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农业局2011年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水稻是我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历年产量占粮食总产的70%以上。稳定水稻面积,提高水稻单产是确保实现全年粮食增产的关键。 今年,我市水稻生产要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目标,结合我市水稻生产实际抓好三个重点。一是稳定面积:全市计划种植水稻28.8万亩;二是调整品种结构, 优化稻米品质:积极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计划种植优质稻25.3万亩;三是推广实用技术,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水稻旱育秧推广力度,实现全面旱育秧;加大杂糯间栽推广力度,计划推广18万亩;在推广旱育抛秧的基础上进一步示范推广水稻免耕移栽、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机械化插秧技术,在缺水地区可示范推广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一、品种的选择 2011年水稻推广品种以优质、高产、稳产品种为主,生育期一般不长于150天,在具体品种布局上应主要推广B优817、B优838、B优827、辐优838 、宜香优2084、宜香优707、T优8086等,积极示范D优527、优7号等超级稻品种。早熟组合宜选用D优261等品种。为搞好杂糯间栽,应选用当地高秆糯稻种子,与杂交稻同播同栽,在具体安排上各镇应因地制宜地选用23个主推品种,注意防止品种单一,以增强品种的抗灾抗病能力。 二、育苗 1播种期:水稻播种期要求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2以上,在我市常年以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五日播种较为适宜。 2种子处理:(1)晒种:在播种前一周内选晴天晒种12天,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杀灭种子上的部分病菌。(2)消毒、浸种:现在有些水稻病害如恶苗病、稻瘟病,在大田防治难度大,成本高,应加强预防,要进行种子消毒浸种。 3苗床地选择与准备:苗床地应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不偏砂,水源有保障的旱地或菜园地做苗床,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例视旱育秧方式而定。秧盘旱育秧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例约为1:4050左右,同时应准备好配套药剂地虫光、敌克松、水稻壮秧剂、旱秧灵等,采用地塘式苗床,苗床宽度为1.4米,沟宽0.2米,一亩大田放4550个秧盘,每平方米苗床用壮秧剂约40克,地虫光5克均匀撒施于苗床表面,将床面表土欠细整平,每平方米再用敌克松5克兑水使药充分溶解后结合厢面浇水均匀泼施于床面进行土壤消毒,浇足浇透苗床水,抹平压实起浆后即可摆盘。机插秧秧盘旱育秧应用机插秧专用秧盘育苗,一亩大田放30-35个秧盘,可根据机插秧面积集中育苗。无盘旱育秧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例为1:1015,同时准备好地虫光、敌克松、旱育保姆、旱秧灵等,其中旱育保姆拌种用,宜采用厢式苗床,厢宽1.4米,沟宽0.2米,沟深0.1米,每平方米用地虫光5克均匀撒施于厢面,将厢面表土整平欠细,再结合苗床浇水将敌克松按每平方米5克均匀泼浇于苗床表面进行土壤消毒,将苗床水浇足浇透,即可播种。