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蚊对食用菌及为害及其防治.doc_第1页
菇蚊对食用菌及为害及其防治.doc_第2页
菇蚊对食用菌及为害及其防治.doc_第3页
菇蚊对食用菌及为害及其防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菇蚊对食用菌的为害及其防治泉州市农业学校 蔡佩娜随着食用菌栽培规模的扩大,场地的重复利用,食用菌的病虫螨害愈来愈严重,已成为制约食用菌生产的主要障碍,严重影响食用菌产量、品质。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病虫所造成的损失可达成15%20%,其中,菇蚊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据报道,为害食用菌的蚊类主要有三个科:菌蚊科、眼菌蚊科、瘿蚊科。其中菌蚊科的中华新蕈蚊、草菇折翅菌蚊和小菌蚊是长期以来出现在菇床上主要种类。在眼菌蚊科中为害食用菌的种类多达20多种,但为害面积较广和为害程度较严重的代表种有平菇历眼蕈蚊、闽菇迟眼蕈蚊。瘿蚊科中主要有嗜菇瘿蚊和异翅瘿蚊。在我省尤以闽菇迟眼蕈蚊发生普遍,主要为害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等多种食用菌。现将菇蚊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 形态特征菇蚊属双翅目昆虫,卵长圆形或梭形,白色或褐色,蛹乳白色或黑褐色,幼虫长筒形、无足,蛆形。体透明,乳白色或黄褐色。成虫有一对膜质的前翅和一对特化为平衡棒的后翅,三对足,分为五节,有爪一对,刺吸式口器,两复眼很大,几乎占头的大部分。二、 生活习性(一)具有很强的趋腐性和趋光性幼虫喜生活于腐殖质多的潮湿环境中。成虫初侵入菇房是被堆制好的培养料的发酵气味所吸引。菇房覆土后,雄虫则常栖息在覆土的表面,雌虫在墙壁和菇架表面栖息,在野外则栖息在野生菇、烂叶、烂菜等有腐殖质的地方。白天在荫蔽处栖息,有时也有在叶面上活动,或做短距离飞翔,夜间很活泼,喜欢飞集灯光下。成虫喜欢在旧料、废料上产卵,着卵部位是覆土上、袋料表层或成熟子实体的菌褶中,卵堆产或散产。(二)立体分布,钻蛀咬食,隐蔽性强成虫选择在阴暗潮湿的菇体、培养基和土面上产卵,幼虫喜群集生活在潮湿的培养培养基和菇体中,在袋栽发菌的过程中,成虫飞至袋口或钻入袋内产卵,幼虫则随着虫龄的增长向袋中心钻入咬食菌丝。幼虫老化后又爬到料的表面化蛹。在覆土菇床上,幼虫喜群集于土层下面的基质中咬食菌丝,并延着菌丝向上,咬食幼小的菇蕾或钻蛀菇柄,咬食菇体,造成缺水,萎缩发黄,严重者造成断柄和倒伏,在覆土床面,幼虫把基质上部与土层接触面的菌丝咬空,导致无法出菇。(三)虫体携带螨虫、杂菌、常造成病虫连发的现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菇蚊的成虫和幼虫体表上携带大量螨虫、线虫、病菌。随着成虫的产卵和幼虫的钻蛀取食,把螨虫和杂菌接种、带入培养基内,被蛀食过的培养基和幼嫩菇体很快就被绿霉菌或细菌侵染,常造成病虫连发,难以控制。(四)为害时期长,繁殖力强,发生量大。菇蚊从4月上旬温度回升后卵即孵化为幼虫,开始取食为害,78月受高温的影响,活性强,种群数量最多,为害特别严重,11月上旬以后,成虫停止产卵。菇蚊年为害期长,个体小,繁殖能力强,年发生多代,发生量大,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快,随着种菇时间的延长,造成大量的积累,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三、防治措施(一)加强技术管理,清洁菇房卫生认真做好菇前、后两次发酵,且注意堆制培养料时充分发酵,使料温上升到70以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提高栽培技术管理水平是防治菇蚊的重要举措之一。