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 臣有论语一部 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 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半部论语治天下 儒家经典 论语 十则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一 学而 篇 舒适 安逸 对 对于 靠近 看齐 有道德的人 形作动 修正 匡正 通 矣 了 经典原文 第一则 感悟 物质的追求可让你富足一时 精神的追求却让你充实一生 2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踰矩 通 又 遵从 通 逾 越过 规矩 二 为政篇 经典原文 第二则 感悟 终身学习 便成天才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为政 教 通 汝 通 智 知道 经典原文 第三则 感悟 实事求是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4 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三 公冶长 篇 恭敬侍立 轻裘衣服 使动用法 使安逸 使信任 使得到关怀 动词共同享用 使动用法 抱怨 经典原文 第四则 感悟 要有博爱精神 5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篇 肤浅了解 爱好 以 为乐 代某种知识或技能 经典原文 第五则 感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把学习当作一件幸福的事吧 你爱书 书也会爱你 6 子曰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通 智 喜欢 活跃 沉静 快乐 长寿 通 智 喜欢 沉静 经典原文 第六则 感悟 知者善行若水 滋润万物 且海纳百川 仁者厚德如山 容载万物 令人高山仰止 7 子曰 饭蔬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述而篇 吃粗粮 可译为意动用法 以 为枕 经典原文 第七则 感悟 安贫乐道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 与贫富没有关系 但同内心有关 自由的心灵不能被物质所困 不符合道德的荣华富贵不能接受 8 子曰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心胸宽广坦荡 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忧愁悲伤 经典原文 第八则 感悟 胸怀四海才能心宽天下 9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颜渊 篇 克制 使 回复 是 一旦 称赞 实践 它 代 为仁 克制 使 回复 是 一旦 难道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不合礼仪的现象 做 虽然 聪敏聪明 事奉 引申为遵从 实践 经典原文 第九则 感悟 谨于言 慎于行 10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的 语助词 贪欲 警惕 戒备 季氏 篇 经典原文 第十则 感悟 欲望是个深深的泥潭 在它面前 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或者自身欲望太强 就可能陷入欲望的沼泽 无法挣脱 探究讨论 孔子把这所有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可以用一个什么字来概括 总结 孔子 仁 的实质是 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 儒学即仁学 而且孔子的 仁 是一种博爱 有宋儒曾写诗赞扬孔子说 天不生仲尼 千古是长夜 这就是他的力量 以至于孔子以后 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都遍布了这种思想的不灭之火 以仁为本以礼治国 孔子思想 1 政治 反对暴政 主张仁政 礼治 2 修身 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3 伦理思想 仁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 4 教育 主张 因材施教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对学生喜欢 循循善诱 5 品德 温 良 恭 俭 让 让我们共同努力 让美好的人生从 论语 开始 两千五百多年前 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被学生片片断断地记录下来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会籍编纂 就成了 论语 论语 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 适应日常秩序 找到个人坐标 它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朴素的 温暖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 一个是向外去 无限宽广的拓展世界 另一个是向内来 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我们的眼睛 总是看外界太多 看心灵太少 论语 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 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人人都渴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 与贫富无关 同内心相连 圣贤活泼的人生经验 穿越沧桑 传递至今 温暖我们的内心 照亮我们的思想 经典原文 第一则 赏析 这一则体现出了孔子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孔子认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 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 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感悟 物质的追求可让你富足一时 精神的追求却让你充实一生 孔子说 我十五岁时 便立定志向潜心做学问 三十岁时 能自立于社会 立身处世有了自己的思想 四十岁时 明达世道人情而不至于被外物迷惑心性 五十岁时 已经能够领悟天命 顺应天道因循之理 六十岁时 对于听到的人和事都能平静地容纳 明辨其旨意真伪 七十岁时 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 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三岁丧父 小时跟着母亲过着不算富裕的生活 事实上他从小就喜欢读书 学习 满十五岁后 