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应用创新演练 鲁科版(1).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应用创新演练 鲁科版(1).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应用创新演练 鲁科版(1).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应用创新演练 鲁科版(1).doc_第4页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应用创新演练 鲁科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应用创新演练 鲁科版随堂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增强b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氧化性逐渐增强c同主族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增大解析: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氧化性逐渐减弱。答案:b2下列元素都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则它们形成的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是()af bclcbr di解析:从f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相对应的单质与h2反应越来越难。答案:a3下列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2sh2ob酸性:h2so4hclo4c熔点、沸点:so2d原子半径:sete解析:热稳定性:h2oh2s;酸性:hclo4h2so4;原子半径:tese。答案:c4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a耐高温材料 b新型农药材料c半导体材料 d新型催化剂材料解析: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答案:c5下表是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aaaaaaa01a2degi3bcfh(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酸性最强的是_,呈两性的是_。(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最稳定的是_。(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解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可推出ai元素分别为h、na、al、c、n、p、f、s、ne。联系相应递变规律,这些元素中,ne是稀有气体元素,性质最稳定;f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其单质氧化性最强,气态氢化物最稳定;na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最强,其单质还原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h2so4酸性最强,al(oh)3呈两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答案:(1)nef2na(2)naohh2so4al(oh)3(3)ch4、nh3、ph3、hf、h2shf(4)na课时跟踪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还原性:knamgalb原子的氧化性:fclspc含氧酸的酸性:h2co3h3po4h2so4hclo4d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ph3h2sph3sih4。答案:d2碱性在koh与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是()arboh bal(oh)3ccsoh dnaoh解析:金属活动性:csrbknamgal,则碱性:csohrbohkohnaohmg(oh)2al(oh)3。答案:d3双选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ra是第7周期a族的元素,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bas是第4周期a族的元素,ash3的还原性比nh3弱c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大,与水反应cs比na剧烈d酸性hno3h3po4解析: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ra(oh)2的碱性比mg(oh)2强;hno3的酸性比h3po4强;ash3的还原性比nh3强;cs与h2o反应比na剧烈,故a、c正确,b、d错误。答案:bd4根据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都能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asi、kbc、alcsi、ge das、se解析:非金属区域中f、cl、p、s常用来制造农药;过渡金属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材料等;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半导体材料。答案:c5x、y是元素周期表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得电子能力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与h2化合的能力xs的是()ao无正价,s能呈6价bo 2通常为气体,s通常为固体co2与h2s反应生成h2o和sd硫与氧形成具有漂白性的so2解析:o无正价,s能呈6价,说明s比o易失电子;2h2so2=2h2o2s,说明氧化性:o2s。答案:a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8(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族周期aaaaaaa0234(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_,_,_,_。(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碱性最强的是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5)在与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证明其性质较活泼的实验是_。在与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证明其性质较活泼的实验是_。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及符号;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进行分析、判断。答案:(1)nsisca(2)kfar(3)hclo4kohal(oh)33hclo4al(oh)3=al(clo4)33h2o,hclo4koh=kclo4h2o,kohal(oh)3=kal(oh)4(4)fk(5)na可以用它们跟水反应的实验证明:钠跟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强碱naoh;mg跟沸水才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中强碱mg(oh)2cl可用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的实验证明:溶液变为橙红色,发生的反应为cl22nabr=2naclbr2 xyz9.(8分)x、y、z是aa族的3种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试回答:(1)x元素单质的化学式是_。(2)y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分别是_、_。(3)z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_,名称是_,z的单质可做_材料(“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若从z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看,它具有这种性质的原因是_。解析:由x、y、z在周期表中位置知,x为f,y为s,z为as(砷)。as位于第4周期a族,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线附近,可作为半导体材料。答案:(1)f2(2)s硫(3)第4周期a族砷半导体处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10(10分)某同学想通过比较两种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硫与碳的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填选项字母)。a稀硫酸 b亚硫酸c氢硫酸 d盐酸(2)仪器b的名称是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填选项字母)。a碳酸钙 b硫酸钠c氯化钠 d碳酸钠(3)仪器c中应盛放的药品是_,如果看到的现象是_,即可证明_比_酸性强,得电子能力_比_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本实验设计的是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强弱,是通过比较h2so4与h2co3酸性强弱来实现的。答案:(1)分液漏斗a(2)圆底烧瓶d(3)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h2so4h2co3硫碳co2h=h2oco211(9分)有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f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c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d的单质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d的单质在高温下与c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e的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d与f形成的化合物df是常用的调味品。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名称:a_,b_,c_,d_。(2)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3)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4)c、d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能说明e的得电子能力比f_(填“强”或“弱”)的事实是_(举一例)。解析:据“a的原子半径最小”知a为氢元素;据“c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知c为氧元素;b原子结构为,所以b为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