及时清除废弃的培养料、腐烂的植物、以及食用菌废料,保持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断绝菇蚊的滋生、越冬场所。栽培场地也应远离垃圾及腐败殖质堆积的场所。同时,为了防止成虫闯入菇房在栽培料或原基处繁殖,应在菇房的门、窗和通气孔装上窗纱,控制其发生。(二)人工诱杀成虫具有趋光性,可利用3W黑光灯或普通白炽灯诱杀,并在灯下安置盛有0.1%敌敌畏的半盆水进行诱杀,也可在菇蚊活动场所及出入窗口放置粘虫胶纸,粘虫灭杀。为防止成虫趋光而入,进出菇房应随手关灯。(三)调控温、湿度。针对菇蚊在高温、高湿和食料充足的条件下容易暴发成灾的特性,在食用菌生长的适温范围内,应加强通风,降低湿度,菇蚊的幼虫由于不耐干旱,很快就会失水死亡。据报道,温度适宜,只要有一点风,成虫就会成群结队飞离菇房。(四)药剂防治对于菇蚊的防治,可选用药剂种类很多,如用有机磷和拟除虫菊脂等农药进行防治。如果合理施用,就会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菇房熏蒸在密封条件下,可喷70%除虫磷乳剂11.5ml/m2,或用40%敌敌畏乳剂1ml/m2,灭害灵是一种卫生药剂,近年来也被用于菇房消毒(167ml/m2),防效达100%,对于低龄幼虫杀死率也达100%.2. 培养料处理可利用前法对培养料进行熏蒸,还可在培养料中拌入40%辛硫磷500倍液或敌杀死1000倍液、5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均有很好的防虫效果。3.菇床防治在出菇前发现菇蚊时,可向床面喷洒敌百虫500倍液、敌敌畏500800倍液、敌杀死1000倍液等到进行灭杀。但喷洒上述药剂要先将菇全部采收后才可使用,否则会导致菇体畸形。在出菇期间可用22%菇虫净乳油10002000倍液直接喷洒或注入菌袋。菇虫净是新型的生物农药,效果显著,且药后菇体不畸形,也不影响转潮。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施用化学药剂时,务必注意食用菌对药剂的敏感性。当出菇后使用药剂,一方面要选择能够抑制虫害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要求不影响食用菌的正常生长发育,菇体上不能有超标淮的农药残留。以免影响食用菌的食用品质。、释放不孕性雄虫防治:通过将桔小实蝇的蛹照射钴,然后将羽化的不孕雄成虫释放到果园中去,使雌虫不孕不育。 、灭雄处理防治:应用有毒的甲基丁香油作诱铒放于诱捕笼中,引诱雄虫并毒杀之,据报导台湾已推广这方面的技术多年,较有效地控制桔小实蝇的为害。 、但目前已有的产品引诱力不够强,持效性较差,尚待进一步筛选和研究。 、生物防治:目前已发现多种桔小实蝇的幼虫寄生蜂,有实蝇茧蜂、跳小蜂、没食子蜂,黄金小蜂等,国外一些地区已进行过一些释放研究,有一定的效果。此外,蚂蚁也是一种对蛹有效的捕食性天敌。均可作为综合防治桔小实蝇的手段之一。 、:大量使用农药不利于环保和果品食用的安全,不宜提倡。但当桔小实蝇发生密度高,果实成熟前,全面喷次有机磷农药如倍马拉硫磷或敌百虫、敌敌畏等以压低虫口密度,再辅以长期的灭雄诱杀技术、套袋、执烂果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目前各国在防治上应用较成功的是使用含毒甲基丁香油的灭雄诱杀技术,由于含毒甲基丁香油对桔小实蝇的雄虫具有极强的引诱和杀灭效果,因而受果农欢迎。但使用此法时必须有全局的观念,发动群众全面挂笼并持之以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年挂笼使从土中羽化的成虫一出土就被诱杀,很少有机会去交尾繁殖后代,通过这样不断的诱杀,可大大降低田间桔小实蝇的种群密度,经数年努力使其损失降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