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五单元测试试卷.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五单元测试试卷.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五单元测试试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五单元测试卷一、填空。(30分)1、40050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0。2、计算180乘30时,可先算( )乘( )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这样算比较简便。3、常见的四边形有( )、( )、( )、( )。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互相( ),邻边互相( )。5、平行四边形容易( ),具有( )的特性。6、在填上“”、“”或“”:30170 30160 56200 2056060010 10660 2340 323012657 5000 4540 90367、根据8532=27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8564=( ) 8516=( ) 858=( ) 85320=( )8、已知AB=450,如果A扩大3倍,则积是( );如果B缩小5倍,则积是( )。9、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39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02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 )米。10、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画出( )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11、右图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 )个梯形。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2、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3、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4、平行四边形一定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 )5、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2501125011的结果是( )。1 121 625002、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会( ) 扩大8倍 扩大15倍 无法确定3、 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 的周长( )。大 小 一样大 无法比较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的长。线段 射线 直线 垂直线段5、如果2564=1600,那么(258)(648)的结果是( ) 1600 200 12800四、计算。(28分)1、直接写出得数:(12分)3012= 234= 540-310= 4140=630+70= 13020= 1805= 1705=5005= 2107= 8540= 7208=2、估算。(4分)892021394830753 298193、列竖式计算。(12分)17846 4082572042 48050五、“实践操作”显身手。(第1题4分,第2题3分)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2、如图,要从东村挖一条水渠与小河相通,要使水渠最短,应该怎样挖?请在图上画出来。五、解决问题。(25分)1、学校组织植树劳动,平均每人植树18棵。一班有学生56人,二班有学生53人,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2、果园里种了29排梨树,每排有128棵,这个果园里共有多少棵梨树?3、某小学食堂每天做饭要用108千克大米,8月储备了3吨大米,够吃到月底吗?4、新兴农场前年种了212棵松树,为了加大植树面积,去年种的松树是前年的3倍,今年种的是去年的18倍,新兴农场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