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办公室人员安全培训教材1_第1页
企业培训_办公室人员安全培训教材1_第2页
企业培训_办公室人员安全培训教材1_第3页
企业培训_办公室人员安全培训教材1_第4页
企业培训_办公室人员安全培训教材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健康工作每一天 办公室人员安全培训 管理部 编制 王峰 2011 12 15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安全常常被认为是生产车间人员 特种操作人员的事情 办公室似乎与安全生产关系不大 其实不然 办公室也是要讲 安全 的 作为现代社会的职业人士 起码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安全素质 树立安全意识 懂得安全知识 掌握安全技能 我们的办公室职员每天的大部分事件要在办公室度过 因此要做到每天 平平安安回家去 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至关重要 前言 目的 1 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 2 了解基本安全知识 安全知识 3 掌握紧急情况应急处理 安全技能 内容 一 安全基础概念知识 二 安全法律法规 三 办公室安全工作 四 紧急突发情况的处理 一 安全基础概念知识 1 事故特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 因果关系 不安全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必然性 特殊条件成为事故发生的偶然性 2 海因里希 安全法则 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 29 1法则 这个法则意思是说 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 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 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 有1起重伤 死亡或重大事故 3 多米诺骨牌原理 海因里希提出 并经过一些专家多年改进认同 构成事因果顺序的五因数是 1 社会环境和管理 2 人为失误 或过失 3 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 4 意外事件 5 伤 亡 后果 4 三违 违章作业 违章指挥 违反劳动纪律 5 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别人 不被别人伤害 6 特种工 电工 电焊工 压力容器操作工 锅炉工 厂内机动车驾驶员等 7 特种设备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锅炉 各类厂内机动车 各类起重机等 8 三同时 新建 改建 扩建项目安全措施必须与主体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使用 一 安全基础概念知识 9 安全色 由红色 黄色 蓝色 绿色四种颜色组成 红色表示禁止 停止 黄色表示注意 警告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 绿色表示安全 通行和提供信息 10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一项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培训工作 包括 三级安全教育 特殊工种培训教育 换岗安全培训教育 违章人员专门教育 经常性安全教育 一 安全基础概念知识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入厂人员的厂级教育 车间级教育和班组级教育 要求新入厂的人员 包括合同工 临时工 实习人员及参加劳动的学生等 必须进行不少于三天的三级安全教育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工作 三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安全基础概念知识 一 安全基础概念知识 厂级安全教育一般由企业安全部门负责进行主要内容应包含 介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 法令 法规及劳动保护的意义 任务 内容及基本要求 介绍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 包括企业发展史 含企业安全生产发展史 企业生产特点 企业设备分布情况 着重介绍特种设备的性能 作用 分布和注意事项 主要危险及要害部位 介绍一般安全生产防护知识和电气 起重及机械方面安全知识 介绍企业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企业的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 介绍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和教训 结合企业和同行业常见事故案例进行剖析讲解 阐明伤 亡事故的原因及事故处理程序等 一 安全基础概念知识 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应由各车间负责进行主要内容应包含 各车间有不同的生产特点和不同的要害部位 危险区域和设备 因此 在进行本级安全教育时 应根据各自情况 详细讲解 如本车间的生产方式及工艺流程 车间人员结构 安全生产组织及活动情况 车间主要工种及作业中的专业安全要求 车间危险区域 特种作业场所 有毒有害岗位情况 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保护用品穿戴要求及注意事项 车间事故多发部位 原因 及相应的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 车间常见事故和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 车间安全生产 文明生产的经验与问题等 一 安全基础概念知识 