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四中七年级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四中七年级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四中七年级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四中七年级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四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2、中华人文始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3从夏商两代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一国的国君应该。a.增强国力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重视军事 4春秋时期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5下列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使用广泛的是。a石制工具 b木制工具 c青铜工具 d铁制工具6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 b实行商鞅变法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7全球各地现有孔庙1300余座。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查阅。a道德经 b论语 c庄子 d韩非子8秦王完成统一于公元前221年,是。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3世纪9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a圆形方孔铜钱 b刀形币 c铲形币 d蚁鼻钱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d.召集诸侯会盟11秦统一后,官府发布的文告使用的文字会是哪一种?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金文12.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13.“合纵”“连横”发生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夏朝 d.西周14.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在: a.春秋 b.论语 c.诗经 d.尚书15.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16.下列关于右图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b.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c.内江之水通过“飞沙堰”引人支流,灌溉农田d.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7.下面对秦朝统一的说法正确的有秦朝统一时间是公元前221年秦朝的都城设在咸阳。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秦朝统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 a. b. c. d.18.下面对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有战国末年,秦、赵、燕为防止匈奴南下相继修筑长城秦朝统一后,利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部原有长城进行增补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多里长城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世界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奇迹。 a. b. c. d.1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20. 刘德华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学者,组织了对赵国进攻的反抗,以下哪点是符合他的观点的。a、主张民贵君轻 b、反对掠夺战争c、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d、主张政治改革二、材料题(共40分)21、看材料回答问题(14分)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 ,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 ,不易礼而亡。商君书更法(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2分)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2.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6分)(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罗兹墨菲亚洲史(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2分)(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2分)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2分)(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2分)(4)他的教育主张是什么?(6分)(5)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2分)2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2分)“诸侯”的产生与哪一制度有关?(2分)(2)“秦王”能够“扫六合”的条件有哪些?(2分)(3)材料二中的“一夫作难” 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据所学知识指出“七庙隳”的根本原因。(2分)参考答案12345678910bbbadbbbac11121314151617181920ccbbacbcab1.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的主张。 2.秦孝公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编制户口加强刑罚。3.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