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11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2-13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共28分)1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c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主人说出暗语后就能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2图(甲)、(乙)是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甲)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b图(乙)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c都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d都是小车突然被拉动时发生的3一个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半露出水面,当向水中加盐后,则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4下列现象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是()a深秋早晨的雾液化b磁铁能吸引大头针分子间存在引力c灰尘在空中飞舞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5园艺师傅使用的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用电吹风机吹头发8厨房里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擀(gn)面杖做成圆柱形,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b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利用气压越大沸点越低的原理c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d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9如图是汽车、摩托车油量表(实际上就是电流表)原理示意图,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则()a向油箱里加油时,电流表示数变大b燃油消耗下降时,电流表示数变大c燃油全部耗尽时,电流表将被烧坏d油箱加油过满时,电流表将被烧坏10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象是()abcd11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三孔插座是为了使用方便b三脚插头内有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c保险丝烧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d高压警示牌提醒我们安全电压为220v12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abcd13如图所示的小丽穿上旱冰鞋向右推墙的情境,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她推墙时,墙对她没有作用力b她离开墙后继续向左运动,是因为受到墙的推力作用c她滑行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她的重力与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作图与实验题(第14题6分、第15题6分、第16题8分、第17题6分、第18题6分共32分)14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做出以力臂l为力臂的动力f1及物体所受重力示意图;(2)以笔带线画出最省力的滑轮组绕法;(3)在图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电阻r1与r2并联15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中,为了显示光线,同学们采用;(2)白纸板和镜面垂直放好,让光沿eo入射,分别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理由是:(3)实验中把纸板f前后绕法线转动,目的是为了16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的(填“正确”或“错误”)(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总质量(g)量筒中花生油的质量(g)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花生油的密度(g/cm3)150107.617小明用下列器材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其中的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1)请你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将电路连接完整(2)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偏,原因是(3)小明改正了连接错误后继续实验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w通过多次实验小明得出: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18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源,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10cm所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再将蜡烛移动到a处,并移动光屏可得到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10cm(选填“大于”或“小于”)三计算题(第19题8分、第20题12分、共20分)19用同种金属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金属球和金属盒各一个,把球放在封闭的盒内,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把球与盒用细线相连,在水中静止时仍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绳的拉力为20n求:(1)金属的密度;(2)空心金属盒的体积;(3)剪断绳子,静止时金属盒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20一绝缘细绳的一端与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的e端相连,另一端绕过动滑轮d、定滑轮c,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b为一可导电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接入电路中,一端通过绝缘绳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滑片p相连;一人站在地面上拉住与杠杆h端相连的细绳已知电源电压为8v,灯泡标有“6v 3w”字样,人的质量为50kg,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eo:ho=2:5人对绳子拉力最小时,电流表示数为i1,且滑片刚好位于滑动变阻器的a端;人对绳子拉力最大时,电流表示数为i2,且i1:i2=2:1,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r()02468101214f(n)0.550.5100.5150.5200.5250.5300.5350.5不计杠杆、弹簧、滑片、细绳的重力,不计摩擦,不计弹簧电阻整套装置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始终不离开地面灯泡电阻不变,且不会被烧坏g=10n/kg求:(1)人的拉力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多少?(2)物体a的质量是多少?(3)人的拉力最大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4)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201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二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11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2-13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共28分)1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c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主人说出暗语后就能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和在人耳处;(3)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b错误;c、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而不是音调越高,故c错误;d、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主人说出暗语后就能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辨别,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了解减弱噪声的不同途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图(甲)、(乙)是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甲)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b图(乙)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c都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d都是小车突然被拉动时发生的【考点】惯性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怎样用惯性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