K=6 按经验值调整所得(3) 降水影响半径 =2*3.9*9.2=71.8m,取R=75m其中S=3.4+0.5=3.9m (地下水位同场地标高)(4)总涌水量 H=14.13m S=3.9m r0=75m R=15m(5)单井出水量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单井出水量为:=120*3.14*0.2*5*1.82=685.78m3/d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rs管井半径(m);l淹没部分的滤水管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 按照按水泵抽水功率出水量计算=653.140.151.82=185.73m3/d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d拟采用水泵抽水管管径(m);l淹没部分的滤水管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参照两种计算结果,取较小者,单井出水量为185.73 m3/d(6)管井数量管井数量为:n=Q/q=1114/185.73*1.1=7口(7)管井间距基坑的周长为87.45m,管井间距为:87.45m/7口=12.49m/口综上所述,本工程降水管井为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井深度为14.13米,井间距为12米,抽水管径为100mm。附件四、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池1、降水模型的选择根据地勘报告,下部5、6层为弱透水性,视第6层为不秀水层。(1)含水层厚度:H=第2层土层厚度=5.15m,(2)管井深度:依据GB1998-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井点管深度为:HW=HW1+HW2+HW3+HW4+HW5+HW6=4.8+0.5+10*0.1+4+4+1=15.3m式中:HW降水井深度HW1基坑深度,(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池)取4.8m。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取0.5m。HW3水力坡度作用基坑中心所需增加的深度。由于基坑等效半径r=10m,按照降水井分布周围的水力坡度i为1/10,取HW3=1m,原理如下图:r-基坑等效半径 R-降水影响半径 S-降水深度 H-水层厚度 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幅度变化。根据地质资料,HW2取4m。HW5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取4m。HW6沉砂管长度,取1m。代入上式:HW=15.3mH+地下水位标高=15.3+1.3=16.6m降水模型按照潜水非完整井进行设计计算2、降水设计计算降水管井采用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布置在基坑上口1m处。(1)基坑等效半径r02A/3.14,基坑底面积为A=184,r=7.7m,综合考虑r=10m(2)加权平均渗透系数K=6 按经验值调整所得(3) 降水影响半径 =2*5.3*9.58=101.56m,取R=105m其中S=4.8+0.5=5.3m (地下水位同场地标高)(4)总涌水量 H=15.3m S=5.3m r0=10m R=105m(5)单井出水量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单井出水量为:=120*3.14*0.2*5*1.82=685.78m3/d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rs管井半径(m);l淹没部分的滤水管长度(m);K含水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