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应由各班组负责进行班组是企业生产的 前线 生产活动是以班组为基础的 由于操作人员活动在班组 机具设备在班组 事故常常发生在班组 因此 班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 介绍本班组生产特点 范围 作业环境 设备状况 消防设施等 重点介绍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危险部位 如本岗位使用的机械设备 工器具的性能 防护装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讲解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及其保管方法 讲解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及有关安全注意事项 介绍班组安全活动内容及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和交接班制度 教育学员发现了事故隐患或发生了事故 应及时报告领导或有关人员 并学会如何紧急处理险情 二 安全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保护社会生产过程中人民生命安全健康 以及保护国家 集体 人民财产安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按其内容划分为 安全技术法规 职业卫生法规 安全管理法规三类 如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尘肺病防治条例 安全生产法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安全管理类法律法规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百三十四条 重大责任事故罪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在生产 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恶劣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恶劣的 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 刑法中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条款 1 刑法中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条款 第一百三十九条 消防责任事故罪 不报 谎报安全事故罪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 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负有报告责任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的 贻误事故抢救 后果严重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后果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安全生产法有关内容 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 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 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 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 造成重大事故 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 安全生产法有关内容 安全生产法所规定从业人员权利与义务 简汇 在从业过程中了解熟悉从业人员所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就能更好的警醒我们要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 时刻做到安全意识心中记 危险因素离你去 三 办公室安全工作 办公室安全隐患知多少 火灾 触电 电脑病 空调病 还有哪些呢 举例说明办公室内要注意 安全 的地方有哪些呢 办公室安全涉及的基本上都是小事 可是真的出了纰漏 往往又是大事 撞到了 有木有 夹到了 有木有 割伤了 有木有 这种情况有木有 1 2 3 4隐患多 发热着火几率大 绊脚伤人有最可能 这种情况有木有 使用延长线 应注意不可将其捆绑 由于电线经捆绑后 热量很难流通 因此温度升高而将朔胶融解 造成铜线短路着火 不可用钉子 骑马钉或订书针将延长线或电线固定 这种情况有木有 延长线不可压在储物柜或重物下方 以避免发生损坏产生半断线危险 电线内部铜线部分断裂称为半断线 当电流流过半断线时 因电路突燃变窄 造成过负荷而产生高热 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这种情况有木有 这样搬东西下楼安全吗 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办公室日常工作中的 九项注意 1 办公室日常工作中的 九项注意 2 办公室日常工作中的 九项注意 3 四 紧急突发情况的处理 火灾的应急处理 触电应急处理 中暑应急处理 心肺复苏 CRP 面对办公室火灾要正确判断 1 火灾应急处理 选择用手提轻便式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 您必须知道灭火器如何操作 在火灾现场您是没有时间阅读操作说明或者现学现用的您必须对的每每种灭火器的操作方法了如指掌 1 火灾应急处理 救火须知 1 火灾应急处理 救火须知 1 有灭火器并知道如何使用 2 根据灭火器的标签指示 在安全距离以外使用灭火器灭火 至少两米 3 在过近的地方喷射会造成燃烧的分散 4 尽量避免直面烟雾 如果控制不了 应放弃灭火 立刻设法逃生 1 火灾应急处理 救火须知 当你感觉个人扑救无效的时候要立即放弃救火 选择逃生并及时报警 1 火灾应急处理 救火须知 报警须知 1 牢记火警电话 119 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 注 