答】解:由惯性的知识知道,图甲是小车突然加速,木块的下端跟着加速,上端由于惯性,故出现图中向后倒;而图乙是由于小车突然减速,木块的下端跟着减速,上端由于惯性,故出现图中向前倒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用惯性知识解释物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3一个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半露出水面,当向水中加盐后,则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小球始终漂浮,浮力不变【解答】解: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当向水中加盐后,液体密度增加,小球仍然漂浮,所以浮力不变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浮力知识中的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关键点是小球始终处于漂浮状态4下列现象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是()a深秋早晨的雾液化b磁铁能吸引大头针分子间存在引力c灰尘在空中飞舞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间的作用力;扩散现象【专题】热和能【分析】a、利用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过程b、磁铁吸引大头针不是由于分子间的引力,而是因为磁铁能吸引铁性物质c、考查的是分子和固体小颗粒的区别,我们要知道分子是微观世界的,用肉眼是看不到的,肉眼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而是固体的小颗粒d、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把能量传给低温物体【解答】解:a、深秋早晨的雾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符合题意b、磁铁吸引大头针是由于磁铁能吸引铁性物质,不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不符合题意c、在空中飞舞的灰尘是固体小颗粒而不是分子,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不符合题意d、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的原理,高温物体把能量传给低温物体,物体并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属于一道学科综合题5园艺师傅使用的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考点】杠杆的应用【专题】简单机械【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阻力和动力臂不变,动力随阻力臂的增大而增大【解答】解:在同样的情况下,往剪刀轴o靠近,减小了阻力臂,而阻力和动力臂不变,由f1l1=f2l2可知,动力会变小,因此可以省力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问题,要抓住不变的量,根据变化的量进行分析解答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漫反射;物体的颜色【分析】根据对应的光学知识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光学现象,确定其形成原理得到答案【解答】解:a、池水变浅,是由池底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折射后,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故a正确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里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缝隙成的像,即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玻璃幕墙,非常平滑,其发生的反射式镜面反射,故c错误d、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所以红色的牡丹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色光故d错误故选a【点评】关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他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可以这样理解,什么颜色的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光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用电吹风机吹头发【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方面:蒸发面积的大小、周围的温度、空气的流动情况,明确了这一点,再根据要求去判断每一个选项即可【解答】解:a、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后减小了蒸发面积,同时控制了空气流动,可使蒸发变慢,不合题意;b、给瓶子加盖既减小了蒸发面积,更控制了空气流动,可使蒸发变慢,不合题意;c、地膜覆盖农田减小了蒸发面积,控制了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变慢,不合题意;d、电吹风吹头发既可增加空气流动,同时也能提高温度和蒸发面积,可使蒸发变快,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回答此类问题时,先要明确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再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出哪是加速蒸发,哪是减慢蒸发8厨房里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擀(gn)面杖做成圆柱形,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b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利用气压越大沸点越低的原理c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d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强越大气压越大,液体沸点越高流体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解答】解:a、擀(gn)面杖做成圆柱形,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故a错误;b、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利用气压越大沸点越高的原理,故b说法错误;c、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c说法错误;d、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容易将菜切断,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压强与液体沸点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涉及的知识点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练应用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9如图是汽车、摩托车油量表(实际上就是电流表)原理示意图,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则()a向油箱里加油时,电流表示数变大b燃油消耗下降时,电流表示数变大c燃油全部耗尽时,电流表将被烧坏d油箱加油过满时,电流表将被烧坏【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杠杆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专题】压轴题【分析】已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中的电流,浮子和滑片相连,根据杠杆的原理,浮子上浮时,滑片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公式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当浮子下浮时,滑片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公式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解答】解:向油箱里加油时,浮子上浮,滑片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公式i=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a正确燃油消耗下降时,浮子下浮,滑片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公式i=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b错误燃油全部耗尽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根据公式i=可知,电路中电流最小,电流表示数最小,c错误油箱加油过满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根据公式i=可知,电路中电流最大,电流表示数最大,但还有保护电阻,不至于烧坏电流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滑动变阻器以及杠杆的应用,关键是能正确分析电路的组成,以及滑片移动时引起的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这是本题的重点也是难点10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象是()abcd【考点】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浮力【分析】首先我们要学会分析图象,知道一个物理量随着另外的一个物理量怎样变化,a图说明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小,b图说明开始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来与深度无关,c图说明浮力先不变再变大,d图说明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然后,根据我们所学过