为了帮助家用 从事过儒的工作 在当时儒是在贵族遇有婚丧祭祀等需要礼仪的场合 雇来配合奏乐念祷的人 后来因为孔子的母亲反对 认为这是低贱的职业 使得孔子再度重拾书本 母亲过世之后 年轻的孔子求职受挫 故更坚定向学之志 感文 三十而立 经过了十余年苦读有成 并曾在季桓子家中任职 三十岁时名声渐渐响亮 且开办了私学 开始以有教无类的精神来教育贵族 平民甚至奴隶的子弟 三十五岁时 鲁国内乱 鲁昭公被三桓打败 遭赶到齐国 孔子也去齐国 任高昭子家臣 一心希望能为齐景公服务 但为齐相晏婴所阻 四十而不惑 孔子居齐三年后 失望地返回鲁国重拾教鞭 以作学问和教学弥补了在政治上的失意 并且在其中领悟了更多的事理 感文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五十岁时鲁国发生阳货之乱 五十一岁时重获起用为官 任中都宰 孔子以三个月的时间肃清小偷 赌博 游民 绩效斐然 升为大司寇 最高司法官 一年之内执法公正 之后孔子又在夹谷齐鲁会上取得外交胜利 降低三桓居城并平其家臣内乱 诛杀少正卯 可惜于五十六岁时 齐人致赠女乐与鲁君臣 定公与季桓子于郊祭时又不分祭肉与孔子 这是辞退不称职 不想用的官员之方法 孔子只好离开鲁国与学生一齐周游列国去了 这其中的过程艰辛 感文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后来得学生冉有之助 奉召反鲁 当时孔子已经六十八岁了 之后 孔子便把精力放在整理经典及教育后进之上 直到逝世 感文 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勤奋不倦的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 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 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 并授徒讲学 成为一位大教育家 大思想家 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 在不断的学习中 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 从而达到 从心所欲 的境界 感文 经典原文 第二则 赏析 这一则写出了孔子的早立志与好学 孔子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 并且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想 然后坚持不懈地努力 终有所成 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 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 成为了一位大教育家 大思想家 感悟 终身学习 便成天才 经典原文 第三则 赏析 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可当代社会偏偏就有很多人做不到 感悟 实事求是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译文 颜回 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 孔子说 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 愿将我的车马 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 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 我 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 不夸大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 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 孔子说 老年人 使他们安逸 平辈的人 朋友 使他们信任我 年轻人 使他们得到关怀 经典原文 第四则 赏析 可见孔子的博爱精神 孔子希望 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感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孔子说 懂得它的人 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 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经典原文 第五则 赏析 孔子的乐学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陶渊明也曾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喜欢读书便会甘之如饴 不喜欢读书 便味同嚼蜡 博学如孔子他们正是因为乐读书 才会一生勤学不倦 感悟 把学习当作一件幸福的事吧 你爱书 书也会爱你 译文孔子说 智者喜爱水 仁者喜爱山 智者好动 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 仁者长寿 经典原文 第六则 赏析 这则好像是用山水的比拟对仁者和智者作一个比较 他认为智者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 仁者仁慈宽容而不容易冲动 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 乐山乐水 不一定只是就性情而言 或许它更体现了一种人生价值观或者是生活态度 智者乐水 因为他们如水通过自身的流动滋润万物 且海纳百川 仁者乐山 因为他们如山 山虽不语却以自身的厚重令人高山仰止 感悟 知者善行若水 海纳百川 仁者厚德如山 容载万物 译文 孔子说 吃粗粮 喝冷水 弯著胳膊做枕头 乐也在其中 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 尊贵 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 指不值得关心 经典原文 第七则 赏析 孔子的 安贫乐道 论语 里还有这么一则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他极力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 说他是真正的贤者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而孔子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 与贫富没有关系 但同内心有关 而且孔子也认为不符合道德的荣华富贵他是不会接受的 感悟 自由的心灵不能被物质所困 一位心理学家有这样一句话 只有自己才能满足自己 所以说 贫也好 富也罢 如果心里不富有 永远不会满足 永远要背着名利的重负攀爬 何苦呢 要使心里富有 我觉得可做的事很多 人家说干坏事心亏 那么做一件好事不就乐呵呵了吗 反正只要不是不义之事 而能使自己高兴满足的就行了 感文 君子光明磊落 不忧不惧 所以心胸宽广坦荡 小人患得患失 忙于算计 又每每庸人自扰 疑心他人算计自己 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 