无论欠费与否 2 火灾情况要报详细 单位 区 街 号发生火灾 物质在燃烧 火势很大 请速来扑救 我的电话是 3 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1 火灾应急处理 平时生活工作中要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 并在头脑中虚拟逃生方案 1 火灾应急处理 火场逃生自救须知 火灾发生时烟雾通常在上方 逃生的时候要俯下身子头部保持在地板上方30 60厘米处的相对安全区域 并用湿毛巾罩住嘴 1 火灾应急处理 火场逃生自救须知 火灾发生时 逃生过程中不要使用电梯 要选择走楼梯或逃生通道 管道 逃生 因为火灾时电梯往往成为烟火通道 且发生火灾是一般电梯会切断电源 1 火灾应急处理 火场逃生自救须知 如果你身上着火 不要惊惶 要迅速脱下衣服或就地打滚 也可以跳进水池或向身上泼水 可能的话将浇湿的衣物覆盖在身上 1 火灾应急处理 火场逃生自救须知 火灾发生时 最薄的门也能起到阻碍火势蔓延的作用 火场中每打开一扇门的时候都要先测试温度 如果发现烟和火则马上关门 用毛巾堵死门缝防止烟雾的渗入 1 火灾应急处理 火场逃生自救须知 跳楼的目的不是自杀而是逃生 所以跳的时候尽量选择3层以下 最好能让下面的人先准备好缓冲铺垫如费纸箱 海绵床垫等 1 火灾应急处理 火场逃生自救须知 火灾时 3层及以上逃生 尽量不要选择跳楼逃生 办公室窗帘往往作为自救逃生绳索使用 但在使用时必须先拧成绳子并蘸水以增强拉力 1 火灾应急处理 火场逃生自救须知 防患未然 提高意识 平时要进行逃生训练 1 火灾应急处理 火灾应急要 三会 一救 二报 三逃 一会 一救 小火要会扑救 关键是在火灾初期 二会 二报 火灾发生后 无法扑灭时要会报警 三会 三逃 在火势无法控制时 要懂得自救逃生 1 火灾应急处理 总结 2 触电应急处理 1 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 发现有人触电后 应立即关闭开关 切断电源 同时 用木棒 皮带 橡胶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品 将其搬抬到安全地带平躺 并立即拨打报警求助电话 2 清理异物保持伤者呼吸通畅 触电者脱离带电体后 应立即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皮带等 检查触电者的口腔 清理异物 如有假牙 则应取下 3 立即就地进行抢救 如呼吸停止 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 如心脏停止跳动 应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 绝不能无故中断 4 如有电烧伤的伤口 应保持伤口清洁 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 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 防止污染 四肢烧伤时 先用清洁冷水冲洗 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 2 触电应急处理 触电1分钟后开始救治者 90 有良好效果 6分钟后开始救治者 10 有良好效果 而从12分钟后开始救治者 救活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由此可知 动作迅速是非常关键的 触电急救时间就是生命 一般触电者往往是心脏 肺部及神经系统等承受不住电流冲击 引起心跳或呼吸骤停而死亡 但多数短暂触电者都会有 假死 现象 1 心跳停止 但呼吸尚存在 2 呼吸停止 但心跳存在 3 心跳与呼吸全停止 对于有心跳无呼吸或有呼吸无心跳的情况 那只是暂时现象 若抢救迟缓一些 就会导致触电者心跳呼吸全都停止 甚至造成真正死亡 3 中暑应急处理 中暑的先兆症状是大量出汗 口渴 头昏 耳鸣 胸闷 心慌 恶心 四月支无力等 此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或运动 到阴凉处休息 可喝些凉饮 非冷饮 淡盐水 可服用藿香正气水 十滴水 人丹等解暑成药 如果在有先兆症状时不采取措施而继续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运动 患者可能发展到中度或重度中暑 出现体温上升 皮肤灼热 呼吸急促 呕吐 烦躁 抽搐 昏迷 此时需将患者抬到阴凉通风处 即开患者衣物 保持通风散热 还可用冰袋敷患者头 颈 腋 腹股沟部位 并迅速送医院抢救 4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10秒 意识丧失 突然倒地30秒 阿斯综合征 发作60秒 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 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 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8分钟 脑死亡 救活了也是植物人 心肺复苏的 黄金8分钟 心肺复苏在多种急救 4 心肺复苏 第一阶段 第一个ABCDA 气道开放 B 人工呼 C 胸外按压D 除颤 4 心肺复苏 昏迷病人舌和会厌阻塞上呼吸道 4 心肺复苏 A气道开放 压头抬颏 舌和会厌抬举 解除阻塞 4 心肺复苏 A气道开放 不仰头托颌法 4 心肺复苏 A气道开放 呼吸停止的判断 压头抬颏后 随即耳贴近嘴鼻眼看 胸部起伏 耳听 气流 面感 气息 没有胸部起伏 气息 气流感觉没有呼吸 即可人工呼吸5秒内完成判断 4 心肺复苏 B人工呼吸 判断呼吸 4 心肺复苏 B人工呼吸 口对口呼吸要点 开放气道 张口 捏鼻吹气方法 深吸气 口包口 密闭缓慢吹气吹气时间 2秒 吹1秒 间隔1秒 4 心肺复苏 B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4 心肺复苏 B人工呼吸 吹入气量 700 1000ml有效标准 胸部抬起吹气后 松鼻 离唇 眼视胸部 深吸气吹气 按压比例2 30缓慢吹气 扩张蒌缩的肺 减小胃膨胀 膈上升 防止食物反流误吸 4 心肺复苏 B人工呼吸 心脏与胸骨的位置关系 心跳停止判断 按压定位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 剑突上2横指 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 胸骨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