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v排g,我们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我们一定要注意是“浸没”,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浮力是变大的而当物体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浮力是不变的【解答】解: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因为f浮=液v排g,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而当物体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能确定物体浸没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是本题的关键11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三孔插座是为了使用方便b三脚插头内有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c保险丝烧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d高压警示牌提醒我们安全电压为220v【考点】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安全用电原则【专题】错解分析题【分析】(1)三孔插座中多出的一个孔是用来接地线的;(2)三脚插头多出的一脚是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的;(3)保险丝的作用是在电路短路时,或电路总功率过大时,电流过大,产生的电热过多达到保险丝的熔点而熔化,能自动切断电源;(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对人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解答】解:a、说法错误,原因是三孔插座中多出的一个孔是用来接地线,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触电;b、说法正确,三脚插头内有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目的就是为了一旦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带电,能通过导线引到大地里去,防止触电事故发生;c、说法错误,保险丝烧断有两种可能:一是电路中发生短路,二是电路中总功率过大;所以不一定是发生了短路引起的;d、说法错误,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可知:警示牌提醒我们不靠近,说明是高压带电体;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选b【点评】此题是一道电学基础综合题,涉及较多的电学知识,但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12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abcd【考点】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原理【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判断各个选项【解答】解:、满足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是研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力的作用的实验,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是研究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实验,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满足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1)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2)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明白每个图的实质13如图所示的小丽穿上旱冰鞋向右推墙的情境,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她推墙时,墙对她没有作用力b她离开墙后继续向左运动,是因为受到墙的推力作用c她滑行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她的重力与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运动和力【分析】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丽推墙时,墙对小丽也有力的作用;b、小丽由于惯性继续向左运动;c、由于小丽受到阻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最后停下来;d、小丽受重力与地面支持力的作用而静止,由平衡条件可知,它们是一对平衡力【解答】解:a、小丽推墙,对墙施加力的同时,墙对小丽也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符合题意;b、小丽离开墙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左运动,运动过程中并不受墙的推力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c、在运动过程中,小丽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受力不平衡,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最后停下来,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小丽静止在地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平衡力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二、作图与实验题(第14题6分、第15题6分、第16题8分、第17题6分、第18题6分共32分)14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做出以力臂l为力臂的动力f1及物体所受重力示意图;(2)以笔带线画出最省力的滑轮组绕法;(3)在图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电阻r1与r2并联【考点】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电路图及元件符号【专题】作图题;设计与制作题;比较思想;图像综合题【分析】(1)力臂与力的作用线垂直,作力臂的垂线即得力的作用线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过重心表示重力的大小和方向;(2)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向上绕到定滑轮上,依次反复绕,这种绕法有偶数段绳子承担物重;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向下,依次反复绕,这种绕法有奇数段绳子承担物重(3)两个电阻的两端已经能连到一起了,故上边的应是电压表,电阻并联后,应能接到电源上,故下边的是电流表【解答】解:(1)从杠杆的转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是力的力臂现在已知力臂,只要作力臂的垂线即可得力的作用线;过物体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g表示,即为物体所受重力示意图,如图所示:(2)解:对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两股和三股两种,两种方法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两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在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动滑轮和重物由几股绳子承担,拉力就是滑轮组提升物重的几分之一由此可知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根据题意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是绳子股数最多,即三股绕线的方法如图所示:(3)在干路中串联的,一定是电流表,而并联在电路中的必须是电压表,如图所示:【点评】(1)此题考查力臂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力臂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意总结作力臂的方法及步骤(2)此题主要考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股数,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达到省力程度也不同,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3)本题考查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判断,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是串联在电路中的,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是并联在电路的15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中,为了显示光线,同学们采用让光贴着纸板传播,;(2)白纸板和镜面垂直放好,让光沿eo入射,分别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3)实验中把纸板f前后绕法线转动,目的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实验题【分析】(1)显示光线的方法很多,除了让光贴着平面传播外,还有让光通过粉尘或水雾;(2)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3)使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o点,然后把纸板f前后绕法线转动,都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显示光线的方法很多,除了让光贴着平面传播外,还有让光通过粉尘或水雾;本实验中,为了显示光线,同学们可以采用让光贴着纸板传播;(2)只有一组数据无法得出结论,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的偶然性,至少三组或以上才能得出结论(3)前后转动纸板f,当f和e在同一平面上时,便会看到反射光线,否则看不到