心绪不宁 据说当年林彪很是欣赏孔子这两句名言 但他自己在历史上却留下了一个 长戚戚 的形象 还是 小人 而不是 君子 就我们今天来说 物质文明越发达 心理医生行业越兴盛 所谓现代病 世纪病 是否正是圣人所指出的 小人 病呢 感文 我们可以选择高尚 无论得意还是困穷 都要保持达观 胸襟开阔 无所怨尤 虽然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 为君子还是做小人 我们自己可以做出选择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生充满乐趣 也到处都是障碍 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 放弃了哪些令我们沉重的奢求 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需要我们有一个宽广坦荡的胸怀 只要我们能够放弃患得患失的狭隘 感文 经典原文 第八则 赏析 孔子的坦荡胸怀 他认为君子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乐天知命 坦荡自得 小人患得患失 斤斤计较 所以局促不安 感悟 胸怀四海才能心宽天下 译文 颜渊问孔子究竟什么是仁 孔子说 克制自己 使言语行动都符合礼 这就是仁 一旦人人都能克制自己 使言行都合于礼 那么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 由此看来 实践仁道要先从自己做起 难道还要靠别人吗 颜渊说 请问实行仁道的具体要点 孔子说 不合乎礼的东西不看 不合乎礼的声音不听 不合乎礼的话不说 不合乎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 我虽然不聪敏 请让我照着您说的这些话去做吧 可见 仁 不是先天就有的 而是后天 修身 克己 的结果 为仁由己 善恶由心 苦乐自知 仁就是人 是通权达变 做人处世的艺术 并非僵化的教条 存乎其心 形诸于外 天下之事无不可 为仁为恶 取决于我们自己 无论是一个人 一个企业 还是一个民族 乃至一个国家其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 而是自己 感文 老子认为 胜人者力 自胜者强 也是强调 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 能够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 战胜自己的什么 当然是自己的弱点 如过度膨胀的欲望 短期利益的诱惑 得意时的忘形 失意时的自馁 以及人性的种种不足 战胜了这些弱点和毛病 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强者 战胜的办法就是用深植于我们内心的 仁 来消解萌生的欲望 感文 经典原文 第九则 赏析 仁是孔子的人生哲学的基础 也是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根本 在这里 孔子以礼来规定仁 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礼以仁为基础 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主体 礼是外在的功用 二者紧密结合 感悟 谨于言 慎于行 译文孔子说 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 年少的时候 血气还不成熟 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 等到身体成熟了 血气方刚 要戒除与人争斗 等到老年 血气已经衰弱了 要戒除贪得无厌 经典原文 第十则 赏析 孔子的清心寡欲 沉迷美色 争强好斗 贪得无厌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诱惑 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或者自身欲望太强 就可能陷入欲望的沼泽 无法挣脱 愈陷愈深而无法自拔 感悟 欲望是个深深的泥潭 在它面前 请停住你的脚步 探究讨论 孔子的仁阅读总结孔子的道德精神 好学乐学 安贫乐道 博爱仁慈 坦荡胸怀等等 孔子把这所有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有一个核心 那就是 仁 总结 孔子仁的实质是 爱 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 儒学即仁学 而且孔子的 仁 是一种博爱 所以说 爱众人 爱人类 这就是孔子的最大智慧 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宋儒曾写诗赞扬孔子说 天不生仲尼 千古是长夜 这就是他的力量 以至于孔子以后 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都遍布了这种思想的不灭之火 两千五百多年前 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被学生片片断断地记录下来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会籍编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搬迁安置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试题(含答案)
- 租赁合同纠纷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城市生态修复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政府决策支持报告
- 2025年宠物市场细分需求研究报告:宠物美容培训与宠物行业人才创新分析
- 2025年汽车行业供应链韧性评估与供应链风险管理咨询项目经验总结方案实施报告
- 2025年文化娱乐行业消费者消费习惯与市场细分研究报告001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康复康复与康复康复服务产业链发展预测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质能源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环保效益与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创新应用前景困境与对策报告
- 钢材供货方案及保证措施范本
- 云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考试真题(附答案)
- JJF 2258-2025关联法天然气发热量测定仪校准规范
- 华润集团标识管理办法
- 202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 科创板开户测试题及答案
- 田野之声: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调查报告
- 简短戒烟干预戒烟成功
- 治安防范培训课件
- DB3203-T 1080-2025 城市道路路名牌设置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