苗床面积大的可在播种前一天先放跑马水灌足水分,待厢面渍水干后播种。 4盘土的选择和处理:无盘旱育秧不需准备盘土,可适当筛选细土在播种后盖种。秧盘育秧的盘土应选用粘土或壤土,在取盘土时要注意去掉土表十厘米内的土层,以避免带入杂草种子或其它杂物。盘土取回凉干打细过筛,每50个秧盘需细土130公斤左右(4桶左右)。用水稻壮秧剂对盘土进行消毒调酸,一般每50个秧盘的盘土用壮秧剂500克与盘土混合均匀,即完成盘土处理。 5播种:秧盘旱育秧的播种应普遍使用摆播器播种。每50个秧盘需杂交稻种11.2公斤。播种前先将秧盘整齐地摆放于苗床,使秧盘底部与苗床土充分接触,切忌秧盘旋空,取处理好的盘土装入秧盘盘孔,以装到盘孔的5060%为宜,再用摆播器播种,播种后用盘土将盘孔装满,然后浇水,再用泥掌或木板边抹边压,直到抹平压实,使盘面无多余的泥土,防止秧苗串根,用适合旱育秧田的专用除草剂如旱秧灵等进行封闭除草,施药半小时后再用竹弓搭拱盖膜保温保湿。杂糯间栽农户应在播杂交稻种的同时育好糯稻秧苗。 无盘旱育秧种子的播种在播种前种子应用“旱育保姆”包衣,“旱育保姆”是一种集消毒、杀菌、施肥、调酸、化控于一体且具有在根上团泥成坨的高吸水种衣剂。按每公斤“旱育保姆”包衣稻种3公斤,每亩大田用一袋“旱育保姆”350克包衣稻种11.2公斤,先将稻种在清水中浸泡20分钟到12小时,捞出稻种,滤去水分,到不滴水为止,然后将“旱育保姆”倒入圆盆中,将种子分批缓慢加入盆中,均匀滚动包衣,包衣后要及时播种。将经过包衣的种子分厢定量均匀撒在厢面,再在厢面撒一层细土掩种,泼清水喷湿苗床。用适合旱育秧田的专用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施药半小时后再用竹弓搭拱盖膜保温保湿,四周压实。 6苗床管理:(1)出苗期:保温保湿,保持苗床湿润,膜内温度不得超过35C,超过就应立即揭膜通气降温,这一阶段很容易出现高温烧苗,要特别注意防止高温烧苗。(2)一叶期:控温保湿,膜内温度不能超过25,保持苗床湿度,在外界气温不低于12C时,应逐渐开始揭膜降温,如遇昼夜温差大可日揭夜盖。若土壤水分不足可在揭膜后5天内每天早晨轻泼一次清水。(3)二叶期:控温控湿,通风炼苗,只要表土不发白,叶片不卷筒,就不必浇水,否则早晨适度浇水。在一叶一心时每平方米苗床用2克敌克松兑水1000倍液喷雾,防止立枯、青枯病。(4)三叶期:追肥促蘖,视苗情在二叶一心时施“断奶肥”,每平方米苗床用尿素15克,硫酸钾10克兑清水泼施,也可用清猪尿粪水按1:56倍兑清水泼施。在秧苗3.5叶前寒潮到来要及时覆膜保温。(5)四叶期后的管理:四叶期后一般应控制秧苗徒长,促进根系和分蘖的生长。在育苗期间发现恶苗病株应及时拔除,同时注意防治稻蓟马、螟虫等水稻病虫害。抛栽前35天用1%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一次送嫁肥,抛栽前12天每十平方米的苗床用20%的三环唑2克和5%的杀虫双水剂5毫升兑水一公斤喷雾进行病虫防治。无盘旱育秧在移栽的前一天若苗床干燥应将苗床水浇足以便起苗。 三、大田的准备 1抛秧田块准备:抛秧田在小春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灌水泡田、翻耕,耙细、整平后施底肥,一般亩用碳铵304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磷肥3040公斤,硫酸钾肥10公斤,粪水1520担。也可用硫酸钾复合肥2530公斤加碳铵10公斤施底肥,再耙一次后保留花花浅水抛秧。 2免耕移栽田块准备:在泥田区、二泥田区可进行水稻免耕移栽,在小春收获后及时将小麦、油菜秸杆还田,杂草多的田块应先用除草剂除草,灌水泡田,待田间水层自然落干后施底肥。一般亩用碳铵304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磷肥3040公斤,硫酸钾肥10公斤,粪水1520担。也可用硫酸钾复合肥2530公斤加碳铵10公斤施底肥。 