,这就可以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故答案为:(1)让光贴着纸板传播;(2)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3)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点评】实验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16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填“正确”或“错误”)(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总质量(g)量筒中花生油的质量(g)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花生油的密度(g/cm3)150107.642.4530.8【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后,密度小的会浮在上层(2)刻度尺、量筒是初中物理基本的测量工具,读数前要看清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时视线与末端刻度或凹液面最低处垂直(3)花生油的质量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减去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由密度公式=可求得花生油的密度【解答】解:(1)油的密度比水小,相同质量的油和水,油的体积大,所以油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会漂浮在水面上(2)量筒中花生油的质量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150g减去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106.8g,m油=150g107.6g=42.4g(3)根据图示中油在量筒中的位置可知: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为53cm3(4)花生油的密度:油=0.8g/cm3故答案为:(1)正确; (2)42.4,53,0.8【点评】此题综合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质量、体积的测量、计算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此类题常以选择、填空、实验题出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17小明用下列器材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其中的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1)请你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将电路连接完整(2)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偏,原因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小明改正了连接错误后继续实验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0.69w通过多次实验小明得出: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大【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实际功率【专题】压轴题【分析】(1)由图可知只有电压表没有连接,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2)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进行判断指针反偏的原因;(3)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读出对应的示数,根据p=ui求出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解答】解:(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3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且与灯泡并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如下图所示:(2)电压表指针反偏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故读数为0.3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故读数为2.3v;则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3v0.3a=0.69w;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所以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大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0.69;大【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和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知道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大小18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源,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0cm所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应将蜡烛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放大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再将蜡烛移动到a处,并移动光屏可得到缩小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选填“大于”或“小于”)【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焦距是由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当焦距等于焦距时,不能成像;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才能成实像;(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解答】解:(1)由题意知,最小、最亮的光斑是焦点,所以焦距为10cm;(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处;在光屏上找不到像,可能是因为成虚像或不能成像,则物距可能小于焦距或等于焦距;要在光屏上成像,应将蜡烛移动到1倍焦距之外,所以应将蜡烛向左移动;(3)如图所示,把蜡烛移动到b处,物体在36cm处,此时物距为50cm36cm=14cm,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在a处,物体在23cm处,物距为50cm23cm=27cm,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光屏与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故答案为:(1)10;(2)同一高度;小于或等于;左;(3)放大;缩小;大于【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考查了焦距的概念,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计算题(第19题8分、第20题12分、共20分)19用同种金属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金属球和金属盒各一个,把球放在封闭的盒内,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把球与盒用细线相连,在水中静止时仍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绳的拉力为20n求:(1)金属的密度;(2)空心金属盒的体积;(3)剪断绳子,静止时金属盒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考点】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浮力【分析】(1)根据物体悬浮和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的关系列车关系式求解;(2)分析空心盒所受的力,根据力的平衡的知识解答;(3)剪断绳子,金属盒漂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的关系得出答案【解答】解:(1)把球放在封闭的盒内,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则f浮=g,水gv盒=2m盒g 若把球与盒用细线相连,在水中漂浮,则:(1)水gv盒+水gv球=2m盒g 联立为方程组得出:球=3水=3103kg/m3(2)由于金属球在绳子作用下静止可知三力平衡,则:20n+水gv球=m盒g=球gv球,代入数据:20n+1103kg/m310n/kgv球=3103kg/m310n/kgv球可求出:v球=103m3由水gv盒=2mg=2球v球g可得,1103kg/m310n/kgv盒=23103kg/m3103m310n/kg解得:v盒=6v球=6103m3(3)剪断绳子,有:水(v盒v露)g=mg=球v球g即:1103kg/m3(6103m3v露)10n/kg=3103kg/m3103m310n/kg可求出v露=3103m3答:(1)金属的密度为3103kg/m3;(2)空心金属盒的体积;(3)剪断绳子,静止时金属盒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空心金属盒的体积为6103m3;(3)剪断绳子,静止时金属盒露出水面的体积是3103m3【点评】本题是有关浮力的综合计算题目,关键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的浮沉条件,根据其列车相应的关系式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密度公式20一绝缘细绳的一端与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的e端相连,另一端绕过动滑轮d、定滑轮c,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b为一可导电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接入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