3水稻强化栽培田块准备:强化栽培关键技术就是小苗早栽、稀植壮株、湿润强根、控苗壮杆和足肥高产,对于蔬菜、部分药材田和早收油菜田可采取水稻强化栽培,杂草多的免耕田块应先除草后施底肥。强化栽培要求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为主,速效化肥为辅。底肥用量为亩施尿素1015公斤,磷肥3040公斤,硫酸钾肥15公斤,优质农家粪8001000公斤作底肥,前作肥料较多的田块应适当少施肥。 4覆膜节水栽培田块准备:在尾水地区示范推广覆膜节水栽培技术,该技术要点为:旱育壮秧、规范开厢、施足基肥、地膜覆盖、打孔移栽、节水灌溉、病虫综防、回收地膜。注意事项为:开厢应规范,厢宽1.45米,沟宽0.2米,沟深0.15米,厢面平整。施肥应采取底肥一道清,亩施尿素20公斤,磷肥3540公斤,硫酸钾肥10公斤。盖膜应用0.004毫米后的全新料的超微膜,紧贴厢面。 四、大田抛栽技术 1旱育抛秧:旱育抛秧应分厢定量浅水抛栽,以“花花浅水”为宜,按每亩1.82.0万窝的数量确定秧苗盘数,秧盘旱育秧一般亩抛4550盘,无盘旱育秧可人工钉抛,要求均匀抛栽。抛栽完后每隔34米捡一条工作道,工作道宽3035厘米,便于田间管理。实行杂糯间栽田块在抛秧前按1.5米的行距,退窝40厘米牵绳栽糯稻打引分厢,亩栽糯稻11001200窝,然后抛栽杂交稻。 2免耕移栽:免耕田应进行撬窝移栽,按宽窄行或宽行窄株进行抬线撬窝,移栽规格为:土壤肥力较好的田块为:宽窄行(40+20)15-17厘米,宽行窄株3015-17厘米,土壤肥力较低的田块为:宽窄行(35+18)15-17厘米,宽行窄株27-3015-17厘米,窝深不超过3厘米进行撬窝。移栽时弱苗应栽双株,保持沟内有水,厢面湿润或花花浅水为宜。杂糯间栽田块每隔56路杂交稻间栽一行糯稻,糯稻退窝3035厘米,可先栽糯稻再栽杂交稻。 3强化栽培:强化栽培苗龄一般为2035天,移栽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亩栽株数在1000013000株,移栽方式为:三角形栽植一般为3545厘米3545厘米,窝间成正方形,窝内栽3株成正三角形,窝内株距10厘米,或宽窄行栽植,规格为(40+20)17-20厘米,宽行窄株栽植,规格为28-3017-20厘米栽秧,要求浅栽。 4覆膜节水栽培:采用“大三围”三角形栽植方式,可先用打孔器打孔后再栽秧,窝距40厘米,窝内三苗成正三角形,窝内株距1012厘米。水分管理应保持沟内有水,厢面湿润无水。覆膜栽培秧苗后期脱肥严重的应补施根外追肥,可淹灌23厘米深的水亩施尿素35公斤,让水自然落干。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水稻收获后应回收地膜。 五、大田管理 1水分管理:抛秧在抛栽后的三天内不能灌水,做到“无水立苗”,抛栽35天后进行正常的浅水管理。免耕移栽秧苗在栽后保持厢面湿润、沟内有水即可,抛(移)栽后1520天左右应及时晒田。水稻强化栽培强调湿润灌溉,在分蘖期可湿润或干湿交替灌溉,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在分蘖后期可以采取一次重晒田或多次轻晒田。所栽水稻在拔节后一周内即幼穗分化期至抽穗开花期必须复水,保持浅水灌溉,灌浆结实期要采取干湿交替灌溉,后期断水不能过早,一般在收获前一周左右断水。 2肥料管理:抛秧、免耕移栽秧苗在抛栽后的57天用碳铵1520公斤(或尿素57公斤)追肥一次,促进分蘖。在晒田复水后即拔节孕穗期一般亩用硫酸钾复合肥1012公斤左右追施一次穗肥。水稻强化栽培因为是小苗早栽,大田分蘖期长,在移栽后520天内分两次施用,每次施用810公斤碳铵或尿素34公斤,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晒田复水后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215公斤,在抽穗后一周内根据苗情适当补施一次粒肥,亩用磷酸二氢钾1公斤兑水100公斤叶面喷施。 3病虫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